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到加拿大当“农民”经营的“蕺菜园” (The Chi Garden)带着浓浓的”云南风味“

文章原标题 “从北京白领到加拿大“农民”,一家三口感到无比满足!”

移民梦,移民梦,仿佛每一个人心中对这三个字都有不同的解读。大多数人可能首先联想到的关键词总是:高薪、社会地位、身份认同等等。

但有的人却“反其道而行之”,放弃了国内高薪优渥的生活,把自己在异国他乡的生活活成了另一番模样。

放弃国内高薪白领 他们到加拿大当“农夫”

孙珊和李波夫妇,在北京,孙珊从事着一份高薪的白领工作,一家人像无数普通的中等家庭一样生活着,直到他们的儿子出生。

夫妻两发现受到环境和空气的影响,年幼的儿子会经常咳嗽,夫妻两萌生起了移民的念头,并不惜辞去安稳且收入不错的工作。


△2014年,去加拿大之前2个月,李波和儿子Jerry在云南大理。

最终他们决定前往大洋彼岸的加拿大。

但其实哈,夫妻两都从未去过加拿大,“这可能和我小时候对加拿大的印象有关,我觉得那就应该到处是大雪和森林。”孙珊说道,并开始着手以技术工人的身份申请移民。

六年后,他们的移民申请终于获得批准。2014年3月,一家三口登上了飞去多伦多的航班。

“登陆”加拿大后,他们在位于安大略省米尔德迈小镇附近安定了下来,开始了移民新生活。

来到当地后,孙珊和李波被当地的原生生态环境深深吸引,毕竟在移民前,他们就曾在国内的非盈利性质的环保组织工作过,对有机农场和植物颇有心得。


图片来自facebook 版权属于原作者

生活逐步安定好后,孙珊和李波开始到处参观有机农场,在心里开始埋下一个经营农场,当“农民”的想法。

他们从当地人手中接过了一块叫Tiverton的土地,决定尝试一下。

作为学过植物学的人,孙珊在北美的土地上发现了自己小时候吃饺子时会被包进馅儿的一种蔬菜,还有俗名叫做折耳根的鱼腥草,她还偶然发掘了当地可以药用的蒲公英,这些遍布当地的菜只要稍微加工,都能成为最健康,又美味的当地食材。

一家三口开始全力经营起自己的这份“事业”,他们管自己的这个有机小农场叫做“蕺菜园” (the Chi Garden),主要种植东西方传统农作物,比如在北美地区不常见的酸菜、韭菜等等。


图片来自facebook 版权属于原作者 版权属于原作者

这一家人拥有的还并不只有勇气,他们在种植生活还“发明”了不少小妙招。

由于孙珊一家生活在偏远的乡下,经常没有时间开车去大城市买泡菜。

丈夫李波灵机一动,充分利用其了家乡云南的食物发酵保鲜技术,制作出了在国外很难吃到的“腌菜”,并开始在当地的农贸市场上出售它们,并大受欢迎。


图片来自facebook 版权属于原作者

后来,夫妻二人将辣椒和蒜制成了属于自己的辣椒酱,并且分散给周围的邻居,又让他们在当地着实的火了一把。

在他们的Facebook 主页上,他们每次一晒自家馋的辣椒酱,还会有很多当地市民和网友热情的给他们留言。


图片来自facebook 版权属于原作者

随着夫妻二人的菜园越来越火,每到周末,他们还会去当地市集上售卖自家菜园出产的新鲜蔬果和鸡蛋。

孙珊和李波表示,他们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在将中国人常吃的蔬菜引进加拿大,成为渥太华当地最多样化的沙拉。

夫妻除了经营自己农场,也不忘回馈当地社区。

他们作为当地的“少数族裔”,经常参与到当地的有机食物研究中,积极分享自己的农场经验,有时候还会和大家分享冬季储存食物的小妙招。


图片来自facebook 版权属于原作者

从北京白领到加拿大“农民”,孙珊说对现在的生活前所未有的满足。

孙珊的父母也曾从中国前往加拿大 和他们一起经营农场


图片来自facebook 版权属于原作者

本文转载湾区爸妈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保护声明:云之南华人频道(yznchinese.com)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请尊重原创内容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 yznchinese 电邮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