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著名摄影家乌莉眼中的纳西人

乌莉·施泰尔策 (Ulli Steltzer), 1923 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国躲避纳粹分子,这是因为她的父亲是犹太人。

“她去了波茨坦一家老人院的教堂工作,”她的儿子迈克尔回忆道。 “当局不知道她在哪里。”

这段经历让她对受压迫者和弱势群体产生了强烈的亲和力。 她于1953年移民到美国,并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杜兰街开设了第一家肖像工作室, 成为一名摄影师后,她记录了民权时代美国南部黑人的生活。20世纪60年代末,她的作品逐渐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 她拍摄了种族隔离下的黑人,从其他纪实摄影师中脱颖而出,她关注的是人,而不是他们的环境。 她后来写道,“[她]对美国黑人遭受的歧视感到不寒而栗……从那时起,为此投入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来记录不同种族的男女的生活和工作, 以及国外的少数民族。

1972年定居温哥华后,开始拍摄当地土著人民及其艺术作品, 她为原住民以及比尔·里德 (Bill Reid) 和罗伯特·戴维森 (Robert Davidson) 等艺术家拍摄了广受好评的照片。施泰尔策记录了海达人和其他沿海社区以及因纽特人的艺术、文化和传统,她与他们一起生活了几个月。 她使用低调的禄莱手持式相机寻找原住民艺术家和他们传统领地上的人民,与他们进行非正式会面并记录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在她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施泰尔策广泛游历美洲和亚洲,记录了南加州、危地马拉、古巴、中国和印度的生活,并经常关注移民社区和土著人民。 她的照片曾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广泛展出,并出现在许多摄影书籍和合作作品中。施泰尔策于2018年7月27日跌倒后去世,享年94岁。

施泰尔策的作品获得了多项荣誉和奖项。 她多次获得加拿大艺术委员会的资助(1975、1978、1980 和 1985 年),并凭借《Coast of Many Faces》、《The Black Canoe: Bill Reid and the Spirit of Haida Gwai》和《Eagle》荣获 BC 图书奖 和 “for Eagle Transforming: The Art of Robert Davidson”。 1997年,她被维多利亚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加拿大著名摄影家乌莉眼中的纳西人

2002年,加拿大著名摄影家乌莉·施泰尔策(Ulli Steltzer)出版了画册《我眼中和心中的形象——生活在丽江、白地、永宁的人们》,我为此书写了序言。

上世纪90年代初,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和加拿大西蒙·弗雷泽(Simon Fraser)大学联合在进行“云南丽江‘工合’(Gungho)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前景——发展丽江工业合作社调查研究”。期间,加拿大著名的摄影家乌莉(Ulli Steltzer)也参加该项目来到了丽江,她当时已经70多岁了,不辞劳苦地多次来丽江,她是配合中加合作的国际项目,来拍摄纳西族居住地特别是纳西人,她想通过照片让外界了解丽江和纳西人。我负责给她翻译,并陪同他在丽江古城走访居民家庭,拍摄了丽江不少的纳西人物。

乌莉只拍黑白片,用的是一部德国产的老式莱卡相机,就是那种如国产相机海鸥一样从上面俯视拍摄的老相机。不管光线有多暗,乌莉从来都不用闪光灯。她在拍照的过程中,喜欢和被拍摄的人随意地聊家常,问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的情况,家庭的情况,和年轻人也会聊起婚姻和恋爱的话题,乌莉性格幽默随和,和他聊天的纳西人常常很开心地和这个老太太交谈,也会问她的家庭和生活。照片常常就在轻松聊天的过程中拍摄完成了。


一个纳西老太太一边卖瓜子,一边照料孙子。

她的画册最终拍摄完成了,为了让更多的中国人能看到她的这些作品,她决定在中国出版这本纳西摄影集。英文题为“Sight and Insight–Life in Lijiang,Baidi and Yongning”,中文题为《我心中和眼中的形象——生活在丽江、白地、永宁的人们》,云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了这本书。

这本书分为如下几部分:1.丽江县的景观和建设;2.丽江县农业、食品生产和和市场销售;3、国营企业和个体户;4.纳西古典音乐;5.仪式和庆典;6、丽江县的东巴文化;7、中甸县白地的东巴文化;8.宁蒗县永宁的纳西人和摩梭人。

