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之乡 — 广南
广南县城全景
铜鼓广场全景
铜鼓是我国南方濮、越人创造的一种重器。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之瑰宝。迄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魏书》卷三百六十九的《僚传》载:“俚僚制铜鼓。”文中所说:(僚)铸铜为器,大口宽腹,名曰铜爨。国家民委编纂的《壮族简史》称:“壮族是最早铸造和使用铜鼓的民族之一。”壮族人民沿袭古制,每当节日、喜庆、兵事、婚丧、祭祀、礼乐等,均鸣铜鼓以聚族人,鼓舞斗志,振奋民族精神,摧人进取,具有一定的向心力,久而久之,铜鼓成为传世之宝,护寨之神。唐代刘恂《岭表录异》卷上说:“炉铸之妙,实为奇巧。击之响亮,不为下鸣 。”清乾隆《开化府志》就有“击铜鼓、铜沙锣以祀神”的记载。清道光《广南府志·文艺》载知府董国华作《铜鼓铭并序》诗:
征南人去已千秋,
铜鼓还教绝壤留,
细巧花纹侔骆越,
太平歌唱集蛮酋。
摩挲尚有神灵气,
剥蚀都无风雨尤,
见说边城刁斗静,
频将遗制溯鸿猷。
2008年广南县“铜鼓神韵”展览
署知府李熙龄于清道光二十八年作《铜鼓遗珍》诗句:
伏波遗鼓制弥工,
斑剥何曾蚀雨风,
异代珍为夷俗乐,
当年铸就汉家铜。
摩挲遥想销兵气,
歌唱长思立柱功,
不朽勋名谁继美,
千秋寄迹武侯同。
那么,现在假如有人问,句町故地广南的古代民族,最有代表性的文化遗物是什么?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是铜鼓!
铜鼓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文物,集冶金、铸造、绘画、雕刻、音乐、舞蹈于一身,凝聚了许多民族世世代代的心血和才智,是研究这些民族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一部不成文的百科全书。它属青铜器范围,其物质文化基础是青铜器文化。壮语称作“宁董”,彝语称之“嗨嗲”,是壮族、彝族视为财富与权力的象征,恐怕更重要的是重器、贵器和礼器,最根本的特性就是起到了各种不同的文化和法则功能。《广州记》所述:“俚僚铸铜为鼓,鼓唯高大为贵,面阔丈余。”庞大铜鼓悬置于庭堂,有如中原地区象征皇权的铜鼎,是权重一方的民族首领的无上威严,令人望而生畏。它既是宗教之神乐,又是伴舞之娱乐,更是人们精神的动力。原来着力于天地万物的布局拓展到阶级、心灵等细微层面。其兼顾了审美与社会发展双重要求;作为万物源泉的太阳被装饰在铜鼓鼓面的中心,世间万物在其光芒照耀下滋生繁衍,正是以自然之法寓意阶级教条与社会之法!作为雨神与生殖崇拜化身的蛙饰及作为雷神化身的云雷纹被装饰于鼓面,象征着人民生活风调雨顺、生生不息。从广南小尖山古墓群出土的大量铜器来看,古代广南铜矿资源比较丰富,早在战国时代,铸铜技术就比较成熟,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古代广南铜鼓文化乃至整个青铜文化的问世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条件,所以广南出土和传世铜鼓较多。《后汉书.马援列传》中载:公元一世纪伏波将军马援征交趾(越南)得“骆越铜鼓”,其事发生在古句町国广南境内。自汉至唐,铜鼓由乐器转化为民族首领的权力重器和神器,铜鼓文化在广南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宋代以后,中央王朝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政策,元明清实行土司制度,铜鼓的权力重器功能逐渐下降和衰微,但其神器和乐器功能仍在提升,时至今日,广南县境内的者兔、者太、底圩、八宝、五珠、那洒等乡镇的壮族、彝族,逢年过节,婚丧喜庆,都还在使用铜鼓。随着民间祭祀活动的频繁,铜鼓也常陈列于祭器当中,逐渐被赋予神秘色彩,成为通灵的圣物,演变成为沟通人神的礼器。
