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大学抗战迁滇校址探访 ——云南大理喜洲行

1982年大学毕业后,我在母校华中师范大学校办、档案馆工作,曾参入华师前身之——华中大学的档案整理,以及校史编写工作,从史料中我了解到,抗日战争时期华中大学曾迁入云南省大理州喜洲镇达8年之久,从那时起我一直想往能到苍山洱海边探访华中大学迁滇校址,了解当时办学情况。1994年我调入深圳,由于工作繁忙,喜洲之行被搁置下来,前年我从工作岗位退下来,计划安排到云南大理喜洲,今年8月,我这一多年愿望得以实现。

到云南喜洲之前,我向华师档案馆刘祖芬老师了解有关信息,她给予我很大帮助,根据她的建议,我列出了到喜洲拟探访的地点:四方街、严家大院、董家民宅、大慈寺、文庙、五台中学(大理二中)、苍逸图书馆、喜洲小学、海心亭等处。8月25日,上午8时我们乘坐小巴从大理下关乘车前往白族第一镇——喜洲镇,9:30到达目的地。喜洲古镇白族建筑灰瓦照壁白墙绘画随处可见,镇入口“正义门”耸立,旁边小桥流水,荷花在水塘中绽放,不似江南胜似江南。到目的地后我们首先探访四方街,四方街在古镇中心,四角有四棵大树,原建有一“文明”门框的庙宇(现已拆),据了解当年为华中大学校舍。严家大院位于四方街旁,于1910至1918年间先后建成,一进五院(四个中式,一个西式),院落飞檐斗拱,雕饰精美,制作精良,是喜洲白族建筑艺术代表性建筑,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主人严子珍(别字苍逸老人,1871-1941年)系喜洲书生杨基遗腹子,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靠买水为生,后随生母董氏改嫁严家并随姓严。13岁随继父到大理下关“永兴祥”商号学习经商,聪颖勤奋吃苦耐劳,经商有道。1903年开办“永昌祥”商号(股份制企业),生意遍及川滇,并扩展至海外,总资产达100多亿,成为喜洲白族著名民族资本家“四大家”之首。除严家大院外,他还在洱海边修建一座非常壮观的别墅“海心亭”(因时间关系,这次没去成),这些建筑设计精致,做工考究。

严子珍堪称少数民族天才儒商,其交际甚广,注重人才培养,热心公益,时常资助乡里,苍逸图书馆、喜洲小学、五台中学皆系其捐助建成。当时云南省主席龙云称其为乡梓楷模,题词“梓里矜式”。蒋介石曾题送“令问有彰”吊贴,赞其美名显扬。1939年华中大学迁入滇西,严子珍先生给予了极大的帮助,严家祠堂、海心亭、苍逸图书馆、喜洲小学、五台中学都借作华大校舍及教师学生宿舍。我们在严家房间墙上见到不少华大师生在喜洲的生活照片(如外籍教师与学生的合影、华中大学学生张爱贞在喜洲染衣巷宿舍前留影、华大沈来秋教授的女儿沈骏在“海心亭”留影等)。在喜洲期间,华中大学深受当地父老乡亲的鼎力相助,他们为学校租借民居,腾让庙祠,如董家民宅、大慈寺、文庙都曾作为华大用房。董家也是喜洲“四大家”之一,董家大院现改名“董家苑”为镇接待用房,不对外开放,董家民宅现还是四合院老房。大慈寺、文庙现在修缮,寺内有一位大妈在看管,我们征得她同意,入内参观,大慈寺院落不小,主寺有三层楼,现供奉有神像,另有一四合围的一层楼的寺院,墙上有文字说明,介绍当年华中大学迁滇曾将此处作为校舍。文庙在大慈庙旁,为四合院,前是两层楼的房子,原作为华中大学教室,现经过修缮但没启用,空置无物,不少窗户的玻璃都破了,后是一个小院落。大慈寺与文庙两处原有门相连,现文庙作为镇幼儿园用房,单独锁住了,外面被一个机构占用,一栋公司用楼将文庙挡住,在外根本看不出文庙的原貌(我们觉得这种布局与历史建筑风格很不协调,当地的老百姓也不满意)。五台中学(现为大理二中,并挂有华中师范大学大理附属中学的牌子),大门修得很气派,校内环境优雅,时值暑假,校园内仅有少数高中学生留校复习。主干道建有四方形的校史纪念碑,四周的碑文对严子珍等原校董办校历史有详细介绍。校园中心是一个月形湖,前建有廊亭,后建有高大的“华中大学西迁办学纪念碑”,两旁为教室,碑后面是学校大操场。这里的师生员工因为这个醒目的“华中大学西迁办学纪念碑”,对这段历史都有所了解。纪念碑背面镌刻着华中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汪文汉2008年撰写的“武昌华中大学西迁纪念碑文”,对华中大学迁滇情况作了精炼的回顾总结。抗日战争爆发,武汉沦陷,华中大学在校长韦卓民的带领下,举校西迁,几经辗转,于1939年3月16日,落户大理喜洲。滇西文化、淳朴民风给师生以精神的滋养,人格的熏陶,学校师生刻苦教学,勤勉工作,积极科研,竭诚为当地社会服务。这期间撰写大批有学术价值的论著,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各类专业人才,其中云南籍学生有300多人,这些人后大都成为云南各方面骨干。华大在喜洲五台中学利用学生在该校教学实习之机,开展英语教学,促使该校学生在云南高考中英语单科独占鳌头。华中大学在滇西期间为当地注入了新的文化气息,促进了当地社会生产和民众生活,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1946年4月17日,华中大学惜别喜洲,返回武昌。结束了五台中学(大理二中)的参观,我们来到了喜洲小学,苍逸图书馆在喜洲小学内,这是个两层楼的建筑,其对马路旁的外门上挂有陈香梅题字的“大理中美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因学校暑假关闭,我们没能进入参观。校旁一棵万年青古榕树根深叶茂,已有500多年树龄,人称“风水树”,各种鸟在树上安生营巢,多达一千多只,象征白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还参观了紫云山寺(始建于明代)、十隍殿(始建于清代)等处,这里历史建筑随处可见。在云南像喜洲这样既是历史名城,又是白族典型的商业集镇、白族民族资本主义的发萌地、著名的侨乡不多见,要了解大理和白族,值得到喜洲看看。

这次探访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没有想到,时隔70多年了,我们沿路不论是问上年龄老人,还是青年学生,当地老百姓都知道华中大学当年迁入此地办学之事。这一方面表明华中大学以文化教育为载体,在百姓中口口相传,其影响源远流长:二是当地政府注意对历史文物保护及相关历史宣传;另外,华中师大尊重前身学校的历史,并注意延续保留文化教育传承,加强与喜洲合作交流,特别是近年将大理二中作为华师大理附属中学,每年都有华师老师到喜洲教学,华师校领导也多次到此。在大理二中校园进门的宣传橱窗,我们见到华师党委书记马敏及校长杨宗凯到该校访问的活动照片。我们与学校的学生聊天,他们对华中师大都很熟悉,对华师一附中的老师充满了感激之情。这些都使这段历史得以完好的保留。看到这一切,我这个校友感到十分亲切和欣慰,深感不虚此行。下午2时,我们乘坐乡间中巴车惜别喜洲,结束了这次难忘的探访之旅。

作者: 方燕,1978年2月入读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77级),1982年2月至1994年6月工作于华中师大校办、档案馆。1994年6月调入深圳市档案局,2010年1月在该局退休。

版权保护声明:云之南华人频道(yznchinese.com)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请尊重原创内容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 yznchinese 电邮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单位和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