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和抑郁症与营养素,调节紧张心理和情绪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生理学或病理生理学

涉及杏仁核和海马的神经回路被认为是焦虑的基础。 有焦虑的人往往表现出高度的反应,在杏仁核的情感刺激。

病因和危险因素

有些药物会导致或加重焦虑症,例如酒精,烟草,大麻,镇静剂,阿片(包括处方止痛药和海洛因等非法药物),兴奋剂(如咖啡因,可卡因和安非他明),致幻剂和吸入剂等。

应对能力差例如僵硬不灵活的解决问题,否认,回避,冲动,极度的自我期望,情感不稳定,无法专注于问题都可以生产焦虑。

焦虑的社会风险因素包括创伤史(例如肉体,性或情感虐待或侵犯),早期生活经历和家庭教育因素。

家族史:患者家属经常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病史。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如果父母或亲戚有心理健康状况会自动导致个人产生焦虑。

紧张的生活事件:如果身体发生重大的生活变化,如孩子的诞生,紧密关系的丧失或者搬家和变动工作,人们可能会面临更大焦虑症和抑郁症的风险。 身体,性或情感虐待也增加发展焦虑症和抑郁症,以及儿童时期的其他创伤经历,如父母的死亡或分离全都会增加焦虑症和抑郁症。

诊断

通过医生专业帮助进行自我评估是通常诊断焦虑症的手段。虽然自我评估有偏相,但是最简单的确定患者是否患有焦虑症方法。

症状(常见,非典型)

焦虑症的特征是一种情绪状态,包括伴随生理性的亢奋。紧张和忧虑的情绪通常伴随着紧张的行为,如徘徊,躯体不适和沉思。

身体症状:恐慌发作,冷热闪烁,心跳加速,胸部收紧,呼吸急促,烦躁不安或感觉紧张,伤口紧张。

心理症状:过度恐惧,担心,灾难性或强迫症行为症状:避免可能影响学习,工作或社会生活的焦虑的情况。

管理
焦虑症的治疗目标旨在控制症状和改善社会功能。大多数焦虑障碍对心理治疗反应良好,被认为是一线治疗,可能更好地改善长期结局。心理治疗的使用受到患者的配合程度和治疗周期的限制。

营养素
经常焦虑的人很难放松心情,但这种情绪又必须纾解。此时适当的饮食就显得极重要。由焦虑引起的疾病,通常源自营养不足,因为此时身体无法正常地处理和吸收营养素。下面是一些重要的营养补充物质,可以适当加以选择服用。

1. 维生素B群
维生素B群对神经系统的运作相当重要。注射维生素B液可改善大脑功能、减轻焦虑、保护免疫系统。维生素B群及泛酸(维生素B6) 每天100毫克。

2. 钙及镁  
每天2000和1000毫克。服用复合剂或乳酸钙。若对牛奶过敏,勿使用乳酸钙。

3. 酪胺酸  
每天1000毫克 (白天及睡前各500毫克,空腹使用)。和50毫克维生素B6及500毫克维生素C共用,以利吸收。它能纾解紧张,帮助睡眠。

4. 含生物类黄酮的维生素C
每天3000&10000毫克。紧张会消耗肾上腺荷尔蒙(抗紧张) 。维生素C是肾上腺功能必需的。

5. 含维生素A及钾的复合维生素及矿物质
每天25000IU和99毫克。它是处于紧张状况时所必需的。钾则是肾上腺功能所需的。也可以每天服用5锭海带锭,它含有均衡维生素及矿物质。

6. 纤维素 (如燕麦麸)

它能清肠及改善肠功能。

7.氨基丁酸肌醇

它是一种有效的镇定剂。

8. L-酪胺酸和维生素C及葡萄糖酸锌

  
抵抗感冒药,感冒经常是紧张焦虑的最初症状。服用它可减轻紧张。

9. 卵磷脂

用餐时2胶囊。保护神经纤维、细胞及大脑功能。

10. 益生菌,如长双歧杆菌 NCC3001

用餐时2胶囊。

益生菌的友好细菌滋养肠道菌群对大脑的正常运转极其重要,其作用包括维持心理健康和控制情绪。研究证明,益生菌,例如长双歧杆菌 NCC3001,已被证实可以使患有感染性结肠炎的实验小鼠的类焦虑行为趋于正常。益生菌通过调制肠胃-大脑中的迷走神经通道缓解焦虑。
因为长双歧杆菌可降低肠道神经元兴奋性,所以通过激活肠道神经系统的迷走神经通道来向中枢神经系统传输信号。
我们实际有两个神经系统:
•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 肠道神经系统,是胃肠道的内在神经系统
两者其实是由同一类组织发展而来的。在胎儿发育阶段,该组织的一部分发展成为中枢神经系统,另外一部分则发展成为肠道神经系统。
这两个系统通过迷走神经相互连接。迷走神经,即第十脑神经,从脑干一直延伸到下腹部。目前,普遍认为迷走神经实际是肠道细菌向大脑传输信息的主要路径。

参考文章:

1. Australian Medicines Handbook. (2017). Retrieved from http://amhonline.amh.net.au/
2. Beck, A. T., Epstein, N., Brown, G., & Steer, R. A. (1988). An inventory for measuring clinical anxiety: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6(6), 893-897. doi:10.1037/0022-006X.56.6.893
3. Bosquet, M., & Egeland, B. (2006). The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of anxiety symptoms from infancy through adolescence in a longitudinal sample.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18(2), 517-550.
4. Festa, C. C., & Ginsburg, G. S. (2011). Parental and Peer Predictors of Social Anxiety in Youth. Child Psychiatry and Human Development, 42(3), 291-306. doi:http://dx.doi.org/10.1007/s10578-011-0215-8
5. Howard, M., Muris, P., Loxton, H., & Wege, A. (2017). Anxiety-Proneness, Anxiety Symptoms, and The Role of Parental Overprotection in Young South African Children. Journal of Child & Family Studies, 26(1), 262-270. doi:10.1007/s10826-016-0545-z
6. Spielberger, C. D. (2010). 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 The Corsini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John Wiley & Sons, Inc.

专栏作者: Dr. Betty Zheng 郑绮兰博士,云南人,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 新西兰高级健康咨询师。

版权保护声明:云之南华人频道(yznchinese.com)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请尊重原创内容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 yznchinese 电邮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单位和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