著名教育家查良钊 曾任国立昆明师范学院院长

查良钊(1897—1982),字勉仲,祖籍海宁袁花,生于天津。南开中学毕业。1918年赴美,留学于芝加哥大学教育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研究部。


《海宁日报》资深编辑记者、当地文史学者蒋连根介绍说,”1918年,查良钊和徐志摩、汪精卫、朱家骅等留学美国,据说在芝加哥教育学院,查良钊“是一个好得不能再好的学生,长得很帅,敦厚而不失幽默,这一秒还在聆听,下一秒开始提问。他是一个聪明的聆听者、一个睿智的质问者”。后来他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深造,曾拜会了莅美访问讲学的印度学者泰戈尔。”

1921年,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问题的华盛顿会议开幕,良钊联合留美同学蒋廷黻、罗家伦、高仁山等,发起组织中国学生华盛顿会议后援会,被推为执行干事长,与国内民众团体和海外华侨相呼应,支持参加会议的中国代表团。此一爱国行动受到中外舆论重视。1922年回国,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兼教务长、河南大学校长、河南省教育厅厅长。曾参加蔡元培等领导的中华教育改进社,并与同仁合办《教育评论》,提倡科学教育。1930年,陕西大旱,随朱庆澜从事赈济,任华北慈善联合会总干事,深入灾区访问,发起“三元钱救一命”运动,向各地募款救灾,并联合华洋义赈会修建泾渭渠。后代理陕西省教育厅长,赴灾区工作时遭土匪绑架,无钱自赎,被囚81天始告脱险。1931年,长江大水灾,出任长江水灾赈济委员会常委兼灾区工作组总干事。是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又协助朱庆澜募捐接济东北抗日义勇军。

1934年,重返教育界,任北平艺文中学校长,从事“道尔顿制”实验,并兼任香山慈幼院副院长。1937年抗战爆发,以教育部参事、赈务委员会专员身份,办理北方战区青年学生救济事宜。1938年,在西安收容战区中学生1700余人,亲自率领由凤翔步行至天水,创办国立第五中学。后就聘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兼训导长。1945年抗战胜利后,任昆明师范学院院长。


1947年4月27日,清华大学36周年校庆。左一为原西南联大训导长、昆明师范学院院长查良钊,左二为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左三为原西南联大校务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左四为南开大学秘书长黄钰生。

1946年,西南联大结束,查良钊是第一个提出把师范学院留在昆明,继续为云南培养师资。因而,三合一的西南联大,结束时便一分为四了。联大师院改名为国立昆明师范学院,查良钊继黄钰生之后出任师院院长兼附中、附小主任。师院仍然以11月1日为校庆日,每次校庆,师生同乐,必唱《光明的传播》,以示毋忘教师的神圣职责。

黄钰生和查良钊是西南联大师范学院(今云南师大)的第一、二任院长,又同是南开中学校友。有一年联大校庆,黄钰生先生谈到三校同仁在一起工作和谐应归功于三校具有如云、如海、如山的风度,即清华智慧如云,北大宽容如海,南开稳重如山。查良钊先生就配上“自然、自由、自在”为下联。他解释说,自然是求真不贵做作,自由是同善不尚拘束,自在是无求有所不为(我理解是如果无求还要有所作为就不自在了,不知对不对。查师笃信孔孟及佛道之言,这里是不是有清静无为的意思,我就不得而知了)。他认为在如云、如海、如山的气氛中,三校同仁必然向往自然、自由、自在。这副对联是对联大纪念碑“八年之久,合作无间,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的最好注释。抗日战争期间,全国有许多联大,但只有西南联大由于云南特殊的环境提供了天时、地利,又有三校的人和,才能培养出一大批高水平甚至超水平的人才。这就是西南联大能成为学术殿堂和民主堡垒的奥妙。

赤子吟
孩子頭,孩子頭,
有顆赤子心,走遍天涯不知愁!
盡所能,取所需,
憑著赤子心,
為人服務何所愁?
不怨天,不尤人,
發揮赤子心,
教教學學何所憂!
既不愁,亦不憂,
保我赤子心,
觀化樂天更何求?

民國三十八年六月十九日晨由國立昆明師範學院走向昆明湖畔大觀樓,散步途中偶感有成。時至今日,國難未已,光陰荏苒,轉瞬間已二十三年矣!

回想「四季如春」的昆明何日重遊?

願與此時此地的青年共同戶勉:「努力創造國家的光明前途!」

查良釗

贈沈勁冬新詩

在這里四季如春,在這里有愛沒有恨,我們是活潑有精神,守秩序,相敬相親,我們讀書要認真,知識要夠,頭腦要清新,能獨立判斷,能儉能勤,發憤努力,好好的做個人 國立昆明師範學院附屬小學校歌 小朋友們朝會合唱之聲令人聞之精神振奮  
双十二昆明師院院慶紀念瞬將到臨此寄贈 勁冬主任 

查良釗

查良钊之子查瑞传,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抗战后为清华大学化学系研究生,任参战汽车部队驾驶兵。 父查良钊1949年赴印度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成人教育会议,因国共内战滞留印度,查瑞传则同母亲等家人留在大陆。


查良钊之子查瑞传志愿去参战部队当军事译员,任参战汽车部队驾驶兵。

(1949)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年底由香港抵印度。1950年春,应印度政府之聘,任德里大学中央教育学院客座教授,并参加印度乡村教育运动。1953年,在甘地修道院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合演印度历史剧,查氏饰演唐僧玄奖,一时传为佳话。1954年五月,由印度去台湾,任台湾大学教授兼训导长。1972年退休。

1975年3月1日,值八十大岁,台湾各界人士及其故旧门生为其举行祝寿茶会,海盐陈大齐教授贺以联日:“无有犹有何非有,人谋是谋不自谋。”这是查氏一生为人服务,公而忘私之最佳写照。1982年12月20日凌晨因病逝世,享年八十有七。查氏一生服务于教育界近六十年,桃李满夭下,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之一。子查瑞传,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查氏良字辈兄弟合影(中间为查良钊右一为查良铮)

同时查良钊先生也是现代武侠小说大家“金庸”(查良镛)和近代诗人“穆旦”(查良铮)的族兄,其中查良钊曾与“穆旦”共同在西南联大出任教职,前者为西南联大师範学院教授兼联大训导长,後者当时为一位年轻的青年助教,在学生中颇有影响,时人常将二人混淆。

1973年,金庸以《明报》记者身份访问台湾,特意给他这位堂哥带上爱喝的茅台酒和宣威火腿、松茸、干巴菌等昆明特产。

查良钊(院长) 国立昆明师范学院 1946——1950

参考资料:
云南师范大学诞生于1938年,其前身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
1946年,组成联大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复员北返,云南师范学院留昆独立建校,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
1950年,国立昆明师范学院更名昆明师范学院。

查良钊之子查瑞传

我国当代著名人口学家、中国现代人口学的开拓者之一,查瑞传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口专家委员会第一至第四届委员、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咨询组成员,北京市第九、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