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广南府

作者: 兰天明

清朝是我国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广南沿袭了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十一月,改置的广南府。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清朝廷任命侬鹏袭土同知职起。直到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设县,治所都在今广南城内,历经了231年的历史。至此清之广南府,其辖区在“云南省东南八百五十里,东西距七百二十里,南北距四百三十里。东至广西思恩府土田州(今田阳)界四百二十里;西至开化府(今文山)及广西州(今泸西)界三百里;南至交趾(今越南北方)界二百九十里;北至广西泗城府(今凌云)西林县界一百四十里;东南至广西镇安府(今德保)界二百九十里;西南至临安府阿迷州(今开远)界四百里;东北至广西泗城府西隆州(今隆林)界二百一十里;西北至广西弥勒县界三百里;自府治(今广南)至京师九千五十里”。明崇祯六年(1633年)广西上林长官司(今广西西林县、田林县大部分)辖地划归广南府管辖;清康熙四年(1665年)复归广西。其府治属地称得上广袤千里。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莲城


清代道光五年广南府辖境全图


清代道光五年广南府城全图

清初,原广南土同知侬鹏于顺治十六年(1660年)到七省经略洪承畴处投顺,将印信、号纸呈缴。康熙二十年(1681年)侬鹏率部配合清兵分路搜讨吴三桂潜聚于广南的大将夏国相、高起隆、廖进忠、王永清等,擒夏国相等于西板(松)桥。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清廷任命侬鹏袭土同知职。据《新纂云南通志》载:清广南土同知依次袭职的有侬鹏、侬绳英、侬振裔、侬毓荣、侬世昌、侬世曦、侬兆桂、侬兴道、侬茂先、侬鼎勋、侬鼎铭共袭任11位土司。清中后期,内地移民大量涌入。据道光《广南府志· 民户》记载:“广南向只夷户,不过蛮、僚、沙、侬耳。今国家承平日久, 直省生齿尤繁,楚、蜀、黔、粤之民, 携挚妻挚, 风餐露宿而来, 视瘴乡如乐土。故稽烟户, 不止较当年倍提。”又据民国《广南县志· 农政志· 垦殖》记载:“在二三百年前, 汉人之至广南者甚稀。其时分布于四境者, 附郭( 城区) 及西乡多农人( 壮族), 南乡多保罗( 彝族), 北乡多沙人( 壮族)。其人滨河而居,沿河垦为农田,山岭间无水之地,尽弃之不顾。清康、雍以后, 川、楚、粤、赣之汉人,来者渐多,其时滨河之区,已无插足余地。商则靡集于市场, 农则散于山岭间, 恳新地以自殖, 伐木开径, 渐成村落。……迫至嘉、道以降,黔省农民,大量移人。于时垦殖之地, 数已渐增, 所遗者只地痔水枯之区, 尚可容纳多数人口。黔农无安身之所, 分向干膺之山, 辟草莱以立村落, 斩荆棘以垦新地, 自成系统, 不相错杂。”至道光十六年, 广南所属宝宁、富州等处,计流民共二万二千余户。从而奠定了今天广南、富宁两县汉族的分布格局。也正是在这种移民浪潮的推动下,地主经济日趋发展,土司势力逐渐没落。1840年的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由于帝国主义不断入侵,我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广南地区也不断受到英、法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这一时期发生在广南的重大历史事件是广南第二十三任土司侬茂先奉命率领三千士兵投入1884年暴发的中法战争。他英勇顽强,屡建奇功,受到清朝政府的嘉奖,晋级为四品,赏戴花翎,穿黄马褂。清末,由于清政府的黑暗统治,阶级矛盾激化,农民战争的烈火燃遍全国。加之土司的没落标志着封建领主制已经向封建地主制转变,这一转变使广南壮族地区直接纳入中央王朝的行政范围,政治、经济制度与内地逐步趋于统一,打破原来的领主割据状态,消除了土司或土官互相攻伐的混战局面,稳定了社会秩序和生产秩序,使各族人民有了一个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为广南壮、汉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清时的广南在政治上依然实行“土流兼治”,其广南土司的势力仍然很大。随着清朝中央政权的不断巩固,流官势力随之加强,流官知府也亲临广南执政,于广南、富州等地设立汛卡,派兵屯守。广南侬氏土司仍然是广南地区的最高统治者,掌握着政治、军事、民刑、钱粮大权。土司衙署大门上竖有“广南世袭清军府”直匾,土同知“辖三十二营……土富州辖四哨十八夕”。同时还分封一些族人到西畴、富宁等县的主要大村寨去控制地盘,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有事则服从调征“抵掌疆场、奔走御侮”。 雍正六年(1728年),清政府开始在云南推行“江内宜流不宜土”的政策, 在云南内地废除土司之多,新设流官之众,涉及地区和民族之广,都是历史上未有的。在这一政策的威慑下,广南府土同知侬氏、富州土知州沈氏为保全自己的统治地位,不得不各向朝廷岁增粮二三千石,并“自愿”捐款修建府州城垣,以此来取得朝廷的宽佑。自此,广南侬氏土司的权力逐渐下降,并受流官的多方遏制。乾隆二年(1737年),在广南府添设宝宁县;乾隆三年(1738年),云南巡抚张允随曾奏“广南府所设之宝宁县既与同知同住府城, 共管地方,凡命盗案件,请令宝宁县移令土同知一体查辑。限满无获,将知县与土同知一并揭参……”。于是知府“掌一府之政,宣风化,平狱讼,均赋役,以教养百姓”,由流官充任。因广南地处僻壤,流官知府多据省垣,或避瘴临安(今建水),亲临者极少;土同知由侬氏世袭,管理有关广南各少数民族之行政、狱诉、贡赋等。为此,自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广南府,以及之后的宝宁县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建国前止,封建王朝在广南共任命流官230任,其中知府99任,知县、县佐、县长131任。


