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人!著名比较教育学家朱勃

2019年4月27日,中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朱勃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暨纪念廊落成典礼在宣威一中隆重举行。

朱勃先生是新中国比较教育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他毕生致力于党的教育事业,为我国比较教育恢复重建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合作主编了新中国第一本比较教育教科书;编译出版新中国第一本比较教育史学、方法论译著;立足中国比较教育,参与创建学术组织和研究平台。朱勃先生的比较教育思想主要集中于比较教育学科观、目的观和史学观。他提出了完整的比较教育学科体系,认为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借鉴外国教育经验满足本国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核心是教育现代化。

朱勃(1919-1988),男,著名教育学家,原名朱如初,1919年7月5日出生于云南宣威县来宾乡观音堂村的一户富裕家庭,兄妹六人中,他排行老大,取名如初。启蒙后进入小学,同时在家读私塾。初小毕业考入县城三元宫小学(今双龙一小)读高小。1936年前往昆明求学,考入昆华中学初级部读初中,1939年1月考入昆华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9年6月由杜窦甫仁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朱勃在“比较教育”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在国内外均有积极影响。其著作主要有《比较教育史略》、《比较教育名著评论》、《比较教育研究方法》、《悉尼大学》等。1986年9月,朱勃被批准离职休养。1988年12月29日,朱勃因病医治无效在广东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逝世,终年70岁。

人物生平
1919年7月5日,朱勃出生于宣威来宾观音堂村一个富裕农民家庭。兄妹六人中,他排行老大,取名如初。

朱勃一面在观音堂小学读书,一面在家读私塾,受着双重教育。小学毕业后,他考入县城三元宫小学(今榕城一小)读高小。1936年又考入昆华中学初级部读初中,1939年1月考入昆华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在此期间,他与该校中共地下党员窦甫仁、左启先等组织读书会,组织进步学生阅读艾思奇著的《大众哲学》等进步书刊。1939年6月,朱勃经窦甫仁介绍加人中国共产党。后任该校地下党党支部书记。

1939年,朱勃与在昆读书的王文炳等人利用假期到宣威中学和省立宣威乡村师范,在进步师生中组织星火读书会,开办《星火壁报》,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活动。1941年9月他改名朱勃,转移到大理喜洲华中大学,以读书为掩护,继续开展工作。1946年省工委指派朱勃到宣威师范任教务主任。1947年春,朱勃奉命离开宣威师范回到昆明,后经胡毅介绍到昆明师范学院英语系任教。

1948年5月,经省工委同意,朱勃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成为宣威首批留美学生之一,在美期间,他刻苦攻读,仅用一年的时间便攻读了两年的课程。1949年秋,他取得了硕士学位。随后,他与50余名留美学生一起,绕道香港,乘船北上到天津,在1949年9月到达北京。到京后,朱勃获准到北京华北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并任该院第四班学委会主席。

1950年7月,朱勃被分配到陕西师范大学,任副教授,并相继担任教育系党支部书记等职。1957年8月,他被派往苏联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进修教育学。1959年9月,学习期满后重返原单位。相继担任该校党委委员、党委常委、教育系主任、教育研究所副所长。1963年10月调华南师范大学工作,先后任校党委委员、党委常委、教育系外语系党总支书记、系主任、华南师范大学韶关分教处处长、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并被授予教授职称。

此后,朱勃历任外国教育研究所所长,并被聘为《世界教育文摘》主编,为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外国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比较教育学会顾问,云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他是国家教育部《比较教育》的主编之一。他撰写的《教育三面向和今日比较教育》曾荣获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的嘉奖。他所著的《比较教育史略》、《比较教育名著评论》、《比较教育研究方法》、《悉尼大学》等专著,先后出版,在国内外均有积极影响。他曾先后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国际教育学术会议,还应澳中友协的邀请,前往澳大利亚讲学、访问,并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赞助前往英、法考察教育。1986年9月,朱勃被批准离职休养。

1988年12月29日,朱勃因病医治无效在广东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逝世,终年70岁。

小科普

比较教育(comparative education) :是研究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教育的学科。它是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当代外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找出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发展趋势,以作为教育改革的借鉴 。通过比较不同的教育制度,探讨教育的共同特点、发展规律及其总的趋势,并进行预测,以便根据本国的条件进行取长补短,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

文章来源:宣威档案

版权保护声明:云之南华人网(yznchinese.com)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请尊重原创内容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 yznchinese 电邮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转载,不代表云之南华人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