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肉,你可能没尝过的迪庆特色美食哦~
你听说过一种肉吗?琵琶肉!
也许你会惚愣一下,可能会让人作出这样一种臆想的猜测: 琵琶,是一种优雅的弹奏乐器,而所有乐器的功用就是演奏音乐,难道是嘴里吃着喷香美味的肉,耳里听着曼妙的琵琶乐曲,故曰琵琶肉?
其实没那么复杂。一整只猪的肉,做成了个像琵琶的样式,所以取名琵琶肉。以形取名,就这么简单!
琵琶肉又叫做猪膘肉,无骨带皮,肥多瘦少。藏语的称谓是:帕裹尔唦。帕,即猪; 裹尔(裹裹咔):囫囵,一整个; 唦:即肉。
琵琶肉是迪庆藏区等地一种用传统腌制方法制作而成的肉品。雪山环抱着的河谷村庄藏民家,多数庄户的家畜是混养在一个大圈里的。牛、马、猪、羊它们打小就熟悉了彼此的气味,很安分的在主人的豢养下自个儿消磨着牲畜十分简单的愚昧时光。
初冬,万物在一年的繁衍昌盛之后渐渐进入萧瑟,大地都开始沉寂。顺应天时,圈里那头最壮硕的猪,完成宿命,由肥猪转变为琵琶肉。
宰杀后烫皮刮毛,从头到尾打理得白白净净,剔除脊骨、肋骨、四肢骨和膀、腿处的瘦肉只留头骨和尾巴,就剩下了软塌塌的一整头猪的带皮肉,把肉尽量地揉擦上盐和花椒粉裹起来,照着原先开膛的长长剖口,用一颗稍微弯曲的大铁针引上细麻线,针眼间隔寸许实实地缝合起来,肚腹朝上,压上沉重的木板和石头使其尽可能的变得扁平,鼻、眼、嘴以及从脖颈开始,前膀、肚腹到后腿及肛门部位的缝合处涂上厚实的盐再用玉米芯塞住鼻孔。
十天半月后,冬季里干燥的空气与凉风,很快就使得皮肉失去水份,皮中所含的胶质固化而变得坚硬,整具猪的肉就可以立得起来了,很有形。头上尾下逐渐地由窄变宽,整个臀部呈规则对称的半圆状,形似琵琶。因为藏猪即山地黑毛猪,头部较小体型不大。成品后的大小也就与真琵琶走展不多。
琵琶肉的制作历史悠久,保存时间长,若不切开,三、四年不变味。肉色透明,色鲜味香,风味独特,是迪庆藏族等地待客及家用的上等佳肴。
作者: 敏珠拉姆
版权保护声明:云之南华人频道(yznchinese.com)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请尊重原创内容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 yznchinese 电邮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单位和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