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中大同根生, 请记住这段”隐没”的抗战记忆

华南理工大学的办学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乃至清末时期。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国立广东大学,是华南第一所由国人自己创办的多科性最高学府,其工学院是华南理工的重要源头之一。1924年8月13日,孙中山先生曾经专门指示办学宗旨:“大学之旨趣,以灌输及讨究世界日新之学理、技术为主,而因应国情,力图推广其应用,以促社会道义之长进,物力之发展副之。” 反映了孙中山先生对办工科等技术学科的浓厚兴趣,并希望以此服务社会,推动社会发展。


1931年,中山大学改文、法、理、农、医科为学院。先设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化学工程四系,校址暂定于文明路。

1934年11月11日,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迁入石牌校园,也揭开了华南理工大学校史的重要一页。时至今日,校徽就保留“1934年”这个重要年份,作为华园的物理空间的起点。为了纪念中山先生,同时还举行了孙中山先生铜像揭幕典礼。1952年10月,中山大学迁往他处办学,这尊由日本人梅屋庄吉赠送的铜像亦随之迁走。

作为广东高校的两大霸主,很多人不清楚中大华工有什么关系,其实华工的前身就是中大的工学院以及其它一些学校的系科。而且华工与中大的校训也基本一致,华工是“博学慎思,明辨笃行”,中大则是“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华工的基本历史沿革:

广东工艺局——勷勤工学院——勷勤大学工学院——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

围绕孙中山先生,华南理工校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相互交织,作为组建基础的中山大学工学院源于1931年成立的中山大学理工学院,1934年8月建立,9月随中山大学整体迁入广州石牌现华南理工大学校址办学。曾经担任校长邹鲁撰写了一篇《国立中山大学新校舍记》,说明了建筑石牌新校的目的和经过,原文如下:中华民国十三年春,吾党总理孙中山先生命鲁创办国立广东大学,是年秋成立。总理以原有校舍散处市区,不适藏修,尤难发展,复命得择石牌为新校址。在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为了向其致敬,最初的校园规划“平面布局与南京中山陵类似,道路系统形成钟形平面”。


今天,华南理工大学矗立于此,她所在的这片校园,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华园。

西南联大历史文化研究学者张曼菱曾说过:“所有的战时大学都展现了抗战时代的文化人和老师们的气节,都应该被纪念。 所有的战时大学都应该整理他们的校史。那些校长都是在非常困难的时候担起重任,都是不朽的人物。”


藏身华南理工大学日晷的设计出自岭南著名建筑师、时任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建筑工程系教授胡德元之手。

1934年8月,酝酿已久的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终于在文明路旧址宣告成立,萧冠英为院长,分设土木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4个学系。方棣棠为土木工程系主任。


1937年工学院全体教职人员合影

1932年,勷勤大学在广州创办,建筑工程系同时设立,林克明为首任系主任,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毕业的胡德元出任教授。在1938年即将迎来第三届建筑系毕业生的时候,日军开始轰炸广州,军政当局决定裁撤勷勤大学,将其工学院并入国立中山大学,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遂整体并入中山大学,成立了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抗战西迁澄江

1938年10月21日,日军占领广州,国立中山大学奉命西迁。时任中山大学校长邹鲁在重庆发电给住在昆明的原法学院院长邓孝慈,请他在云南找地方,邓孝慈又与也在中山大学法学院担任主任的副教授吴信达(也曾留学日本)商量,吴信达是澄江县人,就建议把学校迁往云南澄江。

中大决定迁澄时,学校联系云南省府,由省公路局会同校方工程技术人员,组成联合勘测组对尚未修通的10余公里进行测量,4个月后,昆明至澄江的公路才全线通车。通车剪彩那天,中大搬运物资的大卡车来了八辆,在鞭炮和锣鼓声中,浩浩荡荡开进澄江县城。澄江的父老乡亲,不少人是破天荒头一次见到汽车,惊动全城,出来围观

