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岚 注定结缘中国童书
汪海岚“Dr Helen Wang”寄语上海新民晚报读者
2017年,汪海岚二度来到中国上海。
第一次是6月底,以大英博物馆东亚古钱币馆馆长的身份,参与上海博物馆大英博物展的策展工作;第二次,则是近日作为唯一的“2017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特殊贡献奖”获得者,前来领奖。评委会高度评价她:汪海岚是中国儿童文学孜孜不倦的拥护者,她的倡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尽管汪海岚的名字始终与“中国儿童文学”联系在一起,但她已然提升了儿童文学翻译在全球范围的“能见度”和专业性。
而在这里,我们要讲述的,是这位英国翻译家的跨界人生,以及她起始于很久以前的同中国的缘分。
A 痴迷图书馆和博物馆的约克郡女孩
当她还是那个叫做海伦的英国约克郡小女孩的时候,她就是儿童文学大师罗尔德·达尔笔下的“玛蒂尔德”——讨厌按部就班,只爱做自己想做的事,并且,成天价泡在新盖的社区图书馆里。海伦喜欢做一切需要动手的事情:绘画、缝纫、手艺,以及烘焙,经由人的手所创造出来的一切,都会让她感到愉悦和满足。除去在家里“做爱做的事”,海伦把很多的时间花在了图书馆里。她的阅读趣味也与众不同,她最痴迷的,不是吸引同龄女孩的童话或者故事,而是来自欧洲之外国家的有关艺术和设计的书。
也许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也许是非欧洲国家的艺术样式给了她新奇感,也许一切都因了她那颗不安分的蠢蠢欲动的心,她从很小的时候便表现出对于域外文化的强烈兴趣。这一点,还体现在学习外语的天赋上,她在16到18岁期间,便已经获得了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的三A等级。
1972年,著名的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珍宝展在大英博物馆举办。海伦姐姐的学校组织学生去伦敦观展,从伦敦回来,姐姐绘声绘色的描述让海伦羡慕不已。幸运的是,住在伦敦近郊的姨妈喜欢孩子,她带着海伦和她的七个表亲遍访伦敦的博物馆。对于少女海伦,博物馆像图书馆一样,是一个博大浩瀚的所在,它不仅是历史和艺术的圣殿,它还神秘、丰富、奇妙、深邃,充满想象与无限可能……申请大学那年,海伦郑重其事地在表格上写下了希望将来在博物馆工作的志向,并且,选择了伦敦的亚非学院学习艺术和考古学。
那时,少女海伦并不知道,小时候的趣味已经为她未来的跨界事业画好了蓝图,冥冥中将有一股力量把她和一个遥远的古老国度牢牢牵系,并且改写她的人生轨迹。
B 冥冥中的注定,她被那个中国人吸引
大学期间,海伦告诉自己,如果你想在非欧洲的艺术和考古学领域有所建树,至少需要掌握另外一种非欧洲语言。直觉告诉她,在所有的语言里,中文可能是最有用的,因为“中国是个大国,连日本都使用汉字”。初学中文并不顺利,她差点就想打退堂鼓。但是,客观的现实挽留了她,她的中文课程包含赴北京进修一年的内容。能去往中国生活!这对于海伦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她想亲眼看一看那个过去只出现在画册和电视里的陌生国家,想亲耳聆听那种曾让她倍感困扰却魅力无穷的语言。于是,她咬牙坚持了下去,只为了亲临那个遥远的古老国度。
在中国的一年对于海伦意义非凡,除了在学校里进修,她抓住一切机会饱览了中国的河山,长沙马王堆、西安大雁塔、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长白山、上海、成都、拉萨、敦煌、吐鲁番、喀什……每到一处,只要可能,必去当地博物馆。“那是三十多年以前,如今中国变化很大,你现在让我回忆,有一种 ‘很久很久以前’ 的感觉。”她说。
那时的中国虽然建设陈旧,给予她最大的印象却是“新”——对她来说,全都是从前没见过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少有外国人,凡上街,上车,上厕所,都会引人注目,甚至要随时做好被人伸手摸摸黄头发的准备。
中国带来的新奇感,以及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她震撼,中国的风土人情也令她在好奇之余倍感亲近。一年过去了,但她意犹未尽,于是她决定,将行程延长,在中国再呆一年。
她曾经在北京林业大学当了一年英语教师,又在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工作了半年。在那里,发生了她生命中最大的奇遇——她遇到了一个“非常特别的人”,仿佛是冥冥中的注定,她被那个中国人吸引,并且决定将终身托付给他。海伦将自己的决定告诉父母,这让父母感到震惊,甚至为她担心。但是,爱情的力量战胜了一切,他们结婚了,并且,他愿意和她一起回到英国。
海伦从此改姓夫姓“汪”,她有了一个中国名字:汪海岚。而她最初的计划随之改变。为了赚取回英国的两张火车票,有一段时间汪海岚不得不身兼两份工作——在北京林业大学教书,同时在北京饭店为外国公司工作。当这对新婚夫妇回到伦敦,汪海岚的身份仍是学生,还有两年的大学学业等待她去完成。
C 大英博物馆的独特经历
1991年,第二个奇遇在汪海岚的生命里发生了——如儿时所愿,梦想成真,她在毕业后顺利进入大英博物馆工作。对于她,这是人生的全新开端,她一边努力工作,研究东亚古货币,完成博士学位,一边开始经营幸福的小家庭:1995年,儿子出生;1999年,女儿出生了。
