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境外苗族的分布与变迁

内容提要:叙述和介绍苗族在我国境外一些国家的分布状况和变迁历史。指出苗族作为一个古老的具有世界性的民族,在其艰苦的迁徙发展过程中,既努力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又注重保持各民族文化传统。 

关键词:中国境外 苗族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分布广阔、具有世界性的古老民族。由于世世代代苗族同胞的不断迁徙,如今这个民族的足迹已广泛散布于亚、欧、美、澳等各大洲。

  中国是苗族的发祥地,至今依然是大部分苗族同胞居住的国家。据1990年7月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大陆苗族共有7398035人,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自治区的高山地带。在中国境外,苗族人口约有100余万,主要分布于越南、 老挝、泰国、缅甸、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圭亚那(法属)等国家。

  在越南,大部分苗族自称“蒙”Hmongb,只有一小部分自称“那苗”。 在越苗族支系很多, 大体可分为5 个主要分支:“白苗”Hmongbdleub,自称为“蒙豆”;“黑苗”,自称为“蒙那”Hmongb dlob;“红苗”,自称为“蒙西”Hmongb shib;“花苗”或“青苗”,自称为“蒙冷”Hmongb Lab或“蒙佐”Hmongbnzhuab;“汉苗”,自称为“蒙刷”Hmongb shuab。

  据越南1991年的资料,在越苗族有50余万人。他们生活居住范围较广,沿越北越南的河宣、黄连山、莱州、高平、山萝、宜安、高谅、河江、老街、清化、义静、安沛、北太、河山平诸省山区,与其他民族杂居,但不象瑶、倮倮、布依等许多民族那样,苗族明显地、成地区地集中。在共同生活的各民族中,苗族人口数所占的比例要高得多。在越苗族主要集中的地区是:同文高原、黄树腓、封土、兴湖、土庙、奠边、顺州、巡教、沙霸、木州县、北河县、沙巴、铎佐州、姆庚塞州等地区。

  在越苗族通常居住在海域800—1700米的高山丛林中,这里地势险峻,巨石嶙峋、山高涧深,道路狭窄,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数地区降雨充沛,有雨季和季之分。

  在越苗族的居住地区并不相连成为一个地带,而常被其他民族的许多居住地区分隔开,但是,各地区的人民,尤其是相毗连地区在宗教和婚姻上仍有一定的联系。

  在老挝,苗族和瑶族通常被合称为“老松人”或“山顶寮人”,意即住在山上的老挝人。老挝的苗族如今已达30余万人。主要聚居在半沙里、乌端木塞、坡里坎、川圹、桑怒、琅勃拉邦、沙耶武里、甘蒙等省,其中以川圹省为最多。他们通常居住山脉两侧的高山地区,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老挝的苗族自称“蒙”。西方学者试图将他们分为三大类:“白苗”、“青苗”和“黑苗”。老挝的苗族大多属于“白苗”,自称为“蒙豆”,“青苗”人数次之,自称为“蒙刷”,“黑苗”的人数最少,只有两个村寨。有的资料认为老挝还有“红苗”。

  泰国苗族人数达132000(包括5万泰国难民营苗族7人,仅次于人数最多的克伦人,占全国山民总数的15.10%,主要分布于北部各府,其中以难府、清迈府、清莱府和达府最多,这4 个府的苗族人口占泰国苗族总人口数的75%以上,另外,苗族在碧差汶府、鼓也洛、南邦、帕府、夜丰颂、黎府、甘烹碧、那空沙汪、猜纳、素可泰、乌泰他尼等府也有分布。在泰国北部和中部地区,至少在13个府有苗族居住。如果不包括近年来逃到泰国的老挝苗族,泰国的苗族村寨约有245个。泰国苗族是该国境内分布地域仅次于克住族的山地民族。泰国苗族同样自称“蒙”,主要有“白苗”——“赫蒙格雷”Hmong Njew。也有人认为,泰国苗族还有“红苗”之分。