中山大学澄江办学旧照——城墙

澂江县在昆明以南,濒临抚仙湖畔,校本部及医学院设在县城,工学院则在城南古泮宫的一间祠堂里,楼下作课室,楼上作宿舍,教授多住在县城。上课则借用当地小学的课室。没有实习用的机器,学校便在离县城约20公里外的呈贡归化村设立实验室,供师生教学之用。没有膳堂,同学们只能在农民家里搭食或自己煮饭。

中大八个学院、三十多个系、一个学部师生和家属有几千人突然挤到澄江,让这个沉寂的滇中小县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中大农学院学生何传礼后来回忆:“澄江县城方圆约一平方公里,四面有完整的城墙,城门高大,雉堞纵横,古风盎然。这处简朴恬静的小城,人烟稀少,民风淳朴,原本悄寂地沉睡着,这么一来,人气急升,顿时沸腾起来。店铺如雨后春笋般陆续开张,酒楼食肆、百货服务,应有尽有;街道上熙来攘往,市廛杂沓,连通往昆明的山路也人流不息,俨然成为一处具有广东特色的繁荣市镇。”


中山大学澄江办学旧照——城门


中山大学澄江办学旧照——城墙

建筑系曾由第二任系主任胡德元带领迁往云浮(经第一任系主任林克明选址),很快又迁往云南澄江,历经波折、颠沛流离。

在云南澄江时期,由原勷勤大学胡德元、刘英智、黄适等老师和招募而来的黄玉瑜、吕少怀、黄宝勋等人共同组成了建筑教师队伍。黄玉瑜先生不惧战火,抛下妻女,义无反顾地来到云南澄江投身建筑教育事业。1941年,虞炳烈担任系主任,将建筑系带到了广东坪石。坪石靠近前线,教师流失严重,师资匮乏,建筑教学只能在战乱中坚强维持。建系之初,系主任林克明就明确提出不走“学院派”,主张建筑教学既要注重工程实践,也要注重工程技术的办学思路,并在胡德元的帮助下制订出重视工程技术、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对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的探索和实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一体系在抗战期间一直坚持着、维持着,也加入了一些与战时国家命运相关的设计内容,以及“学院派”形式构图与组合的训练。


中山大学工学院建筑系迁云南澄江时期师生集体大合影

中山大学全校师生员工从1938年10月20日至1939年2月下旬,辗转到达澄江的各院系共到教职员工245人(校本部人员未计在内),学生1736人。各院系安置之后,3月1日开学。之后,又相继从其他学校转入学生。中山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系1938-1939年度主要的教师是:胡德元、黄玉瑜、胡兆辉、刘英智、黄维敬、黄适、吕少怀、黄宝勋、丁纪凌。


校园生活与同学合影

中大迁移澄江之后,各学院院址分散,主要利用庙宇等公共建筑。工学院设在旧城东岳庙、玄天阁、梅玉村、中所乡,金莲乡,同时在村东自盖简易房屋,图为当时学生在玄天阁留影。建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金莲山北侧悬岩上的玄天阁以及玄天阁下的东岳庙,形成了一组寺庙群。曾任户部主事、护国运动后云南咨议局参议官的郡人李增在东岳庙石柱上留有石刻联:宝阁高盘千岭翠,金莲先得万花春。

由于工学院办学地旧城为三国时期蜀汉兴亭侯李恢的故里,故遗有李恢墓。金莲山上还有李恢儿子李尉和三国寿亭侯关羽三女关银屏墓(当地人俗称“关三小姐”墓)。再者,旧城又是元明时期澄江路、府的府城,遗留的古迹甚多,故而引来中山大学文史学家们来考察和研究。工学院院本部也因此成了研究者们的主要接待地。


1939年机械系毕业生在澂江抚仙湖畔留影

当时报告记载:“各教室所用桌椅,均以木作柱,其上横直一板为台,以土砖作基,其上横置一板即为凳。每桌四尺,按教室的大小而定。宿舍内床铺均用木制辘架床,自修时转用他面。“


