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傳奇:永遠銘記遠赴緬甸抗戰“香港志願連”

香港華人更廣泛參與二戰。除了香港保衛戰中的炮兵、工兵、華人軍團、防衛軍、戰時收集情報的英軍服務團,還有一支在緬甸戰場的特種部隊﹕香港志願連。

香港淪陷後,不少華籍英兵逃住中國大陸,並重新加入英軍。其中百多名華兵輾轉加入香港志願連,其後參加了盟軍在東南亞的戰事。本來,那些華兵到達印度後,終日作體能訓練,卻不受重用。直到重遇前上司、英印軍队第77旅指揮官哥活”MICHAEL CALVERT”,一眾華兵決心跟隨他前往緬甸叢林與日軍作戰。但是,最戲劇性的一幕發生﹕哥活強調他不能隨便容許華兵加入,「然後像命令普通士兵一樣」差遣他們,因為第77旅是特種部隊,參戰者「九死一生」。他要求眾人深思熟慮,而且只有自願參加者才可以跟隨他前往前線。據當時參與者回憶,現場一百多人全部踏前一步,表示願意加入哥活的部隊。哥活再問各人是否願意參加,眾人大聲回應後他才滿意。哥活遂把華兵編為「香港志願中隊」(Hong Kong Volunteer Squadron),其後改稱為「香港志願連」

經過叢林訓練,這支百多人的香港志願連跟隨第77旅在1944年3月,空降緬甸熱帶雨林、擾亂日軍後方。3個月後,他們所屬的第77旅與英軍、國民黨軍隊,夾擊在孟拱的日軍,最後迫使日軍放棄那個戰略點。這支來五湖四海(外國回流華僑、操流利英語香港大學生、苦力出身的工兵)的香港志願連未必是進攻能手,但他們善於防守,並在艱苦的叢林環境堅守自己崗位。另外,部分通曉中英雙語的華兵不但能與國軍溝通、勝任聯絡員的工作,更能閱讀日軍文件的漢字、在前線收集情報。直到二戰結束前,香港志願連調往馬來亞繼續敵後偵察任務,可是這些香港人的付出漸漸被世人忘記。

1936年,面對日軍步步進迫,英軍擴大招募華兵。除了擴充第40要塞工兵連之外,英軍更在 1937年開始招募華人砲兵,至 1941 年有逾 250 人入伍。2020 年 8 月與世長辭的二次世界大戰退役軍人會的永遠榮譽會長蔡彼得(Peter Choi),就是在 1941 年 8 月加入香港及新加坡皇家砲兵團(Hong Kong and Singapore Royal Artillery)。香港保衛戰期間,他與印度砲兵一同駐守雞籠灣高射砲台,成功擊落一架日軍水上飛機,因此獲得軍官獎勵食咖哩羊。

此外,英軍又積極組織華人步兵部隊香港華人軍團(Hong Kong Chinese Regiment),目標是建立一個機關槍營。1941年11月 3 日,英軍公開招募50人,報名者竟達600人,可見當時本地華人踴躍參軍抗敵。可惜12月 8 日日軍侵港時,華人軍團僅有47 人就要上戰場。連同工兵、砲兵、義勇防衛軍、海軍及後勤部隊計算,1941 年參戰的華兵約有 1,073 人。

香港淪陷之後,不少華兵脫下軍服避免成為戰俘,及後成功逃至惠州向英軍服務團報到(British Army Aid Group),希望繼續作戰,反撃日軍。1943 年春天,逾 120 名華兵志願前往印度受訓,再到前線作戰。1944 年初,哥活准將(Brigadier Michael Calvert)把這批華兵組成香港志願連(Hong Kong Volunteer Company)編入印度第 77 步兵旅(77th Indian Infantry Brigade)— 亦即世界聞名的殲敵部隊(Chindits),赴緬反攻日軍。

Chindits

香港志願連雖然規模細小,卻深得哥活准將信任,還能擔當翻譯的重要角色。哥活就在1944年6月18 日的報告記下了一段趣事。當國軍第 114 團第 1 營渡河駐紮之後,志願連就上前擔任翻譯及聯絡人員。他的副官歐亞混血兒楊格中士(Corporal William Young)發現國軍指揮官的英文翻譯員竟然是其表親,另一名華兵亦巧遇親友,這令雙方合作事半功倍。雖然志願連的華兵只通曉廣東話,但大概能夠與講國語、福建話的國軍溝通。哥活准將在「殲敵」部隊解散後對志願連有以下總結:「他們擅長工事和偽裝,面對緬甸艱苦的環境也堅毅無比(“They showed great aptitude for fieldcraft and concealment, and their fortitude under the rigorous field conditions of Burma was first class.”)。」