  缅甸苗族约有10000人。主要分布在撞邦的果敢区的大水塘、 家地峁、野牛坝、八威、曼洛、八马寨、宋干、麻粟坝、蛇甸坝、嘎门、登尼、莫奈、若开邦等地,他们自称是从贵州迁入缅甸的。

  东南亚地区的苗族世代以刀耕火种(又称斯维顿Swidden),游耕游居为主,流动很大,没有固定耕地,大面积种植罂粟,经常进行周期性的迁移。越南、老挝、泰国和缅甸的苗族虽有一些水田,但主要还是以刀耕火种的方式种植旱地作物。因土地瘠薄,地力易于耕尽,加之不施肥,耕种两三年之后,他们就另辟新地,只要耕地远离村寨,就进行迁移。苗族大多是不断地向前迁徒,但有时也回过头来重新耕种原来抛弃的山地,经过几年休耕,地力便有了一定的恢复。

  越南苗族耕地以游耕山地为主。老挝苗族几乎完全依靠刀耕火种的方式进行生产,传统耕作方式基本没有大的改变。泰国苗族同样过着游耕游居的生活。东南亚各国苗族除大量种植罂粟外,其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麻、蓝靛、烟叶、花生。
  尽管东南亚苗族居住在当地的高山密林之地,且迁徙不定,几乎没有固定的永久性的居住地。然而苗族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力,他们无论迁到哪里,至今自然保护持着他们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民族特征。东南亚苗族与中国境内苗族一样,也是以父系大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在家庭中,家长具有决定一切的权力,妇女的地位常常以其年龄的大小和生育子女的多寡决定,年老的和所生子女多的妇女备受人们尊重。在苗族大家庭中,男性长者威望最高,家长或村长都要尊重他们的意见。

  东南亚苗族宗教信仰基本上与中国苗族类似。越南苗族学者认为,可以附在人身上的“五害鬼”是最可怕的。一旦发现某人“五害鬼”附身,就必须立即请鬼师前来治病驱鬼。老挝苗族相信万物有灵,分别有管水、肥、道路、稻田、狩猎、炉灶、起居室等各项事物的神灵,各家都有各自特有的神,有些人甚至相信神就是自己的祖先,一年要和神见一次面。老挝苗族特别敬重巫师、占卜、丧葬等仪式,一旦举行这类仪式,都要请巫师主持。巫师在老挝的苗族村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泰国苗族信奉各种家鬼,如门鬼、柱鬼、炉灶鬼等,每个苗族家庭都设有祭坛。室外的鬼神也很多,如山神、水神、火神、树神、稻神、土地神等。收获后,要对诸鬼神进行供祭,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各行各业也有自己的神灵,如铁匠要供祭铁神。泰国苗族认为,人生病是因为灵魂离开了身体,或是找不到回来的路,或是被鬼附身而不能回来,这时便请巫师做招魂或驱鬼仪式。

    二

  苗族最初和最大规模的近徙地区是东南亚印支地区,迁徙时间各支系不一,迁徙至各地区的时间也不一致。
  苗族离开中国以后,最早迁入的东南亚国家是越南。越南的苗族绝大多数从中国迁入,一部分是先行到老挝,尔后又迁到越南的清化和义安地区。中国苗族迁徙到越南最多的有三个时期:第一次迁徙时期是距今十四、十五代人期间(约300年前),有杨、江、陆等姓80 户苗族由贵州迁徙到越北自治区河江省同文县,然后向西南方向移动。与中国史料相对照,这时期的迁徙,相当于贵州苗族反抗“改土归流”运动失败的时期。这一活动从明末持续到清初(从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初),可以说,同文县是中国苗族移居越南比其他地区都早到的地方。第二次迁徙时期,在距今九、十代人期间(200年前)。在这一时期, 中国的苗族由两条道路迁徙到越南。一条路是泾河江省同文县,有金、李、黄、陆、周、杨姓的约100户人家,一部分分散到河江省的董树腓; 另一条路是经者街省西马街和北河县境内,有金、陆、周、 宋、 黄各姓的约80户人家。其后,又有伍、宋、杨等姓的30户人家又移居到西北的泰族苗族自治区。这些移居来的人大部分来自中国的贵州,一部分来自云南、广西。在老街省北河县本马街的黄廷钟先生还记得,他的祖先在段移居时期随着带来了石臼。回顾中国史料,可以看到,它符合1796 年到1820年贵州苗族反抗乾隆和嘉庆皇帝起义失败的时期。第三次迁徙时期,也是中国苗族移居到越南比其他各次都多的时期。这段迁徙时期在距今六、七代人期间(约100年至140年间),有一万多中国苗族移居到越南老街、河江、安沛和泰族苗族自治区以及其他各地。这些人大都来自贵州,一部分来自云南和广西。这时期相当于响应太平天国运动反抗清朝的苗族起义斗争时期。这次斗争从1840年持续到1868年。