乌莉在拍摄的文字介绍中采用的是让人物自己口述的方式,比如他拍摄的几个人物的口述如下:


宣科(丽江大研纳西古乐队指挥)

“演奏音乐提高了一些本地老人的地位,过去只有这些(家境好的)人才会演奏,出生在旧社会的普通老人玩乐器的不多。这些乐手有的从前是地主等‘出生不好’的人。过去地主是被人看不起的。”


大研纳西古乐队的成员赵鹤年和习家驹。


王秋芬(68岁,丽江古城):“1955年我开始在古城建立了做传统食品的妇女合作小食店,有些妇女做的面条、糕点、饼子(粑粑)、汤圆、豆沙等等很有名,我被选为合作社的经理。

“开初,说服她们加入合作社小食店非常困难,古城里有名的厨司大都是妇女。他们都害怕失去自己的独立。1955年组织合作社,是政府的一项政策。1957年政府也建立了国营饭店,它们与合作小食店不同。后来,有的合作社成员转到国营饭店去了,但不少的人仍然留了下来。

“我们的薪水高低要看合作小食店每个月的收入情况。在家务事和经济方面,我们都互相支持,大家也常常在闲暇时一起去公园玩。每年年底,合作社都给大家分一些红利。我们也可以向合作社借钱而不用付利息。

“1980年,我们合作小食店买了一块地,盖了个旅社。一对年轻的店员夫妇管理这个旅社,旅社的收入用来发店员的退休金。现在搞市场经济,我们合作社经营有困难。由于经商的机会多了,很多人想单独干,做个体经营者。”

和集贤(音译)是顾彼得于1940年创立的“工业合作社”的一个“工合老人”:“我相信什么呢?当我还是个孩子时,中国相当贫穷。我曾在甘肃的山丹技工学校学习,我的老师是路易·艾黎(Rewi Alley)和国际工合的其他老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工合’是一个特别的组织,这就是我相信的。”


段秋月说:“从小我就种菜,并挑到市场上去卖。那时,这泉水清澈干净,里面有鱼,人们可以直接喝。现在的泉水脏了,连洗菜都不行了!”

铜匠张子范(译音:83岁,丽江白沙乡):“我爷爷和父亲都是很好的木匠。我14岁时,向本村的一位师傅学会了做铜器的手艺。有一段时间,我在国营企业里工作,退休后,我开了这个店。政府扶持我们,我连税都不用付。”

皮匠张绍理(译音,束河村):“我13岁就学会了皮匠的手艺,1949年我参了军。1951年我复员回乡后做农具。1970年我过金沙江去了中甸,为我们村赚钱。我做一些藏族喜欢的皮具,做装煤和粮食的皮口袋,为政府部门做皮椅子,为藏人做皮靴。1980年以后,我才有能力独自开店自己经营。100年前,我们村一些从事皮革业的杨姓村民(也许还有其他姓)到永宁去经营,因为那边藏族多,买方市场很大。1930年,在我们龙泉这儿已经有了皮革厂,后来搬到丽江城里去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皮革厂停止生产皮革,开始做铜器,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村里只有很少几个皮匠师傅的原因。我做皮革时用过各种各样的动物皮:牦牛、牛、猪、狐狸、豹子、还有猴子的,老虎皮在寺庙里才见得到。”

铁匠和工具匠和苏元(译音:72岁):“人们到这儿来请我做的东西,原料由我提供,我是个体户。我的二儿子和我一起干活。我没有退休金。在乡下,我们老了只能依靠孩子们来抚养。”

银匠王哲新(译音):“我是用铜和银做工艺品的,解放后,我做黄铜的门把手、门钉等。后来学会了作纳西、白族、彝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喜爱的东西,比如说锁、锅、手饰、耳环、戒指、手链,给小孩的长命锁,挂在项链上的挂件等。

和玉田(译音,丽江古城):“我们开这家店已经有20多年了,我们是个体经营,为顾客加工面条,三毛钱一斤。我们不让顾客使用机器,他们不知道怎样做,会把机器弄坏的。”

