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众在抗日战争中的巨大贡献

血战

  抗日战争爆发后,一大批云岭赤子战斗在祖国的大江南北, 以鲜血和生命为抗战贡献力量。周保中在白山黑水率先举起抗日义旗,率领东北抗日联军爬冰卧雪,百折不挠,与侵略者展开殊死战斗;罗炳辉指挥新四军战斗在自院东敌后战场,勇战顽敌;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吹响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号角,鼓舞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奔赴抗日战场。
  卢沟桥事变后,云南省主席龙云于1937年8 月在蒋介石主持的“国防会议”上表示云南出兵20万,奔赴抗战前线。龙云返回昆明后,马上组编第60军,任命卢汉为军长,任命安恩溥、高荫槐、张冲为3个师的师长。10 月5日, 60军在昆明举行誓师大会,向贵州进发。
  11月下旬,抵达长沙,途径江西前往武昌待命。1938年3月, 60军奉命开往龙海路兰村、民权一带集结,参加李宗仁组织的徐州会战。

  当台儿庄前线危机之时,蒋介石急命滇军60军由武汉经郑州东进。4月20日, 60军抵达台儿庄等地。4月24日,日军对我军发起进攻, 60军以寡敌众,伤亡极大。27日, 60军调整战术,将主力转移到大运河边的禹王山,阻敌渡河。29日,敌军突袭枣庄阵地, 60军奋起反击,狠狠消灭了日军有生力量。此后,敌人再也不敢轻举妄动。60军坚守阵地27天, 粉碎了敌人强渡运河、威胁徐州的阴谋, 对稳定鲁南战局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台儿庄战役中,60军英勇作战,毙伤俘日军1万多人。60军也伤亡1万余人,其中,有6位旅团级军官战死沙场。
  云南又先后组编第58军和新3军,开赴华东、华中抗日前线。以滇军为主力的老3军,抗战爆发后奉调华北战场。滇军将士们以大无畏的民族英雄主义精神,在前线前仆后继,英勇杀敌。第58军和新3军坚守在湖南、湖北、江西前线抗击日军近8年之久,直到取得最后胜利,并在南昌、九江接受了日本侵略军的投降。老3军守卫中条山数年之久,歼敌甚众, 军长唐准源、师长寸性奇等抗日名将英勇献身,捍卫了中国抗日军队的専严和崇高荣誉。
  1940年9月, 日军侵占越南后, 企图从滇南打开中国西南国门。为阻止日军北进, 威胁云南省东南部, 60军奉命回防滇南,先后组成滇南作战军、第1集团军和第1方面军,在中越边境线构筑了坚固国防工事,镇守在祖国南疆,使日军在近5年时间里,不敢踏进滇南一步。滇南抗战有力地擇卫了战略大后方,支援了滇西抗战。他们一直坚持在滇南防线直至抗战胜利,并到越南河内接受了日本侵略军的投降回防滇南国境。是中国唯一一支出国受降的军队。
  据国民政府“国防部”档案记载,云南在8年抗战中共计征召新兵381593人,加上组成60军的4万多人,就是说,云南各族人民先后至少把42万子弟送上了抗日战线。伤亡10万人以上,涌现出了唐淮源、王甲本、陈钟书、严家训等抗日爱国将领,滇军将士征战南北,出生入死,为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血线

  抗战开始后,中国沿海各省相继沦陷,中国大陆同国际社会的传统交通线被日军截断,白此云南成为我国唯一的国际通道。修筑滇缅公路就成了抗战的战略任务。由昆明至明町的滇缅公路全长约1000公里,其中, 昆明至下关段434公里已通车,下关至晩町段524公里仍未开工修筑。1937年12 月,云南人民掀起筑路抗日救国运动,经过8个月的苦战, 1938年8月全线通车。整个工程十分艰巨。在短短8个月的时问里,就建成了536座桥梁、3292 孔涵洞的国际交通线, 创造了修路史上的奇迹。

  1938年1月到8月是滇缅公路施工的高峰期,全线施工人数平均每天5万多人,最高时达到20 万人。在整个筑路过程中,滇西民众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在筑路工程中死于爆破、坠崖、落江、塌方和疟疾的就不下3000人,死亡率约为千分之十五,工程技术人员也有8人死亡。


