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东北闹独立的阿洪姆人是来自中国的云南德宏傣族,曾统治此地区600年
印度东北部与中国、缅甸接壤,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在这众多的民族中,有一支名叫阿洪姆人(Ahom)的民族生活在阿萨姆邦,他们的先祖来自中国,是13世纪初从中国云南德宏一带迁徙过去的傣族。阿洪姆人的先祖在当地建立了阿洪姆王国,统治今天的印度东北部长达600余年,直到19世纪才亡于英国殖民者之手。
印度历史学家罗梅希·布拉哥哈因(Romesh Buragohain)认为:“事实上,阿萨姆邦中世纪早期的政治史是属于阿洪姆人的。阿洪姆王国的出现使印度东北部的整个历史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另一位印度学者印度阿萨姆邦高哈提大学历史系的J.N.普坎(J.N.Phukan)则称:“印度东北部的中世纪史就是阿洪姆人的历史。”
傣族王子西征
阿洪姆人迁居印度后,一代一代口口相传保留了大量的编年史和传说,后被专门整理成册,甚至还有阿洪姆人专程到中缅边境傣族、掸族地区收集他们的历史。经过一代代的积累,这些不同时代、不同文字、不同版本的关于阿洪姆人的传说和历史文献通称为“布兰吉”(Buranji)。
据布兰吉记载,阿洪姆人的先人是在一位名叫昭龙苏卡法(ChauLung Sukapha)的人率领下前往印度的。所谓昭龙即是“大王”的意思,因而昭龙苏卡法又可以称之为苏卡法大王。苏卡法的外祖父是卯龙的统治者,他由外祖母在一个名叫艮生卯龙的地方抚养长大,并在成年后统治艮生卯龙。公元1215年,苏卡法离开了艮生卯龙。 离开艮生卯龙后,苏卡法先到了统治勐卡勐雅的父亲那里,从那里带走了3,000口铜锅、2头大象、300匹马,到了勐卯。最终,苏卡法从勐卯出发带着9,000人经今缅甸北部翻越横断山脉,辗转抵达了今天的印度东北部。
阿洪姆王国建立者中国傣族王子苏卡法
据已故的中国着名历史学家、“云南地方史和西南民族史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人”方国瑜教授考证,勐卯在今天的中国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一带,巧合的是今天的瑞丽市驻地叫勐卯镇。其他地名如勐卡勐雅,中国云南德宏傣族历史中也有记载,学者杨永生考证勐卡勐雅为德宏州东北的保山市昌宁县的柯街、大塘一带。J.N.普坎也断言:“阿洪姆人曾经占据着西抵伊洛瓦底江的今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一带地区。”
苏卡法为何要远走印度,根据布兰吉记载,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苏卡法出生在母亲的娘家勐卯龙,由于苏卡法的舅舅帕苗蓬无子,苏卡法一出生就过继给了舅舅,但后来舅舅老来得子,苏卡法失去继承资格后便率领9,000人远走印度。另一种说法认为,率领阿洪姆人西迁的人不是苏卡法而是三隆法或三隆,西迁的事件也比苏卡法稍晚。史籍称,三隆法受兄长苏罕法派遣西征,得胜后本欲回国,却因遭兄长嫉妒并欲加害,故率众留在了印度。
中国德宏傣族的历史典籍中则有勐卯王国西征的故事,发生的时间比苏卡法晚约100年。所谓的勐卯王国即中国汉文历史典籍中的麓川,首都位于今云南瑞丽附近。勐卯国王苏罕法派遣其胞弟混三弄或昭混三弄或三弄西征,大军所向披露,纷纷向勐卯称臣纳贡,西征后混三弄得知国王欲陷害他时,便服毒自尽了。也有资料称,勐卯王国开创者、元朝麓川土司思可法为苏卡法的侄子。