“青年生活社”学生在岭间林地野炊

当时澄江县城人口7000人左右,而中大的到来,一下让县城新增4000多人,给当地的生活带来不小压力。但热情的澄江人拿出自己的粮食、腾出自己的房屋接纳了中大师生。中山大学在澄江办学风雨两载,对澄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尤其在启发民智、开发文化、发展交通、移风易俗等方面有口皆碑,做出了不朽贡献。

“战后的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学生人数高达855人(1946年),比战前的436(1937年)人多了将近一倍,占全校近四分之一(同年全校学生共3618人),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工学院的发展非但没有因为战争的苦难而止步不前,相反呈现出顽强发展不断壮大之势。”

中山大学不待抗战结束,在澄江办学年余就回迁到广东的粤北。当时在韶关为临时省会的广东当局认为广东局势已较稳定,本省及湖南、江西等邻省学生入大学困难,提议中大迁回粤北。国民党元老派、文化教育界进步人士均支持中大迁回。1940年8月,许崇清亲自主持学校搬迁,分驻于韶关、梅县和砰石等地。

抗战时期工学院教授

黄玉瑜

黄玉瑜(1903—1942)华南理工建筑学院前身勷勤大学教授,1926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毕业。
黄玉瑜1902出生于广东开平,早年移居美国,1925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筑系。在美国建筑界颇有建树。作为一名极具爱国热枕的建筑师,黄玉瑜对故国魂牵梦萦。1929年他放弃美国稳定的工作和生活,携家人回到祖国,先后服务于南京中山陵陵园管理委员会、南京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广东信托公司、岭南大学、勷勤大学、中山大学等机构,为南京、广州等地的城市建设和建筑教育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抗战期间,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黄玉瑜毅然加入中央雷允飞机制造厂,为中美空军提供维修服务及后勤支援。黄玉瑜负责云南瑞丽厂区的建筑设计工作,并在该厂毁于战火后,率技术人员前往云南保山勘测选址。1942年5月4日,日军对保山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轰炸,黄玉瑜不幸中弹,伤重不治壮烈殉国。

罗明燏

罗明燏,广州河南沥滘村人,在唐山工学院毕业后留美深造,获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归国后担任广东省政府、广州市政府技正(总工程师)。罗明燏一生负责、主持工程建设项目达200项以上,以善于解决难题著称,被誉为我国建设史上的奇才。罗明燏回到广州后,曾先后任教于北洋大学、西北工学院、重庆交通大学、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和国立中山大学。1945年春,美国空军人员拿到一张广州军用地图,准备轰炸侵占广州的日寇,并请来正在美国求学的罗明燏指明轰炸点。罗明燏顾及家乡父老的安危,坚决反对。“我不能这样做,这是我的家园,你们不能去炸它。” 因为罗明燏的一次拒绝,广州才免除被美军轰炸的厄运 。1947年2月,出任中山大学工学院院长,1952年,华南工学院筹建,作为华南工学院的筹委会主任,他和许多老一辈华工人从建校伊始,就立志把华南工学院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罗明燏被周恩来总理任命为第一任院长。

冯秉铨

1940年8月,冯秉铨获得留学美国哈费大学的中华文化基金奖学金,遂偕时已获得密执安大学巴伯奖学金的未婚妻高兆兰一起赴美。这期间他担任波士顿中国留美学生联谊会主席。他动员在哈佛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声援祖国的抗日战争,包括组织大家到波士顿街头向当地公众发表旨在呼吁支持中国抗日直至胜利的演说,并开展义演义卖和募捐等活动。
1943年,冯秉铨在哈佛大学教授钱菲(E.L.Chaffee)指导下取得博士学位,随之执教该大学,担任哈佛大学研究生班的无线电实验课。1946年3月,冯秉铨放弃在美国的优厚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谢绝钱菲教授的挽留,辞去在哈佛大学的职务,偕同夫人高兆兰从波士顿赶往休斯顿,乘货轮启程回国。同年夏天抵达祖国后,第三次应聘到岭南大学任物理系和电机系教授。1947年任岭南大学理工学院院务主任兼电机系主任,次年晋升为该校教务长。