在大英博物馆工作让汪海岚感到幸运。这座成立于1753年的古老博物馆让她掉进了一个“爱丽丝的兔子洞”。汪海岚发现,这里不只是厚重的,让人肃然起敬的,这里也是有趣的。她刚刚进入博物馆工作的时候,惊奇地发现里面有很多很多猫,据说,它们是用来抓肆虐的老鼠的。而现在,博物馆里已经没有了猫,但常常地,人们还会看见一个男人带着一只叫做艾玛的鹰来博物馆抓鼠,那个男人和那只大鸟时常会攀上屋顶,成为大英博物馆的一道奇特景观。至于用鸵鸟毛清理雕塑上的灰尘,也是大英博物馆清洁展品的“独门秘诀”,因为鸵鸟毛柔软且长,比一般的鸡毛掸子管用多了。
除了为这里数量惊人的藏品所震撼,汪海岚更大的收获是,对于大英博物馆,她有了全新的认识:博物馆本质上是为观众提供了一个非常积极的动态的开放式环境,它是有情感的和温度的,不仅是收藏、呵护和展示,更重要的是,“为观者所用”。大英博物馆虽然是一座历史博物馆,从普通的日常用品到稀世珍宝,无所不包,可它想提供给观众的不止是这些,它鼓励人们用新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世界。
D 机遇只给有准备的人
因为工作的关系,丈夫经常去世界各地出差,海岚留在伦敦陪伴孩子。每次丈夫去中国,海岚都让他把中国儿童书带回来给孩子读,“我希望把中文还给两个孩子,”她说。于是,海岚成了两个孩子最好的故事妈妈。海岚讲故事的方式很特别,她给两个孩子朗读中文童书,他们不懂中文,所以她一边读中文,一边当场翻译成英文。他们的儿子最喜欢的故事是《黑猫警长》。
人生充满未知可能,你永远不会知道今天的行为会对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早在二十多年前,机缘巧合,海岚第一次尝试翻译中国作家余华的《现实一种》和张承志的《天道立秋》,由英国一家很小的独立出版商出版。当时的这项工作是义务的,作家和翻译者都无偿捐献了他们的作品和所花费的精力,之后,海岚也没有接到更合适的翻译机会。刚刚燃起的“翻译火苗”不得不熄灭。
二十年后,已然熄灭的“翻译火苗”再次因机缘巧合而重燃。海岚在大英博物馆的同事把她介绍给著名的中国小说翻译者尼克·哈曼(韩斌) ,她因此获得机会,开始着手翻译中国短篇小说。从2012年起,她陆续翻译了中国动物小说作家沈石溪的《红豺》,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青铜葵花》,以及林满秋的《腹语师的女儿》,和《西西》《青蛙与男孩》《安的种子》《火焰》《晒龙袍的六月六》等图画书作品,还有范小青《鹰扬巷》等大量成人文学翻译作品。
其中,《青铜葵花》英文版由著名的英国沃克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成为中国第一本成功输出英美的儿童文学作品,2016年,作者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2017年,汪海岚因其流畅传神的译笔获得专为儿童文学翻译和评论所设的“马什奖”。汪海岚说,过去充当故事妈妈的经历给了她童书翻译的“预演”,也给了她临场翻译的经验积累。并且,她本能地知道孩子的阅读兴趣,掌握他们的阅读节奏,知道什么样的句子和故事是孩子喜欢的,什么样的节奏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翻译的同时,汪海岚更多地加入到为中国文学尤其是儿童文学推广的志愿工作中去,她和尼克·哈曼(韩斌)成立了中国小说俱乐部,每两个月见面讨论中国小说;他们也一起为“纸托邦”译介中国儿童文学作品;她还作为发起人,和另外两位同道者——莫言的瑞典翻译者陈安娜和普林斯顿大学寇岑儿童图书馆专家陈敏捷一起,于2016年夏天开始自费运营一个叫做Chinese Books for Young Readers的网站,向西方读者全面介绍中国儿童文学,包括作家、插画家和新书信息及评论……
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和出版状况,汪海岚可谓如数家珍、了如指掌。
她说,近年,中国童书出版的变化太大,书做得越来越漂亮和精美,创作内容和样式也很丰富。至于中国儿童文学和西方儿童文学的区别,汪海岚这样说:“汉语和英语有不同的讲故事方式。英语编辑会说‘要展示(show),而不要告诉(tell)’——给读者足够的信息(但不要太多),这样读者就能自己解决问题。”
来源:上海新民晚报 作者 丽恩
备注:
汪海岚的夫婿汪涛(华裔英国人),1962年生于昆明,2015年至今汪涛担任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亚洲馆主任,芝加哥艺术学院普利兹克亚洲艺术学院院长以及中国艺术策展人。2012年任职纽约苏富比高级副总裁,中国艺术品部部长。汪涛是中国早期青铜礼器、玉石以及雕刻等中国传统古典艺术方面的专家,而且汪涛对于当代艺术也有很深造诣。他曾在云南师范大学获得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得硕士学位以及伦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云之南华人网
版权保护声明:云之南华人网(yznchinese.com)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请尊重原创内容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 yznchinese 电邮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转载,不代表云之南华人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