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秦淑贞

(编者按;秦淑贞是解放后附中第一任校长。作者杨志欧是秦淑贞校长的儿子。)

    秦淑贞,字静如,云南呈贡人。出生在一个小商人家庭,早年丧父,兄弟姊妹六人,靠母亲和姊妹做针线维持生计,但她仍坚持求学,于1914年进入云南省会女子师范附属小学读书,1920年考入云南省立女子师范,受到“五四”运动新思想影响,要求男女平等,反对封建包办婚姻。1925年她从师范毕业,担任师范附小教员。1926年她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在校期间,担任学生会干事,并加入地入党领导的云南旅京学会的“新滇社”,参与民主革命活动。1927年北洋军阀捕杀进步师生,她接组织通知,转移上海,回北京后与组织失去联系。1931年毕业,与杨家凤在北京结婚后,随同杨到东北、华北考察教育,后回到昆明,受聘为省立女中英语教员兼初中部主任。当时,东北已被日本占领,她以高度爱国热情在学生中宣传爱国抗日,要求男女平等,争取婚姻自由等新思想,深受学生欢迎。1934年8月,她以自己的积蓄和杨家凤的留美预备金,自费到美国乔治皮波狄师范大学研究院攻读中等教育研究生,1936年学业完成,与杨家凤一起由美国回到昆明,受聘为昆华女子中学英语教员。

    1938年日本飞机开始轰炸昆明,各学校都寻找疏散的地点,昆华女中校长杨家凤亲自带领罗振华等人组成抗日宣传队,沿滇池环湖宣传并考查疏散地址。那时交通不便,只能乘火车到呈贡,再骑马或步行,一路食宿都只能到农村中寻找,十多天才完成了行程。结果选中了呈贡县海晏镇石子河村,作为疏散的校址,因为村外有一石龙寺,隔滇池与昆明遥遥相望,寺前有一悬崖,下面是碧绿的滇池,寺后松柏成林的小山、景色宜人,走下古寺近百级台阶,有一块很大的空地,可作操场,确实是一个读书的好环境。师生都表示满意。

    1938年秋,学校开始搬迁,一些东西下火车后,都是人背马驮,课桌椅等大件物品,则用滇池中的大船运去,前后一个多月才将主要物品搬完。

    1939  年春,学校开始在海晏镇上课,秦淑贞担任教务主任,主持学校日常工作。石龙寺是学校办公室,学生宿舍及一部分教室,又在村中租用了几家民房作教室,教职工则分散住在农民家中,条件相当困难。但师生在抗日爱国的精神鼓舞下,白天上课,晚上用汽灯上晚自习。课余时间,唱抗日爱国歌曲,排演抗日爱国戏剧。学生范立华、李寿珍等人,自己编演了歌颂上海抗日英雄坚守“四行”仓库的话剧《八百壮士》,演出十分成功。校长又专程到昆明请抗日电影宣传队下来放电影,放映过《日本间谍》、《抗日英雄马占山》等,收到一定的效果。星期天,师生组织的抗日宣传队就到附近农村去宣传、演出,十分活跃。这段时期,学校经费十分困难,校长每月都要到昆明去要经费,并在昆明校舍留守数日。夏天,下午课后,许多师生到沙滩上游玩,到滇池游泳,晚饭后,落日余辉,映照滇池,有的作画,有的唱歌,别有佳趣。凡是这段时间在昆女中任教或读书的人,都有美好的回忆。教育厅长龚自知曾两次到这里视察,对学校的情况和环境,称赞不已I

    昆华女中在海晏镇办学三年,给当地农村带来了很大变化。学校搬下去,就在村头关圣宫办起小学,农民子女开始有了读书识字的机会。学生们又组织农民识字班,民众夜校,将文化知识带给农民。学生的宣传演出和放映电影,更使农民增长了见识,懂得了抗日的道理,许多农民都是这时才开始看戏剧和电影的。

    1940年秦淑贞代理校长,1941年被委任为昆华女子中学校长,在困难条件下,她坚持要办好学校,聘任了一批优秀教师任教,她积极宣传抗日救国,支持地下党领导的抗日活动并担任地下党领导的全校学生组织“昆华女中社会教育委员会”主任,培养了一批优秀妇女,为国家民族和社会作出了贡献。

    1942年,昆华女中搬回昆明,校舍已破损,高中部(现二十八中校址)又被国民党警备司令部缉私处占据,学校无法上课,她多次交涉,要求归回校舍均无效。某日,杨家凤直接到高中部缉私处办公室找处长,但对方避而不见,杨愤慨已极,指责国民党不讲道理,几天以后,缉私处便搬走了。学校开始上课,但校舍破烂,无钱修缮,又经秦淑贞发动全校师生,到社会上去募捐,维修校舍,建礼堂。我也拿到一本捐册,找亲戚捐钱。这样,造成了社会舆论,引起国民党当局的不满,当局以秦淑贞“对学生管教不严”,有损政府威信等为由,由省参议会出面对秦横加指责、准备撤换她。但秦毫不畏惧,自己出钱在报刊上以“启事”“声明”的形式,对“指责”针锋相对地还击,再加上社会和全校师生的支持,国民党当局撤换校长之事未能得逞,捐款足额,斗争胜利,校舍修复,礼堂也由丁民安工程师设计,于1944年建成。适逢田汉先生领导的抗日战地服务团宣传队抵昆,秦邀请该团到学校新礼堂演出,演出剧目是田汉先生编写的大型歌舞剧《江汉渔歌》,情节十分感人,每场演出,礼堂挤得水泄不通,后来,礼堂就是全校师生开大会和演出的好地方,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还值得一提的是,由昆华女中学生组织的“水真”女子篮球队,在昆明历次比赛中都取得好成绩,并培养出一些好运动员。昆华女中也为话剧,京剧培养出一些比较出色的演员。这都是秦淑贞重视文体活动的具体体现。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反内战,要和平”的群众运动也在昆女中内掀起。秦淑贞同情和支持了这些进步活动。不久,国民党云南省教育厅长王政以“对学生管束不严”为由强迫她辞职,秦淑贞也就离开了昆女中。

    1948年10月,秦淑贞受聘到昆明师范学院教育系任教。同年12月,刘幼堂先生设立云南省示范救济院,收容乞丐、妓女、流落街头的孩子进行生产自救,分为男女分院,刘任男子分院主任,邀秦担任女子分院主任,纯属义务性质,无报酬,她慨然允诺,将全部工余时间,投入救济院工作。

    云南和平解放后,1950年1月,秦淑贞加入新民主主义联盟;10月,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云南省人民政府委员。她积极参与民主政治活动,以自己的影响,团结广大中、小学校教师、教育界人士,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努力工作。相继被选为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政协常委,省妇联委。1951年,她被任命为昆明师院附中校长,又全力投入学校工作,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培养社会主义年轻一代努力工作。同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不顾身体虚弱,每年均随代表团到边远部队,到农村慰问和调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团结广大教育工作者,为教育事业努力工作,向党和政府提供意见和建议。

秦淑贞1955年被选为云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1956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担任民盟省委委员。1957年初,她在昆明筹建中国民主促进会云南分会,并担任主要负责人。后又被选为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1957年,她被错划为右派,1959年含冤去世,1979年,错划右派才得到改正。

1934年昆女中高13班学生欢送秦淑贞赴美

原文”秦淑贞事略” 作者 扬志欧 (注:秦淑贞是解放后师大附中第一任校长,作者杨志欧系其子,1984-1994任昆明第一中学校长。在此,谨向原作者致敬!)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