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过大年 | 师宗彝族绑神猴
在云南省东南部的师宗县雄壁镇大堵杂彝族村一带, 一直流传着一项民俗活动——绑神猴。绑神猴,在彝语中,也称绑山花子。
云南于公元783年曾建立了以彝族先民为主体的“南诏”奴隶制政权,唐王朝曾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彝族崇拜虎,喜欢喝酒反映了彝族原始宗教的意识。素有“歌舞民族”的盛誉,以“火把节”中的大三弦为代表。师宗的彝族主要聚居于龙庆彝壮族乡,其余各乡(镇)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自清朝雍正年间大规模“改土归流”以来,多数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与汉族杂居,主要支系有黑彝、白彝、干彝、阿务,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中的东部和东南方言。
大堵杂村始建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70余年历史。据说是三兄弟全家从大理迁来,一人留在大理,一人在路南,所使用的语言除本民族语言外还使用汉语。
彝族人的祖先迁来定居后,受到外族人的侵犯死伤过多,抵挡不住,剩下的人便退进了密林之中,四处躲藏,追兵随后赶来,彝家人祖先便躲进“过山龙”丛中,但“过山龙”只能遮住身体,脸还露在外面,眼看追兵就到,急忙从身边树上摘下一块树皮挡住脸部,这时猴子从树上跳下向森林深处跑去,追兵以为是人便跟着追去,他们的祖先躲过一劫得以生存下来,后来人们认为是猴子救了他们的祖先,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和猴子,便扯来藤条制作面具,装扮成猴子跳跃玩耍,世代相传至今。“猴子”彝语叫“阿奴”,经过演变,现在叫“阿奴得”,汉语叫“装扮猴子”,再者他们把“猴子”当做神,所以现在叫做“绑神猴”。
绑神猴原称绑山花子(猴子),产生于当地,每年春节的大年初一都要举行一次,世代相传至今,从未间断。
开展此项活动前,把原有面具找出洗净凉干后用通草、山药、毛发等进行粘贴,再用色料绘制备用。如原面具损坏或不足,另找木料重新制作,面具由村里威望极高的长者专门制作,制作时(除徒弟外)不允许其他人观看,制作好后由本人保管,在年三十晚上凌晨后送入村外林中(一年在东方,一年在西方),分别藏好后回村,天亮后由10至40岁的男性村民到藏面具的林中绑山花子。材料用山上采来的过山龙、野葛根藤在人身上从头到脚进行绑扎,绑好后带上面具,等所有人都绑好后待号令,当听到三声火药枪(大鞭炮)鸣响,众猴子从林中出来学猴子奔跑模样又跳又叫涌向村口,村民列队在村口鸣枪、放鞭炮迎接“神猴”的到来。进村后,来到村里较广的场子上,自由自在追打耍跳一阵,随后举行祭拜仪式,主祭由村里有名望的长者来主持。场上摆一供桌,桌上用青松毛铺盖,桌上摆放一碗米饭、一块方形肥肉、一碗酒,桌旁有一主持口中念念有词,祈求来年全村民众安居乐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满门、六畜兴旺。主持边念边将酒斟三杯,端给推选出的三位“神猴”,“神猴”接酒后面向供桌,主持同时下蹲三下作揖,向上跳三下,然后转身向相反方向,背对供桌重复三作揖三跳,随之把酒向后泼向供桌,表示敬天地,主持顺手抓起桌上的青松毛撒向“神猴”,表示把不好的东西、不吉利的事请“神猴”带走。紧接所有“神猴”分为每三人一组挨家入户拜年,每到一家户主点上香烛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葱、蒜、糖、肉、粑粑等东西(作为谢礼),让三位“神猴”拿在手中,分别向前、向后三作揖三跳。葱表示聪明;蒜表示能说会算;糖表示搪塞,不如意的事都由“神猴”搪掉;肉、粑粑表示五谷丰登、平平安安、无灾无难。各家各户拜完之后,所有“神猴”都返回到原来祭拜的场地,由本村青壮年及长辈手持刺刀,把绑在“神猴”身上的藤条割断以示驱邪除魔。
绑神猴这一传统民俗活动记录了雄壁、丹凤一带彝族的发展历程,对于研究彝族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其活动举行的意义深远,为人民祈福,带给人民幸福、和谐,对未来美好生活愿景充满希望。该活动深受人们喜爱,积极健康,寓教于民,具有积极的宗教信仰理念,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文化价值丰富。
文章来源: 文化师宗 师宗县文化馆
版权保护声明:云之南华人频道(yznchinese.com)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请尊重原创内容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 yznchinese 电邮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单位和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