  此后, 每年都有零星的苗族迁徙到越南, 直到越南恢复和平——1954年日内瓦协定后,迁徙才停止。
  据河江省同文县、黄树腓县,老街省北河县、沙巴县和西北的泰族苗族自治区各县的一些苗族老人讲,中国苗族迁徙到越南有如下的原因:主要是反抗清朝封建者的起义运动失败,被统治者极其野蛮地镇压、残杀所致。除此之外,还有反抗抓兵、抓夫、苛捐重税、土地被掠夺缺乏维持生活的依靠,经常遭受两三层的压迫剥削,被冻饿而死等原因。尤其是第三次迁徙,他们迁徙来的最多,是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清朝封建者的报复,对他进行了残酷的屠杀和迫害。

  大约在1810年——1820年间,苗族开始迁徙街到老挝。老挝的苗族大多由越南迁入。苗族从中国贵州、四川、云南等地首先迁往越南,又转迁到老挝。迁往老挝的部分苗族在越南停留的时间不长,许多只是辗转经过越南而矣,才到老挝。在迁徙的过程中,苗族和瑶族往往结伴而行,表明这两个民族之间存在的某种共性。

  苗族刚入老挝时,他们同山区的卡族人发生了争夺山地的冲突。因为老挝苗族与其他国家苗族一样,他们也大多生活在山区。法国殖民者入侵以后,由于不堪忍受沉重的赋税,1896年,苗族人首次在川圹发动了起义。以后,苗族人又多次举行起义,老挝政府不得不允许他们在规定范围内实行自治。到1945年,已有17个苗族自治区区长。其间,苗族人内部的派系斗争,导致了后来起义队伍的分裂和失败。苗族进入老挝以后,刘、李、毛三大姓家族的势力最大,他们强迫其他姓氏的苗族称自己为“凯东”,意为小皇帝。不久以后,毛姓的家族衰落。在抵抗斗争中,一些苗族首领英勇善战,成为苗族领袖和抵抗者领导人。美国侵略老挝期间,曾在苗族中组建和训练了一支数万人的特种部队由苗族青年军官王宝指挥。

  苗族迁徙到泰国的时间较晚,一般认为是于19世纪中后期迁入的。其迁徙路线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是时间最早人数最多的最北面的一条,即位于老皖的会晒与泰国的昌孔之间;第二条位于靠近万象的宣考奎和黎府之间;第三条是位于稍南的沙耶武里和波纳。从老皖会晒迁往泰国的苗族到达昌孔以后,又分为两支,一支先沿着泰缅边界前进,尔后转入夜丰颂和清迈府;另一支沿泰老边界南下,逐步散居至童仓、彼纳、帕府、开诺等地。另外,1930年前后和1950年左右,部分苗族分别从难府和昌孔迁往达府、甘烹碧府和那空沙旺府。苗族的迁徙主要是沿着大山行进的,最南已到达了那空素旺府的拉咬县的术卡利村。从1955年开始,泰国政府陆续在达府、清迈府、碧差汶府、彭世洛府、黎府和清莱府建立了发展中心。1967年底,很多苗族举行暴动,受到反击后逃到了森林深处。泰国政府为了安抚苗族,便让他们走出森林,继续在发展中心地区生活,但仍有部分苗族躲藏在森林里。
  从时间上来看,苗族从中国迁入缅甸可能更要晚一些。缅甸的苗族自己声称,他们来自于贵州。由于云南地区的同族土司在征战中取得胜利,有三百家苗族大户被迫迁往缅甸。其率领者有4 位:尤树翰(苗族土司)、尤些娄延(头人)、尤建武(苗族将领)、尤八腊(苗族)。在这苗族中,有江、熊、杨、马、温、李、唐、苏等姓的家族。苗族迁入缅甸以后,先居于果敢区的大水和蕨坝,后来因此地果敢人越来越多,便又迁往其它地区。现在,其奈和嘎门的苗族人数最多。另外,也有苗族居住在掉邦首府车枝附近、景栋、若开邦境内等地。缅甸苗族与其他国家苗族一样,世代以刀耕火种、游耕游居为生。

