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画家尚丁:艺术家的使命是传播和平

尚丁,1954年生于昆明,20岁因创作油画《连续作战》成名。尚丁先生原是一位著名的军事画家,先后受教于何孔德与靳尚谊、林岗、罗尔纯等先生,1978年作为文革结束后的第一届研究生又与全山石先生建立了师生之谊。之后创作了一系列军旅题材作品,以朴素而纯粹的油画语言开创了新型军事絵画的视角。在当时军事绘画创作的领域呈现出一种完全平和而真切的独特视觉经验。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末,尚丁赴美访问考察并开始20多年的旅美艺术生涯。

尚丁的工作室坐落在麻园云南艺术学院美术馆旁边,门前一道玻璃门框孤单地立着,除了一道乳白色卷帘门,没有任何标志,伴着附近的工地施工的机器声,很容易让人有种此处已荒废了的感觉。然而作为云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的尚丁,却在这里闹中取静,全心创作。

空间 校园里的隐蔽画室

踏进卷帘门,由通道走进工作室,镜中的尚丁便挥着手打招呼,让人顿然分不清眼前的尚丁是在镜中还是在眼前。原来,为了能看到门外通道的事物,尚丁在通道和工作室之间,立了一道全身镜,如此即便不走到门口,也能知道哪位访客到来,如此精准的视觉角度,想必也是经过一番精心的设计。

进入工作室,一张长桌立于眼前,桌上电脑等办公物品一应俱全,这是尚丁处理日常事务的场所,花甲之年的尚丁操作起电脑来毫不生疏,只见他正一边与好友通话,一边操作电脑播放音乐。

这是个一眼就能一览无余的工作室,左边墙上挂着两幅裸体油画,地上摆着一幅军旅油画,墙边靠着画架和白色画布,一个身着藏族服装的橱窗模特立于旁边,这便是作画的场所。

右边有一面全身镜立在墙边,一个橄榄形状的音箱被搁在一个圆木桩上。尚丁说,镜子除了出门前用来整理仪容外,有时也充当画自画像时的工具。

工作室中间摞着三十多幅画作,均是不久前他的藏区写生作品展作品。休闲区与办公区并没有明显的界限,算是各占一头。整片厚实的木头做成的古色古香的茶桌前却摆着一张欧式长凳,背后一排酒柜与书架连成背景,还有一排旧式镂空门叶隔着休息室,尽管有些混搭却一点都不突兀。与颜料掉满地,调色盘到处放的大多数画家相比,尚丁的工作室算是简洁有序,空间分明了。

作为中国写实画派的成员之一,尚丁的作品一直为国内外业内人士所称赞。但尚丁本人却颇为谦虚,“实际上我不想把自己归为哪一个类型,回到昆明以后我也很少参与画派的活动,当然你们仍然说我是写实画派我也很高兴。”

而说起写实油画的创作,尚丁说:“艺术到了一定程度,包括写实,实际上不是在画写实,而是在破解自然当中的节奏,首先要能看懂看透这种节奏,把它归纳起来,而不是完完全全去模拟自然,归纳就是艺术家看一个形看到什么程度,还有那个力道是怎么推出来的。”尚丁说,自己是在用写实的办法去解释自然,尊重自然。

旅美 寻找艺术家的独立精神

事实上,尚丁成名很早,20岁时以一幅《连续作战》享誉全国,该作品甚至还被印制成特种邮票在全国发行。尚丁也成为一名军事题材画家。据说陈丹青曾经评价他说:“尚丁不在,军事题材绘画再无人矣!”1980年,尚丁开始任教解放军艺术学院,历时8年,在第八个年头,他做出了去美国留学的决定。

“正值改革开放时期,外来事物逐渐增多,我们的价值观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尽管我们占了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但也很想去看看另外四分之三的人是怎么生活的。想去看世界,想在更大的世界里去更好地了解自己。”尚丁回忆,当他和自己的老师靳尚谊说起此事时,这位著名的油画家也鼓励他“趁着年轻走出去”。

