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西双版纳防卫战始末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抗战期间即是中国正面战场的大后方和重要的战略基地,同时由于毗邻东南亚地区的缅甸、老挝、越南,云南省也成为了中印缅战场的最前线,滇西一隅甚至沦陷于日本侵略者之手长达三年之久。除滇西之外,滇南的西双版纳地区也曾短暂的遭到过外敌入侵,与滇西不同的是,入侵滇南地区的是日本在东南亚的仆从国—泰国,滇南防卫战最后也以侵略者全部被赶出国境而告终。

一、滇缅战事的起源


第六军军长甘丽初将军(左),93师师长吕国铨将军(右)

西双版纳旧称“车佛南”,即车里(今景洪)、佛海(今勐海)、南峤(今勐遮)三地的简称。1941年国民革命军第93师奉命驻守西双版纳地区,其中师部驻守佛海,所属三个团的活动范围遍及整个西双版纳地区。专门负责滇南泰、老、缅边境地区的军事情报搜集的国民党驻暹罗地区特派公署专员桌献书也在车里地区办公。

1941年12月7日,深陷中国战场泥潭的日本法西斯为了走出困境,贸然对美国太平洋舰队驻地珍珠港发动了突然袭击,挑起了太平洋战争。当月日本军队即横扫马来半岛,消灭大量的英军,并开始计划进占缅甸。此时英国防卫缅甸的仅有两个战斗力低下且士气低落的殖民地师,根本无望抵挡日军的进攻,只得放下身板请求中国伸出援手。自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已有四年,外界对中国援助的通道仅剩由仰光港通往中国云南省的滇缅公路,为了保证外援路线的畅通,中国毅然决定派遣精锐部队组成远征军入缅抗击日寇。

1941年12月25日第六军93师277团(刘观龙支队)由勐海出发,28日到达缅甸掸邦境内的勐勇,成为了第一支进入缅甸的中国远征军部队。1942年1月驻勐帕亚,大其力沿线的英军将防务交给277团。1942年2月—3月间第六军作为缅甸战场的东路军陆续进入缅甸,第6军暂编第55师的第1团在垒固、保勤间地区,主力在雷列姆以东的南桑为该军预备队;第49师在勐畔地区;第93师主力在东掸邦首府景栋;277团依旧在勐勇、芒林、大其力等地,占领泰越边境国境线布防;军部及直属队在雷列姆,整个军负责掩护远征军的左翼。

4月暂55师和49师在毛奇、垒固、雷列姆一线被日军击败,日军18师团56搜索联队开始向缅东方向追击,暂55师残部1000余人沿缅泰边境撤退,49师余部撤往萨尔温江江畔的达高,93师除驻守缅泰老边境三角区的277团外,主力渡过萨尔温江接应第六军余部。5月8 日第六军军部抵达景栋。5月6日~14日之间,日军渡过萨尔温江的企图被93师278团和49师146团挫败后,随即沿江向北进攻滇西,将进攻萨尔温江以东的东掸邦地区,切断远征军退路的重任交给早已在泰北地区等候多时的泰国军队。


出自《中国抗日远征史 第1卷 保卫滇缅路》附图3

二、泰国陆军的准备情况和行动计划


泰国总理銮披汶·颂堪,两度出任泰国总理,执掌泰国大权二十余载

19世纪欧洲殖民者入侵东南亚,在缅甸,越南先后沦为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后,只有曼谷王朝统治下的泰国凭借着灵巧的外交手段,同时向英法两国割地来换取了独立地位。1933年泰国少壮派军人政变后,整个国家迅速军国化,并且开始向日本靠拢。1938年,泰国銮披汶·颂堪出任泰国总理。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法国第三共和国政府被纳粹德国击败。趁法国维希当局鞭长莫及无暇东顾之际,1940年泰国对法属印度支那发动战争,旨在收复1893年割让领土的。战争的结果以驻法属印度支那的日本拉偏架而结束,法印当局被迫割让老挝和柬埔寨领土给泰国,泰国和日本的关系进一步加深。

1941年12月8日凌晨,日军突然在泰国南部海岸线多处地点登陆入侵泰国,在经历了微弱的抵抗后泰国军队奉命停止敌对行动。銮披汶·颂堪与日本达成一致,允许日军借道泰国国境进攻英属缅甸和马来亚。12月11日,泰国与日本签订同盟协议,开放更多的泰国领土给日本,换来日本对泰国政权的承认并给与泰国1909年割让给英国的泰属马来省领土。大泰族主义膨胀的泰国开始把目光放在了英属缅甸的掸邦,以及所有有泰族人居住的土地。

然而日本却不同意泰国吞并掸邦。在日本看来由于掸泰之间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使得吞并掸邦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完成。再加上日本也不得不考虑缅甸民族主义者的感受,伪缅政府领袖八莫极力反对将缅甸领土并入泰国。在平衡日本在缅泰之间的利益后,日本终于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泰国吞并掸邦领土仅限于萨尔温江以东的东掸邦地区,而将掸邦大部分领土仍留在巴莫的伪缅甸版图内。日本和泰国随后签订军事合作协议,由泰国军队全部负责萨尔温江以东地区的作战。


大泰族主义者的目标,甚至包含了中国的滇南地区

1933年政变后,把持国家的泰国军队少壮派解散了原泰国陆军建制内所有的师、团,将最大常备单位只保留营,借此机会遣散暹罗陆军大部分将军和意见不统一的中级军官,为政变的中坚力量——中下级军官扫平了晋升的道路。此时的泰国陆军由18个步兵营,8个炮兵营,4个骑兵营,以及两个工兵营和两个信号兵营组成,这些部队分别隶属于14个府军区(团级单位)。到1940年时陆军已经膨胀到了45 个步兵营,5个骑兵营,15个炮兵营,3个工兵营。在现有编制已经不满足作战的情况下。1941年6月泰国仓促的恢复了师一级的编制,将陆军编成了第1~4及第6共五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1941年12月24日,銮披汶·颂堪发布命令组建第一个军级单位—西北军(Phayap army),用于执行用于未来入侵缅甸掸邦的行动。得到泰国王室支持的拉达那恭·社里龙里(Jarun Rattanakuln Seriroengrit)中将担任西北军的司令。拉达那恭·社里龙里在法泰战争中担任东方(burapha)军区的司令,出色的组织了对入侵柬埔寨部队的后勤保障。


