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350万资助南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公园建设背后的故事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也是南洋华侨机工(简称南侨机工)
回国抗日80周年
当年
正是广大南侨机工毅然回国抗日
才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
我们就给大家讲述一个和南侨机工有关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林晓昌
林晓昌原名黄晓昌。1979年,18岁的福建人黄晓昌来到畹町做外贸生意。1983年,黄晓昌认识了一位叫林福来的老人。老人虽然话不多,但看上去非常坚毅,是个有故事的人。和黄晓昌熟络以后,林福来开始给黄晓昌讲述他的故事。原来,林福来是南侨机工回国抗日服务团的一员。
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939年,我国的海运通道基本被日军切断,新开辟的滇缅公路成了救命稻草。然而,有路有车,却稀缺驾驶员和机修人员。危在旦夕的时刻,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向广大南侨机工发出号召,希望广大南侨机工回国参与抗日。林福来当时是马来西亚一家公司的驾驶员,收到号召以后,他热血沸腾,不顾家人反对,前去报名。经过层层审核,林福来成了南侨机工回国抗日服务团的一员。他与3200余名南侨机工昼夜穿梭在滇缅公路上,输送了大量物资。机工们不计报酬,不畏艰险,一心只为全面夺取抗战胜利。1939年至1942年,机工们抢运各种抗日军需物资50余万吨,运送大量兵员参战,为抗日前线提供了重要保障,1000余名机工也因此牺牲在了这条抗战生命运输线上。抗战结束后,林福来定居缅甸。1953年,林福来回国谋生,却蒙冤入狱10年(已平反)。出狱后,林福来定居畹町,做小生意谋生。
听了林福来讲述的故事后,黄晓昌非常感动,他被机工们的无私爱国精神深深打动。得知林福来无儿无女。黄晓昌主动提出,认林福来为义父,为他养老。和林福来成为“义父子”之后,黄晓昌对林福来百般孝顺。得知畹町还有其他机工,黄晓昌义无反顾地接济机工们。和林福来相处时间长了,黄晓昌知道了更多关于南侨机工的历史。这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却鲜为人知,不能让这段历史被埋没了。于是,黄晓昌到处搜集有关南桥机工的资料,并奔走呼吁。黄晓昌本是一位商人,却为了南侨机工的事,耗费了大量精力。虽然影响了生意,但是黄晓昌觉得比起机工们的付出,这并不算什么。
虽然林福来和黄晓昌是“义父子”,但毕竟不是亲生的,林福来始终感觉有隔阂。黄晓昌看出了林福来的心思。他带着林福来到民政局、公证处做了公正,成为林福来的儿子,他甚至把自己的姓也改成了林,从此就叫林晓昌。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福来的身体每况愈下。1994年的清明节这天,林福来闭门不出,林晓昌觉得很反常。因为过去每到清明节,林福来都会约上林晓昌去给他逝去的战友扫墓。这次,林福来却闭门不出,也不说话。林晓昌很是着急,生怕老人身体抱恙。最后,林福来终于说出了他的心里话。林福来说:“那些逝去战友们的亲人远在南洋,我担心自己去世后,再没人给他们扫墓!”说完,林福来号啕大哭。得知父亲的担忧后,林晓昌当即向父亲保证,今后他每年都会给机工们扫墓。过了不到一年,林福来就去世了。
林晓昌明白,光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让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机工们才不会被遗忘。此后,林晓昌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南侨机工回国抗日历史研究上,他给自己先定了一个目标,修建一座纪念碑或者纪念公园。2004年,南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公园项目正式立项。但由于地方财政吃紧,资金缺口很大。林晓昌毫不犹豫地拿出350万元积蓄,无偿捐献给该项目。2005年,一座面向南洋,气势雄伟的南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公园呈现于世人眼前。让更多人知道了这段历史,让后人有了祭奠革命先烈的地方。
完成了第一个目标以后,林晓昌的新目标是把这段历史发扬光大。他多次在全国政协会上提交有关南侨机工历史的提案。在中央、省、州、市的高度重视下。2017年,南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落成,并免费对外开放。这是一座集文史资料、图片、实物等为一体的大型博物馆,让更多人了解和敬仰那段历史。
现在,林晓昌已年近花甲,但他依然在为发扬光大南侨机工回国抗日历史而奔走。这些年,他为了南侨机工的事,不仅耗费了大量精力,更花费了自己数百万元的积蓄,但他从未后悔。林晓昌说,这不仅是我父亲的遗愿,更是广大机工的遗愿,这段历史不能被遗忘!
来源:德宏传媒集团
全媒体记者 杜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