广南侬氏土司衙署衙门,始建于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土司衙署全景

在经济上

清朝廷限制土司的重要措施是废除明代的庄田制。据史料记载,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广南府的耕地最多不过六十余顷,较之大理府一万余顷、澄江府五千余顷,相差上百倍。这说明清朝前期广南土司势力仍然强大,流官知府不过备位,未能深入其地详细丈量,绝大部分土地仍属土司所有。为改变这一状况,清廷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将屯田并入民田,军田转为私田。雍正以后,土司亦把土地分为“私田”和“公田”两种。“私田” 即土司直接掌握经营的私庄,土司可将部分私田卖给汉族地主;“公田”即村社共同占有的部分,由“伙头”分给农奴个体家庭(俗称小家)耕种,土司不再直接干涉这部分土地的分配和利用。庄田制废除后,重新划定了属于土司家的田地,土司家的一切费用、劳务等,仍由庄户以田赋形式交纳。这时期,有的土司族人还将部分地区的“大派”典给汉族地主,于是地主经济日趋发展,领主经济逐渐崩溃。


自明清以来一直沿用至今的壮族干栏民居

广南府还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开始设炉铸钱,历时23年。以后虽然暂停了一段时间,雍正十年(1732年)又恢复铸钱,有炉子49座,钱币上铸“宝云”二字,从广南府运往粤西转运汉口。至乾隆十六年(1751年),广南府铸钱局已经设有炉子15座,年产量三十卯,生产钱币九千八百六十四万余枚。到光绪十五年(1889年),治铸业还发展为鼓铸方槽银锭。还有了临安开广海关道,管理中外通商事宜(辖临安、开化、广南府)。清朝中后期是滇东南沿边地区汉族移民的一个高峰期,即使是广南府这样自古被称为“瘴乡”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成了当时汉族移民的“乐土”。知府李熙龄编的道光《广南府志·民户》载:“广南向止夷民,不过蛮僚沙侬耳。今国家承平日久,直省生齿尤繁,楚、蜀、黔、粤之民,携挈妻孥,风餐露宿而来,视瘴乡如乐土。” 民国的《广南县志稿》亦载:二三百年以前,汉人至广南者甚稀;自清康熙、雍正以后,“川、楚、粤、赣之汉人,则散于山岭间,新垦地以自殖,伐木开径,渐成村落”。湖、广、川、黔等省及云南内地汉族源源不断地移入广南,他们有的垦植旱地,栽种苞谷(玉米)和洋芋(马铃薯),扩大了粮食生产,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有的开矿办厂,如云南宝华锑矿有限公司在革夺村投资开采锑矿,在县城冶炼粗锑;昆明李奕照开办的“宝元公司”在九克村投资开采锑矿;广南八宝蒙氏族长集资在木利村开采锑矿就地冶炼,年产粗锑20余吨等。还有广西宾阳蒙树清到广南开设“美源号”糕点铺;云南泸西曹文彩到广南设厂生产酱油等等。随着农业、手工业、采矿业和冶金生产的发展,商业应运而生。许多广东、广西、江西、湖南、四川、贵州等省的居民到广南经商,开设店铺;逐步建立了相当规模的“广东会馆”“湖南会馆”“江西会馆”“川黔会馆”等,作为互相联络、共求发展的场所。这些都使原来土著民族中旧有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促进了农业、商业、手工业及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地汉族流民纷纷涌入该地区,为开发与保卫边疆做出了贡献。

