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人影像博物馆——不应忘却的《国家记忆》
一直未公开,藏在美国国家档案馆的尘封照片
二战期间,美国通信兵团164照相兵连,曾在中缅印战区拍摄了数万张抗战照片,并且录制了很多极其珍贵的影像材料。这些珍贵的资料包括两万三千余张战地照片和超过一百个小时的动态影像记录。多年来,这些震撼人心的历史史料一直在美国国家档案馆里保存着,少有人问津。
直至几年前,一个叫章东磐的中国民间学者和他组织的 “ 民间抗战史打捞队 ”,自筹资金,远赴美国,用两个月的时间在美国国家档案馆,复制了500张中国远征军在中缅印战场的影像,而在他们去之前,这段档案已尘封60多年。
章东磐他们回来后,把所收集的照片,经过认真编辑,出版了《国家记忆》这本记载着中美两国人民用鲜血凝结的友谊,记载着中美两国军人浴血奋战的历史春秋,记载着中华民族在国破家亡、救亡图存的危难时刻,美国人民伸出的援助之手和无私帮助。
书中的绝大多数图片为首次公开,在书中,可以看到无数真实的历史细节:9岁的孩子就上战场杀敌,两年之后已成为一名“老兵”;中国士兵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中,使用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老旧重机枪;美国顾问为一直穿着草鞋打仗的中国步兵分发帆布胶鞋;缅甸、印度少数民族游击部队与中美军队并肩作战;名声赫赫的飞虎队战斗景象……
由于通过手机介绍的图片有限,我们只能选择了一小部分展示给读者。但就是这一小部分,也能给人心灵的震撼,也是为了那永存的记忆, 也值得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收藏……
因为这是一本中华民族不应忘却的记忆,这是一本中国应该永远记住的国家记忆。
—— 滇人影像博物馆 . 存语 ——
《国家记忆》封面
不应忘却的国家记忆
大型历史油画《中国远征军》 赵力中画
(油画为滇人影像博物馆特别增加)
《中国远征军》油画局部 史迪威将军在中缅战场前线 赵力中画
当年血战的这座石墙上,用中英文刻着:
炮声沉寂
硝烟远去
唯有历史的友情
我们的记忆
长留天地
……
1945年3月15日,华盛顿的杰拉尔德?克瑞甘上尉以及弗吉尼亚州的霍华德?格里高里上尉,与他们的中国朋友正一起从缅甸腊戍的废墟走出来。美军通信兵Signal Corps/摄。
1944年9月2日,中国军队第14 师42团队列里最年轻的士兵。他就是云南人李乐贝,年仅12 岁,但是已经入伍一年。
美军联络官声称他曾经站立起身连续向日军投掷了两整箱手榴弹,为自己创造了毙伤日军的纪录。此刻,他正向两名美军联络官夸奖他的汤姆式冲锋枪。
1944年5月6日,来自北达科他州的通信兵亚瑟?海吉用中国筷子吃他的美国干粮,身旁的小孩李田右在教他使用筷子。
1944年12月16日,缅甸巴莫,被中国第三十八军击毙的日军尸首。
中国军人缴获的日军国旗。照片大约拍摄于1944年左右。
1944年9月6日,威廉.H.皮克斯上校和少霖(音译)上尉,一起目送中国第五陆军士兵登上昆明机场的飞机。
1945年2月2日,中美车队的卡车司机在驶出密支那时,向一位缅甸母亲和她的孩子致敬。
在中国飞行员们参观访问朴卜罗(Pueblo)的那个上午,一名中国飞行员逗着一个印第安男孩对着镜头行美式军礼。
1945年4月12日,缅甸腊戍附近,美军第49野战外科医生享受着美妙的音乐娱乐。美军通信兵Signal Corps/摄。
美国军官正在教中国士兵玩橄榄球
美国士兵与一个展示中国服饰的模特。照片大约拍摄于1944年左右。
1944年12月11日,缅甸巴莫,剩余的顽固日军正在遭受第三野战炮营第九小组的轰击。操作这些武器的正是受过美军训练的中国军队。
1945年4月,战场上的中国伤员。
1944年7月15日,在沿列多公路某处的康复营地里,史迪威将军脱帽对着一群中国退伍军人讲话。
1944年3月31日,在缅甸北部的胡康河谷,一名美军士兵弯下腰来给一名中国伤员点燃香烟。
中美联军犹如两把锋利的叉子刺向日军,将敌人逐出了具有战略地位的胡康河谷。
1944年10月11日,中国昆明巫家坝机场,一名中国卫兵站立在一辆破旧的坦克残骸上警戒放哨。格林伯格/摄。
1945年6月13日,广西南宁,一群中国民工和中美士兵携手将一架C-47型运输机拖出一个充满泥浆的炸弹坑,该机场刚刚从日军手中夺取。
1945年9月28日,华南,宣传队作画。撤退的日军刚刚离开了华南,由艺术工作者组成的宣传队出现在街头,开始在布满弹孔的墙上告诉人们抗日救国的故事。这些宣传队由青年男女组成,他们紧跟挺进的部队,为士兵和百姓讲课,用图画告诉他们中国抗日战争所取得的胜利。
1944年11月23日,李占宏(音)刚刚13岁,他已在部队服役两年,稚气十足,面对镜头露出微笑。美军通信兵Signal Corps/摄。
这位紧急救护队的女学生在被炸毁的房屋废墟上,竖起了红十字会的标准 旗帜。照片大约拍摄于1944年左右。
中国女战士。照片大约拍摄于1944年左右。
中美指挥官和部队在云南滇西反攻前线
美国教官正在教中国士兵使用榴弹筒
中美指挥官在前线
中美指挥官在前线
蒋介石在视察中美士兵训练
中美士兵穿过泥泞丛林开展反攻
1945年2月15日,在缅甸腊戍以北55英里处,第2炮兵连的一门155毫米榴弹炮陷入溪流,找来一台卡车拖拽。
浴血奋战的大反攻开始
1944年10月4日,血腥的腾冲之战,躺在担架上的中国伤兵。
1944年10月14日,一位年长的中国男人在满目疮痍的腾冲街头停下来,向一名美军军士借火,点燃他的烟。美军通信兵Signal Corps/摄。
1944年9月7日,云南龙陵县腊勐乡松山,一名美军士兵在给被俘虏的日本女子包扎,背后的两名中国士兵在展示他们缴获的日本军旗。
1943年6月30日,中国某处美军机场,一名美国兵和一名中国战士并肩作战,将仇恨的子弹射向来袭的日本轰炸机。
1944年7月10日,士兵们带上他们的宠物猴,放在为前线运输武器给养的骡马背上。
1945年8月8日,广西南宁,一名标准团旗手站立在一座山顶上,身边由一队强壮的卫兵守护。劳埃德.琼斯/摄。
1945年8月21日,桂林,除了墙里面什么也没有,日本撤退前彻底毁坏了这座城市。
中国湖南,国军的机械化部队。照片大约拍摄于1944年左右。
1945年8月21日,湖南芷江,中国受降代表陆军参谋长萧毅肃向日军投降代表今井武夫等训话。
1946年1月23日,被营救的日本遣返人员。从日本海军“ENOSHIMA”丸上被营救的日本遣返人员。
1945年9月16日,日军广州受降仪式现场。
1945年8月22日,中国昆明,日本投降后,美国用飞机向日占区人民抛撒的宣传单。库兰特/摄。
1945年9月29日,上海附近无人看守的日军战俘营里,等待船只回国的日本战俘在劳动。
1945年9月5日,上海,中国人在购买小旗庆祝抗战胜利。
1945年,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在重庆街头受到人民夹道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