想起初到美国时的所见所感,尚丁记忆犹新。当飞机即将降落在美国的土地上,从机上往下望,尚丁心中顿然荡起了波澜,与国内的大院式建筑不同,美国的土地上几乎都是清一色独栋别墅,甚至每家都有自己的游泳池。而到达美国以后,超市里的东西更让尚丁顿感这个年轻国家物质之丰富。而远离了国家,没有了原来的单位津贴,尚丁的生活开始变得窘迫, “你个人需要很多东西,但是你拿什么给社会,换取养活自己的报酬呢?”所幸,留美第二年,在几位中国留美画家的帮助下,尚丁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西部艺术中心举行了个人画展,一百多件作品受到了美国当地人的喜爱,他的“玉妲”系列写实油画,画的是西双版纳的一位傣族姑娘,尚丁画了她几十年。因为这些画,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很多人知道了这一位华人画家,也知道“玉妲”。

旅美期间,两国在创作上的不同让他开始有些思考。“以前在国内都是命题作品,宣传社会的优越性,起到教育和鼓舞人民的作用,但美国的画家更多的是美化生活、美化自己的环境。我发现每个人都会通过艺术来提高自己,并且有很多对问题进行新的思考,这完全是另外的世界。”那时候的尚丁才意识到,他必须把过去的图解性绘画,以及宏大叙述的思维放下,然后去真正地关心人、关心人的生活。

这种转型没有困扰尚丁太久,因从小作画,他心中早已有了对美的意识,“自己的内心会告诉你什么是好的,我们到了那儿,就很自然地转换,就不那么端着了,就知道原来普通的东西就行,就可以从一个普通的东西里发现美。”于是,尽管远离了原来的生活模式,生活必须自给自足,尚丁却在这样的环境里找到了自信和成长的方向,寻找到了一个艺术家的独立精神。

归国 决定为和平做一些事

2007年,旅美近20年的尚丁却突然选择归国,“尽管因为我们有与美国本土作家不同的东西,也因为这些东西受到了不少的关注,但自己内心也清楚地知道,我们没有太多创造性的东西。”尚丁说,尽管自己一直在学习美国人的生活态度,但最后却发现,即使自己学得很好,却似乎贡献不出什么东西来。“他们的思想深度、自由的程度我们都做不到,只能慢慢地适应他们。但在中国不一样,我们在中国发生最大改变的时候去了美国,而年轻的一代却在参与着改变中国,这是有成就的”。

自然,这并不是唯一的归国理由,尽管在美国生活了那么长时间,尚丁心中一直保有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老人老了,要回来照顾老人,至少要待在他们的身边,陈丹青说他就是回来抽烟,在美国到处禁烟,事实上只是不想说得那么煽情。”

然而旅美归国后,能够为这个国家带回来什么,开始成为尚丁思考的问题。“陈丹青回来,我觉得他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在美国可能讲这些话没人听,没有针对性,但他回来了,看到我们的教育问题,有什么说什么,尽管有时候有一些不利,但这对改变我们的现状有好处。”

另一方面,尚丁也开始关注城市发展与地球环境、人内心的贪婪之间的问题,“难道幸福的生活只能在掌握了高科技后才能实现?”抱着这样的追问,在花甲之年,尚丁便和自己的夫人一起,赴藏区写生103天,在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度完成了一百余幅高质量的艺术作品,并在去年于昆明市博物馆举行了展览。

而如今,在人心聒噪的时代,尚丁又有了新的思考,“艺术家很重要的使命是传播和平,大家需要认真地知道和平的重要性,极权、种族歧视会给人们带来多大的灾难”,所以,在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的契机下,尚丁决定为和平做一些事情。

“至少让孩子们知道,如果人类陷入疯狂会有什么后果。”目前,尚丁正进行一项庞大的工作,希望在昆明市内募集1000名孩子,和他一起以影响、装置、绘画等方式,做一个“为了和平”现代艺术展,以纪念这个全世界的胜利。“每个孩子对这些史实都有他们自己的理解,所以表现出来的作品也会与众不同,并且发人深思。”尚丁表示,如果计划进展顺利,展览将会在9月份开幕。


《连续作战》(1974年)


尚丁《待发》,军旅

文章来源: 昆明文创产业 2015-07-03 02:24

版权保护声明:云之南华人网(yznchinese.com)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请尊重原创内容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 yznchinese 电邮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转载,不代表云之南华人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