  中国境内苗族大量迁徙到东南亚,有着比较复杂的经济原因和社会原因。日本学者白鸟芳郎认为苗族迁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山地地力耕尽,无法继续耕种。苗族世代多数都是在高山地区从事刀耕火种的农业,大量种植罂粟,因土地瘠薄,地力易于耕尽,加之不施肥,耕种几年后,他们就另辟新地,到耕地远离村寨时,就进行迁徙。②人口不断增多,村寨难以容纳。苗族极为重视男孩。男孩出生后的命名礼十分隆重,而且生男子多多的妇女备受人们敬重,不育妇女很难在他人面前抬起头来。在部分苗族人的心目中,只有儿子才能传宗接代。很多苗族家庭妇女为了要生一个男孩,往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③由于苗族长年生活在介山丛林地带,其居住条件差、医疗卫生条件很差,一旦村寨某人患了流行病,传播很快,因此,苗族常常不断迁徙。④苗族村寨遭他族侵占。除了苗族多以高山地带为居住地外,也有他族在这里居住,时间一长,相互间矛盾不断出现。⑤部分苗族异姓家族之间的世仇或与头人发生冲突而被迫搬出村寨。在以上诸种因素中,第一种又是迁徙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原因也迫使他们不断迁徙。一是生活贫困,租税沉重而被迫迁徙。二是因战争而不得不迁徙。近一、二十年来,苗族从越南、老挝向泰国、美国、法国等国迁徙,其原因之一是由于爆发印度支那战争,迫使苗族向海外迁居。

    三

  东南亚苗族大量迁往欧、美、澳各大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是在印支战争期间,作为难民而远涉重洋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印支地区战火连绵,各国政治局势动荡不安,百姓苦不堪言。这一地区的苗族男性青年,因生活所迫大部分应征入伍;另有一些人因战争由老挝被迫逃往泰国,大多数被收容在难民营中。当时根据国际红十字会组织的呼吁决定,将印支难民(包括越南境内的)分别由中国、美国、法国、加拿大分摊接收。基于以上历史背景苗民于1975年开始从老挝、泰国、越南分批移居西方一些国家。到目前为止,迁徙到美国的苗民有20余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老挝,有一小部分来自越南、泰国。生活在美国的苗族,主要聚居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弗雷斯诺市、威斯康辛州各小社区和圣·保罗明尼亚波利斯双城和明尼苏塔州其他各城。其它如威斯康星州、伊里诺思州、密西根州、北卡罗林纳州、田纳西州、得克萨斯州、乔治亚州、俄勒冈州、华盛顿州、蒙太拿州、内华达州等都有苗族居住。在美苗族居住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且都居住在城市。从语言学上看,其语言均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川黔滇方言中的川黔滇次方言,与我国的川黔滇方言苗语言相通,词汇和音调虽有某些变化,但至今,相互之间仍能直接用苗语通话。

  本世纪70年代末,在大批苗民迁徙美国的同时,也有不少苗民来到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在法苗民共有1.15万人,加拿大约有1000名苗民,澳大利亚有15000余名苗族同胞, (法属)圭亚那和南美约有1500名苗民,阿根廷约有130名苗民。由此看来, 苗族已散居于除主体在亚洲以外的美、欧、澳等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
  在美苗族在吸收现代科学文化来发展自身的同时,还注意将自己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保留下去,并尽力使她得到发扬光大。在美苗族家长们(尤其是那些在东南亚度过其青少年时期的苗族)要求自己的孩子必须掌握两种语言,即英语和苗语。孩子们首先要掌握的当然是自己的母语,这主要在家庭中完成。但是在学校里,每天除了公共的英语课程以外,苗族学生还得上一小时的英语课,既学习语言文字,又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即使是大学生,不管学什么专业,如果不掌握英语文和有关苗族的知识,那往往就会被认为是不合格的苗族人才。

