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侨诗人,远征军通译员杜运燮,和他的诗《滇缅公路》

杜运燮,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他成名于四十年代初期,写于抗战时期的《滇缅公路》等诗作,得到了闻一多的赏识。他与穆旦、袁可嘉、郑敏等9位在四十年代从事写作的诗人因合出《九叶集》而被评论界称为“九叶诗派”,在中国诗歌界具有较大的影响。1943至1945年,杜运燮先生曾远赴印度、缅甸参加抗日中国远征军,为美国训练中心当过通译员。

《滇缅公路》

不要说这只是简单的现实;
试想没有血脉的躯体,没有油管的
机器;你们该起来歌颂:就是他们,
(营养不足,半裸体,挣扎在死亡的边沿)
就是他们,冒着饥寒与疟蚊的袭击,
每天不让太阳占先,从匆促搭盖的
土穴草窟里出来,挥动起原始的
锹铲,不惜仅有的血汗,一厘一分地
为民族争取平坦,争取自由的呼吸。

歌唱呵,你们,就要自由的人民,
路给我们希望与幸福,而就是他们
(还带着沉重的枷锁而任人拨弄)
给我们明朗的信念,光明闪烁在眼前。
我们都记得无知而勇敢的牺牲,
永在阴谋剥削而支持享受的一群,
与一种新声音在响,一个新世界在到来,
如同不会忘记时代是怎样无情,
一个浪头,一个轮齿都是清楚的教训。

看,那就是,那就是他们不朽的化身:
穿过高寿的森林,经过万千年风霜
与期待的山岭,蛮横如野兽的激流,
以及神秘如地狱的疟文大本营,……
就用勇敢而善良的血汗与忍耐
踩过一切阻挡,走过来,走出来,
给战斗疲惫的中国送鲜美的海风,
送热烈的鼓励,送血,送一切,于是
这坚韧的民族更英勇,开始欢笑:
“我站起来了,我起来了,我已经自由!”

路永远使我们兴奋,都来歌唱啊!
这是重要的日子,幸福就在手头。
看它,风一样有力;航过绿色的田野,
蛇一样轻灵,从茂密的草木间
盘上高山的背脊,飘行在云流中,
俨然在飞机的坐舱里,发现新的世界,
而又鹰一般敏捷,画几个优美的圆弧
降落下箕形的溪谷,倾听村落里
安息前欢愉的匆促,青烟的朦胧中
溢着亲密的呼唤,人性的温暖,
于是更懒散,沿着水流缓缓走向城市。

而,就在粗糙的寒夜里;荒冷
而空洞,也一样负着全民族的
食粮:载重车的黄眼满山搜索,
搜索着跑向人民的渴望;
沉重的橡皮轮不绝滚动着,
人民兴奋的脉搏,每一块石子
一样觉得是为胜利尽忠而骄傲:
微笑了,为满足而微笑着的星月下面,
微笑了,在豪华的凯旋日子的好梦里。

征服了黑暗就是光明,它晓得;
你看,黎明红色的消息已写在
每一片云上,攒涌着多少兴奋的头颅,
七色的光在忙碌调整布景的效果,
星子在奔走,鸟儿在转身睁眼,
滇缅公路得万物朝气的鼓励,
狂欢地引负远方来的货物
山峰顶看雾,看山坡上的日出,
修路工人在草露上打欠伸,“好早啊!”

早啊!好早啊!路上的尘土还没有
大群的起来追逐,辛勤的农夫
因为太疲劳,肌肉还需要松弛,
牧羊的小孩正在纯洁的忘却中,
城里人还在重复他们枯燥的旧梦,
而它,就引着成群各种形状的影子
在荒废久年的森林草丛间飞奔:
一切在飞奔,不准许任何人停留,
远方的星球被转下地平线,
拥挤着房屋的城市已到面前,
可是它,不能停,还要走,还要走,
整个民族在等待,需要它的负载。

(选自《闻一多全集·现代诗抄》,上海开明书店1948年版)

杜运燮的成名之作是:1942年发表在昆明《文聚》杂志上的《滇缅公路》,朱自清先生曾在当时西南联大演讲中(其后也写成文章)分析过《滇缅公路》;闻一多先生在编《现代诗抄》也把它收入。