罗雄才


罗雄才于1931年冬回到广州,任中山大学理工学院化工系教授。1938年年底日本占领广州,他随学校西迁云南澄江。1942年又随校迁返粤北坪石。鉴于粤北局势动荡不定,他向广东省教育厅建议,在兴宁创办工业学校,以适应形势需要。批准创办后,他被委为“广东省兴宁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校长。是年秋他回到兴宁,即利用神庙和民房作校舍,开设纺织和化学2科,招生上课;还就地筹款兴建新校舍。次年秋,新校建成,又增设机械、电机和土木工程3科。1944年秋,坪石沦陷,中大金曾澄校长及部分师生到达兴宁。罗雄才看到他们处境困难,先是向银行贷款解决他们的生活,继又让出部分校舍安排他们上课。不久,金校长委罗雄才任中大工学院院长。1945年8月,抗战胜利,中大复员广州。罗雄才亦回广州,续任工学院长仍兼兴宁工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雄才历任中山大学工学院副院长、华南工学院副院长、华南工学院院长、中山大学副校长。

萧冠英

萧冠英(1892-1945),字菊魂,广东大埔县百侯区横坑水村人,8岁随表叔赴新加坡学做生意,16岁回国考入黄埔陆军小学。不久,因受孙中山反清革命思想影响,加入同盟会,秘密从事反清活动。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推翻了清王朝,同年12月,北伐开始,萧冠英随军北伐。北伐结束,遂回粤考入广东陆军速成学校,后被官费选送日本留学,入九州帝国大学电工学系就读,1920年冬毕业回国,从事电力科学技术研究。

抗战时期 代理中山大学工学院院长萧冠英 “跋涉长途,历时115天,行程1.19万余里,使中大在战乱年代得以弦歌再续。”
1938年2月,萧冠英撰文《长期抗战与树立技术国策》(《工学季刊》第4卷第1期)提出:“现代战争,最后胜负,常取决于战争资源之丰富于否……技术为无形的资源……故欲图民族复兴,为国家树立百年大计,振兴技术,实为要图。”并提出诸项具体政策。萧冠英任职广东省立工业专门学校和中山大学时,还著有《论现阶段中国工业化问题》、《电气事业减价补偿论》、《欧洲考察记初编》和《市民防毒要览》等专著。

康辛元

康辛元
(1901—1952) 号冕华,衡东县人。1920年考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继入美国纽约森林大学和美国密西根大学攻读研究生。学成归国,受聘为广州国立中山大学化工系教授,化工研究所化工系主任和理学院院长等职。抗战胜利后,回湖南大学任副教育长及化工系教授。建国后,任华南工学院副院长、教授兼系主任。

徐学澥

徐学澥,男,广东澄海人,华南理工大学二级教授,机械制图专家。无党派人士。1929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机械设计专业,1930年毕业于美国密西根研究院机械设计专业及西洋画专业,获双硕士学位。抗战时期,受聘为广州国立中山大学机械系教授系主任, 1952年调入华南理工大学任筹委会副主任委员(1952.10~1955.4 期间担任)。曾多次当选广东省政协常委、省人大代表。

林克明

林克明,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系主任,中国近代建筑的先驱,高级建筑师,广东东莞人,毕业于法国里昂建筑工程学院。回国后为广州城市建筑设计立下汗马功劳。从海珠桥起,沿海珠广场、广州市政府、中山纪念堂一直到中山纪念碑,其最重要的代表作包括国立中山大学建筑群(现位于华南理工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内)。

