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锦绣广南 多彩谐生活
云南广南县是一个以壮族为主,多元民族聚居的句町国故地,其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已有2000多年的建县历史,有700多年的建城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这是一块7810平方公里神秘的土地,这里有跌荡起伏的群山,有秀丽妩媚的河流,山情水韵,勾勒出了奇妙的壮乡广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广南壮族刺绣,正是广南诗画山水的再现。
壮族刺绣的阴阳图腾
壮族剌绣工艺品
壮族手工精品
广南壮族刺绣艺术的发展,可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在壮族先民文化遗址上发掘出土的陶纺轮,说明壮族先民很早就学会了纺织。晋朝,已普遍学会织布,《汉书·地理志》就有壮家“男耕女织”的记载:“男子耕农,种稻麻,女子蚕桑织绩”。千百年来的刺绣技艺,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延绵不绝,很大因素缘于它是不少壮族妇女赖以为生的基本技能。特别在自给自足的经济时代,有灵性的刺绣能手或是聪慧的姑娘,把祖辈们传授给她们的一些基本技艺,加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创作糅合在刺绣里面,所以刺绣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升华和完善。传统的刺绣品种主要有被面、帐帘、桌布、枕套、背带、花鞋、花鞋垫、围腰、花帽、绣球、挎包、香包等等,表现内容既有传统的花纹图案,也有现代生活气息的各种新图案,而每一个图案都隐含着特殊的含意。
织壮锦
壮锦可分织锦和绣锦两类。织锦以细纱为经,丝线作纬,经线一般为原色,纬线按织锦人的构思配以不同的色彩。彩色染料取自植物的根、叶和花,色彩艳丽。传统的图案有水、云、花、草、虫、鱼、鸟、兽等,还有复杂的双凤朝阳、蝴蝶扑花、双龙戏珠、狮滚绣球、凤穿牡丹、孔雀闹海、鱼跃龙门、鸳鸯戏水、宝鸭穿莲、子鹿穿山、水波六耳结等,图案斑斓绚丽,构思寓意深远。独具匠心的设计,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绣锦是在土布或织锦上,再刺绣出别具特色的花色图案,可谓锦上添花。绣锦工艺手法多变,可分为平绣、剪贴绣、挑绣、包绣、缠丝扣绣、布贴叠绣等手法。平绣是在布上绘图案,用绣花针穿上不同色彩的丝线进行刺绣;剪贴绣是取硬纸片或布片,剪出图案造型,再以平绣手法按造型绣。挑绣是依锦布的经纬线绣制几何图案造型。包绣是选色彩艳丽的布块先剪出花、鸟、鱼、虫等造型,下面垫衬棉花,再把它绣在锦布上,以求图形的立体浮雕效果。缠丝扣绣是先取彩色丝线数根缠织成一粗彩线,再按图案要求以扣结模样订绣在锦布上。布贴叠绣是取有色锦布剪形,按构图先订在锦布上,再在订上去的图形上采用平绣、剪贴绣、缠丝扣绣等手法绣出一些小图案。绣锦的彩色图案颇富魅力,所表现的文化内涵独特且神秘深奥。绣锦图案,可视为壮族从古至今的灿烂文化之一。绣锦的构图反映着混沌、幻惑、直觉、觉醒等不同的人类历史时期。比如,平常背小孩用的背带,一般上面都绣有鱼、桃子、猫、兔子、苦瓜、蝴蝶等,鱼是祝愿孩子生活如鱼得水;桃子是让孩子知道父母养育他的艰难;老鼠经常偷吃口粮,因此,猫代表的是替孩子守家护院;兔子是说愿孩子将来的路跑得快、走得远;而苦瓜又表示孩子能够吃苦耐劳;蝴蝶则是比翼双飞的意思。这里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寓意深刻的刺绣图案让人回味无穷。广南壮族人民以其高水平的文化素养,创造了美仑美奂的壮锦文化。
县壮学会开展刺绣培训班
薪火相传
如今,尽管现代化步伐的推进和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一传统刺绣不断受到来自现代服饰、以及近两年来涌现出的电脑机绣和街头流行的十字绣的冲击和挤压,加之,由于缺乏系统的市场推广和营销管理,使得广南刺绣养在深闺人未识,亟待有识之士将她展示在世人的面前,投入到更加广阔的国内外市场中。目前,在广南刺绣交易非常活跃,年交易额在300万元左右,其产品也零碎地销往美国、日本、泰国、越南等国家。针对传统刺绣业市场的挑战,壮族高永康主动对接市场,不断推陈出新,凭借天赋自学成才,30多年一直从事刺绣,青年时期就在刺绣行业崭露头角,刺绣手艺得到当地群众好评,他还是云南唯一一位被命名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绣郎”。现在他以广南洼曼侬民族刺绣商贸有限公司为龙头,领军成立了多个民间刺绣协会,传承推广这项古老刺绣技艺,用灵巧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了美好生活;也带领身边的村民一起勤劳致富,让广南壮族的锦绣文化传播四面八方,给更多的群众带去美的享受和快乐。而在广南农村,无论你走到壮族的哪一村哪一寨,你都可以看到村民们的穿着打扮,仍然彰显壮民族特色,保持原汁原味的风采。
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永康
广南文联
微刊主编 |兰天明
广南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
《坝美》杂志主编
句町古国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广南县壮学会副会长
广南历史文化研究专家
云南省壮学会理事
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云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政协文山州第十一届
十二届委员
政协广南县第九届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