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泉: 黄埔军校第六期, 中国远征军团长

陈海泉,又名陈剑秋,1906年生于三甲财溪,1927年毕业于宝庆县立中学后,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六期工兵科。1930年,被分配在国民革命军十九师工兵营四连任连长,并代理营长。历任陆军新编二十九师八十六团中校团副、干训班主任、副团长。1942年3月上旬日军攻占仰光,国民党政府派中国远征军开入缅甸抗日。4月27日,任二十九师八十七团上校团长的陈海泉奉命入缅,并于5月2日战死沙场,时年37岁。

陈海泉8岁入塾读书,1927年毕业于邵阳县立中学。这年,他投笔从戎,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六期工兵科学习。1930年毕业,派任国民革命军十九师工程营第四连连长,后代理营长。1939年6月,他被任命为陆军新编二十九师八十六团副团长,驻军重庆,后移壁山。1940年,兼任师干部训练班主任。1941年冬,调八十五团任副团长。不久,升任为八十七团上校团长,奉命率部由四川开赴云南,驻守云南古驿机场。

陈海泉虽为国民党中级军官,但能洁身自好,不酗酒,不赌博,不狎妓,爱护下属官兵,注意整饬军纪,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家庭生活上,他反对三妻四妾的旧军阀恶习,与出身低微的家乡农村姑娘梁志纯结婚。妻子连生5个女儿后,多次劝他娶妾生子,他不同意,还说:“男女都一样,何必再娶,将来带个外孙作孙子也是一样。”当妻子生下第六个女儿时,他为小女儿取名叫慰慈,意思是要女儿好好安慰慈祥的母亲。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军于1942年3月上旬进攻缅甸仰光,并分兵向缅甸中部和北部进攻。国民党政府为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决定将第五、第六和六十六军3个军,编为中国远征军,先后开入缅甸抗日作战。出发前,他对妻女说:“这次远征抗日,成功不必在我,我先成仁。”还表示:“战死疆场,死得其所。”然后,将他们送回老家,作了妥善安置。

4月28日晚,日军攻陷由第六十六军设防的腊戍,新编二十八师和二十九师一部退入山林,军直属部队退驻古开。4月30日上午,一支日军占领古开58码高地后方4公里处,对远征军构成威胁。友邻部队曾几次想夺回这处高地,未能实现。在这紧急关头,第六十六军军长张轸命令陈海泉团火速行进,赶赴古开城北58码处高地,防守正面阵地,同时调集军部防御炮4门协同陈海泉团作战,任务是坚守3天,以待国内后续部队增援。他当即坚决表示:“誓与阵地共存亡,决不后退一步。”

5月1日上午,日军第五十六师团动用飞机对陈团阵地轮番轰炸,继用大炮猛轰;接着日军步兵在10余辆坦克掩护下发起冲锋。陈海泉率部猛烈还击,战斗持续数小时,击毁日军坦克6辆,打退了日军数次进攻。5月2日是战斗最酷烈的一天,日军继续发起猛烈冲锋,陈海泉率部英勇抵抗,双方死伤严重。下午2时许,他身负重伤,但仍指挥部队坚守阵地。临终前,陈海泉摘下胸前的符号,命令传令兵呈送军部,报告他已实现与阵地共存亡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