  日军为了破坏滇缅公路, 1940年10月下旬开始对沿线桥梁、渡口进行狂轰乱炸。1941年初,专门组成“滇缅路封锁委员会”,指挥飞机100余架,拨款100万元,采取轰炸、夜袭等种种手段进行破坏活动。无数公路员工、桥工和民工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奋不顾身地抢修公路,确保公路畅通。修路过程中,不少民工献出了生命,负伤致残的达万人以上,平均每一公里就要付出3条人命,这是一条用鲜血筑成的交通线。滇缅公路通车后,成为支持正面战场、供应抗战给养的生命线。
  1942年5月,滇缅公路随着缅甸被侵占而中断,为了保障抗日物资的供应,中美西国联手开辟了驼峰航线。这条堪称是世界航空史上最为艰险的航线,为运送国际援助的抗战物资发挥了巨大作用。1944年,这条路为滇西以及缅北反攻,彻底歼灭入侵日军发挥了巨大作用。

  血山

  1942年春,日军进犯缅甸。为支持美英法盟军抵抗日军进攻,开辟东南亚战场,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10万精锐部队开赴缅甸,与日军展开激战,取得了同古保卫战、仁安羌保卫战、 东枝攻克战等战役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揭开了中国军队在国外战场为抗击日本法西斯, 解放他国人民而与盟军协同作战的历史。
  4月,战局逆转,中国远征军一部西撤印度,一部辗转回国。日军以第56师团6个联队及第2师团、第18师团各一部,进犯我西南国门。5月3日,犯畹町。4日,占芒市,陷龙陵,狂炸保山。5日,进犯怒江,妄图占保山,侵昆明,陷重庆,灭中国。在此危急之际,我惠通桥守军,毀桥阻敌。第36师1028团急驰保山,予敌以迎头痛击。10月,日军占据腾冲。我怒江以西国土,相继沦陷。
  云贵监察使李根源,为民请命,急赴保山,鼓动军民,坚守怒江,遂成敌我隔江对峙之势。
  日军入侵被阻于怒江后,于龙陵松山经历大战10次,小战上百次,最后以坑道爆破的方式攻克松山,全歼日军守军,创下了世界军事史上山地丛林作战的经典战例。龙陵松山战役自反攻开始至龙陵收复,历时6个月,歼敌14000余人。我军共伤亡7763人(其中阵亡4000人)。抗日军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 。

  血城

  腾冲城是滇西最坚固的城池,兼有来凤山作为屏障,两地互为依托。日军经过西年多的经营,在两地筑有坚固工事及堡垒群, 准备了充足的粮弹,奉命死守以待援军到来。
  中国远征军于7月26日午时,在空军掩护下,以优势兵力向来凤山5个堡垒同时猛攻,血战3日,付出重大牺牲攻占来凤山,旋即扫清南城外之敌,对腾冲城形成四面包围之势。腾冲城墙全系 巨石,高而且厚,城墙下4堡垒环列,城墙四角更有大型堡全侧防。8月2日我军先以云梯登城,但牺牲惨重,无法立足,继又动用空军轰炸,将城墙炸塌十余处,从缺口强行登城,经12日激战,始将城墙上的4堡垒群逐次推毁。8月14日,我军以4个整师兵力从南城墙突入市区,与敌展开激烈巷战。由于腾冲城内街巷調密, 房屋相连,顽敌利用民房家家设防,巷巷筑堡,战斗异常惨烈,每前进一尺,都要付出惨烈的代价,“攻城战役,尺寸必争, 处处激战,我敌肉搏,山川震眩,声动江河,势如雷电,尸填街巷,血满城垣。”经42天塵战,全歼守敌,于1944 年9月14日光复腾冲。
  腾冲之战是滇西战役中全歼侵略者最成功最辉煌的一次反攻战,腾冲是中国正面战场首次完全彻底消灭日军的光辉范例, 它极大地鼓舞了国民的士气,有力地促进了滇西战场及缅北战场的全面胜利。对粉碎日寇的封锁战略、打通国际援华抗日的军用物资运输线一中印公路,这条争取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大动脉,起着极为重大的作用,从而坚定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必胜信念,也更加坚定了盟国援助中国的信心,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1944年10月11日,中国昆明巫家坝机场,一名中国卫兵站立在一辆破旧的坦克残骸上警戒放哨。格林伯格/摄。

