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导演卢萍, 和她导演1984年最卖座的电影《小小得月楼》
卢萍,女,云南省昆明市人,上海电影制片厂二级导演,1964年毕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成为导演之后,其作品因贴近生活又充满趣味,常常在商业上取得很好的建树,1983年执导影片《小小得月楼》,该片为1984年度全国十大卖座片之冠,《毛脚媳妇》该片为1985年全国十大卖座第二名;《车队从城市经过》和《没有爸爸的村庄》参加1989年莫斯科国际儿童电影节展映,并获得1989年童牛奖提名。《阿福哥的桃花运》1990年放映卖片为全国前三名。1988年执导影片《没有爸爸的村庄》,该片先后送往莫斯科、法国、意大利、英国等十多个国家展映。其电影代表作还有《车队从城市经过》、《阿福哥的桃花运》。她的作品往往取材自日常生活,真切动人。同时她还在编剧、电视、舞台剧、小说等多个领域都有建树。另外执导《希望之路》、《四喜临门》、《白云河之波》等30余部电视剧。译制片52集日本**动漫科幻电视连续剧《迪伽·奥特曼》和《金甲战士》,任艺术总监。影视编剧《湖畔》、《黑水邦》、《魔谷铃声》、《冒险的旅行》、《相会在疯人院》等10余部。舞台剧导演作品《男保姆》在沪连演5轮共10余场。出版论文:《论喜剧》、《再论喜剧》、《电影中的造型意识》等10余篇。她还担任上海通俗文艺研究会名誉副会长。
喜剧片《小小得月楼》
喜剧片《小小得月楼》,上海电影制片厂1983年摄制,卢萍执导,毛永明、陆辰生主演。影片根据苏州滑稽戏剧团同名滑稽戏改编,讲述了改革开放初期,苏州得月楼饭店的团支部书记毛头带领青年们在旅游点开办“小小得月楼”,为游客提供服务的故事。
卢萍导演小时候并不在江浙这一带长大,当她得知自己要拍《小小得月楼》的时候,觉得这会不会是一块啃不下来的硬骨头呢?当时还有人说有一位在日本专门学导演的导演由于接到了一部喜剧电影的本子,却没有拍好就很少有电影给他拍了。
于是,不懂吴侬软语的卢萍一头扎进了图书馆看有关所有喜剧的资料,就这样《小小得月楼》红透了大江南北。
片中对白是苏州方言,另有普通话版由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
上世纪60年代拍摄的喜剧电影《满意不满意》,讲的也是得月楼的故事,1983年的《小小得月楼》算是它的续集。网上资源,《满意不满意》吴语方言版难找,《小小得月楼》普通话版难找。
人间天堂苏州,每年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美中不足的“吃饭难”困忧着各家餐馆,得月楼也不例外。团支书毛头(毛永明 饰)向父亲老杨(陆辰生 饰)建议,要带领饭店的青年人在景点开个“小小得月楼”。老杨对这班年青人本来有偏见,无奈儿子信誓旦旦,也只好由他去了。乔妹(顾芗 饰)做梦都想当演员,迟到早退家常便饭,多多(郑进生 饰)则是个愣头青,做事基本不用脑子,经常张冠李戴的送错莱,为此没少挨嗑。而戆戆则为了搞对象,不分钟点的占公家便宜。杨毛头深知队伍的难带,立军令状伊始,他就约法三章,如完不成任务遭顾客投诉,没的说,扣完奖金扣工资,如法炮制。由此,风气渐变,迟到早退少了,占公家便宜成了丢人的事,戆戆还把失传的苏州名莱“甫里鸡”烧了出来…..
在讨论改编滑稽戏的过程中,导演卢萍与编剧确定的原则是:剧本无论从创作意图还是情节梗概本身,都应当是喜剧性的,非喜剧性的一概摒弃。这一点从该片酝酿到拍摄都起到明确的指导作用。该片91%的景都是采用实景拍摄,实景与滑稽戏的夸张表演如何统一起来,成为导演卢萍思考的问题。如果演员表演进行约束,使他们不敢夸张,必然失去滑稽戏的特点,如果不加约束任其发挥,电影观众可能难以适应舞台式的夸张,而且过分夸张的表演与实景也不协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卢萍在两方面下功夫。第一,大场面,当主要演员与群演共同演戏时,要求他们表演生活化;而那些需要着力强调、突出的小场面,将演员与群演拉开一定距离,使演员能进行夸张的表演,以取滑稽之效果。第二,在景和人物关系方面,大场面景、道具、服装、群演安排尽量生活化,如老得月楼生意兴隆,园林里游客络绎不绝,观前街上车水马龙,在拍这些场景时,卢萍要求能偷拍尽量偷拍,努力给观众身临其境之感。而经过以上这些大场面渲染后,再运用场面和镜头的调度,将主要人物与大的环境、众多的群众场面拉开一定距离,把主要演员和小环境推到前景,使群众和大环境退成后景,从而让演员能毫无顾忌地进行“夸张”表演。
该片主演毛永明是一名电影演员,为了使他与苏州滑稽戏剧团的演员们能表演风格统一,卢萍向演员们提出“滑稽表演电影化,电影表演滑稽化”的要求,并给予演员们不同的指导。扮演老杨的陆辰生是滑稽戏演员,在拍老杨拿着批评信回家找毛头问罪的戏之前,他在走位时,习惯性地摇晃身子表现老杨生气的步态,但摄影师提醒他别动作太大而出画面后,他就变得有些拘束、手足无措。卢萍见状就启发他体会人物此时的心情,帮助他找到了表演的感觉。毛永明是第一次接触滑稽戏,有“怕过火”的思想顾虑,刚开始拍戏时比较拘谨。在经过不断尝试、反复实验,特别是向滑稽戏演员们讨教,他逐步使表演向滑稽化靠拢,在拍“戆戆抵制走后门”的戏时,他自主创造了“两个拇指在嘴边一吹,然后朝两边一分”的动作。
在拍“戆戆怒发冲冠”的戏前,为了制作一顶能鼓得高高的厨师帽,服装师几乎跑遍上海所有塑料玩具厂。为能将白娘娘吃白食的坏思想形象化体现出来,剧组的美工和道具师专门设计、制作了能容纳并弹出几个小饭盒的大饭盒。特技部门为白娘娘滑倒制作了装有微型滑轮的皮鞋,剧组还邀请会溜冰的替身演员来“滑香蕉皮”。
卢萍主要作品
▷电影作品:
1983年执导影片《小小得月楼》➙该片为1984年度全国十大卖座片之冠。
1984年执导影片《毛脚媳妇》➙该片为1985年全国十大卖座影片第二名。
1987年影片《车队从城市经过》
1988年执导影片《没有爸爸的村庄》➙该片参加1989年莫斯科国际儿童电影节展映,并获1989年童牛奖提名。该片先后送法国、意大利、英国等十多个国家展映。
1990年执导《阿福哥的桃花运》。
▷编剧的电影剧本
《湖畔》(影片改名《清水店》),《黑水邦》、《清水店》、《空中小姊》、《魔谷铃声》等十0多部。(二)电视作品:《希望之路》、《四喜临门》、《白云河之波》、《剑友》、《联斋》中《佟客》、《雨钱》、《冒险旅行》及连续剧《梦、蓝天、大海》、《睁大你的眼睛》等五十余部集。
▷舞台剧
《男保姆》1994-1995年连演五轮。
文章来源: 上海电影制片厂, 舒望 我们 公众号 2023-07-15 19:01
版权保护声明:云之南华人频道(yznchinese.com)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请尊重原创内容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 yznchinese 电邮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单位和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