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清泉 — 南侨机工领路人,新加波”酱油大王”(附视频)

白清泉,(1910—2005) 福建安溪人。中央陆军辎重兵学校毕业。早年赴新加坡经营工商业。抗战期间返国抗日,曾入军事委员会运输人员训练所学习,后赴云贵川各省及滇缅公路服务,并参加缅北战役,历任华侨汽车运输大队长,汽车保养厂厂长,运输人员训练班主任、华侨互助会理事、侨光学校董事。 抗战胜利后重赴新加坡经营工商业,自创大华食品公司。1967年6月11日,白清泉等人发起新加坡华人业缘社团,旨在联络同业, 增进友谊和合作,研究及改进食品制造技术,提高品质,争取国际外销市场,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白清泉曾任会长,著有《推销经营谈》。白清泉积极参与公益,历任新加坡白氏公会常务委员、名誉会长,新加坡安溪会馆常务委员、名誉主席等职。 白清泉曾说:“我这一生只做两件事,一件是抗战打日本,一件是创业卖酱油。”

白清泉于1910年出生在安溪县龙门镇,因家庭贫困,社会不宁,19岁只身往新加坡谋生。扺达新加坡以后,先后在茶庄、修车厂、咖啡店干过活,后来学习汽车驾驶技术,当一名驾驶员,为王爱华中医师开车。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寇封锁我国沿海地区,军火物资需经刚筑成的滇缅公路运进国内。滇缅公路迂回于崇山峻岭之中,行车非常艰险,非熟练的司机难以胜任。国内缺乏此类熟练驾驶员,国民政府便向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呼吁,招募熟练驾驶员及修理工回国服务抗日。

艰辛岁月 奋身救国

以爱国侨领陈嘉庚为主席的南侨总会接到求助后,即于1939年2月7日发出通告,征募驾驶员及修车机工。侨领侯西反知道白清泉会开车会修车,就鼓励他报名。白清泉听完二话没说,随即报名应征。

第一批应招的新加坡华侨机工有80名。1939年2月17日,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在怡和轩俱乐部举行欢送会。陈嘉庚主席讲话后,白清泉被推为代表上台致答谢辞,并被推选为第一批回国的八十名南侨机工先锋的总领队。

1939年2月18日,正值农历除夕,广大华侨都在家里吃团圆饭,与亲人团聚过除夕夜,白清泉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带领第一批华侨机工乘法国邮轮往越南,在海防登陆后,再乘火车经滇越铁路抵昆明,然后往西南运输处训练所。

白清泉作为总领队,经训练后,被编为义勇大队,他带领一批机工在刚修好的滇缅(云南、缅甸)公路上,负责运送军用物资到我国西南大后方。他们常年在崎岖不平的滇缅公路上行驶,沿途没有宿舍,累了睡在车上,还要面对敌机的扫射。华侨机工依然斗志昂扬,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战火夜以继日地穿梭在滇缅公路抢运军需辎重及兵员,组装、抢修车辆,培训驾驶员和机修人员,用血肉之躯筑起“中国抗战生命线”。白清泉在中国西南地区抗战多年,1946年离开中国时甚至学会了四川方言。他诙谐地称自己为“中国留学生”。

成立华侨互助会

 1942年5月,惠通桥被炸断,滇缅公路运输中断。滇缅公路上原本繁忙的司机和车辆变得多余起来,南侨机工和众多司机则被迫解散。突然的失业,使得南侨机工十分狼狈,他们在大后方举目无亲,再加上东南亚地区也基本上被日军占领,无法再回去。好在当时汽车司机找工作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大多数南侨机工都找到了一份赖以谋生的工作,直到抗战胜利。一些南侨机工便在那三年中成了家。