拉达那恭·社里龙里将军

西北军战斗序列:

直属部队:装甲团、第12骑兵团、第35步兵营、第1炮兵营、第11炮兵营、第1~4工兵营。

第二步兵师下辖第4、5、12三个步兵团、4、5、6三个炮兵营,

第三步兵师下辖第7、8、9三个步兵团,第7、8、9三个炮兵营,一个摩托化侦察排,一个坦克排。

第四步兵师下辖第3和13两个步兵团,第3和10两个炮兵营。

骑兵师(第五师)下辖第35和46两个骑兵团。

西北军满编共有35000人,占了泰国陆军总数的2/3以上。除此之外,泰国皇家空军80和90混成联队还为西北军提供空中支援。


泰国陆军博物馆的士兵和军官形象

泰国北方的铁路只到达清迈,从那里起西北军的士兵需要扛起自己的补给从沿着崎岖的山路到达缅泰边境。许多士兵来自于泰国东北和南方地区,没有适合于在泰国以北的掸邦高原作战的装备。除此之外,由于泰国才刚刚恢复师级和军级单位,极度缺乏合格参谋人员,各部队的行军、后勤保障等工作组织的一团糟糕。高级指挥官也很缺乏,西北军的四个师中三个师的师长不得不由上校担任,仅有第三步兵师的师长屏·春哈旺是少将。这些都为未来泰军的行动埋下了隐患。

1942年5月3日,泰军皇家空军的飞机轰炸了景栋,泰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正式开始。

三、泰军入侵东掸邦


东掸邦地区地图

1、第一阶段左翼的进攻

泰军左翼的进攻由骑兵师和第二步兵师进行,首先开始行动的是骑兵师,骑兵师秋天大部分时间驻扎在清迈(Chiang Mai)省,其中第46骑兵团第4骑兵营多次越过无人看守的边境进行进攻掸邦前的侦查工作。在正式行动中骑兵师的任务是掩护整个西北军的左翼,并且是负责边境的巡逻和警戒重要的关口。5月10日大约00:05,前哨战在勐杭(Monghang)关口附近的班彭鸾(Ban Piengluang)村爆发,第四骑兵营第三连遭遇到不明兵力的中国军队的攻击,战斗持续了两个小时后泰军击退了攻击。

第二步兵师的行动目标是勐萨特(Mongsart)。勐萨特位于景栋西南90公里,位于一个被鸦片和水稻包围的深谷中。村子东边是克河(Kok river),穿过边境进入夜爱县(Mae Ai)。通往勐萨特的唯一一条干燥的公路不适合车辆通行,特别是在雨季的时候。5月8日,暂55师先头部队已到达勐萨特,并且开始沿缅泰边境重新布防。5月10日白天勐萨特首先遭到空袭,空军90混成大队第42中队的3架霍克Hawk III每架携带4枚50公斤的炸弹。2架32中队的V-65海盗(Corsair )随后观察了轰炸的效果。同日,第二步兵师在骑兵师第5骑兵营和装甲团一个坦克排的增援下,兵分两路开始进攻。


泰国空军博物馆的V-65海盗(Corsairs)战斗机

第4.5步兵团组成第二步兵师的左翼,从清迈省清道(Chiang Dao)地区越过边境,沿着1605年瑞纳宣(Naresuan)大帝开始他与缅甸的最后一次战争的勐杭、勐梅肯(Mongmaeken)和 勐东(Mongton)一线向勐萨特的进攻。第12团同时从夜爱县的班坦(Ban Thaton)出发沿克河前进,从后方包抄勐萨特。

由于泰国有兵力优势和空军优势,且大其力地区277团方面战事吃紧,5月12日第六军军长甘丽初将军命令暂55师放弃勐萨特向勐艾(Mongai)方向前进,与277团协力防御。因此驻勐萨特的后卫只进行了少许抵抗就撤退了。而第二步兵师由于糟糕的行军和组织能力迟至10月23日才完全到达勐萨特,开始准备配合第三步兵师对景栋的进攻。为此第5步兵团侦察了通往景栋的道路,结果发现道路漫长而曲折,并且地形复杂,不适合营以上部队的行军。5月26日第二步兵师从西北军指挥部收到第三步兵师已经占领景栋的消息,不需要该师继续向北方进军。1942年6月中旬,第二步兵师受命返回清迈休整,为战役第二阶段做准备。第5骑兵营则归还骑兵师建制,移师景栋支援第三步兵师。

2、第一阶段右翼的进攻

西北军右翼由第四步兵师组成,任务目标是占领勐帕亚(Mongphyak)。勐帕亚是掸邦重要的贸易中心,坐落于勒河(Len river)和空河(Khong river)交汇处灌木覆盖的丘陵缓坡,处于通往北边的景栋,东边的勐洋(Mongyawng)和南边的勐勒(Monglen)的道路交汇处。第四步兵师同样分为两翼,第3步兵团越过边境后向东北方向进占勐勒,之后向西北方转向勐帕亚,第13步兵团向西北方向占领勐艾(Mongai)后转向东北方的勐帕亚,左右两翼组成钳形攻势。

5月8日,第3步兵团先头部队占领大其力,并向勐勒、勐戈发动进行,当夜22:00-23:00,277团二营(营长蔡德荣)发动夜袭夺回了勐勒。10日清晨,几架泰国空军80混成大队的V-65海盗起飞侦查,冒着猛烈的防空火力安全返航。与此同时41中队的霍克 III也执行了侦查任务。16时许,第3步兵团主力2000余人在骑兵、炮兵及空军的掩护下,再次向勐勒、勐戈进攻,双方血战至11日佛晓,由于泰方兵力优势明显,蔡营退出勐戈,在勐帕亚以南的3535高地构筑阵地,与泰军对峙。

5月9日夜间,泰国第13步兵团对大其力以西大马地(Tawati)发动的试探性进行被277团击退,5月10日13步兵团主力3000余人正式发动进攻,277团在勐艾抵抗泰军的进攻。5月11日第六军军长甘丽初急调暂55师余部放弃勐萨特星夜兼程赶往勐艾支援,并在13日将泰军击退,与277团会师。至15日,各方战况无大变化,由于连绵不断的大雨使得的路面被洪水淹没,严重影响了第四步兵师的后续进展,尤其是师属炮兵。第四步兵师不得不从第三步兵师借调一个工兵营来整修沿途的道路和桥梁,随后泰军加强了攻势。15日甘将军接到命令,要求暂55师撤回思茅、洱海整理。同日暂55师防守的勐艾、勐可相继失守,退往勐宽和勐帕亚。277团驻守的3535高地还算稳定,但泰军13团进一步较强了攻势。除此之外,泰军还派第一近卫骑兵营沿自缅老边境的勐白落向勐洋推进,意图切断中国军队退路。

