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在红土高原的滇桂黔边纵队

解放战争时期,战斗在云南边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以下简称“边纵”),在远离中央的多民族地区和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至1949年底,边纵主力部队发展到6万余人,活动遍及滇桂黔三省区的147个县境,在三省区约2000万人口的广大地区,建立起12个成块的游击根据地,钳制了近20万国民党军队,共歼敌6.1万余人,解放了91座县城。边纵以其不朽的业绩,在中国革命的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新的转折

1945年7月22日,毛泽东就扩大反内战宣传及建立云贵川农村据点发出指示:“望用最大注意力布置云、贵、川三省农村据点,准备将来打游击,不使我党在国民党发动内战时处于完全挨打与束手无策的地位。”

1945年冬,云南省工委一方面领导“一二·一运动”,一方面把运动中成长起来的各民族党员、党的外围组织成员和革命知识分子派到农村,建立工作据点。1946年2月,中共云南省工委书记郑伯克到重庆向南方局汇报请示工作。负责主持南方局日常工作的王若飞指示云南党组织:在争取和平、民主的同时,要作时局逆转的思想准备,仍须坚持隐蔽的方针。中共云南省工委根据这一指示,分别在滇南、滇中、滇西等地区,全面做好了开展武装斗争的具体准备工作。

1947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11月6日,中共中央在给《南方各省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凡有可能建立公开游击根据地者,应即建立公开的游击根据地。”同年11月,云南省工委书记郑伯克向中共上海局汇报云南发动武装斗争的准备情况,上海局指出,云南已具备在全省大规模开展武装斗争的条件,为配合解放军胜利反攻,钳制在云南的蒋系部队,应在全省放手发动游击战争,建立根据地。

郑伯克回云南后,于12月在建水召开省工委扩大会议,全面部署在云南大规模发动武装斗争的问题。

组建武装

1948年2月,朱家璧、张子斋等按云南省工委通知,率领一批武装斗争骨干从缅甸回国,领导云南革命武装斗争。朱家璧到达滇南后,把省工委和滇南地下党集结于石屏的一批党员干部和武装带到弥勒西山,和党领导的当地人民武装会合,统一组编了游击队。游击队灵活作战,打退敌军的“围剿”。随即,根据云南省工委的部署,跳出外线,逐步集结弥勒、路南、泸西、陆良等地的基干武装,组建主力。经罗平修整、扩军后,部队主力发展到1500多人。

根据中共中央“开始不要铺张门面,过分刺激敌人”“求得存在和发展”的指示精神,结合云南实际,决定用“讨蒋自救”的旗帜来号召群众,把部队命名为“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以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集中解决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这一革命的根本问题。

1948年5月,中共华南分局为统一桂滇边境武装斗争的领导,开辟和建立滇桂黔边区根据地,指示云南省工委把云南滇黔公路以南,滇越铁路以东地区,划归桂滇边工委领导,这一地区的游击队主力与桂滇边部队主力会师整训。接到这一指示后,云南省工委决定公开使用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番号,并令自救军一纵队第一、第二支队南下与桂滇边部队会师整训,自救军一纵队第三支队留在盘江北岸坚持斗争。

6月,根据省工委的决定,部队在丘北温浏分兵,南下部队遵照云南省工委指示,在广南地下党掌握的武装配合下,攻克广南县城。7月1日,部队在广南理达镇召开大会,正式公布“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番号。云南人民的革命武装,自此有了自己战斗的旗帜与番号。

三迤烽火

当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离开滇东南根据地南下期间,云南各地的武装斗争迅猛发展,配合武装斗争的城市民主运动规模也越来越大。到1948年底,在云南境内先后建立了罗盘根据地、弥(勒)泸(西)根据地、滇南根据地和思(茅)普(洱)根据地、滇东北根据地、滇中根据地5块成片的游击根据地。以上5块根据地,革命武装12000余人,活动区域42个县,攻克了7座县城。

1948年10月,为配合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决战,中共中央香港分局电示集结于越南河阳整训的自救军第一纵队与桂滇边部队第一支队合编,合编后的部队沿用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番号。由庄田、郑敦负责组织中共桂滇边工委前线委员会(简称前委)。

1949年1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命令,将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桂滇边部队,党在广西、左右江地区、靖镇区、黔西南,滇东南的弥泸、罗盘、开广区的游击部队,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滇黔边纵队,由庄田任司令员,朱家璧任副司令员,周楠任政委。桂滇黔边纵队的成立,体现了党领导的滇桂黔三省的武装斗争,受到了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在解放全中国战略部署中的高度重视。

迎军阻敌

1949 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蒋家王朝覆灭。但是盘踞在云南的国民党军困兽犹斗,妄图为蒋介石保住一个退守的后方。据此形势,前委作出了“内线坚持,外线发展”,粉碎蒋军“围剿”的部署。决定派盘北指挥部的1个主力团,西进滇中,与滇中、滇南游击队相互配合,从侧后打击进攻之敌。由朱家璧率领第三支队,在粉碎敌军“围剿”中开辟滇北新区,对昆明形成包围之势。

1949年7月19日,桂滇边工委、云南省工委在云南省砚山县的阿猛召开合并扩大会议,成立中共滇桂黔边区委员会。云南全省的游击武装和桂黔边纵队,统一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会后,部队主动出击,攻占敌军据点,控制交通要道,并建立了10个行政专员公署,全边区掀起了“迎接野战军,解放滇桂黔”的斗争高潮。

9月,人民解放军大举向西北、西南、华南进军,滇桂黔的解放已指日可待。蒋介石企图凭借在西南等地的张群、白崇禧、胡宗南等部90余万人的兵力,拼凑西南防线,作垂死挣扎,滇桂黔成为敌我在大陆最后角逐的重要作战区。

在形势突变的紧急关头,边区党委号召各级党组织立即紧急行动起来,粉碎敌人的“整肃”和“围剿”,迎接野战军进军大西南。

1949年11月,南下野战军发起了广西战役,开始向西南进军。12月9日,云南绥靖公署主任、省政府主席卢汉宣布起义。1949年12月27日至1950年2月19日,边纵6个支队和1个支队独立团配合野战军进行滇南战役。滇南战役历时55天,歼灭国民党中央军3万余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以西南为基地,“重整河山”的美梦。

1950年2月1日,陈赓、宋任穷率四兵团部和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到达滇桂黔边区的贵州省安龙县城,实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胜利会师。2月2O日,野战大军进驻昆明,2月24日,中共云南省委成立。各部队按照上级指示,逐步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军区、广西军区和贵州军区的17个军分区,边纵完成了自己光荣的历史使命。

(作者:陈祖英,作者单位: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