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 云南天文台韩占文研究员

  2019年11月28日,国际顶尖科学期刊《自然》在线发布了我国天文学家主导的一项重大发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继峰、张昊彤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最大质量的恒星级黑洞,这颗70倍太阳质量的超大恒星级黑洞远超理论预言的质量上限,颠覆了人们对恒星级黑洞形成的认知,势必推动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论的革新。

2016年初,LAMOST科学巡天部主任张昊彤和云南天文台韩占文院士决定用位于兴隆观测站的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监测开普勒望远镜扫描过的一个天区,追踪其中的双星系统。

郭守敬望远镜是在贵州的“大锅”FAST建成之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天文望远镜之一,又名“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 Fiber Spectroscopy Telescope,英文简称LAMOST)。LAMOST位于位于河北兴隆,于2008年建成,口径为4米。作为一台光学望远镜,LAMOST的4米口径虽不算很大,但它拥有的4000根光纤就像4000只眼睛,一次能观测近4000个天体,尤其适合巡天任务。正如在此次研究中, LAMOST对3000多颗恒星进行了26次观测,历时两年,而一架普通四米望远镜干同样的活需要40年。在这3000多颗恒星中,他们偶然发现,有一颗光谱为B型的目标很惹眼,它大约8倍太阳质量,有一条近乎静止,且和B型星反相位运行的氢发射线。这暗示着,它应该绕着一个看不见的东西转动,很可能是黑洞。

研究人员将这颗恒星与黑洞组成的双星系统命名为LB-1。

韩占文,男,中国科学院院士,1965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顺平县,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主要从事恒星结构和演化研究。 1984年毕业于河北大学物理系,1987在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硕士学位,1991年至1995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1998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后出站。韩占文从1987年至今,一直在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工作,现任云南天文台大样本恒星演化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台长、中国科学院《天体结构与演化重点实验室》首届主任,曾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天文学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现为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恒星物理”首席科学家、国际天文联合会(IAU)财务委员会主席、国际天文联合会(IAU)恒星演化委员会组委、欧洲《天文和天体物理》期刊(A&A)恒星编委。

韩占文长期从事恒星结构与演化的研究工作,他提出并系统发展了大样本恒星演化理论,对恒星演化理论进行了重要拓展;建立了热亚矮星等特殊恒星的形成模型,使特殊恒星的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将双星应用于星系研究,开拓了星系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被广泛应用于行星、恒星和星系研究,被写入德国Springer等出版社出版的《恒星物理学》、《星震学》、《系外行星手册》等37本教科书和专著。共在顶级天文学刊物上发表论文129篇,受到SCI他引4507篇次,2014年起连续三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5次入选中国天文十大进展,并被选入中科院重大成果快报和国家基金委十一五优秀科研成果。韩占文获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天文学奖)。

科研成果

发展了双星星族合成研究,并应用于特殊恒星大样本观测结果的理论解释;建立了热亚矮星、钡星、双白矮星等特殊恒星的形成模型,阐述了双星在特殊恒星形成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将双星星族合成用于星系研究,发现双星演化形成的热亚矮星等天体对年老星族的短波光谱有重要贡献,解释了早型星系的紫外超。

主要奖项及荣誉

2016年10月21日,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天文学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韩占文不仅在科学研究中硕果累累,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培养的研究生中,1人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1人入选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获国家基金委优青项目支持。他带领的科研团队被国际同行称为“Yunnan Group”。 韩占文还当选为云南英国校友会荣誉会长, 将为促进云南和英国的科技,文化,教育领域的更多交流与合作。

来源:中科院云南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