甘将军认为泰军已经集中优势兵力,有夺取景栋之势了,如果实行逐次抵抗,虽使战斗久延,增加敌军消耗,但届时欲保国境,深恐比兵力不足,何况景栋地形亦不利于防御,再加上第六军无粮无援,能否脱离敌人,尚成问题。这个判断是完全正确的,此时的第六军麾下的暂55师和49师以及退守景栋的93师278团和279团也在与日军的激战中伤亡惨重。守卫孟帕亚的277团已经三面受敌,连日作战已损失三分之一,而且17日后层一度失去与师部的联系。而泰方还保留了完整一支生力军,西北军的主力第三步兵师。与泰方相比,中方完全处于不利的境地,而且中国也断无义务替已经逃往印度的英国殖民者防守掸邦。

所以甘将军决定暂避敌军锐气,先撤回中国车里、佛海、南峤地区,以掩护国境为主。16日开始93师一部掩护49师撤离达高,待49师全部撤离后退往南垒河(打丙江)左岸占领阵地,主力则向打洛集结,暂55师则和277团沿勐洋、勐勇、勐累撤至车里,军部经打洛撤至佛海,93师需待各部撤离后,最后再撤至景栋。5月20日,泰军攻下被中国军队放弃的勐帕亚,对周围中国军队留下的防御点的扫荡持续到5月23日。


泰国第四步兵师侦察排,装备摩托车

3、占领景栋

第三步兵师是西北军最强的一个师,除了建制内的三个步兵团和三个炮兵营之外,还有一个摩托化侦察排,一个坦克排。师长屏·春哈旺(Phin Choonhavan)将军是参加过法泰战争的老兵,也是銮颇文最信任的将军之一。5月10日第三步兵师进驻大其力,并沿着第四步兵师开辟的道路抵达勐帕亚。5月24日第三步兵师正式开始行动,兵分三路向景栋进发。


屏·春哈旺将军,1947年发动政变扶持了銮披汶·颂堪的东山再起

前锋由第8步兵团担任,全团分成两翼,18步兵营和第2骑兵营一个排组成左翼,沿着雷梅(Loimwe)和班春(Banchon)一线向景栋进发,52步兵营和配属的重机枪排绕道沿着班朋茂(Ban Pongmao), 勐宽(Mongkhon), 麻温(Ban Muserwiengpung)向景栋进攻。第7步兵团通过班庞(Ban Pangkhwai),班鸠木(Ban Jiemnuer,)班南勇(Ban Nam-om,)班榜混(Ban Panghung)一线向景栋进军,第九步兵团驻守勐帕亚北20公里处的大其威(Thachiew)作为预备队。

第三步兵师的第一个目标是雷梅,雷梅位于景栋东南3公里,海拔1600米,这个山城曾经是英国殖民者的一个非常好的度假区,现在则是防守东掸邦首府的主阵地,第六军军部撤退后,93师部也撤往打洛,278团后退到打洛与南垒河之间布放,景栋及周边地区的防务移交给后卫279团。早在5月初行动开始时雷梅便遭到泰国皇家空军第11和12轰炸机中队Ki-30s的攻击,5月18日再次遭到了12中队12架Ki-30s的攻击,不过由于泰国空军低下的作战能力,并没有对中国守军造成太大的影响。

泰国陆军进军的道路十分艰难,而且当泰军抵达大其威(Thachiew)村时发现已经桥梁被摧毁,工兵花两天时间搭设的便桥很快在随后的大雨中被摧毁。心灰意冷的泰国人又浪费了两天在构建第三座桥上。除此之外中国军队从周围的上山炸了许多巨大的山石做路障。炮兵、骑兵、步兵帮助工兵花了7天的时间才清理完这些路障。


泰国陆军博物馆的牛车模型


泰国75mm山炮

5月24日泰军前锋连遭到轻武器的攻击,抵抗来自于一座可以俯瞰雷梅的山头要塞,泰军立刻停止前进。17步兵营营长立刻呼叫炮兵支援。但是没有得到回应,道路仍然在抢修中,火炮还无法安全的移动。师长屏·春哈旺将军步行至前线,亲自确认情况前就呼叫了空军支援。“在我的前方我们注意到一个废弃的农场,那里有许多牛。”师长在回忆录里写道:“我想到可以做个试验,用这些牛来拖炮。”于是一门75mm炮被分解,由一组炮兵肩扛去去农场。在那里,它被重新组装并用绳索和两头牛连接在一起。试验取得成功,下午这门炮和屏师长与第9炮兵营营长到达前线。三轮射击过后,泰军指挥官声称看到有敌军士兵从堡垒里逃走。一连连长指挥一个排快速进入阵地,发现已经被放弃。泰军随后攻下了雷梅。随后屏少将把师指挥部设置在雷梅。

5月26日16:25,从南边绕道的52步兵营已抵达景栋,与279团后卫部队胡营接战, 17步兵营则在16:30向防守景栋1500米围墙的中国军队射击,55分钟后中国停止射击并撤走,泰军占领了空无一人的战壕,52营也很快进入城中,驱逐了中国军队的后卫,并俘虏了100名未撤走的伤兵。为了确信不是中国军队设下的陷阱,52营一个侦察排仔细搜查了城市区域,每一条街每一栋房子的搜查。城市很冷清,没有任何掸邦的居民,原来景栋居民误以为进攻的是日军,所以他们放弃了城市逃入了森林。当他们发现是泰军时又返回了城市。6月5日08:00,第三步兵师主力开始进入掸邦首府,受到一些居民的欢迎。景栋的掸族统治者前来迎接屏师长,泰国国旗(Trairong,意为泰国三色旗)迅速在景栋王宫前升起。


景栋城地图

4、占领勐洋(Mongyawng)

勐洋是掸邦第二大城市,掸邦、中国云南省、老挝之间的主要贸易节点。位于景栋以东78公里,勐帕亚东北55公里,整个城市是个长方形,北部、东部、南部由一圈连绵的砖墙环绕,西部则由洋河(Yawng river)提供屏障。唯一一条干燥的道路向南通往勐帕亚,向北通往勐勇(Mongyu),暂55师余部和277团沿着这条道路撤回国内。