杜运燮的诗歌《缅甸公路》

《游击队歌》,《草鞋兵》,《狙击兵》,《给——》, 《给永远留在野人山的战士》,《林中鬼哭》等。

杜运燮的诗歌《机场通讯》

抗战期间,西南联大外文系三年级学生杜运燮报名休学从军,去中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当翻译,并且写下了一组18首的诗歌《机场通讯》。由于历史的原因,杜运燮不仅回避自己的这一段从军经历,也忘却了这一组诗歌。其实,美国空军志愿援华,为抗击日本侵略,保卫我国的天空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杜运燮从军是伟大的爱国壮举,他为美国空军为中国人民守空抗战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他们都是抗战功臣。《机场通讯》是目前所知描写空军机场内部情况的唯一组诗,也是反映”飞虎队”的少有诗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认识价值;它还是杜运燮诗歌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作品,在杜运燮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

滇缅公路简介

滇缅公路,即中国云南省到缅甸的公路。滇缅公路于1938年开始修建。滇缅公路动用民工15万人,工程师200人。

公路与缅甸的中央铁路连接,直接贯通缅甸原首都仰光港。滇缅公路原本是为了抢运中国国民党政府在国外购买的和国际援助的战略物资而紧急修建的,随着日军进占越南,滇越铁路中断,滇缅公路竣工不久就成为了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这是一条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国际通道。这是一条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筑成的国际通道,滇缅公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摘自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杜运燮,1918年3月17日生于马来西亚的吡叻州实兆远甘文阁(福州人聚居的乡镇)的“山芭”(马来语意为农村)。 中国福建省古田人,现代诗人。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51年起在北京新华社国际部工作。他的诗作《秋》因为“朦胧”曾被诗评质疑,之后“朦胧”一词逐渐演变成诗歌史上的专用名词。他的一首诗《秋》发表之后,因有评论家说该诗朦胧得让人气闷,从此“朦胧”成为诗坛的专用名词,后演变成一个重要诗歌流派。他与穆旦、袁可嘉、郑敏等9位在四十年代从事写作的诗人因合出《九叶集》而被评论界称为“九叶诗派”,在中国诗歌界具有较大的影响。

1918年3月17日,出生于马来西亚。他在当地的一所新民小学读书,毕业后在甘文阁国民学校念初中。当时实兆远国民学校的初中课程是由邻近几间小学轮流承办开课,他只读了半年,便转到实兆远市的中正学校继续完成初中学业。

1934年,他回到中国,在福州三一中学读高中。

1938年,他考入浙江大学农学系,决心走科学救国的道路,但因浙大远迁贵州,便转入厦门大学生物系就读。其时,他进修了中文系林庚先生的“新诗习作”课。经林庚先生的鼓励。

1939年秋他便转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英文专业学习,从此便走上了文学的道路。

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

1943至1945年,杜运燮先生曾远赴印度、缅甸参加抗日中国远征军,为美国训练中心当过通译员。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同年10月,杜运燮先生经沈从文先生推荐,进重庆《大公报》当编辑。

1946年10月回马来西亚探亲,在马亚西亚只小住两三个月,就到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和华侨中学任教员,也当过《中兴日报》翻译。
新中国成立后,他便离新回中国。在途经香港时,曾应香港《大公报》之邀请,任文艺副刊编辑兼《新晚报》电讯翻译。

1951年杜运燮来到北京,便一直在新华社国际部当编辑。“文革”期间,他被下放到山西“五·七”干校劳动,后来当过农民。

1979年3月重返新华社国际部继续从事编辑工作,任《环球》杂志副主编,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研究生导师。

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杜运燮成名于四十年代初期,写于抗战时期的《滇缅公路》等诗作,得到了闻一多的赏识。杜运燮与穆旦、袁可嘉、郑敏等9位在四十年代从事写作的诗人因合出《九叶集》而被评论界称为“九叶诗派”,在中国诗歌界具有较大的影响。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杜运燮的作品《秋》因“连鸽哨也发出成熟的音调”等诗句,而被指责为“朦胧诗”,由此他再次引起诗歌界的关注。他后来出版了《杜运燮六十年诗选》等作品集。

1986年10月被评为译审,享受早期回国定居专家待遇。

2002年7月16日,杜运燮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版权保护声明:云之南华人频道(yznchinese.com)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请尊重原创内容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