失业时期的南侨机工

  一些南侨机工无以为业。热心于侨胞事业的南侨机工及侨胞发起了为难侨施赠医药的活动,酝酿成立华侨互助会。1944年1月21日,华侨互助会在昆明南强街福建会馆成立。

华侨互助会在白清泉等领导下, 有计划为南侨机工谋福利,创办了《南侨机工通讯》杂志,助力兴办昆明侨光小学, 捐助教育基金。

  1945年,抗战胜利。幸存的南侨机工通过“华侨互组会”向国民政府提出请求,要求复员。“1946年, 陈嘉庚先生几次致函国民政府, 指出南侨机工为抗日救国回去, 决不参加内战, 在海内外爱国力量的推动下,1946年,国民政府对尚在的南侨机工进行复员总登记,经核查并领取回国服务证的人员只有1144名,其中,467名南侨机工,416名眷属,于1946年10月26日~11月29日,分三批从昆明启程返回侨居国。

创办昆明侨光小学

抗日战争时期,大批爱国华侨毅然回国参加抗战,在云南有三千多南洋机工承担了滇缅公路战争物资的运输重担,出生入死,可歌可泣,直至抗战胜利。1942年,陈嘉庚、候西反和南侨机工白清泉在昆明福建会馆组织了华侨互助会,收留南侨机工,为了不使华侨儿童流浪街头,南侨机工白清泉、候西反在昆明福建会馆筹建侨光小学,在爱国侨领陈嘉庚的倡导下,侨光小学于1943年在战火中成立了,第一任校长为泰国华侨梁佑贤,1962年改为公办学校。

办学之初,侨光学校聘请梁佑贤女士为校长、教职工5人。设一至四级4班,学生120人,其中一半为粤籍缅甸侨童,一半为各省籍侨童及本省贫寒儿童。所有学生一概不收学费,并发放书籍文具⋯⋯

今天昆明侨光小学作为昆明具有“侨”特色的历史人文类型遗存,侨光小学见证了抗战时期中国教育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不仅记述了抗战时期南侨机工以及众多华侨赤子功勋的英雄事迹和爱国情怀,也体现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学校师生同心协力、共克时艰,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坚持发展大后方基础教育,培养大批抗战人才以服务抗战需要,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坚定担当和心怀民族复兴的强烈使命,体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1945年8月15日,终于迎来了日本侵略者投降的喜讯。八年的浴血奋战,和白清泉一起回国参加抗战的3000多名华侨机工,有1000多人为此献出宝贵的生命。1946年10月26日队,白清泉和首批返回侨居地的华侨机工和眷属共421人,由昆明启程,途经广州出境,最终返回侨居地。

创建大华酱油

回到新加坡不久,1948年,他在中兴日报担任营业部经理,1949年辞职后参入珍珠山的源春酱油厂,白清泉便一头扎进自己的酱油事业中,之后改组为大华食品,这一干就是半辈子。在人们心目中,白清泉就等于大华酱油。老人家却说:“当年卖酱油纯粹是为了混囗饭吃,我是干到后来才逐渐对它产生感情。”, 先后创办大华酱油厂,大华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等企业。

在当年那个动荡的年代里,白清泉为了生活,从事过各式各样的工作,秉持着“有店就停,有路就走”,惨淡经营的理念做生意。但是,白清泉却乐在其中,享受工作的那份情操。直到70、80年代,白清泉这才从台湾引进高科技,从而实现对酱油酿造的大量化、机械化和标准化模式。白清泉曾提出一套经营理念“企业怕三老”,即“老字号、老经验、老市场”。如果企业就凭自身的字号、经验和市场,就目空一切,那这也是企业走下坡的时候了。因此,白清泉提出“一新”,即“三求:求新、求变、求突破”,以确保企业能走得更远。白清泉更是看重品质,他常常强调“品质就是生命”,而要延续生命就必须要靠品牌,而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现如今,大华生产的食品种类有整百种,远销至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南美洲、欧洲、中东、南非、澳大利亚等。

视频——新加坡先驱人物-白清泉先生

白清泉和三千多名南洋华侨机工,响应“共赴国难,回国服务”的号召,回到祖国参加抗日战争,这是华侨史上一次人员最为集中,组织最为有序,经历最为悲壮、影响最为深远的爱国行动。南洋机工以自己的生命、鲜血和汗水,在中国人抗日战争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华侨史上谱写出不是史诗胜似史诗的壮丽篇章。

文章资料来源:云南侨网 安溪新闻网(陈克振) 早报 狮城新闻等

版权保护声明:云之南华人频道(yznchinese.com)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请尊重原创内容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 yznchinese 电邮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