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小水沟的记忆
我从未见过“小水沟”,但小水沟的记忆却一直治愈着我。
古城印方,瓦檐青砖,这是许多人对巍山古城的初始印记。对于生长于斯的古城,我的印记仿佛始终停留在儿时,那时的古城还有许多土基墙,在斑驳的照壁上约略看得到些模糊的岁月痕迹,幸福的时光便是在门前那一株株槐树、一条条巷道中延伸着,小水沟的记忆在多年后依旧那么亲切而清晰。
老家所在的位置就今天而言属古城保护核心区,从家往北十来米叫小水沟,往右二十来米叫大水沟,小水沟北边是拱辰楼,大水沟之南则是钟鼓楼,我的童年幸福便是在大小水沟之间所包围着。当地人称此地为“大小水沟”,想必这里应当是有水沟的,然而自我有记忆起,便从未见到过这两条水沟,地名由来也是听家人说过才知晓,而今更无水沟的踪迹了,人们只知道家门前的这条街叫雷祖殿街,小水沟这条东西向的街叫关圣街,至于“关圣庙”和“雷祖庙”的具体位置知之甚少,而大水沟这条通向蒙阳公园及县政府的则保留了下来叫“大水沟街”,但水沟在哪,流向何处则全然没了痕迹。尽管如此,对于巍山古城这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小城,细心的人们总会从散落的地名和街名中去遐想几分。
古时的巍山呈棋盘式格局,外河内城,条条水沟自东向西流淌着。巍山古城东高西低,城以东的棋盘山、大小黄草坝历来水资源丰富,东山绵延的山肚子里汩汩流出的水从多雨山汇聚而下,东河水大致在自由村附近从东河桥以上撇入一条大沟,顺沟有十几盘磨房,东河上游的水再经“城沟”(护城河)流至古城的条条沟渠,纵横交错,最后向西经西边的护城河汇入西河,再向南流至南涧后最后汇入红河。爷爷曾告诉我,古城内东西向的水沟约有六七条,从小河桥水磨沟进来,群力门以南竹璧巷有一条,如今还在的洞经楼便是穿其而架;上下水坝的水沟较宽,水流大,因此在上水坝有一水兑,旁边人家利用水兑舂米面为生,下流至拱辰楼北面的护城河中;进入古城的后所街也有水沟,流经十字街至关圣街和雷祖殿街交叉口,这里便是“小水沟”,“大水沟”则是经冷泉巷流下至北街的水沟,大小之分想必是据水沟及水流大小而定的;城里较大的水沟还属从东门小井顺着东街经钟鼓楼流向西街,最后汇入西边护城河,现今的西门吊桥还依稀可见当年的护城河光景;再有便是南街祁衙巷的水沟,南门外南熏街的南熏河了。
老家隔壁的廖家临街的墙是一方照壁,残垣之上生长了许多仙人掌,父亲儿时经常和伙伴们爬上土墙,掰下大片仙人掌,在上面插上些小树棍,轻轻放在水沟中,一艘艘仙人掌“小船”便顺着小水沟向西边驶去,父亲和伙伴们汲着破烂的草鞋一路向西跑着去追,看看谁的小船游得最快……那至简的快乐让父亲讲起时依旧嘴角上扬,连同我也憧憬着小水沟给他的那份快乐。虽然外婆老家南街大石缸就有水井,想来断无大水沟哗哗水流之畅快,于是母亲经常带着姨妈,背着一家人的衣服从南街来到大水沟,在现今大致老王过江饵丝店铺门口漂洗衣服,与同伴们在水沟边说笑欢歌,那淙淙的沟水就这样承载着父辈的欢乐一路流去,年少的“不知愁滋味”如同清澈见底的沟水了无痕迹,当然,逝去的还有如今街坊四邻口口声声中水沟的名称却从未见过的容颜。
土生土长的巍山古城人习惯叫街巷的旧名,“大操场”“大公园”“群力门”“十字街”“北街”是印在每一个老巍山人心里的样子,黑白或是昏黄的怀旧情调往往在某个不经意间蹭上心头,大操场外围的茶铺和“音乐风”的CD店,搭着白色土布棚子的卷粉摊和磨得包浆的条凳,高长而笨重的电线杆及上面的蜘蛛网,这些零碎的记忆总是占据着人们心怀的一隅,见证着年月和时代的变迁。如今,越来越少的人会把人文巷叫成“后五街”,月华街叫“六街”,日昇街叫“七街”,群力门外叫“八街”,只有那些依旧生活在原地的土著邻里还会亲切地叫着俗名旧称,如同我一直叫着“小水沟”一样。