  令人可喜的是,目前,在美苗族,通过苗族自身的不断努力,他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美国各地,凡是有美国聚居的地方,人们可以看到从快餐服务业到专业药剂师,从体力工人到工程师,从厨师到餐馆经理,从小杂货店的老板到小银行的老板,都有苗族人在工作。还有一些人已成为大学教授、律师、医生、工程师、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等等。更有一批年青的苗族进入加州大学、伯克莱大学、洛杉矶大学和西点军校,他们将成为能够立足于美国社会的一支未来的苗族新生力量。据美国苗族同胞王志明先生介绍,到1997年,美国苗族已有100 余人获得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另有500人取得或正在攻读硕士学位, 至于取得学士学的人就更多了。所有这些,比他们还在东南亚时期的教育状况,的确是一个惊人的变化。

1976年和1979年有两批苗族先后到达(法属)圭亚那,政府帮助他们在那里建立了两个村子,即可可村和加乌黑村,一村有100户人家, 另一村有120户人家。政府还帮他们在那里建立起了学校, 除了教法语及其它课程外,每天也教一小时的苗文,还教孩子们唱本民族的山歌等。苗族乍到圭那亚(法属),法政府曾制定了规划,打算让苗族种植水果以致富。但苗族很快发现,当地市场上蔬菜价格远远高于水果价格,于是,他们便大面积地改为种植蔬菜。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这两个苗族村子的生活水平超过了当地土著居民的生活水平,村里安置了水电设施,铺上了柏油马路,办起了医院,还购买了联合收割机。而这一切主要是靠苗族人民自己勤劳所致。当时,法国政府只在他们到达圭亚那最初两年里给予援助,每人每天可得到40—50法郎。圭亚那苗族能在短短的时期内取得这样大的成绩,与他们的文化水平是分不开的。他们乍到(法属)圭亚那,就努力学习法语和英语。如今,他们大部分会说法语,从而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新的居住区扎根。

  目前,在澳达1500名苗民,主要分布在澳洲东部海岸的几个大城市里,霍巴特市约有350名苗民,墨乐本达410名苗民,在堪培拉有30余名,在悉尼有280名苗民,按照传统的迁徙方式,一群大约有11 户苗民从澳洲南部搬迁到布里斯班市和品士兰州Cairns,如今,在那里生活的苗民人数达250人,他们主要是因为喜爱北方的热带气候, 他们在那里大多种植香蕉,1982年,在澳天主教发动42名杨姓苗民为信徒,并将他们安置在Whyalla市,这是澳洲南部的一个工业城市。后来,他们由苗族社区人员帮助迁到墨尔本,继续从事苗族信仰和传统仪式活动。

  在澳苗族均来自老挝,绝大多数属于“白苗”Hmongb Ndawb;仅有3户“青苗”Hmongb Njua,然而他们说“白苗”方言。
  第一批苗民于1968年迁徙到澳大利亚,当时有七位受过教育的苗族男同胞在科住坡计划安排从事有关人类学、医学、经济学、病理学、会计学和神学研究。

  目前,在澳苗民有杨、王、李、陶、伍、张、韩、毛、贺、罗、潘等姓氏,其中杨、王、李、陶姓占大多数。他们在澳洲政府的帮助下也办起了苗文学校,以大致相同的方式(在东南亚时期)发展着自己的文化教育。

