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滇南小山村凭啥成了世界建筑遗产?
由于工作需要,我经常行走在各地的乡村。而少数民族众多、文化多姿多彩的云南是我特别关注的所在,但因其地域广大,山高路远,交通多有不便,各民族村落众多,要想全部走遍实在是奢望。
因此,只能挑选一些有突出特点的村寨去。不过,即使是这样,能去上一次的村庄还是有限,而能让我去两次以上的村子更是屈指可数。又怎能想到,在远离中原内地、甚至也远离云南省城的这样一个南国小山村,我竟然去了三次。
正是仲冬时节,我国的北方早已是冰天雪地、寒风刺骨了,而地处滇南的建水却是天蓝云白,暖阳高照,野菊花、三角梅等开得正艳。
团山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泸江河南岸,距离建水县城仅有10多公里,依山傍水,个(旧)碧(色寨)铁路从村旁穿过,交通还是相当方便。
上午9时,伴着一声长笛,我乘坐的小火车从建水古城临安火车站缓缓驶出了。这是一趟体验式的观光列车,每小时只有20公里的时速,一路上走走停停,直到临近中午,才抵达了百年老站—–团山站。下了车,我便往村里走去。
泸江水在静静地流淌着,路旁的树上仍是绿叶,一蓬蓬高大的野菊花发射出金黄色的光芒,四周的田野里也还有一片片绿油油的庄稼。这是我第一次坐火车进村。记得以前我来团山时,整个村子还处于没有进行旅游开发的原始状态。今日的团山,变化相当明显。紧靠着村头荷塘处,现在为各地游客修建了一个停车场,而且村民开设的特色小饭馆已经是一家挨着一家。
走进村口,见到那个书有“团山村”的牌楼正在修缮,原来四处乱串的猪、鸡、狗什么的都被关在家中,修整过的村道显得十分整洁,屋顶上不知名的红色野花随风摇曳。
十多年前,我第二次去的时候,无需买门票即可自由进村。现在确实今非昔比,入村必须买票,因为它已变身为国家4A级景区了。
这个地处云南南部山区的小村落,究竟为何能有现在这样大的造化?追根溯源,还得感谢一个江西人。
“团山”,本来出自当地少数民族彝族话语,原意是“藏金埋银之地”。
据村中大户张氏族谱记载,早在我国明代洪武年间,张姓始祖张福乃江西饶州府鄱阳县许义寨人,进入滇境做生意,最初寄居在建水城西门外兰头坡一带。后来,张福发现城外团山一地“形势耸拔,众山环拱,甲于全境”,风水不错,便在此安家落户。张福不仅勤于劳作,还为后人留下了“百忍”家训。经其子孙不断扩展,逐渐建成一个大的村落。张氏族人牢记祖先遗训,奉“百忍家风”为准则,人才辈出,务农、经商都有声有色,也把团山村建设得有模有样。
说到这里,为了更好地理解团山村的古建筑,就不能不聊一下建水。
作为国务院颁布的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建水古称“步头”,唐南诏时筑惠历城(汉语译为“建水”),元朝时设建水州,明代设临安府,距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这里自元代以来便为滇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兴盛长达七个世纪之久,以“滇南邹鲁、文献名邦”美誉而闻名,古城有著名的孔庙、朱家花园、双龙桥等古建筑,彰显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因此,来建水经商的张福及后裔子孙,自然少不了受到临安文化的影响。
徜徉于团山村,不难发现,整个民居建筑群规模不同,大小不一,形式多样,布局灵活,外雅内秀,变化丰富,深深地打上了中原文化与边地文化交融的烙印。主要有张家花园、将军第、皇恩府、大乘寺、上庙、下庙、张氏宗祠、东寨门、南寨门、北寨门、秀才府、保统府。
由于眼下不是旅游旺季,故而此时前来团山旅游的外地人不多。除了与我一起乘小火车来的这批人,我在村里仅偶遇了三、四个说法语的外国游客,看起来他们对这个古村落也很感兴趣。
沐浴着冬日融融暖阳,缓步沿着青石板路前行,我边走边拍。但见,许多老宅雕梁画栋,一些老房子墙体斑驳陆离,房顶上甚至长满了茅草,听不见狗叫鸡鸣,显得十分古朴宁静,尽可以感受在高楼林立、汽车拥堵的大城市里了无踪影那温暖的乡愁。
根据统计,团山村现存传统民居16座,寨门4座,寺庙3座,宗祠1座,另有一批彝汉文化融合的士掌房建筑,占地面积18384.5平方米,建筑面积16158平方米。在一些老房子、老牌楼、老寺庙和祠堂里,用材考究、做工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依然随处可见。无疑,作为滇南地区民居的代表,这些既是融合了汉彝文化的建筑典范,也很好地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个边远偏僻之地的小山村中为何能建成了如此多、富有文化含量的精美房屋、寺庙?显然,仅靠种地是不够的。清代光绪年间,距此不远的个旧锡矿开采日渐兴盛。素有经商传统的张氏后裔便走出山村,重操旧业。在积累了一定的本金后,他们组建了“天吉昌”商号,并逐渐把生意拓展到省城昆明,乃至上海、香港和越南海防等地。买卖越做越大、钱也越赚越多,聪明能干的团山商人不断通过马帮,把一垛垛银子运回家乡,开始翻修、新建出一座座雕梁画栋的精美华屋,令团山村演变成一个“民居博物馆”。
