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中洛重丁教堂: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

若真要领略彩云之南的美,一定要去丙中洛,沿着怒江大峡谷溯怒江北上,在满布昔日马帮蹄印的滇藏古老驿道上,丙中洛就是那座“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

走在千年的茶马古道上,绝壁峡谷中奔腾的怒江水,庄严高大的教堂、寺庙,恬静安然的村舍,茂密的原始森林,巍峨壮美的雪山,俨然一派人神共居的仙境般景象。

不仅自然风光秀丽,丙中洛还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且和谐相处的地方,这里的少数民族各自信仰着天主教、基督教、藏传佛教和原始宗教,从而形成了在国内其它地区难得一见的多民族多元文化交融并存的人文景观。

在丙中洛,村村有教堂,甚至一村会有三种教堂,一家会有两种不同的信教。每座神山都有自己的神主,每个奇峰怪石,每棵大树,每个菁沟都有自己的神灵。

重丁天主教堂就是丙中洛最著名的教堂,地处丙中洛甲生村,远远就能看到白色的重丁教堂高高耸立于村子中央,成为了这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重丁教堂由法国人任安守于1935年建成,任安守是历史上“白汉洛教案”的主角。19世纪末,法国传教士任安守从康定来到丙中洛建教堂传教,侵犯了傈僳族、怒族原始宗教的利益,1905年,200多名少数民族攻打丙中洛白汉洛教堂。先前获知消息的任安守逃走,村民烧了洋教堂,这就是历史上的“白汉洛教案”。

任安守逃到昆明,向云贵总督衙门提出赔偿30万两银子和派兵镇压“乱民”。后来以“赏官减银”的办法,给任安守以三品道台的官职,赔银五万两,重修白汉洛教堂才了结。

1921年任安守在丙中洛重丁村又买了一块地,花了十余年新建了一座象征圣吉的乳白色重丁大教堂,盖成两个钟楼的迷你版巴黎圣母院,1935年落成。可惜重丁天主教堂在“文革”被毁,1996年在原址上重建,规模远小于原版的大教堂。

这是一座法式天主教堂,哥特式结构建筑风格,前部两边为三层钟塔楼,中间为两层,后部为礼拜堂。双塔形尖细高耸的顶,拱形门窗和白颜色墙壁,形成尖细高耸的整体轮廓。

大门拱形正上方画着一个黑色的十字架,两侧各画着一个长着翅膀小天使,以及天主教仁爱教义的壁画,正中两坡屋檐下刻有“圣心堂”三字。

外墙上有深绿和蓝色底花草装饰纹样的壁画,装饰极为美观,看起来清爽洁白,但毕竟是受环境条件所限,材料和做工都显粗糙。教堂屋顶尖是分别各立着一个十字架。

1937年任安守在重丁村去世,他在丙中洛生活了近40年。乡民们把他的墓就安放在重丁教堂右侧,十分简陋,一个木制的十字架,甚至没有墓志铭,墓碑上镌刻:任安守神父之墓,Annet Genestler,1856—1937。周围满是落叶,显然很久没有人来扫墓了,不过任安守安息在离上帝最近的地方。

长方形礼拜堂内部简洁大方,没有茨中教堂显得庄严肃穆的宗教氛围。

每逢礼拜日,重丁教堂都会聚集周边村落教众虔诚礼拜。

很难想象在这样一个交通闭塞、人烟稀少的村寨, 100多年前就感染西方宗教文化的熏陶,而那些西方传教士远离家乡,不远万里来到这穷乡僻壤的地方建立教堂是何等艰辛,他们为信仰的传播又是何等虔诚。

在这被称为“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一个家庭内可以天主教、基督教、藏传佛教、原始宗教共存,各民族和谐共处,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的人文景观与丙中洛神奇的自然景观交相呼应。

或许只有坦荡荡而存天地的怒江蕴育的子民,才具有如此豁达和宽容的禀赋。而教堂外街道两边墙上慢慢正能量的民俗宣传画,无形中也带来了丙中洛几乎为零的犯罪率。

文章来源:看看云南

版权保护声明:云之南华人频道(yznchinese.com)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请尊重原创内容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 yznchinese 电邮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单位和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