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慈散文丨瓦尔登湖, 不是湖

2020年10月26日 周一

我的手握着一本小小的《瓦尔登湖》, 冥冥中追随着它的作者,自然主义者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来到了这本书的诞生地,位于麻萨诸塞州的瓦尔登湖。

这本书极大地影响过我,让我亲近大自然,思想变得深刻,心态对新事物开放。

梭罗,美国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废奴主义及自然主义者,有无政府主义倾向,曾任职土地勘测员。

1845年,在距离康科德Concord 3英里的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零两个月,自耕自食,体验简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以此为题材写成的长篇散文《瓦尔登湖》(1854),成为超验主义经典作品。

张慈注:“超验主义”的核心观点是:人能够靠直觉超越感性和理性直接认识真理。

The Walden Pond 瓦尔登池塘 – 瓦尔登湖不是湖,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水塘,金色阳光明媚,蓝色水体透明。

我确实是莫名其妙地来到了瓦尔登湖。我多次去拜访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的老家康科德(Concord), 这一次去镇上旧货店买书时,老板娘(一个优雅的老太太)跟我说你手上那本书的作者也埋在本镇,他书里写的那个湖,离这儿仅10分钟。

命运就是这样神奇呀,那个听说了那么多年的瓦尔登湖,就在这附近,就这样来到了。

同我一起来到瓦尔登池塘的是我的丈夫克里斯,他出生在波士顿。他爸爸在他的少年时期,带他和弟弟来瓦尔登池塘里划独木舟。现在父亲已长眠地下六尺,他又带着我和女儿来到了这里。

之前在车里有一次争吵,我问驾驶汽车的女儿:我们是去梭罗的瓦尔登湖吗?女儿说:不是!我们去爸爸曾经去过的地方。我说:我不在乎你爸爸去过哪里,赶紧调头,我要去梭罗去过的地方,梭罗去过的地方才重要。

结果,活着的克里斯和死去的梭罗去过的是同一个地方:瓦尔登池塘(Walden Pond)。

克里斯在出版了Personal Pledge 之后,现在在写第二本书,但愿他的书能像梭罗Thoreau 的书一样,对后代有所启示。

康科德镇(Concord) 麻萨诸塞州- 镇上的教堂

这个镇埋葬着美国的一批革命先烈,也埋葬着几个大作家,大诗人。比如非常另类的艾米莉·狄金森 (Emily Dickinson),及一个叫做梭罗的人。

我年轻的时候很喜欢看梭罗写的书《瓦尔登湖》, 我只喜欢这一本。他还写过其他的书,如《河上一周》、《种子的信仰》、《公民不服从》,我都没兴趣,没看过。

他死于1862年,一百年后,即1962年我出生在中国。没想到在他死了158年后,我会来到这个湖边,来到这个湖边看望他,重新理解他书中关于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度过人生的理念。

令我吃惊的是这里人很多,散步的、溜娃的、游泳的、钓鱼的、放船的,还有像我这样慕名而来,面对湖水思绪万千,却不知道要干什么的。

我决定绕着池塘走一圈,我看了google map, 应该一个半小时可以走完整个水域。全程约2.3英里。

我开始从左手边的塘边小径启步,第一个涌入我脑子里的质疑就是,为什么《瓦尔登湖》的中文翻译要把原文中的《Walden Pond》即“瓦尔登池塘” 翻译成“湖”?中文的池塘,水塘应该比湖要小很多,塘中应该有很多淤泥、落叶和腐烂的树根,可能还有鸭子之类。大概翻译者徐迟不愿意让大家将瓦尔登这个非常漂亮的金色池塘想象成我上面所说的样子,所以就叫湖了。

湖是辽阔的、清澈的,没有什么鸭子,但可能有大船驰过的水域。其实,一眼望去这个瓦尔登池塘也没有那么小,虽然它没有湖那么开阔,我走了一个小时,大约1.6英里就已经走了三分之二的路了,但说句老实话我觉得它就是比湖还要壮观辽阔和美得令人心潮澎湃。就仿佛把我的一生都盘算了一遍,走完瓦尔登湖还是遥遥无期。