阿洪姆人辗转到达今天印度东北部布拉马普特拉河(即中国雅鲁藏布江,进入印度境内后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定居下来,依靠从中国带过去的先进农耕技术以及当地良好水热及土地条件,迅速在当地众多民族中脱颖而出,取得对土着民族待优势。公元1228年,苏卡法建立了一个叫做“勐顿孙罕”(Mong Dun Sun Kham)的王国,后称阿洪姆王国,勐顿孙罕意为富饶和充满黄金的国家。
当地的土着居民波多人(Bodos)将阿洪姆人建立的勐顿孙罕王国称为“HaSiam”。在波多人的语言中,“Ha”的意思是土地,“Siam”(有时也称为“Shan”)则是他们对所有傣泰民族的称呼。由于当地一些民族语言发音时音变的缘故,“HaSiam”被发音为“Assam”,阿萨姆一词即由此而来。
还有一种解释认为,这些迁居印度东北部地区的傣族移民被当地人叫做Siam或Sam,但当地语言不习惯发S这个音,他们往往把S发音为H。要保留S这个发音,就必须在其前面加上一个辅音字母A,于是就把Siam或Sam发音为Assam。这就是阿萨姆这个地名的由来。但是后来在一些民族的语言中,S音还是被H音所代替,于是,Assam被发音为Ahom,阿洪姆人现在这个族名就是由此得来的。
一统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阿洪姆王国
公元1497年,阿洪姆王国第17位国王苏混法(Suhungmung)继位。从1513年开始,通过近10年战争,阿洪姆王王国灭亡了位于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的Chutiya王国。1531年,苏混法又灭亡了位于今天印度阿萨姆邦西部的Kachari王国,但阿洪姆王国并未直接占领该国。在苏混法担任国王期间(1497年至1539年),阿洪姆王国还两次击退了印度穆斯林的入侵。
第20位国王苏森法(Susenghphaa,1603年至1641年在位)时,阿洪姆王国的疆域进一步扩大。从1615年开始,统一印度次大陆北部、处于全盛时期的莫卧儿帝国开始将触角伸向印度次大陆东北部,先后对阿洪姆王国发动了17次战争。
1682年,阿洪姆王国在Itakhuli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将莫卧儿帝国控制区推回到阿萨姆邦西部的玛纳斯河以西,从而将整个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纳入阿洪姆王国统治之下,阿洪姆王国处于全盛时期。值得指出的是,此时的莫卧儿帝国正处于奥朗则布(Aurangzeb)统治之下,同样处于全盛时期,仅印度次大陆南部的马地拉帝国与东北部的阿洪姆王国未被占领。
阿洪姆人最初从中国迁居印度时仅9,000人左右,阿洪姆王国之所以能够战胜强大的莫卧儿帝国与其迅速的本土化不无关系。进入印度东北部地区并征服了当地一些民族后,为了有效地统治当地人,他们逐渐开始吸收一些当地上层人物进入统治机构。同时,还通过联姻的方式与当地一些民族上层人物建立友好关系。
在迁居印度前,阿洪姆人信奉的是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有观点认为早在13世纪末14世纪初阿洪姆人就开始接受当地文化,到第11位国王苏当发(Sudangphaa,1397年至1407年在位)时苏当发就有了印度教的名字——巴牟尼·孔瓦尔(Bamuni Konwar),并称苏当发在加冕时采用了印度教的仪式。有人统计,在阿洪姆王国的前13位国王中,除苏当发外其余12位在阿洪姆人的典籍中只有傣族的名字而没有印度教名字。到16世纪,苏混法统治时期,他除了称“迪兴吉亚·罗阇”(Dihingia Raja)之外,还用印度教的“斯瓦尔加纳拉衍那”(Swarganarayana——天神)这个称号代替了传统的“昭法”这个称号。与此同时,阿洪姆王国各级官吏的傣族称谓也被印度教称谓取代,从这一时期开始典籍中将王国称之为阿洪姆王国,不再称之为“勐顿孙罕”。