5月24日开始第四步兵师沿公路追击中国军队,意图占领勐洋。第1近卫骑兵营在放弃汽车后从景拉(Kenglap)向西北方向与步兵师汇合。多雨的天气使得第3步兵团前进十分困难,277团1营沿江构筑掩体加强防御工事,并巧妙的运用轻重机枪和迫击炮打击敌军,双方隔江而战,时断时续。泰军第3步兵团的攻势完全停滞。空军参谋长亲自指挥61中队的马丁轰炸机和6中队的Ki-21s进行联合攻击,支援陆军行动。1营完成阻击敌军6日的任务后开始有计划撤离。5月30日,泰军进入城中,击退了了中国军队的后卫。并在第二天,第四步兵师向西北军指挥部无线电报告任务完成。

5月30日占领勐洋后,第四步兵师派出第13步兵团攻占南垒河南岸的暂55师驻守的勐勇,这个团在第二日06:00出发。在经历了稍许抵抗后,30营于傍晚17:00进入勐勇,两小时后第31营成功占领勐洋东南50公里处的勐累(Monglwoi)。不过根据甘军长的电文显示暂55师在6月2日仍在勐累附近活动,6月3日才撤至至车里。 在接下来的傍晚,南垒河(Lwoi river)以南和湄公河以西区域被肃清。然而,狭窄而且复杂的地形以及糟糕的天气,使得第四步兵师无法前进渡过南垒河,只能就地扎营据守。


在景栋城内行军的泰军坦克


在景栋城内行军的泰军

5、短暂的停歇

在1942年6月开始,西北军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5月31日军指挥部从南邦(Lampang)前进到坐落于克河边的清莱(Chiang Rai)卷烟厂。5月末返回清迈休整的第二师移师勐帕亚。骑兵师沿湄赛(Mae Sai)至勐勒的公路展开,从5月28日起担负警戒任务。6月20日返回清莱休整,补充一部分马匹。第三步兵师仍然驻守景栋地区,开始筹划占领南垒河以东至中国边境的区域。第四步兵师驻勐洋,准备攻占南垒河以北地区。在此期间,陆军工程兵开始架设从湄赛通往景栋的电话线,扩建景栋的军用机场使其能够期间起降运输机。6月底,运送包括重要的奎宁在内的第一批补给品的V-65海盗在景栋降落。

中国方面第六军大部分部队已经撤回了国内,93师也基本全部撤过南垒河,278团驻守在中国境内的打洛,撤入大勐龙277团也在集结中,一营已经进驻打洛,仍然在缅境的279团朱营一连防守南垒河南岸3376高地,主力则守备蛮笼和南垒河北岸的高地,以及勐麻,背靠打洛的93师主力。

6、中泰血战南垒河

根据甘军长电文报,早在6月7日,泰军就已经在勐养、3376高地、蛮荷、勐勇等地展开行动。6月13日,第三步兵师第7步兵团正式开始向南垒河进军。第21步兵营攻占达邦(Ban Taping)南边3376高地的阵地,因为279团防御部队的强烈抵抗而遭到一定损失。6月14日09:00,守军撤退,丢下一挺受损严重的重机枪。6月14日09:40时第19步兵营占领景栋北7公里外的勐养(Mongyang),10:00第20步兵营跨过南垒河,开始进攻达邦(Ban Taping)渡口,南垒河防放线开始动摇。不过在6月16日晚22:00,279团的部队成功组织了一次突袭,将20营围困在了达邦桥头堡。泰国立刻派21营从勐洼(Mongwak)渡河迂回达邦渡口后方区域。营长勇·社达朗诺(Yong Sridaranonth)少校亲自率领得到一个重机枪排加强的先导连抢占达邦以东 13公里以外的班角(Ban Pangkor),意图从切断279团的后路。

泰军这一招很妙,但是中方棋高一筹。当天下午7时许,驻打洛的277团1营接到师部命令,务必于明晚12时前赶往勐麻(Mongma)增援。占领班角的21营加强连正好撞上了南下的277团1营。在同279团守军取得联系后,277团1营营长召集排以上军官听取守军介绍布防及战斗情况,并详细参看勐麻一带地图,弄清各防御方向,商讨作战计划。得知重要的班角阵地已失守,敌人临近勐麻坝子,若勐麻再失守,南垒河坡头沿线我军的后路将被切断,腹背受敌后果严重。大家一致认为:今夜一营赶到,敌人尚未察觉,应乘敌不备,出其不意,突然袭击,夺回班角阵地争取主动。

277团一营三连配属重机枪两挺、炮两门。由副营长毛友发指挥,在部分279团守军配合下,占领了可以俯瞰整个区域的3560高地。并且切断了这个连与21营其他部队的联系,二连由莫丙生中尉排长挑选十位老兵组成尖刀班,负责打前战摸掉班角敌人岗哨;伍、刘两位连长指挥其余重机枪、迫击炮跟随尖刀班迂回穿插,消灭班角的守军。21营加强连迅速被孤立,一系列致命的齐射击倒了大部分抵抗的泰军,随后中国军队进入攻入村中开始短兵相接。该营其他部队向冲击妄图解救被包围的连,但被279团阻援部队击退。屏师长接受到呼救的无线电信号后立即从景栋派出18营支援,但是已经太迟了。仅仅一夜这个连就被歼灭,勇·社达朗诺营长在手枪子弹打光后被俘,死于战俘营。这一战是泰国在进入东掸邦以来最惨烈的一战。21营其余的三个连见状开始后撤,中国军队乘胜追击至南垒河边,这三个连被命令原地转入防御。


