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合国33年:一位东方女性的世界和平之旅

多年来,每当我与朋友们分享我作为一名联合国工作人员参加维和行动的故事时,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要求我写下来。而我总是回答说:会考虑考虑。后来,生怕自己会忘记一些细节,就断断续续地开始动笔了。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过滤回忆,沉淀自身,还得到了一次重新修炼的机会。


国际观察员们的集训

我的确是有非洲情结。要不然,我怎么能一次又一次地听到“非洲的召唤”。缘起是在1976年从纽约总部去东非的肯尼亚出差,而转折点则是1989年参加联合国的过渡时期援助组,协助非洲最后一个殖民地纳米比亚为独立而举行的选举。此后,我开始对这片人们不轻易涉足的土地产生了莫名的偏爱,而且始终念念不忘。这也是我日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的开端。


与纳米比亚的孩子们在一起

那是1995年的夏天,我终于离开了生活和工作20多年的联合国纽约总部,去了有“欧洲火药库”之称的巴尔干半岛,进驻联合国设在南斯拉夫、已经被炮火轰炸得满目疮痍的萨拉热窝的维和部队总部,负责提供后勤援助。可能因为我是个在台湾长大的“战后婴儿”,从来没有亲身经受过战争的磨难,对于当时所面临的极端险恶与艰苦的处境并没有太在意,反而因此学会了苦中作乐,更加珍爱生命和懂得和平的可贵。


我的“波黑家庭”

就是在和平来临之前,我选择离开萨拉热窝,去到位于南亚次大陆,曾经是人间天堂的克什米尔。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争夺这块乐土,交战了半个多世纪。其实,在这里联合国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顶多就是关注印巴双方的冲突,并据实报道。我曾多次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山谷,试着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倾听克什米尔人民的苦难。


印巴观察组驻斯城总部的当地工作人员

不久,非洲又开始召唤。我就毫不犹豫地直奔东非的肯尼亚。联合国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新近设立了非洲办公室。我担负着进行人事改组的任务。这时,经历过萨拉热窝和克什米尔维和行动磨炼的我,面对联合国系统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感到十分不屑和藐视。结果,我的心气差一点就被磨光了。


一起为和平的到来欢歌起舞

千禧年(2000 年)一过,我重整旗鼓,决定接受委派到西非因为钻石而打了多年内战的塞拉利昂,负责联合国塞拉利昂特派团的后勤工作。长期血淋淋的内战,让这个西非盛产黄金和钻石的国家变得一穷二白。我除了再次目睹战争的惨烈外,还体会到人心贪婪的可怕。局势的反复动荡,逼得才上任几天的我带领着300多名文职人员紧急疏散到邻国去避难。至此,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局限性已暴露无疑。


勤劳善良的西非妇女

不久,由于职务的升迁,我回到了“文明世界”地处东南亚的泰国。这一次的反差特别大。我虽是行政主管,但是工作十分轻松。这个设在曼谷的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历史相当悠久,运作已上轨道。工作人员的效率和素质都高,这在联合国系统里恐怕也算是比较少见的。再加上曼谷的生活条件好,所以,一般国际人员都会选择留下来,安安稳稳地工作到退休。


我与泰国有缘

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还不到三年,我又按捺不住对非洲的思念,决定返回东非。这次是去设在坦桑尼亚阿鲁沙的卢旺达问题国际刑事法庭。虽然还是担任行政主管,但是我的服务对象变成了法官、检察官和擅长雄辩的律师们。由于法庭以往的行政主管频频调换,一般工作人员的士气和素质都不高,我的担子也就特别重。但是,我庆幸自己能再次回到这片广阔天地,过着孤独和清静的日子。


来到柬埔寨的农村

由于我在法庭行政方面积累的独特经验,两年后我成为联合国的协调员,协助柬埔寨政府成立一个审判红色高棉的国际刑事法庭。可以想象从无到有的艰辛,但是在政治层面上的险恶和复杂,更是我始料不及的。幸好,2008年7月我已到了退休的年龄。而且法庭也已开始全面作业。我在联合国工作了33年后,正式退休。


我(右一)在冈山眷村的童年生活

一路摸索着走来,从台湾南部的眷村,跨越到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然后又自我放逐到世界各个饱受战乱的地区和穷困偏远的角落,我已经义无反顾地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公务员和世界公民。如今,经历过的所有愉悦和辛酸,包括因为自己是一名来自东方的女性而受到的尊重或委屈,都已成为过眼云烟。多年的漂泊和遨游,造就的是我淡泊的心境,存留下来的是自己广结的善缘。

以上图片和内容摘自《我在联合国33年》

作者简介:
李醒嘉,祖籍云南大理,1948年生于南京。1949年随父母赴台湾。1974年进入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工作。其后的33年多,参与联合国在纳米比亚、南斯拉夫、克什米尔和塞拉利昂的维和行动。2008年退休后,现居住在台北。现在,在云南仍有慈善工作。


《我在联合国33年》

李醒嘉 著

定价:40元

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版

文章来源: 云南大学出版社

版权保护声明:云之南华人频道(yznchinese.com)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请尊重原创内容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 yznchinese 电邮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单位和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