梭罗是一个另类的作家,我也是一个另类的人。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那就是敢于独自居住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并且在思考上创新。

这张图片的沙滩尽头是没有路的,我脱了鞋子,走进了水里,淌着水走了过去。

梭罗著作中曾写过这样一段话:“光脚踏水时,我能看到水面下几英尺处有成群的鲈鱼与银鱼,大概一英寸长,连鲈鱼的花纹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我有时会觉得,这些鱼也是不愿意沾染红尘,才来这里生存的。”

联想到梭罗的双腿也曾经泡在同一池水里,我的心情是很激动的,撩起水来喝了一口,实现了与梭罗同饮一塘水的愿望。

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一一 梭罗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样板,教人们怎样明智地生活,鲜活地思考。

梭罗对生活的追求,可以用几个醒目的大字来形容:“简朴、简朴、 再简朴。”

梭罗对整个现代文明基本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说多余的钱只能换来奢侈品,而心灵的必需品无需花钱购买;他说应该取缔所有商品房,每个人要自己动手建造房屋,下地干活,吃自己种植的粮食和蔬菜;他说人类已经沦为自己工具的工具……

在湖畔森林中,找到了梭罗的住址。这堆石头是美国各地的人带到这里丢在这里纪念他的,以这种形式表达自己的认同感。


梭罗的小木屋已经被拆除,这几块石碑是原址。


“1845年3月末,我借来一把斧头,走到瓦尔登湖边的森林里,到达我预备造房子的地方,就开始砍伐一些箭矢似的,高耸入云而且还很年轻的白松,来做我的建筑材料。”

一一梭罗《瓦尔登湖》


“广阔的世界,孑然一人,多么奇妙的组合。”

—— 梭罗 瓦尔登湖


时间决定你会在生命中遇见谁,你的心决定你想要谁出现在你的生命里,而你的行为决定最后谁能留下。

一一戴维·梭罗 瓦尔登湖

来到他的小木屋的遗址,但说他住在森林里,两年多,面对一个瓦尔登池塘,荒芜不见人烟,白天被太阳照,晚上被月光照,没有邻居,甚至连人也见不到,这样的生活诞生了伟大的著作,却不知多么孤单寂寞。我问自己我敢一个人住在这样一个地方长达两年零两个月吗?

我不敢,我怕熊,怕蛇,怕林中各种的动物,我还怕人,怕被杀,被强奸……怕一切的伤害人性的事情发生。

人有理性的一面就有感性的一面,有善的一面就有恶的一面。在没有人的时候,任何一面都会以极端的方式出现。

2007年,好莱坞演员、导演西恩·潘 (Sean Penn)导了一部名为《荒野生存》的电影,电影主人公克里斯多夫是一个超验主义者(梭罗的信徒),大学毕业后,他舍弃了自己的全部财产,携一本《瓦尔登湖》来到阿拉斯加的茫茫荒野中,体验回归自然的生活,他烧掉了所有的信用卡,美元钞票,驾照,烧掉了自己的汽车,四个月后,人们在一辆废弃的公交车上,发现了他腐烂的尸体。这部电影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我想说的是,一个当下的现代人,如果对梭罗《瓦尔登湖》中的思想全盘吸收,会出问题。你会觉得自己每天上班下班是毫无意义的生活,会对整个城市文明失望乃至绝望,会极度向往世外桃源,找个象瓦尔登湖这样的地方隐居起来……

一个人真的知行合一地去实践《瓦尔登湖》中的完美理想,是危险的,就像《荒野生存》中那个抛尸荒野的年轻人。但那就是一种理想,虽然我做不到,相信有人是可以做到的,这样的人令我敬佩,他们应该都是男人。

在梭罗死后几十年,人类工业文明的火车头驶入20世纪时,他的价值逐渐为人们所知。托尔斯泰、甘地、马丁路德金都深受梭罗的影响,北大诗人海子在山海关铁路卧轨自杀时,随身带了四本书,其中一本正是梭罗的《瓦尔登湖》。