那洒贵马铜鼓舞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赐滇王印,云南设郡县,益州郡就设有二十四个县。在这个时期云南的铜业发达,有“滇铜外运、粤盐入滇”之说,铜鼓、贮贝器、铜枕、葫芦笙等铸造的器物大批出现。据《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时期,许多“官私贾人”将“国之重宝”的铜钱偷运到南方地区卖给当地“夷人”(少数民族),夷人将铜钱熔化,用来铸造铜鼓。可见,当时把铜鼓看得比流通货币还贵重。至此,广南的铜鼓文化、青铜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是滇东南片所极为罕见的,在全球出土的8种铜鼓类型中广南就有5种。到目前为止,在广南境内出土和传世的铜鼓已达42面之多,从早期万家坝型至晚期麻江型等类型铜鼓,数量多,分布广,时间跨度大,是一个发展较为成熟的铜鼓群。广南自古就有使用铜鼓的习俗,历史文献也多有记载,至今铜鼓仍流传在壮、彝民族中。目前已出土和经调查注册登记的42面铜鼓中,早、中、晚期类型皆有。其中万家坝型2面,石寨山型2面,冷水冲型2面,遵义型3面,麻江型33面,除石寨山型阿章“竞渡鼓”收藏在云南省博物馆1面外,万家坝型沙果Ⅰ、Ⅱ号鼓收藏在广南民族博物馆,遵义型新发寨鼓、麻江型底先鼓各一面收藏在文山州博物馆外,其他30多面仍传承在壮、彝民族民间中。沙果I、Ⅱ号鼓、阿章鼓和者克鼓为出土鼓,其余为传世鼓。沙果I、Ⅱ号鼓分别于1985年4月,1983年3月在五珠乡沙果壮族村后山南、北坡上发现。经测定,Ⅰ号鼓早于Ⅱ号鼓,均属春秋中期遗物。属广南最古老的铜鼓,至少有2600多年的历史,可进入世界上最早的18面铜鼓之列。
广南石寨山型阿章“竞渡鼓”于1919年在黑支果阿章村发现。该鼓炉铸精工、造型端庄、纹饰华美、文化内涵深邃,是句町铜鼓中铸工和纹饰最为精美的。铜鼓高47厘米,鼓面直径68厘米,鼓上既有抽象的点(乳钉)纹、弦纹、锯齿纹、回(云雷)纹、圆涡纹、绳纹、网纹、编织纹等纹样,又有抽象的鹭纹、牛纹、羽人纹、武士纹、船纹等纹样。创世神布洛陀使万物分成“都博”(公的)和“都咪”(母的),只有公母结合才能生成世界,古代先民们按照这一意识制作的铜鼓;其鼓面、鼓身、鼓足的形制及内容体现了句町人的三元宇宙观念。此观念认为:宇宙是由天、地、水三种物质构成的,最初是一个混沌的球体,后来被创世大神布洛陀分成天、地、水三界,其中天为上界,由神灵居住;地为中界,由人和各种动物居住;水为下界,由水族居住;由于“天之诸神,以日为尊”,所以太阳要铸在鼓面中央;由于鸟能通神,所以鼓面上要有飞鸟,特别是有冠翎的翔鹭。在其铜鼓的鼓面饰有太阳纹,分14芒,其外分5晕,饰多种几何图案,反映了句町古国时期古人们对太阳的崇拜;铜鼓的胸饰船纹,共有4组,每船上表现人物4—5人,人物头上带羽冠,船上的众多人物有巫师、划桨者、掌舵者等等。大家都各司其职,祭祀的四膄船上以标柱上高悬鼍纹的船为首然后围绕着铜鼓按照顺时针方向行驶;鼓腰饰椎牛纹、鸟纹、舞人纹等,纹饰生动、自然;腰部用竖直的几何纹饰将所有人物分开,人物头戴高高的羽毛,称其为羽人。他们有的举手跳舞、有的以牛来祭祀,鼓腰与鼓胸部之间饰有4耳便于悬挂。这件铜鼓最引人注目的是胸部装饰的船纹记录了一场规模盛大的祭祀活动。这些纹饰不仅反映了句町人的自然崇拜、心理诉求,法则意识和宗教观念,而且还反映了句町古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阿章“竞渡鼓”是铜鼓文化的典型代表,被称为云南铜鼓之冠(国家一级文物),现珍藏在云南省博物馆,属镇馆之宝,历来被研究铜鼓的专家和学者所重视。应该讲铜鼓是壮民族族群记忆的载体,故有“读懂铜鼓、就读懂了壮族”之说。
黑支果乡牡宜村古墓群考古文物挖掘。
1919年出土于黑支果乡牡宜村“广南铜鼓 ”为西汉的石寨山型鼓,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2011年出土于黑支果乡牡宜村西汉时期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石寨山型铜鼓 。鼓面部宽大,胸部突出,腰部呈梯形,足部短而直,纹饰丰富华丽。鼓面主晕为旋转飞翔的鹭鸟,鼓胸主晕是人物划船纹,鼓腰主晕是羽人舞蹈纹。