1938 年首批 16 名華人砲兵。(相片來源:龍刊 1997 年紀念冊)


1941 年 10 月 28 日《香港工商日報》報道。


1944 年 12 月香港志願連於印度留影。(相片來源:龍刊 1997 年紀念冊)//

在這個時候,曾經在1936年奉命招募香港華籍工兵的哥活代理准將(Brig. Calvert)路過營地,看到了這些經其招募的華籍英兵。哥活替他們不值,便跟他們說,願意加入他的部隊深入敵陣的往前站。哥活所指揮的印度第七十七步兵旅(「殲敵」部隊 The Chindits Force 的一部分)是一支特種部隊,負責最危險的敵後游擊作戰。1943年2月的「長布作戰」(Operation Longcloth)中,出發的3000名「殲敵」部隊只有2100人回來,而當中更只有1000人左右可以繼續作戰,危險程度可想而知。儘管如此,這些華籍英兵還是毫不遲疑往前踏一步,也踏上了前往緬甸叢林之路。

至此,「中國部隊」終於有了正式的名稱:香港志願連(Hong Kong Volunteer Company),且是旅部直屬部隊。香港志願連的首戰,是1944年三月的「星期四作戰」(Operation Thursday),負責與第七十七旅的其他部隊擔任先鋒在日軍後方空降,並建立一個臨時機場,並執行保衛機場、炸毀附近橋樑、伏擊日軍等任務。至戰鬥結束時,128人的志願連至少已有兩人陣亡、六人受傷或送返印度後方。隨著「殲敵」部隊指揮官的替換,加上戰局有所轉變,志願連的處境更為艱難。由於國軍在進攻密支那(Myitkyina)的進度極慢,於是第七十七旅被派往支援史迪威(Gen. Stillwell)的國軍部隊。史迪威對游擊和特種作戰的不以為然,使其下達讓傷亡慘重的第七十七旅強攻孟拱(Mogaung)的命令。第七十七旅在僅餘五百兵力,且沒有配備重砲和裝甲部隊下,最終聯絡上孫立人將軍的國軍第三十八師,成功取下孟拱。香港志願連和第三十八師聯繫時,有說國軍的一名翻譯員剛巧是志願連一名士兵的表親,成為一時佳話。

「殲敵」部隊極高傷亡率所換來的戰略價值,一直是太平洋戰史研究的爭議問題。不過,從日軍的作戰記錄來看,在密支那和孟拱的作戰部署確實被一支「盟軍空降部隊」所干擾。正因為「殲敵」部隊突然在日軍後方出現,使日軍必須將部分兵力後撤,從而整個作戰部署都得重新安排,也為國軍圍攻密支那的行動減輕了一點壓力。至於香港志願連,在哥活的口中則是非常英勇,是「防守中甚有價值」的隊伍。此外,香港志願連大部分成員都是工兵出身,所以在野戰和隱蔽方面也很出色。在「星期四作戰」中,尚有一名中葡混血士兵獲美軍頒「銅星勳章」(Bronze Star),以示表揚。

「星期四作戰」後香港志願連回到印度休整,而休整的第一步是建立自己的廚房,向啹喀兵團借白米,然後擺脫英軍伙食。之後,「殲敵」部隊功成身退解散,而香港志願連則繼續以特種部隊的形式服務。1944年12月,110人左右的香港志願連加入了新成立的「東南亞偵察兵」(South East Asia Guides),配合英軍反攻馬來亞的計畫。「東南亞偵察兵」原本的任務是情報收集、帶路、阻止日軍的破壞行動以至是安撫居民等。然而,言語不通和訊息混亂導致錯亂百出。有部隊誤認其為海軍人員(「東南亞偵察兵」的縮寫正是SEA),而志願連的先遣隊也被誤送到中轉營協助建設,後來又被編入憲兵隊,後來輾轉回到緬甸進行上述的任務。最終,在計畫中要參與光復香港的香港志願連,在戰爭結束時卻身在馬來亞。

鄺智文的《老兵不死﹕香港華籍英兵(1857-1997)》讓我們重溫那些悄然而去的往事。

文章资料来源:LIHKG 討論區

版权保护声明:云之南华人频道(yznchinese.com)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请尊重原创内容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 yznchinese 电邮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单位和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