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军后人坚守的“家园”,缅甸密支那的华夏学校

密支那城郊,分布着几个华侨聚居的村庄。村子西北有一所小学,名为华夏学校。到这里上学的除了华侨子弟,还有好大一部分热衷学习汉语的其他民族学生。

攀登密支那至高点祈告山飞鹰楼回来,我们一行人沿着乡村小路去参观这所在密支那颇有名气的华人学校,土路竹篱笆墙的小巷深处就是学校所在。学校坐北面南,其右侧十余米处即是自北向南缓缓流淌的伊洛瓦底江。

学校周围是红砖墙,古铜色镂花铁大门,门上方罩着穹窿形帽檐式屋顶,显得古朴典雅。高大气派,中国范韵味十足。

门面正上方是雕刻于火山解石上的四个阳文楷书繁体汉字,旧式排列,由右及左:校學夏華(华夏学校),右端有从上到下的七个律体小字:缅北密支那瑞色。门牌下左联:炎黄文藝传中外;右联:華夏雄凨满九洲。视之气势魄力呼之欲出,风起云涌,龙行虎啸。

小扣铁扉,久无回应,所幸门未上锁 ,导游说:“在密支那,门户一般不用上锁,特别是学校!”

他打开铁门,我们依次进入,校园空无一人,寂寥无声,范围不足两亩。院中几棵高大的黄花树伟岸屹立,树下黄叶满地,犹如一块地毯,踩上去“嘁嚓”轻响却很柔和舒适。

树下的空地是教学活动区域,又是运动场,无运动器械和相关配套设施,。草地上,除了落叶,没有一丝杂草和垃圾。座落于居中位置背北向南的主体建筑是一所古色古香的四出水正房,虽是平房,却进深宽敞,空间开阔,架步高大,建筑风格全盘复制中国传统式的孔庙。

正门门顶:华夏学校,上联(学风):学问道德事功应向圣贤争胜负;下联(教风)虚荣私利享受勿与常人较长短。字皆手书于宣纸之上。

推正门入,室内是一个宽敞的空间,光线有点暗,阳光从花窗照射进入,打开五扇门,室内豁然开朗,所有陈设一目了然。中堂墙壁上悬挂着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遗像,遗像左联书:革命尚未成功,右联:同志仍需努力,先生居中目光炯炯,壮志未酬。

遗像左边的四个镜框为华夏学校创始人远征军第38师师长孙立人将军的半身戎装照。其中一个镜框保存有孙的手迹:义勇忠诚。笔力苍劲洒脱,刚柔并济。

右侧为一部分历代援建华侨乡贤的留影和书法留言,还有一块捐资助学的功德碑,尊师重教的虔虔赤诚在石碑上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室内桌椅按年级分组整齐排列,桌凳虽简陋却被保存得完好无缺,擦拭至一尘不染。地面用水泥简单硬化,没铺瓷砖,却异常整洁。

教室右侧的墙壁上,张贴着一张课程表。所开设课程大体为背诵、国语、说话、识字、劳作、默写、音乐等。其中“国语”二字让我有点不解。论理早已加入缅甸籍的华人,他们的国语倒底算缅语还是其他?如果学习的是汉文为何不直接写成汉语?

就在这时 ,一名闻讯匆匆赶来的精瘦男人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他操着和我们一样的腾冲方言和大家热情打招呼,亲密握手,一边歉意不迭:因为放寒假在家,刚才又忙着收拾菜园子,看见有人进学校,所以飞快赶来,想不到是腾冲家乡人。

他五十挂零,中等身材,谈吐利落不乏热情,“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他的情绪很是激动,声音都有点颤抖。“真是太好了,太好了,能够见到家乡人,又能听到好听舒服的乡音,让人倍感亲切,欢迎呀,欢迎……只是这地方有点寒酸,这几天水都不来着 ,有点对不住大家 ,我家就在学校对面,待会一起去家里坐坐……”

他转身轻轻擦了擦眼角,我分明看到了晶莹的泪珠在他的眼里打转。他很快平复了情绪,话匣子随之打开,从他的娓娓话语我们了解到,他名叫郭荣成,父亲是四川人,母亲是地道的腾冲人,老家在和顺水碓村,父亲生前曾是赴缅作战的远征军中的一员,是孙立人将军手下的一名运输兵。收复密支那后,赴缅作战结束,大部分官兵留在了缅甸成家立业,为解决华人子女的上学问题,孙立人倡导并广泛筹资建了这个“华夏学校”,孙的副官张汉玺担任了第一届校长,教员三人,郭荣成的父亲郭代洪是其中之一,学生七十余人。

