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曜 — 原云南民族学院院长,著名民族学家、教育家

马曜(1911—2006),地下党云南省工委直接领导下的三人统战工作小组成员。 原云南民族学院院长。马曜先生字幼初,白族,1911年10月出生于云南洱源县大果村。西南联合大学肄业。曾任云南大学副教授,中共云南省委边疆民族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边疆处处长。建国后,历任云南大学教授,《思想战线》总编,云南民族学院教授、院长、名誉院长,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第一届会长。

马曜先生是著名历史学家和民族学家、教育家和诗人,也是一位有72年党龄的革命老前辈。作为学者,马曜先生的研究领域极广,硕果累累,而以民族学、历史学的成果最为突出。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赞他为“云南学界领袖群伦”。作为教育家,马曜先生执教60多年,从中学教员、小学校长到大学教授、云南民族学院院长等,一生都从事教书育人的崇高职业。国务院1992年表彰马曜先生为“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

作为诗人,马曜先生十六七岁时便有诗作问世,出有《茈湖精舍诗初集》和《茈湖精舍诗注》等诗集。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云南古代史》、《白族简史》、《庄蹻起义与开滇的历史功绩》、《云南简史》和《孔子评论》等203篇。马曜先生2006年2月6日逝世,享年96岁。

马曜,193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到湖北襄阳国民党滇军范石生部队从事秘密策反工作,1937年鼓励、资助罗丰、唐维恭和柯贤廷等三人去延安参加革命。1945年竞选国民党参议员,1946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他利用国民党参议会积极开展反对内战、反对征兵、反对征粮、反对征税的斗争,抗议国民党血腥镇压昆明一二·一学生爱国运动和杀害李公朴、闻一多。

郑伯克同志先后恢复省参议会副议长杨青田、参议员唐用九、马曜等人的党籍。组成统战小组,利用省参议会这块合法阵地,从维护地方利益面目出现,团结进步人士,争取中间势力,1949年,马曜多次奉命与国民党省主席卢汉谈判,敦促卢汉起义。云南省地下党和“边纵”发展迅速、强大,在云南的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新中国成立后,马曜在民族战线上工作,是中共云南省委民族工作五人小组成员,是省民族委员会副秘书长,民族学院院长。1953年,马曜到云南潞西遮放剖析了41个村寨情况,他认为云南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决不能照搬汉族地区做法,必须从实际出发。马曜认为,应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云南边疆的实际相结合,采取特殊的政策和措施。马曜意识到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主要矛盾不是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而是民族的贫困落后问题。

他首先采取了通过民族上层人士联系群众,逐步达到依靠群众推动上层进步的工作方法,大力开展“做好事”、“交朋友”的活动。在山官、头人和广大群众中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开展上层统战工作和艰苦细致的群众工作,帮助群众切实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上的困难及迫切要求。

由于工作做得及时,广泛深入细致,在党的民族政策感召下,外逃的土司(如司拉山)山官、头人终于回来了,从而稳定了大批民族上层人士,避免了工作中的挫折。

马曜先生意识到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土地占有不集中,阶级分化不明显,他首先提出可不必划分阶级和重分土地,通过“和平共处”,“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和文化,通过互助合作,消灭边疆民族的落后和贫困。

马曜先生的意见为中共云南省委所采纳,1954年上半年王连芳同志受省委指派向中央汇报了“和平协商土地改革的方案”和“直接过渡”的意见,当时中央刘少奇和邓小平同意云南省委意见,并责成云南省政府实施。

马曜先生的进步思想和民族政策,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很有创新意识,对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作出了重大贡献。实践证明,在民族地区不划分阶级和重分土地“直接过渡”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是云南边疆民族工作一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创举,是正确处理共同性和特殊性的成功范例。否则在云南边疆25个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那云南边疆25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后果就不堪设想。

文革中,马曜先生受迫害5年,到弥勒五七干校劳动和到潞西农村插队落户,但他从不计较个人的恩怨得失,风雨过后,终见彩虹。

1988年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教育家传》中立传的云南籍教育家仅有两位,一位是数学家熊庆来先生,另一位就是马曜先生。季羡林先生称其“道德文章并重”,为“云南学界领袖群伦”。

马曜先生还是著名的诗人,他青年时期所撰的《游茈碧湖赋》文采斐然,1948年出版的《茈湖精舍诗初集》深得赞誉,学界名宿钱基博、罗庸、熊庆来、王灿和徐嘉瑞等先生纷纷为之作序。马曜先生的诗作是百年云南旧体诗中的精品。

马曜,担任云南民族学院院长,1979年12月至1985年12月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给民族院校的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和重大的转折。1979年8月,国家民委、教育部召开的第五次民族学院院长会议,确定了民族学院在新时期的办学性质:培养少数民族政治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并重的综合性高等学校。这是民族院校在办学方针和办学模式上的重大调整, 1979年12月马曜被任命为云南民族学院第三任院长,着重加强改善办学条件, 云南民族学院办学规模持续扩大, 办学层次逐步提高, 学科专业结构日趋优化, 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提升科研水平,促进学科建设,提升学校学术科研, 形成了一批特色学科和品牌专业,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马曜先生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云南古代史》、《白族简史》、《白族异源同流说》,《庄蹻起义与开滇的历史功绩》、《云南简史》和《孔子评论》,《马曜学术论著自选辑》等203篇。马曜先生2006年2月6日逝世,享年96岁。

文章资料来源: 云南民族大学,百度,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马曜先生从事创作学术活动五十周年纪念文集

版权保护声明:云之南华人频道(yznchinese.com)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请尊重原创内容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 yznchinese 电邮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单位和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