泰国第三步兵师横渡南垒河

10日之后泰军第8步兵团渡河再次进攻,然而这场进攻演变成为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大雨和乡间糟糕的地形困扰着泰军的后勤补给线,在越接近边境中国军队的抵抗就越激烈。6月24日19:00第8步兵团重占班角,搜索少校尸体一无所获。随后泰军兵分三路向一营各阵地发动全面进攻。二连塔满、曼罕的战斗最为激烈,泰军企图突破班各防线直插勐麻。切断3560高地守军的后路,迂回包围、分割围歼277团一营。中泰双方血战了三个昼夜,战斗十分残酷,两阵地反复争夺,塔满、曼罕等阵地军被泰军占领,二连退守班各阵地。三连旧塞3560高地战斗也十分激烈,泰军经过多次进攻,阵地仍在三连手中。一连防御的弄老、南叶阵地战斗较为缓和,泰军进进退退;打打停停,毫无攻占阵地的意图,实属佯攻。针对这一情况,一营指挥部从一连抽调出一个排增援二连班各阵地。第四日,泰军新增一连的兵力,配有两门山炮,占据旧赛与班各之间的三角形高地。炮击班各阵地,掩护其步兵冲锋。此次激战一天一夜,双方多次进行肉搏战,形成拉锯式战斗。这次因277团一营炮排所处的地形位置不佳,炮弹命中率低,不能有效地压制敌人,使二连的伤亡增加。最紧张时连传令班和营指挥部的人员都参加战斗。第五日战斗更加猛烈,泰军炮兵有优势,对中国守军威胁太大。战至下午,营长急忙调整作战方案:要机枪连、炮排与二连密切配合,命令一连一排乘夜间摸到敌炮兵阵地附近隐蔽,伺机突击。要机炮集中全部力量压制敌人火力,掩护一排奇袭。

除了地面上的战斗之外,6月24日至27日,泰国空军11和12中队的KI-30轰炸了勐麻附近的中国军队阵地。6月27日,三架泰国空军马丁轰炸机声称对勐麻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平均每天均有敌机五、六架次飞临侦察、投弹、扫射,277团1营既要顶住泰军的地面进攻,又要防空袭,战斗十分艰苦。

第六日清晨,在轻重机枪和火炮的掩护下,头晚就潜伏下的一连一排士兵突然冲出,在泰军炮兵阵地展开一场血战,将成捆的手榴弹扔向泰军阵地,打了个措手不及。阵地四周硝烟弥漫,血肉横飞,一排士兵奋勇冲杀。经过十多分钟浴血奋战,泰军除死伤者外,逃窜一空。其它阵地的敌人失去炮火支援,战斗力骤减。整个战场枪炮声响彻云霄,连中国境内的打洛、勐板都能听到隆隆炮声。遭此损失后泰国第8步兵团的进攻随即被叫停,该团被命令撤回南垒河边的阵地。277团1营和279团趁势发动全线总反攻,机枪火炮向前推进阻击泰军退路。仅半天时间,泰军便仓皇的从打丙、打勒、打笼三处渡口逃过南垒河对岸位于达邦南约5公里处的达曼(Ban Thaman),由于船小人多,翻船事故时有发生。

南垒河也被当地人称为打丙江,这便是掸邦历史上有名的打丙江之役。这次战役仅277团1营就毙敌一百多人,另有七名泰国伤兵被俘虏,缴获山炮两门,炮弹十多发,步枪、机枪、枪弹若干,泰、缅币一批,均送往师部在佛海展览。不久,93师副师长彭佐熙,277团团长李友尚代表师、团到一营慰问,发给慰问品以示鼓励。

7月开始由于雨季的到来对后勤补给造成严重的影响,缺少食物,干净的衣物和药物使得泰军中疾病蔓延,连绵不断的大雨使得大规模的集结、行军无法进行,西北军司令部不得不暂停进攻,并宣布第二阶段“跨过南览河”的行动“圆满”完成。

7、漫长的停歇

1942年6月泰国在景栋正式建立政权,东掸邦改称为“源泰邦”(Saharat Thai Doem),屏·春哈旺任西北军司令及“源泰邦”的军政长官,政府公务员、警察和税收队伍同时也一并建立。但宣称胜利根本回避不了从战争开始就困扰着西北军的后勤补给问题,一方面随着政权的建立各方面的资源需求大大增加,另一方面雨季的深入进一步恶化了西北军的补给状况。第3步兵师占领景栋后,需要额外运送大米来供给当地居民,虽然当地山民贩卖的猪,鸡蛋,蜂蜜,竹笋甚至蜥蜴,青蛙都可以做为食物,但需要用真金白银支付,且价格昂贵,一袋盐甚至要卖到80-86泰铢。但国库调拨的军饷不能及时送到前线的时候,第3步兵师只能在当地印发军票来作为士兵的军饷。为了能及时获取硬通货,第3步兵师不得不开始贩运鸦片。尽管雨季时期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已经停止,但非战斗减员依然在持续。他们严重缺乏干净的食物、饮水和医疗用品,疟疾和登革热在人畜中广泛传播。以第3步兵师为例至少有70%的官兵感染痢疾,几乎每天都有人死于痢疾。第1近卫骑兵营战前从澳大利亚引进的良种马已损失殆尽,失去战马的骑兵不得不背着马具步行前进。据统计截止1942年11月由于战斗、疾病、补给不畅等原因已经造成了西北军近20%的减员。大雨使得通往东掸邦境内的公路全部变成了泥潭,大雨和山洪使道路中断成了家常便饭,工兵营不得不用大象移开或用炸药炸开冲上公路的巨石,并且劈开道路周围的丛林修建排水沟,并且随时准备将原木和竹席铺在路上以便车辆通行,尽管如此,道路的通行状况依然糟糕。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司机、合格的零配件,设备老化等原因使卡车严重缺乏,只有最低需求量的不到50%,因此牛车成了东掸邦最常用的运输工具。 终在1943年1月,銮披汶·颂堪访问东掸邦后补给问题才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銮披汶·颂堪返回曼谷后亲自下令向前线运送10吨奎宁,几天之后西北军需求的干净的制服、糖、军饷、医生和数吨新鲜的水果(主要是香蕉)也陆续发往景栋。同时在日本的支持,銮披汶·颂堪下令在东掸邦境内建设上百公里的道路连接清迈与掸邦。


泰军在大其力的运输车队

中方的处境也很艰难,由于滇西方向战事紧急,第六军军部以及负责驻防南峤和佛海的49师和暂55师先后调离,独留93师负责西双版纳地区的防务,甘丽初军长在调任前发给龙云的电文中也指出“思普守备任务,交由九三师单独负责,该师尚与敌对峙,地区辽阔,兵力不敷”。93师被迫调整部署,279团撤回国内,以两营负责孟连、南峤以南地区的防务,并警戒境外勐养的敌军; 277团(欠一营)负责守备打洛,勐麻的防务,277团一营继续固守打丙北岸3560高地,并警戒南垒河对岸的景栋方向;278团(欠一营)驻扎车里,负责大勐龙、橄榄坝地区的防务,同时警戒勐累方向。279团第二营和278团第三营作为预备队由师部直接掌控。孟连以北至西盟地区,以及大勐龙以东中老边境的镇越(勐腊)地区的防务交给澜沧县保安大队、暂编第二大队等地方部队防守,思茅、普洱县也由地方部队镇守,警备后方治安,独立工兵第38营驻守江城。具体的防御指导思想是师以机动攻击,达成守备车、佛、思普地区,阻敌北进之目的,主力控置于西双版纳一带相继出击,先发制人。如敌进攻时则依既设阵地及阻绝地带,阻其前进。另以有力之一部,绕出敌后,前后夹击而歼灭之。