此后,缅甸时局几经风云变幻,再加上种族问题,曾有一段时间政府严令禁止国内开办外文学校,几乎所有的外文学校被强行关闭。孙立人已离开缅甸,张汉玺和郭代洪等人多方奔走,费尽周折,终于获得继续开办的权允。郭荣成的父亲直到临终 ,还始终重复那句说了千百遍的话:“虽然我们身在异国他乡,但永远别忘了我们的根在中国,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是我们永远的责任,父辈们建起这个学校不容易,你们必须世世代代坚守下去,这里也是战斗阵地!否则我死不瞑目……”

此后几十年,郭氏三兄弟矢志不移地支撑着学校的运行。政府部门的扶助毕竟有限,靠华人华侨们捐助拼凑起来的资金收入在庞大的校建支出面前显得脆弱无力,难以为继,因付不起工资,除了弟兄三人,其余的教员均先后离去。弟兄三人商议,决定老大和老三(郭荣成)坚守阵营,组织正常的教育教学,由具备一定尚商基础的老二出去经商,以商养教,为学校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多少年过去了,华夏学校在郭氏弟兄的努力打拼下,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一所汉语学校,得到更多华侨子弟的青睐和支持,甚至吸引了不少缅人子女前来学习汉语。教师发展至七人,学生一百余。

近年来当地政府也给予关心,每月还补助每位教员20多万元缅币(折合人民币一千多元)。郭老师说,多少有点就很不错了,最艰难的日子都挺过来了,不足的部分他们弟兄又想办法解决。校建嘛,就像小鸟砌窝般慢慢来,土地没法一次性整体购买,税太重,就采取零星购买的方式逐步增补,他们这一辈完成不了的任务,下几辈继续接着来!

郭老师告诉我们:“我自己的孩子和大哥二哥家的孩子都在上大学,一等毕业就会来学校任教,继承上辈衣钵,继续传播中国文化,这下也算是后继有人了!”他悄悄告诉我,他还想让子侄辈们毕业后去中国的大学寄读深造一年半载,好好提升一下中文基础。”这下我恍然大悟,原来学校的课程表上标注的国文并非缅文,而是汉语。

郭老师一干华裔侨胞虽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加入缅籍,然而就像他笑侃的:“笼基虽然穿在身,我们心里永远是中国心,我们的根在中国腾冲,我们永远是中国人!我们的母语永远是汉语,我们永远爱中国,爱故乡!”

团队里的一位同事问郭老师:“您想回腾冲老家吗?这几年腾冲变化可大了,您怎么不考虑回去?”郭老师听了一下子神情黯然起来,说:“怎么不想,飘零在外的华人有哪一个不想叶落归根,回归故土?这可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哪,年纪越大,这种感觉愈是明显,祖宗的坟茔都在腾冲,我做梦都想回去 ,可是我有重任在肩,脱不开身哪……”

他带我们走进右侧的那间古老陈旧的耳房,这是学建在学校里的关圣庙,屋里的居中位置供奉着汉寿亭侯关羽的画像 ,侧边的左右案桌上,摆满密密麻麻的远征军将士的牌位,其中有孙立人、张汉玺、郭代洪(郭老师的父亲)等百多块牌位。

他指着灵牌,动情的说到:“这下你们该明白了吧,远征军将士们的英灵在看着,这里是我责无旁贷必须坚守到老死的阵地,我身上肩负父辈的重托,要把华夏学校传播国学文化的火炬永久坚持传承下去,生生不息,我就是想走也走不了呀……”

同行一群人心潮起伏,久久难以平静,临行前,大家纷纷解囊,代表腾冲文艺风向读书会共给华夏学校捐赠了27万元缅币和一些体育用品及学习用具。

领队把一沓钱交到郭老师手里,满怀敬意地说到:“您们一家的世代坚守,感动了我们所有人!钱不多,谨代表我们的一点心意,祝愿华夏学校的明天更美好!”郭老师颤抖着双手接过钱,他的双眼又一次湿润了。一阵风吹来,黄花树轻轻挥枝摇曳,似在倾诉一个源自古老,又将永久延续下去的故事,郭老师他们正是故事里的主角。

腾冲边境旅记系列

腾冲新闻网

版权保护声明:云之南华人网(yznchinese.com)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请尊重原创内容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 yznchinese 电邮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转载,不代表云之南华人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