于我看来,小水沟的记忆范围远不止现在武装部门口狭小的那个丁字路口,由于年幼身小,总觉得小水沟范围很广,玩乐的天地竟是那么宽广,从十字街下来一直到旧体委都是它的地盘。“吃完下午饭,我们克小水沟电线杆那点跳橡皮筋噶!”“你肚子饿就先去小水沟阿芬孃摊子上吃碗小饺。”“小水沟那点的四川人补鞋子补得好!”“那些调皮娃娃放学最爱克小水沟那里的游戏室打电子游戏了。”……小水沟早已没有了水沟,却有着活生生的生活。
小水沟上面现今“巍八碗”饭馆是巍山城里几年前盛极一时的“名城食府”,一道雕花木门里的古朴小院见证了许多人的喜结连理和悲痛逝亲,而在办理红白喜事的多年前,这里曾是北街办事处的旧址,那堵矮小的土基墙和朝上撑起的木格子小窗若今天还在的话,连同旁边攀爬生长的藤蔓定会成为热闹的网红打卡拍照地。隔壁的澡堂子常年有着流水声,在没有家庭淋浴的年代这些澡堂子生意可观,两元钱就能褪去一身疲累让人神清气爽,直到后来粮茂大厦和土锅街相继开了几家新的澡堂后,小水沟这家的生意才慢慢减了些,守店铺的阿爷总爱抱着竹闷筒抽水烟,我曾经好奇地凑近去一探究竟水烟筒里到底是什么,里面熏出的一大股刺鼻老草烟味儿让我再也没有靠近过这种水烟筒,安上店铺的下板门,横着卡上横条板,最后再一块一块安好上板门,营业了一天的澡堂子终于关门了,而这一关也永久地关上了澡堂子的门。再往上走几步便是“刘记碑刻店”,刻碑的老刘爷是我家对门的刘家,虽然是门对门且也姓刘,却与我家不是宗亲,他家隔壁的人家户也姓刘,亦不是一个刘,同一条街上门户相对却不属同宗的实属少见。老刘爷写得一手好字,常有人请他写讣告、对联、标语等,“好字可以换钱”便是我从一张张红纸黑字间最初意识到的,所以我幼时喜欢写毛笔字的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将来学成之日可以用大字卖钱,以期实现零食自由,但儿时的这个愿望终究未成,倒是老刘爷用凿子和小锤手工雕刻墓碑的那些横撇竖捺,深深影响了我的写字笔锋,老刘爷去世后,其子小刘叔叔继承了衣钵,几年后碑刻店也搬到了群力巷,后来某日随父亲到他店里,才发现原来早已没有了手工碑刻,那铁凿钉锤与大理石碰撞的叮叮当当悦耳声早已覆没在机器嘈杂的篆刻声中了,只是碑文上的字笔尤显生硬全然没了灵气。我最喜欢的还是“川号子”开的那家杂货铺,琳琅满目的日用百货在物资供应紧缺的年代甚为稀奇,尼龙跳绳、电子手表、白网鞋和各色扎头筋是我最常在他家买的,款式常新,价格美丽,深受人们喜爱。对面便是阿魏家的卷粉摊,我从记忆伊始吃到记忆模糊,早已记不清卷粉的味道,做卷粉的阿魏奶家就在我家旁边,经常跑到他们家去看她做卷粉,一眼土灶,一口铸铁大锅,一摞长方形的铁皮模具,阿魏奶一家就在她用一勺一勺的米浆变成一卷一卷的卷粉中经营着生活,如今她家儿媳依旧延续着婆婆的手艺在农贸市场卖卷粉,她家也早已没了那眼柴火土灶,取而代之的是方便快捷的电蒸箱,只是那卷粉再也嚼不出当年的软糯了。卷粉摊旁边的小角落则是四川人的补鞋摊,我依稀记得同时期来巍山城补鞋的那几个勤劳叔叔,兄弟俩在今城古楼开了兄弟修鞋铺,技高价廉,离开时的那句“谢谢老板,慢走!”中透出的和气与埋头苦干终于在巍山安家扎根;一个娶了巍山媳妇随女方家改行卖起了祖传的凉虾和牛打滚,在小吃节上频频获奖;一个在今关圣街下段继续补鞋,只是当年在小水沟补鞋补得最好的那个却不知何去了。