万家坝型铜鼓,以云南楚雄万家坝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鼓为代表,是原始形态的铜鼓。鼓面特别小,鼓胸特别外凸,鼓腰极度收束,鼓足很矮,纹饰简单、古朴。
麻江型铜鼓以贵州麻江县谷峒火车站出土的铜鼓为代表。体形小而扁矮,鼓身胸、腰、足间的曲线柔和,无分界标志,腰中部起凸棱一道,将鼓身分为上下两节,纹饰出现大量汉文化因素,有的印有汉字吉祥语和年号。
西盟型铜鼓以云南西盟佤族地区仍在使用的铜鼓为代表。器身轻薄,形体高瘦,鼓身为上大下小的直筒形,胸、腰、足没有分界线,鼓面太阳纹一般为八芒或十二芒,三弦分晕,晕圈多而密,纹饰多小鸟、鱼、圆形多瓣的团花、米粒纹。鼓面立体青蛙常见二蛙或三蛙甚至四蛙叠踞。
广南的铜鼓经历了初盛、鼎盛、衰落、再盛的发展过程。初盛当在沙果鼓时期,尽管制作粗糙,但表现了广南民族的文化观念。随后出现的黑支果石寨山型“阿章鼓”制作精巧,纹饰丰富,与沙果鼓相比,显然出现了一个跳跃式的发展,这是广南将铜鼓视为“重器”的观念导源。随后的冷水冲型鼓是铜鼓中的第三代,广南现存2面。此二鼓制作粗略,纹饰单一,与同期铜鼓相比,判若异型。广南铜鼓初显衰落,到遵义型鼓时才有所改观。遵义型鼓广南现存3面,其工艺较精致,纹饰较繁褥。在广南的出现和产生麻江型鼓群,制作精美,体积比前类型鼓都小,纹饰各异,多姿多彩,除在其他地区铜鼓中经常出现外,还出现许多特殊的纹饰,就像金秋里的晴云晚霞,绚丽多姿。明清以后,封建王朝对民族地区加强了统治,逐渐“改土归流”,最终废除了土司制,地方民族首领独霸一方的地位削弱,乃至完全丧失。作为民族首领统治权力象征的铜鼓,丧失了原来的作用,不再是少数贵族所垄断的权力重器,财富象征和祀神礼器,成了广大民众所广泛使用的一般娱乐乐器。广南的铜鼓文化在我国铜鼓林中是一个独特的“部落族群”,以浓烈的地方性、民族性,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鼓文化。
虽然铜鼓是由铜釜演变而成。最早用作炊具,古代南方民族亦做为礼器,是权力的象征。其声洪远,故又是传递信息的工具。但是铜鼓被民间视为吉祥之物,平时妥善保存,遇隆重节日或婚丧礼仪才击鼓而舞。历史沉淀演绎的铜鼓舞是古代壮、彝民族融合的文化产物,壮族认为敲铜鼓起舞,可以为村寨降妖驱邪,祈求平安;彝族认为铜鼓是万物之灵,敲响铜鼓跳舞,可以向上苍祖先传递后人的意愿,顶礼膜拜已经到了“先祭铜鼓,再祭祖先”的程度。民间口传古时候的百越民族(壮族)开发特磨道(广南)地区,对彝族推行“以夷制夷”策略,致使民族文化相互渗透,铜鼓舞便在这一时期融合发展和传承,也是民族之间共同团结繁荣发展的见证。至此原始古朴的“祭铜鼓”、“跳铜鼓舞”经久不衰,而被誉为世界铜鼓文化演绎的“活化石”。2006年5月20日,广南的铜鼓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曾以《铜鼓的回响》亮相央视《走遍中国》栏目,真可谓是铜鼓之乡。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铜鼓是句町故地广南不可多得的资源优势,值得人们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
兰天明
作者系:中共广南县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广南县壮学会副会长、广南历史文化研究专家、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政协文山州第十一届、十二届委员、政协广南县第九届委员
地址:云南省广南县人民政府(莲城镇南秀路159号县人民政府大楼)
邮箱:wsgnwl@163.com;QQ1533187125
电话:0876—5155661(办公室、传真);13404948688邮编:66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