唯有我们觉醒之际,天才会破晓。破晓的,不止是黎明。太阳只不过是一颗晨星。

一一戴维·梭罗 瓦尔登湖


所有的事情,不论是善的还是恶的,都像水流一样从我们的身边流过。

一一戴维·梭罗 瓦尔登湖


梭罗全名亨利·戴维·梭罗,1817年7月12日生于马赛诸塞州康科德, 183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毕业后返乡任教。

1845年春天,他在老家康科德城的瓦尔登湖边建起一座木屋,过起自耕自食的生活,在这间木屋里写下了著名的《瓦尔登湖》一书。

2020年10月22日,我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戴着新冠大流行病期间被要求戴的口罩,背着小包包,心怀憧憬,来到诞生了“超验主义”思想的瓦尔登湖畔,因为承载这种思想的书《瓦尔登湖》害死了一个中国青年海子,一个美国青年克里斯多夫,我觉得这湖水就跟毒液似的,这自然本身也非常神秘。

当我沿着池塘走了一圈,回到沙滩上,坐在水边穿上红鞋子的时候,我理清了自己的思想,我是喜欢自然的,但不喜欢住在里面。

我热爱纽约这种超级大魔都(或称大粪坑也可以),连死也要死在纽约这超级大棺材里。

而梭罗是讨厌纽约的,1842年,梭罗失恋,哥哥剃刀割手,破伤风,十天后死在他怀中。他痛不欲生,他的好友,资助人,同时代的大思想家爱默生为了帮他摆脱压抑的困境,介绍他去纽约曼哈顿自己的哥哥威廉·爱默生家居住,当家庭教师,还引荐他进入纽约文学圈。

可梭罗对纽约毫无好感,说的:“纽约比我想的还糟一千倍!”他只呆了半年多就打道回府,又回到了老家康科德(Concord),就是前面我说的埋葬着美国第一批革命先烈的地方。

梭罗和凡高都是人类的异端和另类,1985年,《美国遗产》评选“十本构成美国人性格的书”,《瓦尔登湖》名列第一。

梭罗是美国文化的偶像,启蒙了美国人感恩大地的思想。此书至今有两百多个版本,被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宗公了字。

我很庆幸自己从蒙自的南湖来到了梭罗的瓦尔登湖,这次的经历中又多了一笔美国文化精髓之旅。梭罗早就成为我这一代人的精神所在,瓦尔登湖是我遇到的最真最美的湖,没有之一。

尽管肾上腺素如此飙升,我也无比清楚地知道,我属于纽约,纽约才是我的瓦尔登湖。


克里斯与张慈 摄于康科德 Concord

《瓦尔登湖》35句经典励志名句语录

1.景色中最丰富的元素,就是一点天真无邪的阳光。

2.我毫不怀疑,时间是能甄别出优劣的。

3.万事万物没有变,是我们在变。

4.倒不是我比别人残忍,而是我感觉不到自己有什么恻隐之心。

5.善是唯一永远也不会亏本的投资。

6.智慧和纯洁来自努力,无知和纵欲来自懒惰。

8.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简单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9.最富有的时候,你的生活也是最贫穷的。吹毛求疵的人即便在天堂也能挑出瑕疵。一个安心的人在哪都可以过自得其乐的生活,抱着振奋乐观的思想,如同居住在皇宫一般。犯不着千辛万苦求新,无论衣服还是朋友。把旧的翻新,回到它们中去。万事万物没有变,是我们在变。

10.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这就是真正的知识。

11.我看到那些岁月如何奔驰,挨过了冬季,便迎来了春天。

12.时间决定你会在生命中遇见谁,你的心决定你想要谁出现在你的生命里,而你的行为决定最后谁能留下。

13.所谓的听天由命,是一种得到证实的绝望。

14.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越是富有。A man is rich in proportion to the number of things which he can afford to let alone.

