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桂黔边区纵队第九支队司令员余卫民

余卫民(1913—1969),原名徐克崇,男,徐克峻胞弟,蒙化籍(今巍山县南诏镇)革命志士。

192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1931年考入南京军校学习。1937年赴延安投奔革命。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离开延安,翌年底回到云南参加革命活动。1948年开始,历任云南人民自卫军支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简称“边纵”)第九支队司令员等职。同年12月,率“边纵”九支队四十一团解放了龙武、玉溪、河西、通海等县城。1950年1月率部配合入滇中国人民解放军追歼了国民党第八军和二十六军,取得了滇南战役的最后胜利。同年5月九支队编入十三军三十九师,余卫民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宁洱边防区副司令员。“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

普洱党史:深切怀念余卫民同志

余卫民同志原名徐克崇,字宁生,一九一三年生于云南省巍山(蒙化)县。

父亲是北京师大学堂的毕业生,曾在广州追随孙中山先生闹革命,先后担任过民国国会议员、县长、中学校长等职务,具有旧民主主义思想。

余卫民的亲堂哥哥徐克家,一九二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广州起义失败后到揭阳县(广东东部)领导农民起义时壮烈牺牲。

在徐克家的影响下,余卫民和两个姐姐、两个弟弟都先后走上革命道路。

一九二九年秋,余卫民十六岁,到昆明进了龙云办的讲武学堂入伍生队学习。两个月后接到上海总工会任秘书的大姐徐克峻来信,要他去上海共产党人主办的艺术学院学绘画,引导他走向革命。

一九三○年初,余卫民如约到了上海。由于蒋介石对地下党的破坏,徐克峻已转移到北京、东北去了,未能联系上。

这一年夏天,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招生。余卫民考入该校第八期学习。

一九三三年五月军校毕业,回云南任滇军的教导团分队长。

次年,到南京国民党八十五师任连长。后又到上海任体育教员、抗日救亡干事。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底,中共党员杨一波等介绍余卫民到延安,又经艾思奇、徐克介绍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一九三八年十月,余卫民担任抗大总校军事教员期间,表现好,被评为“模范教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一九四三年十月十七日,余卫民在“抢救运动”中被审查,竟逃离延安,铸造大错,使他终生追悔莫及。

一九四五年余卫民由重庆回到云南,随卢汉部队到越南受降。后部队调去东北打内战,余卫民便离开滇军回云南,积极寻找党组织,寻求革命斗争途径。

一九四七年,余卫民到南菁中学任军训主任。他向在南菁中学工作的地下共产党人袁用之坦白陈述了从延安跑出来的经过,以沉痛的心情表示“我要用我的生命和鲜血向党证明我不是坏人”并愿接受党组织对他的任何考验。袁用之向省工委书记郑伯克汇报了这一情况,郑伯克指示袁用之给余卫民解决了“民青”关系,单线联系。并交给他一个任务:调查选择一个适宜开展武装斗争的据点。

余卫民立即赴芒市、元江等地深入调查,先提出以芒市为据点,省工委认为不妥,又提出在元江李和才处设立工作据点的建议,省工委采纳了他的这一建议。余卫民从此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各种渠道在元江等地开辟工作,担负省工委主办的小柏木军政干部训练班军事教学任务,为开辟武装斗争准备干部力量。

余卫民以国民党新平专员公署政务视察身份为掩护,在滇中、滇南及思普等地的一些上层人士中做了大量爱国反蒋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使地下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赢得了广泛的同情和支持。在此期间,余卫民多次向党内各方面负责人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倾吐他犯错误的经过;痛哭流涕,悔恨交加,请求给予立功补过机会。

一九四八年七月,在滇南工委领导下,余卫民参与组建的自卫军在朋程诞生,这支部队一开始就按照党的建军方针和原则,按照八路军的建制和风范为准绳要求部队,余卫民和其他在抗大学习工作过的同志把革命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八路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抗大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优良作风,原原本本地传给了自卫军指战员,使这支革命武装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人民军队爱人民的特色,始终受到滇南各族人民的拥戴。

鉴于余卫民多次真诚要求入党和他在斗争中的突出表现,经滇南工委报省工委同意批准余卫民一九四九年一月重新入党。

余卫民入党后更严格要求自己,在对敌人作战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九四九年十月十七日,余卫民出席省工委书记郑伯克在扬武召开的滇南、滇中、思普三区负责人参加的军事联合行动会议,并根据会议决定担任联合行动军事指挥,他以多谋善断的指挥才能,粉碎了敌人“围剿”我边纵武装的阴谋,消灭了滇中最反动的地霸武装。

同年十二月,余卫民遵照上级领导指示,率领九支队四十一团(后改番号为二支队四团)相继解放龙武、玉溪、河西、通海、晋宁、呈贡、昆阳等县城,协助地方党组织组建各县军管会。并参加了昆明保卫战取得胜利,随即入城与边纵兄弟部队会师,受到昆明各族各界十万群众的欢迎。

一九五○年元旦后,余卫民奉命率部回师滇南,同边纵兄弟部队一道配合入滇野战军追歼逃敌国民党第八军、第二十六军,取得了滇南战役的伟大胜利。

同年五月,九支队编入十三军三十九师,余卫民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宁洱边防区副司令员。

一九五一年,余卫民同志调省委党校学习。因追究离开延安问题,一九五四年三月二十七日,开除了余卫民同志的党籍。

此后,余卫民同志转业到地方,曾任昆明市人民体育场场长、拓东体育场副场长、东风体育馆副馆长等职。他仍以忠诚的心坚持勤恳地工作。

“文革”中,于一九六九年三月二日,余卫民被人冤打致死,时年五十七岁。

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中共云南省委批复同意省委党校二月四日《关于余卫民同志党籍问题的复查报告》,省委指出,余卫民同志历史上虽然犯过严重错误,但从一九四七年重新参加革命工作以后,在滇南武装斗争中做出比较突出的贡献,决定撤销省委一九五四年三月十八日《并于开除余卫民党籍的决定》,恢复余卫民同志一九四九年一月重新入党的党籍,恢复政治名誉。

余卫民同志于一九四七年至一九五○年在滇南、思普一带从事革命工作期间,他在党的领导下,创造性地工作,做出了贡献:他进行社会调查,选择革命据点,联络反蒋力量,为创建思普革命根据地献计献策;他积极培训军事干部,按照党的建军原则参与组建人民军队;他筹划指挥战斗,机智勇敢,运筹帷幄,屡建战功,使革命队伍不断壮大;他对党忠诚,反躬自责,知过即改,服从领导、执行决议;他密切联系群众,艰苦朴素,多才多艺,创作的革命歌曲脍炙人口,深受指战员和人民群众爱戴。

余卫民同志在解放战争时期为思普人民办了好事,立了功劳,是一个好党员、好干部。这与党对他的教育帮助分不开,也是他自己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造世界观的成果。

余卫民同志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

余卫民

中共思茅地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来源:普洱党史

版权保护声明:云之南华人频道(yznchinese.com)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请尊重原创内容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 yznchinese 电邮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单位和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