8、泰军恢复进攻

雨季与12月中旬结束,泰国军队开始计划占领景栋以东的行动。其目的是加强和扩大南垒河沿岸的立足点,夺取勐麻 和小勐拉(Mongla),直至中国边境的南览河。战争首先在右翼打响。

勐瓦(Mongwa)和 景康(Chieng Khang)位于孟勇西北20公里处,距离中国边境仅10公里,是位于南垒两岸的紧挨着的两个城镇,勐瓦在右景康在左。周边村落是位于崎岖和多山的地带,被茂密的树林丛包围。12月11日,泰军第四步兵师第9步兵团(由第三步兵师转隶)在飞机和火炮的掩护下从勐星渡口强度南垒河,防守该地的278团一营一连连长吕正隆率领全连战士顽强抵抗,但因敌众我寡,放线被泰军冲破。中午,第一营营长带领二连三连赶到,但终究不敌有数量优势的泰军第9步兵团,当夜勐瓦、景康,曼兴雷三处战地失守,泰军25营、27营渡过完全渡过南垒河,直逼国境。26营留在河对岸作为预备队。12日上午,278团以一部由布朗山南向勐瓦,景康的泰军侧翼发动猛攻,牵制、分散正面泰军的压力。18日278团主力达到,下午三时向泰军桥头堡发起进攻,由于泰军以背水为阵,并阵前平坝犁深,掘河放水,泥深数尺使中国军队进攻艰难, 20日泰军更调26营渡河增援,在开阔地进攻的中国军队随时遭到河对岸的泰国炮兵以及泰国空军的攻击,伤亡惨重。梁天荣团长只得下令278团撤退,确保大勐龙。12月26日第四工兵营在南垒河开始修建一座长期使用的汽车桥和一座步行桥。1943年1月2日步行桥完工,1月6日主桥完工。

与此同时,第1近卫骑兵营在屏·春哈旺将军之子,未来的泰国总理差猜·春哈旺(Chatchai Chunhawan)上尉的指挥下占领无人防守南板(Mongnam/nam pan), 勐坤(Monghun)和勐坎(Mongthan)。负责守卫军东北翼的任务,营指挥部位于南板。第8步兵营在第一近卫骑兵营的支援下大约在1月14日08:30占领紧邻大勐龙的勐荷(Monghae)。第3步兵团11日06:00跨过Lwoi河,其中第6步兵营于1月12日占领佤朋(Mongtor/wan pok)),肃清边境。右翼的零星战斗于1月16日基本平息。


泰国总理差猜·春哈旺,任期内曾访问中国,揭开了中国和泰国的友好关系新篇章

9、达到中国边境

1943年1月7日,泰国皇家空军80混成联队21和43中队的猛烈轰炸中国军队沿南垒河的阵地。同日,西北军重新开始渡过南垒河向勐麻、打洛方向的进攻。泰军的进攻部队由第12、第17步兵团和第3、第5、第6骑兵营组成。

第17步兵团35营首先渡过南垒河,首次渡河行动没有遇到抵抗,35营夺取了达邦附近的克塞村(Ban Kiewsai)。然而第二天清晨277团一营发动了一次强有力的反击,迫使泰军仓惶的退回河对岸,在激烈的战斗中该营大部分的重机枪都被丢弃。随后泰军又派39营再次进攻,泰国军队在夜幕的掩护下涉渡过河,该营1连从右翼进攻,第2连从左翼进攻与右翼汇合。重机枪排首先渡河在河岸建立桥头堡,掩护两个连进攻。277团1营撤离南垒河沿岸,三连退守旧赛3560阵地;二连退守塔满、曼罕、班各阵地;一连退守弄老、南叶阵地。第17步兵团力分三路向一营阵地发起进攻。各阵地战斗都十分激烈。1营坚守两天两夜阵地岿然不动。然而第三日清晨,1营陈营长给团部打电话,接连几次都打不通。他又给驻防小勐拉的3营打电话,发现也打不通。他顿感情况不妙,便通知各连注意侦察泰军动态,再派两名士兵沿电话线查看线路。当两名查线兵走到曼散寨时,与泰军相遇并交火。一人牺牲;一人跑回报告情况。营部立即组织防御,大约十分钟,泰军一个排的兵力赶到,双方展开战斗。不久,二连派来增援的兵力赶到,泰军也越来越多。营部边打边撤,直撤到曼南坡头。


二战时期的泰国骑兵

原来泰军改变了作战计划,集中了第3、第6骑兵营两个骑兵营,绕过277团1营防守的要点,直插后方防御空虚的勐麻和小勐拉,由于前线兵力不足,且注意力93师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大勐龙方向,泰军的这次“闪电战”取得了成功,勐麻被泰军占领。此外1月7日第5骑兵营从勐养出发,绕道曼西哈,直插曼包、曼坝卡攻占小勐拉,遭到了驻守小勐拉的277团三营顽强抵抗,进展十分有限。不过占领勐麻后第六骑兵营和第33步兵营继续向小勐拉进军。同时第39营3连去占领勐麻东15公里的勐榜(Mongpung),守军277团三营一部出其不意的开火攻击泰军,使得泰军不得不撤退到附近的村庄。然而第二天守军退往小勐拉,39营3连占领了空而无一人的勐榜,并连指挥部迁至镇中坚固的石质教堂内。防守小勐拉的三营陷入了三面受敌的情况,被迫撤退,通往打洛的门户洞开。

这样一来,孤悬缅境的一营已和团部失去联系,腹背受敌,有被围歼的危险。陈营长当机立断命令:三个连队立即撤出战斗,速到班各集中,准备突围退回打洛。黎明时分,全营开始后撤。泰军发现一营的行动后,地面前堵后追,空中飞机跟踪投弹扫射。全营统一行动目标太大,因此决定,化营为班、排,各自为战、分头突围,回到打落再集中。经过一天一夜的艰苦战斗,全营官兵陆续退回到打落。此次战斗一营伤亡三分之一左右。

