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正中的英国皇家勋章

梁正中(1891年—1950年),字用衡, 梁正中先生出生于腾冲古永硝水塘(距中缅边界昔马数十里),因家住腾冲西北琅琊山下一小村,极富正义感和爱国热情,被腾冲人称“琅琊高士”。曾入省立大理中学、北京法政大学读书,积极参加“五·四”运动。返腾后任王属联合中学学监,在缅甸密支那创办一所初中。回国后在其家后面建小学一所。1930年,参加滇缅北段边界调查,获外交部“调查界务,懋著辛劳”奖状。1935年,任县参议会副议长。1937年,梁正中带古永民工修筑滇缅公路。日军侵陷腾冲,梁正中支援并临阵指导游击队作战,在一次战斗中击毙日军数十人。他积极抗战,收复后任县参议会议员。1943年,因接应英军少将盖尔克残部30余人撤退至中缅边境,后冒险护送越过漫长的日军封锁线,帮助反法西斯之盟友,获英国皇家勋章一枚。

梁正中的英国皇家勋章

张月和

预2师在腾冲开展游击战争一年之后,36师奉命前来接替,而就在预2师、36师交接未定之际,日军于1943年5月11日开始进犯腾冲东北部地区,导致36师一入腾冲即初战失利,碗窑、固东、江苴、新大街、马面关、朝阳地等处相继失陷。

就在这烽火连天的时候,梁正中接到一个消息,一支英国盟军从密支那地区转进后,被日军追进昔马大山中受困半月,以无援无粮,语言不通,病饿交加,濒临绝境。到了古永槟榔江畔的沙家坝后,当地傈僳族以语言不通,不知道对方真相,将此事报告乡政府。乡政府告知梁正中。梁正中知道,自从1942年元旦中、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以后,英国人就开始与中国风雨同舟了,于是,穿起草鞋,戴上斗笠,步行二三十里,前去沙家坝找到这伙英国人。

梁正中用英语与他们交谈后,得知他们原来驻防在新加坡,新加坡沦陷后撤入缅甸,就在4月间的一次军事会议上,驻扎缅甸的英军决定全面撤退,他们转进缅北地区以后,由于受到日军追击,被迫退至中缅边境,打算经过中国转道回国。

这批英军,为首的是英国皇家少将盖尔克,其手下有上尉布勒克、本巴第生、罕迪森等英军及杂兵多人。当这些高鼻梁、蓝眼睛的英军到达梁正中的硝水塘家中时,村民们无不骇异,只见他们一个个蓬头垢面,胡子拉渣,疲惫不堪。

看到这些英军大多饥饿难耐,有的正在患病,梁正中杀牛宰羊,热情款待,又请来医生为其治病疗伤,使他们得以吃饱喝足,消除病痛。当这些英国人洗涤身上尘垢,更换上村民提供的衣服后,由于身材比例不符,令村民看了忍俊不得。

梁正中的救助犹如及时雨,盖尔克少将感激涕零,含着泪水握住他的手,连声呼道:“梁先生,你真是我们的恩兄啊!”

梁正中谦逊地说:“中美是盟国,你我都是盟友,不必客气!”

英国人喜欢吃甜食,此时,又比比划划说了一阵,说是要吃把糖放在水里凝固成块的黑黑的墨糖。梁正中恍然大悟,原来他们要吃的就是当地人说的红糖,可在这兵荒马乱的岁月,相邻2公里的古永街已被日寇付之一炬,去哪里去弄塘呢?

思忖片刻,梁正中立即前去找到做生意的侄儿子,可那侄儿子也一时找不到糖,只好把自己媳妇坐月子吃的几块红糖拿来。拿到红糖后,那些英国人高兴得要发狂了,拔出军刀就将红糖砍成若干小块,迫不及待放进嘴里嚼。据梁正中之子梁德端回忆,他一整夜就听见英国人啃糖吃的声音。

梁正中不但为英军提供免费食宿,还尽力让他们吃得好,吃得习惯,这使盖尔克少将更加感动。而驻扎古永抗日部队负责人黄富成,听到梁正中家来了一伙英国人,就派人前来,劝说英国人将冲锋枪留下,以便用来打日本人。盖尔克少将便问梁正中:“中国军队能不能同日本人对立?”

梁正中回答:“可以的。最近在金家寺打了一仗,还把日本人打死了呢!”