此外,阿洪姆人的胜利也与他们的全民皆兵制度不无关系。据阿洪姆人的编年史记载,在阿洪姆王国,所有16岁到50岁的强壮男子都必须为国家服劳役,这些服劳役的人被通称为“派”(Paik)。“派”每4人为一组,轮留服役,即每人为期3个月。每5个4人小组共20人设一名官员“录少”(意为20人首领),5名“录少”及其所辖的“派”共100人又设一名“录百”(意为百夫长)管辖,10名“录百”及其所辖的“派”共1,000人设一名“录令”(意为千夫长)管辖。所有“派”及各级官员又均隶属于国王“昭法”。“派”可分得份地,但土地所有权仍属于“昭法”。战争期间,“派”还必须从军。这种全民皆兵制度及其称谓,与成书于中国明朝时期的《百夷传》所描绘的麓川地区傣族军事制度几乎一模一样。
战胜莫卧儿帝国后,阿洪姆王国迎来了近百年的和平时期。与很多王朝类似,随着和平日久,统治阶层腐化,阿洪姆王国矛盾逐渐积聚,1769年信奉毗湿奴教派的阿萨姆原住民摩阿马里亚人首先起来抗争,阿洪姆王国陷入内乱。在长达37年的内乱中,阿洪姆王国甚至连首都都被攻陷。1806年,尽管王国军队收复首都平息了叛乱,但整个王国已经元气大伤,一半的人口在内乱中丧生,经济基础被摧毁,王国的东北部几乎处于半独立状态。
屋漏偏逢连夜雨,19世纪初不仅英国将触角伸向了印度东北部,统一缅甸的贡榜王朝也开始向这一地区扩张。1817年,贡榜王朝趁阿洪姆王国衰落之机大举入侵,1822年贡榜王朝完全控制了阿萨姆地区,在阿洪姆王国建立了傀儡政权。
两年后的1824年,英国殖民者开始大举入侵缅甸,并于1826年取得第一次英缅战争的胜利,强迫缅甸签署了《杨达波条约》。条约规定缅甸不得干涉阿洪姆王国事务,阿洪姆王朝控制权落入英国之手。1839年,阿洪姆王国末代国王被英国废黜,阿萨姆地区成为英国殖民地,存在611年的傣族阿洪姆王国灭亡。
1826年前后的阿洪姆王国疆域范围,就在这一年英国殖民者击败缅甸贡榜王朝,取得阿洪姆王国控制权
阿洪姆人的抗争
落入英国控制下的阿洪姆人,政治、经济、文化等受到全面压制,在印度教中的地位甚至由曾经的刹帝利沦为贱民。
在阿洪姆王国时期,王国政府中95%以上的职位由阿洪姆人担任,英国人统治后,从孟加拉地区雇用了大量的孟加拉人,还在阿萨姆地区雇用了一批属于婆罗门种姓和其他种姓的印度人,将原来的统治民族阿洪姆人排斥在外。据统计,在英国人统治阿萨姆地区一百多年后的1941年,阿洪姆人在当地教育部门占有的职位屈指可数,如当地48名校长中只有2人是阿洪姆人,225名副校长中只有1人是阿洪姆人,当地350名教师中阿洪姆人仅有18人。在诸如警察局、工程局、内务部、卫生局以及农、林等部门,甚至连一个阿洪姆人也没有。
在经济上,英国人统治阿萨姆地区后,阿洪姆人的许多传统行业,如制造土枪、土炮的行业,以及冶铁业、铁制品行业、金银制品行业、虫胶业、制盐业等,均在英国工业品的冲击下衰落了,商业也为英国人所控制。而且,英国殖民当局还大量鼓励其他地区的印度人迁居阿萨姆地区,如从拉贾斯坦来的专以经商为业的马瓦里人充当了中间商,从孟加拉来的宗教教长把持了阿萨姆地区的宗教职位,从印度斯坦来的比哈尔人则在阿萨姆地区的车站和码头当搬运工,殖民军队的士兵则主要由尼泊尔人来充当。此外,还有从孟加拉迁移而来的大量穆斯林。
在英国商品的冲击下,以及英国殖民统治政策导致的大量外来移民的竞争下,阿洪姆人不仅在政治上毫无地位,经济也退缩到了农业一隅。而在这仅剩的农业中,由于英国大量鼓励外来移民种植茶叶等经济作物,阿洪姆人只得种植稻米。由于移民的增加,到1901年阿洪姆人在阿萨姆地区的比重已经由第一降到第五。