随着277团一营撤回打洛,中国远征军撤走了最后一支在缅甸的部队,第一次入缅作战才算完全结束。非常巧的是一营在1941年12月正是作为277团(刘观龙支队)的先遣部队最早离开中国进入缅境,也就是说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自277团一营始至277团一营终。泰军进攻东掸邦的行动结束后。1943年1月15日銮披汶·颂堪元帅发出无线电广播宣布西北军完全取得胜利,并将1月7日至14日定为胜利周。

四、保卫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地区行政区划图,车里为景洪市、佛海为勐海县,南峤为澜沧县

1、打洛之战

随着东掸邦境内的目标全部被拿下,泰国的领土到达了近代的顶峰,政府内的大泰族主义者也自信心爆棚,意图将版图扩大到全部掸/泰/傣居住区,开始入侵中国西双版纳地区,滇南正处于最危急的时刻。

吕国铨师长报告给龙云主任的电文如下:“(一)孟连、龙浦、伯邱地区一排,孟沟一连、三面坡一排,西定打广、打覆TAKALN地区三连,大勐笼(大勐龙)、蛮南栋789号桩七连,橄榄坝一排,普洱一连,孟混两连,佛海一连。刻正抽调勐板地区三连到孟混,为师预备队。(二)师各部自孟民孟麻战后,伤亡三分之一,现约有战斗兵约三千二百人,并多病弱。(三)此次攻打核孟马,大勐笼,敌共约三万人,附炮十余门,骑兵少数,飞机七架,各路均有日人及操粤语者。(四)敌司令官及番号待查。(五)敌确有进占西双版纳企图,恳速增援反攻及整理后方交通补给为祷。谨复。吕国铨。子删。亥中会。印。”

从1943年1月9日起,大勐龙及勐腊一线的阵地遭到泰军约数千人攻击。同时泰军另一路约千余人进攻布朗山、南东、掌家等阵地,并制造谣言要攻勐混、勐海,扰乱人心。1月11日,南峤县长张励辉报告泰军在南峤县辖边境多处发起进攻,由于当地防线长二三百里,只有279团两个营防守,兵力不足。因此征调大批壮丁并自卫队前往增援协助国军保卫国土。

而泰军真正的主攻方向却是打洛。1月11日第13步兵团(下辖第30、31、34三个步兵营)从南览河(打洛江)南岸曼掌、曼蚌等地开始进攻,03:00开始横跨南览河。在第4工兵营提供支援下,渡河行动15:00完成,太阳升起时这个团已进入中国云南境内四公里。由于93师将防御的重点放在了大勐龙地区。当时打洛至孟混一线主力已增援他处,阵地形成真空状态。14日清晨打洛阵地失守、勐板、勐混形势紧张。战局急转直下,一片混乱,勐海县危在旦夕。

面对此刻的危机,吕国铨师长首先部署好退路,命令工兵营营长在车里澜沧江边扎好竹排,准备木船做好部队撤退过江准备,后勤部线转移过江,一旦前线失利便放弃西双版纳,守住澜沧江第二防线。同时积极调整部署,调兵遣将大打勐板战役,号召全师官兵“反攻勐板,收回打洛,还我人民”。

吕师长按照“如敌进攻时则依既设阵地及阻绝地带,阻其前进。另以有力之一部,绕出敌后,前后夹击而歼灭之”的方针,命令预备队278团二营(营长蒙保业)摸到勐板左翼埋伏待令,279团二营(营长温琼光)绕道勐板泰军阵地右翼待令,命令熟悉地形的277团一营绕道打洛,插进敌人心脏,规定各团夜间二点钟之前到达目的地,师部炮营配合各团。夜间两点,一声炮响下总攻开始,93师各团打的非常惨烈,火力压的泰军抬不起头来,战斗非常激烈,勐板、打洛成了一片火海,血战一夜后93师成功收复勐板。

与此同时打洛方面防守泰军后路第34步兵营遭到277团一营的猛烈进攻,战斗夜非常激烈,包括营长在内的泰军伤亡惨重几近全灭,该营第四连指挥官,未来的陆军元帅和泰国总理他浓·吉滴卡宗(Thanom Kittikachorn)上尉挺身而出,率领部队稳住了战线,使34营避免了被消灭厄运,也确保了攻入中国境内的泰军退路不被切断。

在前进无望且后路不保的情况下,泰军13步兵团只得退回南览河西岸和南岸沿江布防。93师沿江北岸设防固守。同时分兵突击南览河上游南峤县国境沿线之敌,至此南峤,打洛,勐板之战巨已趋稳定。


元帅时期的他浓·吉滴卡宗,1957年发动政变推翻了东山再起的銮披汶·颂堪

2、大勐龙之战

此战之后,泰军并不死心,继续向中国边境各处阵地发动进攻。1月18日澜沧县长聂品晶电告敌军有进攻南峤的企图,而孟连地区正规军仅有驻三面坡的一个排,民团枪弹不足,训练不足,无力胜任防务。1月19日,泰军进攻大勐龙,小勐松阵地,20日偷袭布朗山、南冬、掌家等阵地。21日至24日在中缅边境58号界桩,打洛等地都发生激烈战斗。

26日泰军终于亮出主攻方向,第9步兵团主力步在炮兵和飞机的掩护下倾巢出动, 57号至60号界桩沿线展开猛烈攻势。经过两昼夜58号界桩制高点被泰军攻占,大勐龙朝不保夕。一旦大勐龙失守,泰军可由景哈渡过澜沧江抢占橄榄坝切断93师后路全歼该师,占领西双版纳。27日93师师部抽调277团三营星夜赶往大勐龙配合278团作战。2月1日凌晨副师长彭佐熙亲临大勐龙前线指挥对58号界桩附近之敌发起全面反攻。同时中国空军也派出轰炸机16架越过国境打击缅境内的泰军交通线。血战三天之后,泰军退出中国边境,但93师亦因为伤亡严重,兵少而防区广,久战疲劳,乃收兵修整,沿国境线重新布防。

