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新村故事 —— 李巨涛: 国与家连在一起

位于小西门的昆明华侨新村建于上世纪60年代,海外侨领及广大华侨积极响应周恩来总理号召回国回乡参与祖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捐款捐物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昆明市决定在华侨新村原址上开辟华侨历史文化宣传展示展览馆,以供市民和归侨参观访问,1960年李之洋在印度加尔各答代表印度华侨迎接周恩来总理访印,李家后人现已居住华侨新村。

国与家连在一起

我们一家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先后归国的印度华侨。我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切身体会到:能回到祖国温暖的怀抱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与祖国人民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此生莫大的幸福与荣光!


图:摄于1960年初(印度噶伦堡)


图:摄于1966年初(昆明)

我父亲李之洋出生在缅甸密支那一个华侨商人家庭,他由衷地拥护新中国,拥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配合我国驻噶伦堡商务代理处团结、联络当地华侨的工作,热心参与当地华侨唯一合法的社交平台——噶伦堡中华学校董事会的各项活动。他坚决维护祖国尊严,积极维护当地华侨的正当权益,旗帜鲜明地与各种反华及分裂祖国势力做斗争。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中印边境冲突日趋紧张,他不顾印当局的层层阻挠,毅然决然与当地爱国华侨组团前往外埠迎接周恩来总理。


图:周恩来总理与李之洋亲切握手。新华社记者摄
(1960年李之洋在印度加尔各答代表印度华侨迎接周恩来总理访印,李家后人现已居住华侨新村,照片中部分华侨已陆续回国发展,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

他多次拒绝了印当局要他改变国籍和支持印方在领土问题上的无理要求。在软硬兼施无果的情况下,当局对我父亲下达了30天内离境的驱逐令。1961年3月父亲举家回到祖国。当时,中国经济正处在非常困难的时期,在当时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党和政府还是尽其所能,先后接待和安置了大批归侨、难侨。父亲回国后,从生活安置到工作安排,再到子女上学,都得到了各级党、政机关和侨务部门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父亲教导我们,将来要无条件地听从党的召唤,服从祖国需要,无论是工作就业、参军入伍、上山下乡以及到艰苦地区工作和生活,都要服从组织安排。

我们六兄弟姐妹从小受父母影响,对自己的祖国怀有深深的热忱,哪怕自身渺小如尘埃,我们也誓要在漫长的人生岁月里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我是一名归侨干部,我的成长离不开党的培养、教育和经受各种锻炼和考验,离不开自觉投身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高度热情,更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和党对归侨、侨眷和侨务工作的重视。我庆幸回归了伟大的祖国,庆幸生逢这伟大的时代,更庆幸有中国共产党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和伟大灯塔,能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深感荣耀!我由衷地觉得:身处华夏,何其幸哉!适逢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又何其壮哉!

我大姐李掌珠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在省外办的翻译处担任英语和尼泊尔语翻译,后到联络处担任接待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简称中联部)邀请的(国际)党宾工作。在此期间,接待过来自东南亚、南亚、欧美、大洋洲及拉丁美洲的许多党宾要员,为党际交往、增进国际友谊和了解,宣传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了自己应做的工作。与此同时,还参与并圆满完成了接待如尼泊尔王国前首相比斯塔等外国要人的任务。她说,自己和弟妹多人都是在国家助学金的资助下完成的学业,在思想和政治方面,是党的教育让这些天真无知的孩子慢慢懂得了人生的奋斗目标和生活的意义,并在党的领导下,勤勤恳恳,不为名不为利,发挥革命螺丝钉的作用。

我二哥李梦桃因拒绝接受改变国籍的要求,1962年被印当局下令限期离境。回国后,重又获得了深造的机会,他由昆明华侨补校考入云南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毕业后,先后在云南省陆良县基层中小学任教多年。于1978年考上四川大学英语系研究生班,1980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任英美文学教研室主任。自1985年起他多次以访问学者身份到美国哈佛大学、圣迭哥等大学访学、进修。此间,一心想要报效祖国的他,多次放弃了在国外工作和生活的机会。他于198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多年来,他努力践行共产党员的宗旨,保持共产党的本色和品质。坚持在教学一线,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了英美散文、英美文学、高级阅读、高级听力、英语视听、报刊选读、商务英语、信息英语、管理英语等双语课程。他还关心学校的基本建设,前后向校方捐赠了有价值的图书(包括国外原版图书)数七百余册,为拓宽师生眼界和知识领域,培养人才,支持海南大学评估工作作出了自己应有贡献。他多次被评为海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海南省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连续三年荣膺海南大学最受欢迎的教师和海南省优秀专家称号。

我三姐李燕珠从教30余年,是她健康成长和为社会做贡献的30多年,是她人生旅程中过得最充实、最有意义的岁月。这一切得益于祖国改革开放以来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结果。回国60余年,她与祖国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的艰辛,目睹了国际反华势力封锁、围堵的艰苦岁月,也经历了十年内乱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转型,她深深感受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她坚定履行入党誓言,从未对自己所选择的道路后悔过。现虽已退休多年,但她仍坚定入党初心,保持晚节,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

我四姐李柔慧1968年,服从组织需要,主动要求到祖国最艰苦的西部边陲——西藏军区工作,种种艰辛,难以尽述。但是,她依然乐观向上,积极要求进步,于1972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转业后,曾在广东省中国旅行社任翻译、办公室副主任;1985年,任广东华誉电脑(合资)公司董事兼总经理期间,为实现中国的旅游系统的电脑化管理,她带领技术人员,设计出中国旅行社第一套旅游计价和路线安排系统后,又设计出中国最早期的酒店管理系统,为实现中国旅游系统的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退休后,为加强中印文化交流,她创办了“莎芭娜印度古典舞工作室”,与印度舞蹈学校合作,向印度古典舞爱好者推荐舞蹈课程。她一生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勤奋好学,不畏艰难困苦,敢于创新,为祖国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五姐李艾珠 1974年4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部队,曾获保山军区记三等功一次。到地方后,2007年在高考恢复三十周年庆时获“先进个人”奖励、2010年被评为云南省第九届侨代会先进个人、2013年荣获昆明市侨联年先进个人称号、2016年荣获从事侨联工作20年荣誉证书、2018年第十次中国侨联大会获得“中国侨联、国务院侨办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荣誉证书。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2周年,还是他们归国60周年。回首以往,经历了国内外学习生活的两个不同世界,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经历了由青少年到老年的人生变迁,她庆幸能学习、生活和工作在伟大祖国的怀抱,庆幸能见证伟大祖国的历史变革和正经历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庆幸能在自己的祖国有尊严地生活,幸福地安度晚年。为此,感恩伟大的祖国、感恩英明的共产党、感恩这个时代!

回国六十年来的不凡岁月,六个兄弟姐妹都接受了高等教育,都加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都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建设作奉献。我们都坚信:祖国是海外侨胞最强有力的靠山,只有国家强盛了,广大海外侨胞才会获得到应有的尊严和尊重,广大归侨侨眷才会有幸福生活和美好前途。她说,我要用有限的时光,积极参加各级侨联组织的活动,为“凝聚侨心”“发挥侨力”搭建桥梁继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稿源:云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作者:李巨涛

编辑:杨霞 审核:赵国远

版权保护声明:云之南华人频道(yznchinese.com)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请尊重原创内容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 yznchinese 电邮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单位和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