15.唯有我们觉醒之际,天才会破晓。破晓的,不止是黎明。太阳只不过是一颗晨星。

16.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的有意义,我希望活的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17.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人只需要闭上眼睛,转个向,就会迷路。

18.爱情无药可医,唯有爱得更深。

19.一个人若能自信地向他梦想的方向行进,努力经营他所向往的生活,他是可以获得通常还意想不到的成功的。


20.为什么一桶水放时间长了会变臭,而水冻成冰以后就能永远保持甘美呢?哲人说,这就如同情感和理智的区别。

21.我愿我行我素,不愿涂脂抹粉,招摇过市,我也不愿—我不愿生活在这个不安的、神经质的、忙乱的、琐细的世纪生活中,宁可或立或坐,沉思着,听任这世纪过去。

22.大部分时间内,我觉得寂寞是有益于健康的。有了伴儿,即使是最好的伴儿,不久也要厌倦,弄得很糟糕。我爱孤独。我没有碰到比寂寞更好的同伴了。

23.花了一个人的生命中最宝贵的一部分来赚钱,为了在最不宝贵的一部分时间里享受一点可疑的自由。

24.每一个早晨都是一个愉快的邀请,使得我的生活跟大自然自己同样地简单,也许我可以说,同样地纯洁无瑕……

25.天空既在我们的头上又在我们的脚下。

26.人生如果达到了某种境界,自然会认为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安身。

27.我们也许不能够在一个约定的时日里到达目的港,但我们总可以走在一条真正的航线上。

28.再没有人比自由地欣赏广阔的地平线的人更幸福的了。水天相接,美好的终极。广阔的世界,孑然一人,多么奇妙的组合。

29.如果你欢快地迎来了白天和黑夜,生活像鲜花和香草一样芳香,而且更有弹性,更加繁星,更加不朽,那就是你的成功。

30.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品格,好比果实上的粉霜一样,是只能轻手轻脚,才得保全的。然而,人与人之间就是没有能如此温柔地相处。

31.一个人如果活得真诚,就一定是活在一个遥远的国度。

32.让我们像大自然那样从容不迫地度过每一天,不让任何一片落在铁轨上的坚果或蚊子翅膀把我们抛出轨道。下决心好好度过每一天吧,不让自己的人生有所遗憾。

32.所有的事情,不论是善的还是恶的,都像水流一样从我们的身边流过。

33.人的价值不在于皮肤中,并不需要接触才能知道。

34.我其实并不应该过多地谈论自己,前提是,如果我了解别人如同了解自己一样透彻。

35.我终究只是你生命中的一个过客!

作者:张慈

2020年10月26日 周一

张慈,美国华裔著名女作家,纪录片制作人,导演。出生中国云南,张慈现居旧金山湾区,硅谷帕罗阿图镇,出版书籍《浪迹美国》,《美国女人》,滇西抗战纪实长篇小说《云南妹妹》,喜剧《哈罗》,《从云南到加州─我的西游记》,中短篇小說多篇。1988年张慈在北京参与拍摄了由吴文光导演的中国第一部独立纪录片《流浪北京》,同时,她是中國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1988年离开中 国,1994年参与吴文光拍摄第二部纪录片《四海为家》。2013年出版纪录片《哀牢山的信仰》,获世界独立电影节“最佳家庭故事奖”,中美电影节“入围 奖 ”。

张慈担任总监制和纪录片制作人的系列纪录片《硅谷中国人》

《硅谷中国人》是一部诠释中国人在硅谷奋斗生活的系列故事。以纪实的方式表现中国人在世界高科技中心,经历成功与失败的故事,彰显华人对世界科技文明做出的贡献。第一集“The Power”于2016年完成,曾获戴维斯国际电影节的“杰出企业家纪录片”奖。

《硅谷中国人》第二集《凝聚》,从教育的角度,讲述了硅谷三位学生和一位官员的故事,意在阐述教育的力量,彰显硅谷华人在子女教育上的努力和秘密公式。其中,本集还包含了美国华裔花样滑冰运动员,2019年花滑世锦赛铜牌得主周知方的故事。

版权保护声明:云之南华人频道(yznchinese.com)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请尊重原创内容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 yznchinese 电邮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单位和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