在科举教育上

清道光五年《广南府志卷一·学校》中载:“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知府茹仪凤始办义学。”“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知府茹仪凤详请开学,设教授一员,复设训导一员。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督学院岁试,照中学例,取进文童十五名、武童十五名,设额廪三十……三年出岁贡二人,选拔之年选拔二人”等。是年,知府茹仪凤在撰写《新设广南府学碑记》中曾言:“小民莫解汉语,稍能应对官长,不过千百中一两人,他何知焉。”应该说,这就是当时广南汉文化所处的现状。为加快汉文化的推广普及,历任知府用心良苦,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兴建了孔庙(也称文庙),这应是广南庙学的起始。以后又有潘允敏、吕大成、陈克复、王显绪、蔡馨、傅应奎、何愚、宋湘、李熙龄、刘沛霖、玉授等历任知府及朱阳、关基泰、沈炳等数任知县继续抓教育,在文庙中建崇圣祠、文昌阁、魁星阁、棂星门、棂星石坊,凿泮池,使文庙形成规模,占地达40余亩。后来,从雍正三年(1725年)至道光元年(1821年)间,又先后兴办了青莲、莲峰、培风等书院。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当任知府和宝宁知县又捐资倡建莲城考舍。为培植文风,多出人才,又于咸丰年间建了文笔塔(为迤南第一高塔)。直到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广南府境已有义学12所,加上书院和民间私塾,从而使儒学在府境得到很大程度的推广。广南知府茹仪凤到任后,才兴学宫、设义学、倡文教,却在以后的一两百年间形成了风气,使得广南由一片文化的荒漠,一跃而成为文化的荟萃之地,其间有据可查的文、武进士就达21人之多,广南的第一位进士是胡庆元,于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科云南乡试中式第二十名文举人,只考两次,于道光六年(1826年)丙戌科会试殿试,中式第三甲第二十名进士,仕途比较顺利;广南最末一位进士是张肇基,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科云南乡试,中式第二十五名文举人,又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恩科会试殿试,中式第三甲第一百二十名连捷进士,这是最幸运者之一,可算飞黄腾达。这期间;革乍壮族村陆氏,在清朝光绪年间及弟“一门三进士”。陆氏家族的文化不断提高,人丁兴旺,考取进士3人,举人2人,贡生13人在当时可谓满门诗书一家锦绣,是为奇迹。清代广南府最著名的文人,当数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出生于县城西街的方玉润。其著作传播海内,受到当时学界人士的推崇,被誉为中国清未具有多方面文学成就的著述家。他的学术论著、诗、书、画、文艺作品等都可跻身名家之林,被《辞海》誉为清代文学家,《云南地名志》还称他“篆草龙为奇古”。同时有清乾隆年间,广南府城小南街的举人陈龙章。被朝廷委任为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知县;他是一位廉洁奉公、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清官,也是广南府最早到省外任知县以上官职的广南籍人。还有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生于广南府城西街梁子上的王宝钧,于咸丰年间与方友石一起赴北京考进士。由于他成绩优秀,入选翰林学士,成了广南历史上、现在唯一知晓的翰林官员。亦有清朝道光皇帝“三道诏书”旌表的封吏大臣,广南府阿基德(今珠琳街)拖白泥村的武进士王学诗,其“三道诏书”真实记录了道光皇帝对边疆臣民王学诗的关怀,其仁慈仁爱,前无先例后无来者以及云贵总督岑毓英与广南府的历史渊源等等。为此,句町故地广南因地大物博、山川秀美而美丽,因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才辈出而自豪!


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的原东门古城楼


建于清道光年间的三英阁和昊天阁,俗称姊妹阁


清代以前的侬人服饰


清代以前的沙人服饰


清代以前的土僚服饰

注:参考资料来源;
1、《广南简史》;
2、《广南县志》;
3、清道光·李熙龄纂修《广南府志》;
4、方天建著述的《清朝中后期广南府沿边地区汉族移民考》

作者: 兰天明
◆作者系:中共广南县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广南县壮学会副会长、广南历史文化研究学者、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政协文山州第九届、十一届、十二届委员,政协广南县第六届、九届委员。

◆地址:云南省广南县人民政府(莲城镇南秀路159号县人民政府大楼)

◆邮箱:wsgnwl@163.com; QQ1533187125

◆电话:0876—5155661(办公室、传真);13404948688

◆邮编:6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