转眼间,盖尔克少将一行已在梁正中家食宿了5天,36师对日军实行闪电式反包围后反败为胜,于5月19日将日军驱逐于曲石江及碗窑大河以南地区。也就在这一天,梁正中通过书信与腾冲第4区区长蒋恩洲取得联系,决定途经固东,亲自将盖尔克少将一行护送到界头。

临行之际,盖尔克少将为表示谢意,将身上的金条和几个金壳表送给梁正中,梁正中慨然拒绝。盖尔克少将十分感动,便让梁正中用英文将名字签到他的记事本上,这一签名后来被复制在英国皇家勋章上。无以为谢,盖尔克少将还决定将30多支冲锋枪留下给驻扎子古永的抗日部队。

踏着晨雾,梁正中与盖尔克并驾齐驱,从硝水塘向东翻过山岭,前往腾冲界头36师师部。

5月19日这天一大早,腾冲第4区区长蒋恩洲派杨赓尧将梁正中写给自己的信件送往固东江东山黄坡寨,交与正在寨子里避难的腾冲教育界人士周从锡,希望沿途应认真招待、保护戒尔克一行。

周从锡在《避寇日记》中写道:“民国三十二年古历四月十六日。晴。杨赓尧(本村士人)持梁用衡给蒋济武函来,云有英国皇家军司令官某,率十余人由缅境入腾至古永,日内拟由西练至界头见我三十六师李师长,商议要件,经过沿途应认真招待、保护云。”古历四月十六日,即公元1943年5月19日。梁用衡,即梁正中。蒋济武,即腾冲第4区区长蒋恩洲。西练,清末行政区划,包括今马站、固东及滇滩、明光南部。36师李师长,即李志鹏,时驻界头。

梁正中护送盖尔克少将的路线,正是他连年以来往返于硝水塘及固东碗窑之间的山路,到达碗窑后,又经固东江东山黄坡寨翻越山岭,然后经曲石到达界头,交与36师转送昆明。

抗战胜利后,梁正中再次当选腾冲县参议会议员,1946年初,他一封来信,得知他营救的盟军盖尔克少将是英国皇族家后裔,为感谢他的国际主义精神,英国皇家乔治六世以私人名义赠送他一枚英国皇家勋章。勋章已到上海,请他前去领取。

梁正中收信以后,心情并不愉快,因为当时他家里十分困难,哪里拿得出这笔路费?他对妻子金文鸾说:“英国人给了我一枚勋章,要我到上海去拿,我哪有这份路费钱。要我去拿,我甘愿不要了。”本来,若要借款是可以借到的,但是,梁正中历来怕麻烦别人。这事一拖几个月,梁正中有几个在上海工作的同学,听到这件事后,对他既敬佩又羡慕,便通过政府关系,将勋章转到了昆明。昆明又发信函让梁正中去昆明领取,梁正中依然没有去领取。

4月25日,昆明英国领事郭格尔请腾冲海关,向梁正中转赠英国皇家勋章一枚。英领事的信函云:“迳启者:顷接本国驻华大使训令,以阁下曾经于1943年5月,协助英国一部分官兵,由缅甸通过敌人占领区域,以达中国防线,其功可纪。特请腾冲海关转赠台端英国皇家勋章一枚,以表台端忠勇爱护之忱。谨此奉达,并致贺意。此致梁正中先生。昆明英国领事郭格尔启,一九四六年四月二十五日。”

5月26日,梁正中复函昆明英国领事郭格尔,对英王赠与勋章表示诚恳感谢:“郭格尔先生:鄙人收到昆明英国领事馆交由腾冲海关王恩耀先生转来之英国皇家勋章。此次贵国赠予勋章,盖由鄙人曾经协助英国官兵通过敌人占领区域,平安到达中国防线。但此举乃鄙人对盟国应尽之忠实任务,故对于接受勋章殊觉有愧。最后,谨对于英王赠与勋章,表示诚恳之感谢!梁正中启。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五月二十六日。”

梁正中到腾冲县城领取之时,这件事已被炒得沸沸扬扬。许多人主张筹备一个颁发勋章大会,敲锣打鼓放鞭炮,热热闹闹庆祝一番。更有人提出要举办一个盛大宴会。梁正中对此十分反感,他赶到腾冲县政府,借口眼力不好,说先把勋章领去旅社看看,即悄然离去。行前,他还前往叠园与李根源先生一叙,随笔书下一首绝句而去,绝句云:“丈夫皮里有春秋,曾挽险滩水上舟。天下倘逢吃人兽,纽松扁担棒当头!”