林为干

原华南理工电机工程学系教授林为干, 中国微波之父, 1939年6月,林为干在昆明。
1919年,林为干出生在有“第一侨乡”之称的广东省台山县。林父饱读四书五经,是一名律师。受父亲影响,幼年的林为干勤奋好学,品学兼优。1935年,年仅15岁的林为干以“家乡状元”的身份考取清华大学电机系,4年后本科毕业,成为一名电话技术员。抗战时期,林为干不惧敌机轰炸,钻密林、跨大江,在云南保山前线架设、检修电话线路,保障战时通讯。

1943年,24岁的林为干结识了在昆明邮电局当会计的江苏姑娘邓蓉芬,两人经常相约打篮球、排球,不久就走到了一起。结婚一年,儿子林诘玉出生。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林为干获得出国学习的机会。当年9月,怀着胜利和留学的双重喜悦,林为干告别妻儿,踏上赴美旅程。

1952年中国院系大调整,岭南大学的电机工程系并入新成立的华南工学院,他调入华南工学院任电机系主任。

虞炳烈


虞炳烈(1895-1945年) 被称为“抗战建筑第一人”, 毕业于巴黎美术学院建筑科里昂分校,1930年获“法国国授建筑师学位”,学业出类拔萃,曾获“最优学位奖”等20余项奖牌。历任中央大学、中山大学建筑系教授、主任,抗日战争时期在昆明,他设计了银行大厦、厂房车间、研究所大楼等三十几项建筑工程;在坪石,他为内迁的中山大学设计了100余座简易房屋,建起了全套过渡性校舍;在桂林,他完成了几座工厂、几座医院的配套建筑设备。

黎伦杰

黎伦杰(1912—2001年),广东番禺人, 1937年毕业于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1939年5月,黎伦杰担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学系助教,抗战胜利纪功碑的设计师黎抡杰,曾在中山大学任教并主编《新建筑》杂志,1940年前往重庆,入重庆大学建筑系任教,并组织新建筑工程师事务所,任复刊后的《新建筑》主编。


抗战胜利纪功碑的建造由国民政府重庆都市建设委员会常务委员黄宝勋、专门委员刘达仁主持,建筑师黎伦杰设计,工程由天府营造厂中标承造。

李敦化

李敦化 1933年8月,到中山大学任教,并与萧冠英等人一起创办了中山大学工学院。先后完成《硫酸制造法》、《硝酸制造法》、《碱工业》等多部著作。 抗日战争期间,他随中山大学转移到云南澂江和广东坪石等地。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李被任命为华南工学院筹备委员会委员。随后,任华南工学院教授。。曾连续当选为第一、第二届广东省人大代表。

方棣棠

方棣棠(1899—1968),男,1899年生,广东潮阳洋乌都司马浦人,二级教授,力学专家。曾赴法国、比利时留学,任巴黎道路建筑公司、亨土登建筑事务所、鲁力建筑公司工程师,中国国民党旅欧支部副部长、驻法总支部执委、驻比利时通讯处主任等。回国后,历任中山大学工程办事处主任及石牌新址校舍总监,广东省建设厅技正、第二科科长、技术室主任,广州市都市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工业专科学校和中山大学、重庆大学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南工学院(现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著有《工程力学及结构力学》、《工程构造原理》、《材料力学》等,方棣棠长期致力于建筑科学研究,书法较少传世,其传世题词“阃范长存”,温润闲雅、清新自然、用笔潇洒,令人喜爱。