 血性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的14年中,云南人民竭尽全力捐款捐物,甚至报童、挑夫和人力车夫都积极捐款为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1941年初,在重庆珊瑚坝飞机场举行的献机典礼上,云南捐献飞机30架,名列全国第一。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云南捐献的飞机在200架以上。8年抗战中,全省每年7月7日全民抗战纪念日都要举行“七七”献金活动,共募获国币2767万余元,捐献寒衣200万件,军鞋100余万双。云南人民还积极参加各种义演义卖活动,踊跃认购政府发行的公债、债券和基金,为支持抗战尽力。昆明数十家中西药房为解决前方药品奇缺的困难,多次慷慨捐献药物,其中曲焕章药房、公生大药房捐献最多。1944年,抗战时期中国第一个血库在昆明建立,市民纷纷前来献血支援抗战。云南人民献血制成的血浆,源源不断地送到前线,救治了无数的伤员。
  云南人民含辛茹苦节衣缩食,保证后方军需民食。抗战期间,沦陷区有100多万军民迁滇。100万迁滇军民粮食供应的背后,是云南各族人民汗干力尽、殫精竭虑的伟大奉献。云南粮食历来不能白给,大米需从越南、缅甸进口。滇越铁路被日军封锁之后, 大米进口被断,军需民食供应负担沉重。云南地方政府对农民逐年加大了田赋征实数量和加收积谷,云南各族农民大力开垦荒山荒地,广种杂粮粗粮,自己吃杂粮粗食甚至吃康咽菜, 将省出来的大米供应军队、企业、机关和学校。从1941年至1944年的4年间,云南全省共征实、征购、征借粮食1140万市石。除“三征”之外,当时还有额外的军粮采购。这样,上述4年中云南人民所负担的粮食“总计高达1574万多市石”。在后方各省中,云南所提供的农产品仅次于当时的四川,居第二位。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2万多名美国军事人员进驻云南。为保障盟军的生活物资供应,云南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一些地方因保障美军的牛肉供应,甚至到了没有耕牛可用的境地。据统计,从1942年至1945年,全省供应盟军生猪8.76万头、肉牛5.84 万头、鸡146万只、鸡蛋8760万枚、面粉21.9万袋、蔬菜1752万斤。
  滇西反攻战役打响后,腾冲民众自发组织起来,代替兵站供应军粮近415万公斤、马料约100万公斤。在攻打来凤山的战斗中,和顺乡的群众把米饭配上蔬菜一甑一甑地挑送到阵地上。远征军的一位团长在报告中写道:“白发苍颜之老先生、西装革履之少爷公子、男女学生、乡镇保甲长和民众等,均争相驮沙袋,担子弹,送茶饭……此时官兵精神异常振奋, 几不知是在打仗。”在此种精神的激励下,原计划10天才能攻占的来凤山,仅用24小时即攻克,使“世界大为震动”。腾冲光复后,远征军一位指挥官说“此次反攻腾冲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半由于将士用命,力摧强寇;半由于腾冲民众大力支援之功!”
  云南是抗日战争中贡献最大的省份。无私奉献,就是云南人的血性。
  云南民众在抗日战争中展现的血性就是:不怕失败愈挫愈奋的顽强意志,不畏强敌的民族气节,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民族团结精神,宁为玉碎的献身情怀;联合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同舟共济友好合作浩然气度。
  我们云南人的高原血性,在战火中淬炼,在风雨中升华。重温抗战历史,有血性的云南人一定能在风云变幻的新时代,创造出震古烁今、超迈前人的业绩。

文章来源:云南省委老干部局
作者:云南大学原副校长 林超民

林超民,历史学、民族学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85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先后任云南大学历史学系主任、西南古籍研究所所长、东亚影视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云南大学副校长、巡视员。曾任中国历史学会理事,云南省历史学会会长。现任学术职务有: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汉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国影视人类学会副会长、云南省国学研究会会长等。

《林超民文集》(四卷本)、《中国民族史》(副主编)、《<马可波罗行记>云南史地丛考》、《云南民族简史》、《滇云文化史》等;译著有《南诏国与唐代西南边疆》等;主编《方国瑜文集》、《史学论丛》、《云南爱国主义丛书》、《云南大学史学丛书》、《云南大学民族研究丛书》、《云南民族文化知识丛书》、《云南乡土文化丛书》等,主编《民族学评论》、《西南古籍研究》等研究集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