6月30日的《腾越日报》报道:“本报息:顷悉英大使训令,驻昆明郭格尔领事代授腾冲古永梁正中英皇家勋章一枚。此乃梁正中在一九四三年五月,对英皇族戒尔克少将率领英军二百五十人由缅北退往古永,四日未获进食,情势极为狼狈时,尽其所有人力,粮秣协助,使彼等安抵国军范围之报偿者。”

7月3日的《腾越日报》报道:“祝贺梁正中先生受勋,旧日全数学生正准备中。本报息:梁正中先生,腾冲古永人,生平为人刚正不阿,且富于见义勇为之精神。五四运动铲除军阀,梁氏首任学生代表,不避牺牲,几度冲入贼穴,卒使恶力崩溃。返梓后专心教育,广育英才,颇有宏造,此间沦陷期间,梁氏不但坚贞可佩,且对协助国军、营救盟军厥功尤大。现为英皇所知,特制赠勋章。闻梁氏旧日学生以此种爱护盟军之精神实为难能,正准备向梁氏祝贺。”

7月3日的《腾越日报》还发表“冠盖济济 崇申正气”为题的社会评论:“自用衡梁先生荣膺英皇之勋章消息披露后,腾冲一般青年多系出自先生门墙,特于昨日举行聚餐,聊申祝贺。用衡先生道德文章及热心国是,久已蜚声海内,尤自抗战以还,先生热心营救,贡献殊多。此次荣膺英皇勋章,缘于民国三十二年,有英皇族戒尔克少将自缅率师退入古永,得先生甘冒敌焰,不避锋刃,毁家以助,使国际将领得以全其余师,完其使命,其裨益于联合国者实大。迄戒尔克将军安全离腾时,愿以印币数万、冲锋枪三十六支作先生酬,先生一介不取。其高风亮节,非特可以使顽廉懦立,而伊之国际声誉益增卓越。此次各青年之为先生贺,不啻为崇尚正气之一种表示云。”

据一些亲眼看到过梁正中所获得勋章的老人回忆,这枚勋章比龙圆大一些,银质,正面有一女皇像,背面有梁正中当年留给戒尔克少将的签名。相关资料表明,英帝国皇家勋章按荣誉可以从低到高分为六级,即野蓟花勋章、圣乔治亚勋章、大十字勋章、大不列颠勋章、维多利亚女皇勋章、嘉德勋章。世袭的公爵、侯爵、伯爵、子爵,以及平民所能博取的最高等级的勋爵—男爵,才是真正的贵族,各种勋位的获得者只能算是“准贵族”。可见,梁正中获得的是维多利亚女皇勋章,勋章级别仅次于嘉德勋章,而排列于第二名,具有较高荣誉。

梁正中生前一直珍藏着皇家勋章,从未悬挂胸前。在他去世后,其妻子金文鸾将这枚勋章用旧衣服包裹起来,放在一只木箱里,以作念想。据看见过英国皇家勋章的梁正中家人及邻居回忆,皇家勋章币龙圆大一些,勋章为白金,上面有英国女皇画像。

大跃进期间,国家动员群众实物存款,实物包括金银铜锡、香炉、花瓶、金银首饰等,当地信用社郭某上门动员梁德端一家“献宝”。经梁德端一家商议,将勋章捐献给国家。当这一勋章被送到中国人民银行腾冲县支行后,银行鉴定,这是赠送个人的勋章,是代表一种荣誉,建议退还本人。郭某遂将勋章退还。

文化大革命中,皇家勋章于1969年6月被当时的古永公社东村大队革命领导小组组织人员,以“里通外国”,“投靠帝国主义”等罪名查抄而去,家属受到审查。据梁德端回忆,当天,一名姓黄的知青带着一伙人冲进他家,要对其母亲动武,梁德端生怕母亲经受不起拷打,便让母亲将勋章从箱子底交给了知青。这名知青拿到勋章后,凶脸立即变为笑脸,然后扬长而去。