小水沟的记忆除了这些摊铺,还有现今武装部所在地的交通局旧址,年少的我们总会瞅准铁门打开的时机偷偷溜进去,大些的哥哥矫健地爬上那株大缅桂花树,倚在枝杈间谈笑,我们则坐在大树根脚讲述着光阴的故事。高大绵密的枝叶总会在炎夏挡住阳光,斑驳陆离的光阴圆点洒落在地上,随着风吹而动,盛开的缅桂花香气沁脾,同样馨香的还有那美好的童年。这里旧时是古城的武庙所在地,武庙中供有关公,门外的“关圣街”因此而得名,与巍山一中旧址文庙相对,大门进去正对的是大殿,两边各有厢房,大殿前面有天子台,台前及周围有许多花草,缅桂花和桂花对称相栽,我儿时只见过其中的一株缅桂,对于大殿和天子台则从未见过,只是在大人们的比划介绍中约略知晓曾经的大致位置,就如同我从未见过家对面的“雷祖殿”一样。我特意翻阅了关于武庙的记载,初建于明洪武年间,历经明清多次修建,留传至近代,一直作为办公地点,机关食堂、公交局等部门曾在此办公,直到20世纪初,老庙坍塌后人们修建了钢筋混凝土的一幢建筑,却未能将此古迹保留延续,实属遗憾,不知多年以后,当这份记忆渐渐模糊时还会有多少人讲得出这段历史故事……
小水沟下段是菜街子,南边是菜摊,竹篾提箩、长把挑箩里盛满了新鲜的蔬菜,菜农大多来自城周边的西北隅、大厂村、土官村和远处的牛角洞、柳邑村,大清早便到自家菜地里摘些新鲜的茶豆、丝瓜、小白菜等来卖,那时的蔬菜还未进过塑料大棚,在农家肥和塘子水的加持下显得尤为可爱。路的北边是一排肉摊,统一大小的长方形案板上铺满着猪肉,案旁铁钩上挂着心肺肠肚,小盆里是刚浸好还冒着热气的血旺,人们用两三根稻草一捆、一两片瓜叶一包,就这样把菜带回了家,没有塑料袋的日子竟是那么亲切,悉心碰触草叶的微妙总能安抚着人们的心性。这条菜街子后来搬到了钟鼓楼上下一带,后又搬到了现在的城南市场,曾经的这条菜街子现在由政府打造成了常态化小吃街,虽有饵块摊、卷粉铺等各色新型小吃,却再也感受不到曾经的烟火生活气息了,关于此地的生活故事也终将在时代变迁中渐渐被人们忘去……
老家门前雷祖殿街的路面在八十年代前期从大鹅卵石改修成了石板,手工凿刻的条石纹路至今清晰,后又进行了修缮,这理当是巍山古城中最初的一条石板路,因此石板有别于古城的其他街道,路旁的槐树经过三十多年的风雨后从瘦弱变得高大,两旁颀长的树枝相互交拢,形似穹盖,匝密的枝叶在炎夏投下大片荫凉,如今的树干上挂满了小灯泡,每当夜幕时小灯亮起,把老槐树装扮得极具氛围感,让原本古朴素雅的街道迎来了众多游客打卡拍照,小水沟也从原先的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小水沟的记忆还有很多很多,我和大多数巍山人一样虽从未见过小水沟,但我有幸生活在小水沟,最幸福快乐的时光也留在了小水沟。
小水沟,一直还在。
作者: 刘冬
文章来源:文艺巍山
编辑:张云梅 马加彪
排版:陆向荣 赵丽娟
审核:陈文平
版权保护声明:云之南华人频道(yznchinese.com)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请尊重原创内容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 yznchinese 电邮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文艺巍山
编辑:张云梅 马加彪
排版:陆向荣 赵丽娟
审核:陈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