在团山村,最耀眼、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自然是张家花园了。它是一组包含有居住、防御、祭祀功能的庄园式民居建筑群,在整个团山民居建筑群中规模最大,占地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其建筑形式和装饰工艺代表了当时建水地区房屋营造技艺的高超水平。
值得庆幸的是,得益于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村民的爱护,张家花园历经百年风雨,仍然保持得相当完好,鲜明地体现了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等云南传统民居的主要特征。
诚然,这张家花园与建水古城里的朱家花园相比,自然要小很多,但因其坐落于一个山村之中,倒也尽显不凡。其院外是一个典型的中原内地汉族民居的门楼。进去后,左手是多进院落,有多间用来居住的二层楼房,带有小天井,右手则是一个带有池塘、假山、戏台,供休闲用的花园。而且,门窗、房梁、立柱及墙体等多带有各种精美雕刻图案或彩绘、书法作品,内容丰富,构图严谨,简炼活泼,布局多样。
我看到,到底是时代不同了,除了种地,团山村人顺理成章地打起了乡村旅游牌,不仅开起了餐馆、客栈,也出售一些草编、绣花鞋之类的手工艺品。
再次走马观花团山村,让人高兴的是,在大家的帮助下,整个古村落克服了诸多困难,修缮保护做得很有成效。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普遍追求现代化高楼大厦的今天,全村仍然比较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特点,又有当地彝族建筑的风貌,为世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的确值得敬佩。
随着这一古村落中古建筑价值被逐渐发现与认识,团山村已经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它被入选了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名录。世界纪念性建筑保护基金会对团山村做了这样的评判:“这里的建筑物有着端庄的外表,装饰着价值极高的优雅精致的木雕花格窗户,雕镂精细的木、石、砖各种浮雕,并有非常美丽的彩绘装饰,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未经触动的珍贵遗产的典范。”
来源: 鸟语茶香 作者:任维东
任维东, 《光明日报》资深记者及该报云南记者站站长, 多年来采写刊发重大新闻、调查新闻、深度人文地理和舆论监督报道等各类新闻作品。参与撰写《特色文化产业融入“一带一路”——来自云南的一线调研和思考》, 滇池污染和治理的系列报道等。
1983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工作3年后,1986年9月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研究生,1989年7月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分配至《人民日报》社工作。从1989年8月至2003年3月,一直任《人民日报》记者。现为《光明日报》云南记者站站长。
多年来一手拿笔,一手拍照,撰写、拍摄与发表了大量文字和摄影作品,著有《探访东方大河 》、《神秘的金三角》、《云南故事》等。1995年加入中国民俗摄影协会,1999年入选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摄影家全集》。
版权保护声明:云之南华人频道(yznchinese.com)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请尊重原创内容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 yznchinese 电邮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