改革开放后,曾任古永区副区长的梁正中长子梁德端恢复公职,先后担任腾冲县益群中学、古永中学的英语教师。梁正中的次子梁德彦也在古永任教,连续几届担任腾冲县政协委员,还被评为特级教师。可是,他们一直有一块心病,就是父亲梁正中获得的英国皇家勋章一直没有找回来,愧对父亲亡灵,遂呈文逐级向上反映,要求帮助查找勋章。

1977年5月至1978年3月,腾冲县委驻古永工作队抽出7人作为专案组,进行了大量调查工作,后因工作队撤走而未能查清楚勋章的下落。

1981年初,保山地委落实政策办公室及腾冲县委落实政策办公室到古永检查验收落实政策工作的时候,又将勋章一事作为重点,并于7月上旬由县委落实政策办公室抽出4人组成专案组,协助公社党委调查落实,一面找群众和梁正中遗属了解情况,一面将查抄勋章的主要经手人通知到公社机关来学习文件,认真做启发动员工作。当年参加查抄勋章的昆明知青黄某,此时在昆明化肥厂工作,原东村大队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陈某也在古永。黄某先对勋章一事矢口否定,经梁德端、梁德彦兄弟与之对质,他才承认确有其事。可是,他几次翻供,先是借口埋勋章时有人跟踪,兴许是被人挖出拿走了,接着又说,他去盈江县时路过丙汉大桥,看到武警守桥严格,怕他们搜出勋章,带来麻烦,便悄悄将勋章丢下江去了。黄某在公社里思想斗争激烈,烟头丢了一地,几次痛哭流涕,而工作进行三个月后,因陈某离公社机关躲避起来,造成工作中断,专案组被迫撤走。

1986年12月下旬,腾冲县委负责人又到古永区,配合区委进行调查,并找陈某做工作和查询,陈某说:“黄某几次向我要过勋章,但是我没有给过黄某勋章。”腾冲县委又与昆明化肥厂进行交涉,昆明化肥厂党委于1987年3月2日回函告知,经他们与黄某作了长时间谈话,黄某完全否认勋章是他拿走的,并写了一份申诉作了详细说明。

1987年4月13日,梁正中次子梁德彦又以县政协委员的名义,与熊建玺、熊文定、杜生葵、尹培位、董文番几名政协委员一起,向县政协提交了“请求追回梁正中先生的皇家勋章”提案。几天后,中共腾冲县委落实政策领导小组于4月21日向腾冲县政协发出《关于对梁正中的一枚英国皇家勋章被查抄的调查情况》公函,公函详细叙述了皇家勋章长达十年的调查过程,最后写道:“从调查到的材料看,也没有第三者证实,不能认定勋章到底落入谁的手里。勋章虽然没有查清下落,但确凿的事实证明,梁正中于1946年5月获得过英王乔治六世赠送的一枚英国皇家勋章,对于这一历史事实予以承认。”

后来,梁德端、梁德彦兄弟仍然十分关注勋章下落,并多次从不同渠道打听到各种各样的消息,有的说,勋章被人送到过英国驻泰国大使馆,拿着勋章的人说不出勋章来历,大使馆的人说,不是原头人拿着,勋章就失去了意义。又过了几年,有的人对他们说,勋章已转到澳大利亚的一个亿万富翁手里了。

针对真假难辨的诸多消息,梁德端、梁德彦兄弟俩无所适从。但他们一再表示,这枚父亲获得的勋章如果真的出现了,兄弟俩即使借钱背米也要把他找回来。可是,梁德端、梁德彦直至去世以前,一直未能完成找回勋章的意愿。

任何企图依靠巧取豪夺将勋章据为己有的人,即使能够倒卖发财,也只会被世人所不齿,又岂能贪天之功,将梁正中的崇高荣誉据为己有!

作者: 张月和
文章来源: 凤梧轩 腾冲凤梧轩书屋

2018年12月,张月和所著的人物传记《梁正中》一书作为保山历史名人丛书之一,由云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梁正中》一书分为“成长之路”“大潮激荡”“为国勘界”“皮里春秋”“松风剑影”“盛名之下”几个部分,共10万字,详细讲述梁正中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赞扬他爱国爱乡的高尚情操和特立独行的人格魅力,弘扬了纵横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

版权保护声明:云之南华人频道(yznchinese.com)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请尊重原创内容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 yznchinese 电邮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