至此,大泰族主义者觊觎西双版纳的企图就此破灭,2月~4月间在南峤县辖区内中国军队与泰军多次发生冲突,且4月6日再次侦察到勐养的泰军有大规模行动的迹象,但是泰军再也没有组织过对中国的大规模进攻。4月25日侦察到56号界桩东南的泰军阵地已经是由稻草人防守,5月2日吕国铨师长电告龙云泰国主力已他调。


当时的杂志《时与潮》1943年第二期刊登《泰军犯我边境滇南战争激烈》

五、战事平息

1943年,西北军宣布占领东掸邦完全胜利的同时,远方传来了德国在斯大林格勒和阿拉曼战役失败的消息,这是泰国在大战中站错队的第一个信号。因此銮披汶·颂堪从1943年1月开始疏远他与日本的距离,当月他授意西北军指挥官屏·春哈旺少将释放一些战争中的战俘,由他们传递中国和泰国不在为敌的信息,特别是声称泰国是“被迫”协同日军作战的。12名会说泰语的战俘身穿泰军的制服,以跟随第3步兵师军官考察团的名义离开景栋,并于第二日跨过南览河进入中国境内。2月末,西北军收到了中国方面的回复反馈,不久泰军代表应邀前往位于勐海的93师指挥部,与93师副师长彭佐煕率领的代表团谈判,双方很快就停止敌对行动,交换战俘,互换情报达成一致,泰方答应每周一将日军行动及所驻地址与人数绘图供给93师师部,详细的协议书文本送抵景栋。3月16日屏·春哈旺少将派人离开景栋驱车176公里将协议直接送到銮披汶·颂堪手中。


彭佐熙将军1945年升任93师师长

入侵行动结束,泰国西北军的结构又一次进行了调整,除第6骑兵营外骑兵师主力调回清莱并与1943年3月6日解散。第2步兵师也奉调回国,与驻曼谷的第1步兵师组成第2军,拱卫曼谷。屏·春哈旺少将继续管理东掸邦领土,一部分作战部队开始进行军垦,帮助掸邦居民丰收。张励辉电文显示泰军在东掸邦地区“收买人心,盐米悉用车、象运来,并鼓励种烟,种多则多奖。又利用景栋土司,以大宗现款加价收买后运往敌后方,与我方禁政大相悬殊,我方无知边民不无行动。”由于泰人和掸人语言和习俗很相近,许多泰国士兵开小差与当地居民结婚,融入当地的生活中,同时还有许多士兵由于感染登革热和疟疾而被送回泰国,到战争末期泰军对东掸邦的控制实际已经十分薄弱。此外法西斯在世界上各个战场节节败退,泰国国内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1944年銮披汶·颂堪被迫辞职,泰国的对外政策也开始发生变化。

1945年2月1日,278团由大勐龙向境外的什南、景亢、勐瓦一带反攻,经过一夜的激战,占领各个要点,随后打洛等地驻军也向境外发动反击,泰军退守南垒河南岸。由于遭到了英国的反对,4月25日93师仍撤回国境驻守。日本宣布投降后,93师解除边防重任,南下老挝接受日军投降,滇南方面的战事就此结束。


位于打洛森林公园内的中国远征军抗日作战遗址和无名英雄纪念碑

摘自https://blog.sina.com.cn/s/blog_c42186050102wuca.html

附录:

93师沿革小史

1933年11月,第93师由独立第33旅在江西扩编而成,辖三团,属国民党中央军。93师编成后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而后作为中央军“追剿”部队的一部分参加了对红一方面军长征部队的围追堵截。1935年2月27日在遵义遭到红军的沉重打击,损失近三分之二,师长唐云山被撤职,由甘丽初接任,全师驻守贵阳修整。7月13日,93师作为中央军入川部队的一部分到达四川成都。1936年2月驻扎在四川省天全县。1937年93师按照整理师改组,增设一团。

抗战爆发后93师在七十五军治下先后参加徐州会战,1938年8月改隶第六军,甘丽初升任第六军军长,1939年参加冬季攻势和桂南会战,1940年调往大后方的云南。1941年93师参加第一次入缅远征,归国后93师成为直属昆明行营的部队,负责滇西南西双版纳地区的防务。1945年抗战胜利后,93师作为加入第一方面军,从陆路南下老挝北部,接受法属印支北部的日军投降,并用巧妙的手段赶走了抢先空降老挝北部的法国远东军先遣部队。

1946年内战爆发后,第一方面军悉数调往东北,93师则通过陆路撤回云南。1946—1949年间滇边境外东南亚民族运动高涨,形势复杂,93师熟悉境外情况且在当地有很大影响力,因此常驻滇边以应对。1948年9月,被编入第26军。1949年解放军大兵压境,93师参加了对昆明的围攻。在解放中国大陆最后一战—–滇南战役中(1950年1月17日—-19日),93师遭到解放军的沉重打击,一部被歼灭,一部进入老挝被法军缴械,278团残部在副团长谭忠的率领下退入东掸邦,与李国辉团长率领的293师709团会和。二部合计约1500余人,仍然以93师的名义对外,至此93师的历史进入了异域孤军时期。

参考资料:

《抗战时期的云南 档案史料汇编》,云南省档案局(馆)编,2015年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中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著,2005年

《抗日战争滇西战事篇》,方国瑜著1994年

《十二版纳纪年》 李拂一著,1984年

《中华民国史史料长编 民国33年》,国民政府国史馆筹备委员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整编,1993年

《血捍滇缅路 《新华日报》滇缅战区报道汇编 1939-1945 上》,穆英杰主编,2017年

《中国抗日远征史 第1卷 保卫滇缅路》,张家德著,1994年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郭汝瑰、黄玉章、王楚英著2002年

《缅甸作战(上下)》, 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著,天津市政协编译委员会译, 1987年

《云南文史资料选辑 第50辑》,云南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97年

《版纳文史资料 第5辑》,政协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委员会编,1989年

《勐海文史资料 第2辑》,勐海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92

《景洪文史资料选辑 第1辑》,云南省景洪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95年

《澜沧文史资料 第2辑》,云南省澜沧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89年

《罗定文史 第14辑》 ,罗定县政协文史组编 ,1990年

《容县文史拾零 第1辑》,容县政协文史工作组,1986年

《The Royal Thai Air Force’sOfficial History of the Greater East Asian War》,泰国最高司令部训练中心编,佛历2540年

《The Royal Thai Armed Forces’Official History of the Greater East Asian War》,泰国最高司令部训练中心编,佛历25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