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侨领圣地亚哥中华会馆前主席张家信先生

张家信先生祖籍中国云南省镇雄县,家族中名人辈出。其父张邦翰先生,少年时在南洋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革命,辛亥革命后毅然辞去云南省政府高位,远赴法国、比利时留学,学成返乡先后任云南省建设厅长、民政厅长、中国国民党云南省党部代理主任委员等要职。作为云南大学四位创始人之一,他亲自设计、监造的云南大学主建筑“会泽院”,至今仍矗立在云大校园。邦翰先生与其弟、曾任云南省宪兵司令的张邦藩少将,其妹、曾任中华民国考试委员与国民党中评委的张邦珍女士,被云南民众誉为“镇雄张氏三杰”。


 
家信先生生于1930年2月24日,在家中排行第四,有两兄一姐一弟。家信先生就读于昆明南菁中学,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度过少年时代,1948年考入南京大学。按照邦翰先生的安排,张家四兄弟分别学习工程、政治、农业、医学,家信先生于是进入农学系。翌年因政权更迭,邦翰先生与当时仍在国内的三子家信、四子家敏不得不离开故土。邦翰先生移民到美国,与长子家恭共同生活,家敏赴法国学医。家信先生则远赴澳洲,先在西澳一所学校进修英语,1950年随朋友转往澳洲东海岸,在布里斯班郊外的加顿学院继续提高英语水平。一年以后,家信先生申请进入昆士兰大学,继续学习农业科学。 

申请大学期间,家信先生在寄宿所遇到了正在帮助寄宿生填写大学申请表的杨国兰(Gradys)女士。杨女士祖籍广东中山,是第二代澳洲华裔。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并于1953年成婚。家信先生大学毕业后,获得岳父的贷款,在其居住的洛坎普顿附近创办名为“格蕾丝梅尔”的农场。1955年至1965年间,长子孔章(Philip)、次子孔亮(Michael)、女儿梅兰(Marina)相继出生。

 一九七一年,家信先生应长兄家恭先生的邀请,携全家移民到美国,定居圣地亚哥。家恭先生是孙中山先生的孙女婿,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后,创办Techbilt公司,致力房地产开发,事业十分成功,日后家恭先生成为入选“加州营建业名人堂”的第一位华裔。家信先生加盟Techbilt公司后,长期担任工地经理,直至退休。

 家信先生挚爱中国,一向热心服务华人华裔。早在留学澳洲期间,他就创立了当地第一个海外中国留学生协会,此后发展成海外亚洲留学生协会。他定居圣地亚哥后,在本地侨社非常活跃,先后担任圣地亚哥中华会馆理事、主席,为促进会务、筹建老人公寓出力良多。他热情支持本地东南亚华裔社团及中国大陆移民社团,并多次出面,主持接待来自中国大陆、台湾的文艺演出团体以及其他代表团。当圣地亚哥动物园迎来大熊猫白云时,家信先生担任中美双方的翻译。张家信先生对本地华人华裔小区所作卓越贡献,本地侨学界人士将永远铭记。为表彰其成就,圣地亚哥市政府2009年3月22日宣布当天为“张家信日”。


张家信先生全家福

2021年9月19日在加州中部的LosOsos市逝世,享年91周岁。

噩耗传出,本地华人小区各界人士深表哀悼。10月30日上午十点,在刘丽容、徐惠宝、彭应吉和余建强四位侨领的组织下,在中华会馆举办了隆重肃穆的追思仪式。

追思仪式由刘教授主持。余建强致悼词,彭应吉介绍张家信先生生平,列强侵华史实维护会主席罗黔辉致辞,回忆张家信为小区为中华文化所做的贡献,最后一个参与活动为张纯如电影举办的筹款会。宋振彪来自越南的侨领,七十年代来美,代表本地社团悼念。

书法家肖昆应邀用昆明话朗诵了海内第一长联“大观楼长联”,之后并精心书写以为纪念。

张先生长子孔章致辞感谢并回顾了父亲的往事。

在播放了精心制作的张先生一生回顾的视频后,刘丽容、余建强、彭应吉三位侨领与三位女士合唱歌曲《送别》向张先生做最后告别。追思仪式出席者上百人,除张先生家人和亲朋外,还包括侨界众多知名人士朱培德律师、陈运仁医师、刘克岚医师、资深记者李大明、梁国雄等。

家信先生遗属包括其遗孀国兰,长子孔章、长媳Frieda,次子孔亮、次媳金秀清,女儿梅兰,孙子孙女Nicholas、孟喜、孟吉、孟怡、孟琪,以及胞弟家敏、弟媳Marjorie并众多侄儿女、外甥女等。家信先生的长兄家恭、长嫂孙穗华、二兄家宽、二嫂Dagmar、姐姐品庄,先于家信先生仙逝。

文章来源:圣地呀GO ————《华人》传媒旗下新媒体平台《华人》杂志/《华人周末》报纸/《圣地亚哥生活指南》/影音工作室———商业推广:858.610.2259

版权保护声明:云之南华人频道(yznchinese.com)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请尊重原创内容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 yznchinese 电邮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