1925年毕业于比利时劳工大学机械科,1928年毕业于法国巴黎工科大学土木系及巴黎大学市政学院。1930年回国. 1952年调入华南工学院任教。

余仲奎

余仲奎(1903-1998),台山人,生于华侨世家,华南理工大学二级教授。
1923年随父赴美国求学,受孙中山“航空救国”思想影响,考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航空工程、电机工程,先后获学士和硕士学位。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央航空研究院研究员、历任器材系主任、副院长、代院长,兼任器材系飞机试验厂、层竹飞机外挂油箱试验厂厂长,参与研究以国产竹木为材料制造飞机。经一年多的研制,试制成以竹席代替铝片制造机翼及机身的蒙皮,竹木代替若干钢管的双发动机仿苏联式轻型轰炸机,并试飞成功,开创了用代用材料制造飞机的先例。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任华南工学院机械系教授、材料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是机械类冷加工专业“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和机械类热加工专业“金属学及热处理”课程的创始人、金属材料学专家。其研究成功的“金相标本胶质代替膜”,可用普通生物显微镜代替金相显微镜观察金属内部组织。长期从事航空器材、金属材料、材料热处理及金相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1963年“硅化钨钼热电偶”获国家科技成果三等奖,1964年获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是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王宗和

我国著名的制浆造纸专家王宗和教授一九○七年一月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 ,一九二八年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 ,一九三○年留学美国工作 ,获缅因州立大学工学硕士学位。一九三三年毅然回国任教 ,报效祖国。在六十多年的任教生涯中 ,曾历任北平大学、河南大学、厦门大学、中正大学、南昌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系主任、科研部主任、院务委员会常委 ,曾任中国造纸学会理事、广东省造纸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科协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轻工卷编委、全国制浆造纸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轻工业部技术委员会委员。

华南工学院组建 教授数量名列第二,仅次于清华

在华南工学院组建初期,就有来自6个主要工业国家的40余名知名教授,他们分别毕业于20多所世界名校,包括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康奈尔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法国巴黎大学、里昂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意大利奈波利皇家艺术研究院等。
上个世纪50年代华南工学院教授人数全国排名第2多
华南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41)
一级教授(2):冯秉铨 罗明燏(院长)
二级教授(15):罗雄才 余仲奎 朱惠照 徐学懈 林为干 周履 方棣棠 李敦化 刘鸿 康辛元 张光 王宗和 陈伯齐 张力田 卢文
三级教授(24):邓锡俊 龙庆忠 符罗飞 夏昌世 谭天宋 陆能源 梁绰余 黄适 邝正文 陈锦松 朱士宾 余蔚英 邓颂九, 誉文德 王孟钟 刘鸿 黄星史 邓韵秋(女) 郑荫 赵善性 罗崧发 陈树功 杨家智 陈达明

澄江人民不会忘记

自中山大学迁离澄江后,数十年世事更迭,这段历史也几乎被埋没。2005 年11月中山大学澄江办学纪念馆揭幕。当时有人写下这样一副对联:“危难之时方见侠肝义胆!豪哉,澄江!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壮哉,中大!”

时光荏苒,距中山大学澄江办学已悄然过去了八十多年,澄江的经济社会也同整个中国社会一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抗战时期的抚仙湖畔,曾经有一所云集了当时一流师资的著名高校在这里落脚,在艰难困苦的战争环境,难得有相对安稳的学习环境,恢复了教学,大师云集,学生刻苦学习,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

今天翻开这段的历史,我们看到先贤们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保存学术实力,为国家培养急需人才,向世人表达出抗战必胜的坚强信念,成为那个时代的强音,更加体会到中大,华工的卓越有根有魂,以天下为己任,立德树人的精神风貌。

文章 编写整理: 张耀 澄江摄影:李杰

文章参考资料来源:
萧冠英:《国立中山大学迁校周年感想与今后教育应趋之途径》,《中山公论》
昆明信息港-中山大学和澄江县65年的“跨世纪情缘”
作者:祁方 – “困境中的坚守:中山大学内迁澄江、坪石的过往”
百度 – “中山大学西迁云南旧址”
在玉溪 作者:李芮 “中山大学曾迁到澄江办学 这段历史你知道吗?”
居然: 飘泊西南间——中山大学迁移云南澄江的一组旧影
作者:杨依影 彭楚裔 “烽火中的工业救国梦——略述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的创立与发展”
玉溪新闻网讯:抚仙湖畔的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