  苗族进入西方国家,其对西方生活的适应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一方面,苗族是来自亚洲山地的居民,从事斯威顿农业经济,他们有自己传统的宗教体系和家庭观念,信仰祭祖拜神和万物有灵,文化传播大部分仍靠口头流传的形式;另一方面,西方是现代工业文明及资本主义社会的中心,都市生活复杂多变,个人主义色彩浓重,金钱至上,人际关系淡漠,竞争激烈等等。由于这些社会文化背景上的差别,很多苗民在西方国家遇到了各种障碍,如语言不通、高失业率、依赖社会福利救济等等。要克服语言和文化上的障碍,仍然需要时间,很快地类似或成为西方国家社会这个大熔炉中的一部分不是最好的解答方案。最好的解答方案应是保持苗族优良传统;同时尽可能地学习吸收在西方社会生存所必须掌握的东西,独立自主,减少失业率和社会福利救济。

  西方苗族中的青年一代,易于接受西方生活方式,在学习英语或法语方面,他们不象该族中的中老年人那样学习很费力,然而,这一代人对其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了解不够,有些知之甚少,这引起了老年苗族的关注。苗族是一个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凝聚力极强的民族,为了维护本民族的传统,振兴民族,增强本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意识,西方当地苗族中的一些有见地的苗族人士便想方设法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体有:(1 )充分利用苗族的各种传统节日和集会的机会,举办各种怀念祖先、忠于本民族教诲的活动,讲述苗族的迁徙历史和历代民族英雄的事迹,以激发青年一代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中国境外,无论是东南亚苗族,还是西方国家苗族,他们中一位不幸去世,决不只是死者的亲朋好友对死者的哀悼和对死者家属的慰问,而是同一社区的所有苗族同胞一同前来哀悼死者,可以说,苗族丧葬是苗族凝聚力的象征,它是将个人为群体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另外,西方苗族皆过苗年,平时穿载不甚讲究,也不要求统一,然而苗年之际,苗族男女老少,皆穿本民族服饰,共庆佳节,相互间联络情谊。(2)西方苗族定期召开苗放问题讨论会,该会首于1982 年在美国召开,主要就苗民族文化西方所发生的变迁以及苗族所需要保持的习俗进行热烈的讨论。(3)成立苗族联合会,苗族文化协作公司, 主要帮助苗族建立联系,指导苗族生活,发展苗族的语言文学和文化教育,促进苗族的繁荣和进步等。

  西方苗族虽然几经辗转,迁徙频繁,然而他们始终认为他们自己的故乡在中国。多年来,他们本着“自强、自立、拼搏、进取”的实干精神,他们不仅适应了西方的生活方式,逐步走向迁徙所在国的主流社会,依然保存着苗族文字、语言和风俗传统习惯,创办了苗族文字的报刊和苗族语言的电视台,培养了一大批自己从事苗族文化事业的人才,发展了苗族文化。对此,我深信,苗族在西方吸收现代科学文化来发展自身的同时,也能够将自己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保留下去,并使之得到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Glenn L. Hendricks,BruceT.DowningandAmosS. Deinard ed. 1986. The Hmong in Transition. NewYork:Centerfor Migration of New York, Inc.
2.Henry T. Trueba, Lila Jacobs and Elizabeth Kirton 1990. Cultural Conflict and Adaptation:The CaseofHmongChildrenin American Society. New York:The Falmer Press.
3.Keith Quincy. 1988. Hmong: History of a people.Cheney:Ea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 press.
4. Judy Lewis. ed. 1992. Minority Cultures of Laos: kammu,Lua, Lahu, Hmong, andIuMien.California:SoutheastAsiaCommunity Resource Center.
5.杨通儒、李廷贵:“国外苗族情况和目前遭遇”,《贵州民族研究》,1982年第2期。
6.郭净:“国外苗族人口及其分布”,《贵州民族研究》,1986年第4期。
7. 琳心(越南):“苗族的迁徙史及其族称”, 《东南亚》, 1985年第1期。
8.潘正才:“论苗族及苗族文化在国际上的分布与影响”,《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

作者简介:谭厚锋,男,侗族,1968年生,大学毕业,贵州民族学院图书馆馆员,发表有《民族文献发微》、 《天柱侗族作家群论》等文。

版权保护声明:云之南华人频道(yznchinese.com)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请尊重原创内容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 yznchinese 电邮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