爷爷们乐于当孙子们的保姆


和实军(译音):“我一直照顾我的两个孙子,退休前,我是白沙小学的教师,我教1-4年级,我总是喜欢那些小一点的孩子们。”

有一张图拍的是正在家里打牌的杨春仙(译音,丽江古城):

杨春仙:“我们家奶奶87岁了。另外的女人是我们的邻居,他们都退休了,年龄都在70-80岁之间。他们来这儿玩牌,因为孙子们都长大了,好长时间了,她们没有多少事情可做。有时他们也玩麻将,但从来不赌钱。”

正在闲聊的纳西老人们

丽江县黄山乡白华古乐队的队长和国伟和该村一个酷爱古乐的老人。

黄山乡的一个乡村古乐队

丽江纳西人的婚礼,背新娘

中甸县(今香格里拉市)三坝乡白地的纳西婚礼。

东巴教圣地中甸县(今香格里拉市)三坝乡白地的习阿牛大东巴(右1)等在举行祭祀自然神的仪式“暑古”

I

阿妮菩提(译音)和阿妮达都(译音,永宁):阿妮达都:“我有6个孩子,一个在昆明工作,一个准备当喇嘛在西藏学习,一个女儿嫁给了纳西人,一个在丽江工作,还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和我生活在一起。他们都还小,还没有情人。等我有了孙子,这个院子会更热闹一些。我妹妹有一个情人,可几年前他去世了。我和丈夫生活在一起,我们原是走婚关系,但文化大革命期间政府说:要实行‘一夫一妻制’’,所以他来到我家和我一起生活,我兄弟也去了他的情人家和她住在一起,我兄弟已经去世了。”

阿坝旦诗玛(译音,大窝铺村):“纳西和摩梭语非常相似,只有极少数的纳西语我们不懂。有句老话说:‘摩梭、纳西、藏人死后骨灰将会在一起’。”

阿米宾玛(译音)家的全家福:次尔拉错和她的兄弟,喇嘛;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一个孙女和三个重孙。

杨文贵(译音,永宁):“我是纳西人,是丽江县石鼓镇人,我在永宁中学当了30年的教师,现在退休了。有许多纳西人住在永宁,大多数都住在皮匠村。他们的上一辈是1920年从军队里逃出来的,都是从事皮革生产的,但是现在再也没有人做这个工作了。他们中有的人和摩梭人结了婚。”


杨学候(译音)和他妻子木国蓉(译音,永宁下开基村),木国蓉:“我的老家是丽江的七河村,丈夫的老家是丽江的束河村,我们俩都是在永宁出生和长大的。我父亲和祖父是皮匠,祖父是从军队里逃到永宁的。我们住在永宁的皮匠村,但在1956年,我们和其他10家人搬到了这个地方,剩下的人重建了房子,我有许多亲戚住在这里。村里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从军队里逃出来的,有的是来做生意而留下来的。皮革生产很受当地人的欢迎,甚至有一些藏民从四川木里来这儿买皮革。我们夫妇俩是裁缝,主要做摩梭服装,一般是丈夫剪裁我缝制。过去我们有一个商店,但是现在人渐渐老了,身体也不太好,我们仍然在家里做一些服装。”

乌莉这种让被拍摄对象口述的方式很有创意,使人感到很亲切和真实可信。他拍的人物表情自然生动。其中很多老人已经去世了,她的这本摄影集,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历史的影像,弥足珍贵。

本文作者和乌莉的合影(1998年)

乌莉的摄影作品展在昆明举行(2002年),本文作者与乌莉。

加拿大摄影家乌莉·斯特尔兹(Ulli Steltzer)著:《我眼中和心中的形象——生活在丽江、白地、永宁的人们》,云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文章来源: 杨福泉公众号

作者:杨福泉 男,1955年9月生,纳西族,丽江大研镇人,1978-1982年在云南大学中文系读书,获文学学士学位;2001年在云南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云南大学博士导师。曾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南亚研究院)副院长。
现任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丽江市委市政府顾问。

版权保护声明:云之南华人频道(yznchinese.com)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请尊重原创内容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 yznchinese 电邮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单位和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