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王力教授与昆明粤秀中学
昆明粤秀中学始建于1924年, 当时,因滇越铁路之便,不少粤桂同胞辗转越南到昆明经商聚居於金碧路、同仁街一带。两广同乡会为解决他们的子女入学问题,创办了粤秀中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国各地来昆明避难人口巨增。形势变化的需要,接着在后新街上成立了两广同乡会,为解决子女入学问题,会中的爱国人士苏剑泉、劳锡禧等解囊赞助办起了这所学校,中学部就设于同乡会内, 成为一所12年一贯制完全中学, 直至解放后学校合并。
建校初期校门照片
抗战期间,西南联大许多蜚声海内外的教授都曾经到学校执教、耕耘。二十世纪四十年代,1943年至1946年,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王力先生,曾在粤秀中学担任校长, 著名画家许敦谷先生,曾担任粤秀中学校长。著名钢琴家傅聪、电影演员高明等均是粤秀中学的校友。
学校于2004年12月起,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原盘龙一中更名,恢复使用原粤秀中学校名。目前国中部位於後新街市委幼稚园对面坐145路直达;高中部位於小花园旁坐91路直达。
1940年秋,王力在昆明西南联大当教授时。在昆明东北郊龙泉镇的龙头村租了一间民房居住。这是间原人畜共居的破房子。两层小小的房间,上层住人,下层原圈关家禽。王力稍作修葺就搬进去住了。
王力教授寫過一篇名叫「燈」的小品文,為了避免空襲的危險,疏散到鄉下,告別了電燈,點起了煤油燈。後來因為煤油太貴了,買不起,於是又改點菜油燈。
1943年, 粤秀中学聘任王力先生兼任该校校长,王力把家搬到这所学校, 居住条件较之前大有改善, 王力为粤秀中学的教学质量及淳朴校风,起到重要作用。他曾为该校编写了一首校歌:“越秀之麓,字海菊波。当年庠序先河,旅滇同乡,不废弦歌。滇粤一家无偏颇,四海兄弟共切一磋。师求其良,友求其多,处群其道唯和”。
1944年王力与同仁在昆明西南联大新校舍合影(左起:朱自清、罗庸、罗常培、闻一多、王力)
在昆明,王力白天备课授课,晚上写作。历时整整5年,终于出版 《中国现代语法》和 《中国语法理论》。这时的王力已在语言学研究上留下了许多第一,例如, 第一次给出了语法的定义:“语法就是族语的结构方法。”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8月10日,日本投降,王力一夜未眠。在抗战流亡的艰苦岁月中,王力的研究已经在语法、音韵、词汇、诗律、方言各领域全面铺开,并计划着中国语言学的未来。
西南联大中文系师生1946年5月合影
傅聪先生原所在班级合影(前排左四为许敦谷校长)
1983年王力教授和夫人回到当年昆明东北郊龙泉镇住所和房东的合影
1983年8月,王力教授重返昆明, 感慨良多,在《缅怀西南联合大学》中写道:“卢沟变后始南迁,三校联肩共八年。饮水曲肱成学业,盖茅筑室作经筵。熊熊火炬穷阴夜,耿耿银河欲曙天。此是光辉史一页,应叫青史有专篇。”
1974年学校更名为昆明市盘龙区第一中学。1994年盘龙一中与盘三中合并。1994年8月学校被评为全省首批“云南省二级一等完全中学”。
王力生平
王力(1900年8月10日—1986年5月3日),字了一,广西博白县人岐山坡村。他7岁上私塾。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诗人,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 少年时代,王力时常在刊物上发表诗文、小说,既是勤工,也为追求文学理想。
1926年考进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赵元任。国学院有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大学时,受良师启发, 王力决定从事语言学研究,立志研究“实实在在的东西”。为实现中国语言科学体系的构建,1927年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1954年调北京大学任教授;1956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王力一直从事语言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中国语言科学、培养语言学专门人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在语言学方面的专著有40多种,论文近200篇,共约1000万余字,内容几乎涉及语言学各个领域,有许多且具有开创性。其代表作有《中国音韵学》《中国现代语法》等等。
作者:张蔚 张耀
版权保护声明:云之南华人频道(yznchinese.com)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请尊重原创内容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 yznchinese 电邮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单位和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