更加严重的是,一些外来移民种姓意识强烈,极端歧视有色人种的阿洪姆人。按照印度教的传统,曾经作为阿洪姆王国统治阶层的阿洪姆人,在种姓制度中地位并不低,属于刹帝利,但在这种歧视下沦为“不可接触者”。所谓的“不可接触者”即不在印度四等种姓之内,比最低的首陀罗地位还低,属于贱民。
据报道,有一位婆罗门教士在船上淘米,米无意中被一位路过的阿洪姆人碰了一下,结果该婆罗门教士认为米被污染,就把米全部倒进了河里。还有一则报道说,有一位阿洪姆人无意中摸了一下一位首陀罗种姓人家的井,这个本就属于印度社会四个种姓中最低贱种姓——首陀罗的人竟然也认为水已不洁,于是把所有的井水淘干,然后才饮用新涌出的井水。在1934年由两位印度斯坦移民合编的《鲁朋觉依·斯米里提》一书中,直接称阿洪姆人为“不可接触者”。
在英国的这种统治下,阿洪姆人地位每况愈下,阿萨姆地区民族矛盾日趋尖锐复杂,特别是阿洪姆人与印度斯坦移民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从1828年开始,阿洪姆贵族、农民多次发动起义和反抗运动,都失败了。从19世纪下半期开始,民族主义觉醒的阿洪姆知识分子开始参与到反抗运动中,发起了长达35年的语言复兴运动,一些阿洪姆人领导人甚至明确提出了独立要求。
1945年,阿洪姆人民族主义组织阿洪姆人协会领导人之一帕德梅斯瓦尔·果果依教授(Padmesvall Gogory)在一次会议上公开宣称:从地理上看,阿萨姆与印度斯坦本部天然隔绝,阿萨姆为蒙古人种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机会。从历史和政治上来看,她都有一种传统,这是远东历史上所具有的一种独特而光荣的传统,这种传统雄辩地表明,阿萨姆现在或将来都不可能成为印度的一个组成部分。今天的阿萨姆已经变成了印度斯坦的奶牛、孟加拉的污水池和印度人政治棋盘上的一颗小卒。因此,我们必须准备尽最大的努力去让阿萨姆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的理想变成现实。
印度独立后,阿萨姆成为印度联邦的一个邦,但阿洪姆人受排挤、歧视的现状没有任何改变。到1991年,在阿萨姆邦的1,050名官员编制中,阿洪姆人仅49人,占官员总数的4.7%。1994年,在印度中央政府部门中,直接聘用的阿洪姆人官员只有2人。到1996年,印度的警察部门中才开始出现第一名阿洪姆人警官。
现代阿洪姆人,2014年摄于阿萨姆邦东北部西布萨嘎县一个村庄。
从人种上来看,阿洪姆人属于蒙古人种,也即黄种人;从语言上来看,阿洪姆人属于汉藏语系
因而,在印度独立后,阿洪姆人掀起了新的争取权利斗争,希望成为“表列部落”,享受印度宪法上赋予少数民族“表列部落”在自治权和政策上的优惠,但至今仍被排斥在外。同为印度东北部少数民族,同为傣-泰语民族的坎底泰人、曼人、法基人、土龙人等少数民族早已名列“表列部落”。
印度政府的这种歧视又进一步激发了阿洪姆人的民族主义情绪,民族主义组织遍地开花,致力于复兴阿洪姆民族语言、宗教等。1997年,阿洪姆人知识分子在阿萨姆邦首府——曾经的阿洪姆王国首都高哈提举行了纪念祖先苏卡法进入阿萨姆建国770周年国际研讨会。 据2011年统计,目前阿洪姆人口达400万人,其中390万生活在阿萨姆邦,约占该邦总人口的12.5%,另有约5万阿洪姆人生活在中国藏南。
图文来源:连环画馆
版权保护声明:云之南华人频道(yznchinese.com)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请尊重原创内容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 yznchinese 电邮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单位和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