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蓉 — 曾任缅甸贡榜王朝敏东王“国师”的华侨领袖
【提要】尹蓉(1822-1901),字为裳,缅名伍洒。清朝道光壬午二年(公元1822年)出生于腾冲和顺乡尹家坡。曾任缅甸“国师”的侨领,系缅甸曼德勒云南会馆第一任会长。
尹蓉:曾任缅甸“国师”的侨领
缅甸是中国的友好邻邦,自古以来,两国人民之间就存在着密切的交往。
近代史上,1885年,缅甸被英国殖民者侵占,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缅甸贡榜王朝的末代国王被废黜,缅甸的君主专制制度宣告终结。
鲜为人知的是,缅甸帝制瓦解之前,有一位华侨领袖曾长期担任缅王的顾问,对缅王的内外政策
曾经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就是——尹蓉。
众望所归,调停内战
尹蓉(1822—1901),字为裳,缅名伍洒,云南腾冲和顺人。
和顺乃人杰地灵之侨乡,素来是“走夷方”前往缅甸等国谋生华侨的大后方和大本营,
一方水土育一方人,生长在这里的人们,十分向往异国他乡的生活。
自幼聪敏的尹蓉,在16岁时,就去了缅甸当时的京城——阿瓦,
投奔老乡、华侨巨商——李秀三(即和顺最早的商号“三成号”主——李茂),在其开办的“三成号”货栈,当伙计。
阿瓦,距今曼德勒30公里,在缅甸东吁王朝统治时期,1653年(永历七年,顺治十年)被东吁王朝的平达格力 【彬德莱王;莽达喇;Pindale Min;废王】1648-1661 在位,定为缅甸首都。
【另有一说——阿瓦在今曼德勒附近三十公里左右处,是缅甸东吁王朝时期他隆(又译达龙)王(1629~1648)于1635年从缅甸南部勃固迁移到此的首都,此番迁徒从而使缅甸封建国家的统治中心再次回到了中部地区。】
1752年,东吁王朝灭亡,取而代之的是——缅甸最后一个王朝——贡榜王朝,前期,仍以此为都。
在缅甸,经商的华侨很多,涉足政坛的却甚少,普遍缺乏参政议政和维护权益的意识,因而
成为社会上的边缘人群,经常遭人欺凌。
尹蓉耳闻目睹不公不义的事情多了,发誓——
要学好缅语,熟悉当地的风土民情和历史现实,
真正融入缅甸的主流社会之中。
几年光景,尹蓉学有所成,仗义执言,在当地华侨中威望陡升,成为中坚。
有一次,缅甸一恶少野蛮殴打一华侨,致其死亡。
当地缅吏有意袒护,徇私枉法,竟然判决——凶手罚款200盾卢比,企图草草了事。
尹蓉闻讯,义愤填膺,怒不可遏,将1000盾卢比拍放在该缅吏办公桌上:
“如此薄惩,愿以1000盾为代价,购击缅人5人!”
据理力争,旁征博引,援引缅甸律例进行申诉,
缅吏理屈词穷,只好悻悻然地答复:
“当照法律重治。”(见《腾冲县志》)
失落的正义得以追回,不白之冤得以洗雪。
华侨们奔走相告,扬眉吐气,一致推举他为——云南华侨会长。
缅王——蒲甘王( 1846-1853在位)得知此事,感佩其刚直不阿、主持公道的精神,
召见他,并聘请他为“国师”,作为顾问,为施政理国出谋划策。
后来,曾任云贵监察使的民国元老——李根源赋诗赞曰:
“清季老尹蓉,缅商之魁宿;
莽王尊以师,一语万人服。”
1852年,缅甸贡榜王朝发生内乱,在位的缅王——蒲甘王,遭到其弟——们董(敏东)的挑战,
们董纠集武装力量,围攻浦甘所居的王城。
战火一起,死伤甚巨,生灵涂炭,财产损失巨大,民不聊生,旅缅华侨深受其害。
关键时刻,尹蓉挺身而出,调停战事,促其停火。
他一天一夜马不停蹄奔驰200多里路,面见们董,苦口婆心地进行劝解:
“打仗老百姓不喜欢,勿残暴才可收拾人心。我愿劝说——浦甘退位。”
得到们董停火的允诺之后,
尹蓉折返王城,劝说浦甘:
“我劝你把王位‘禅让’给你兄弟。”
浦甘问:“‘禅让’是什么意思?”
尹蓉说:“不打仗,不争斗,主动让王位。我们中国的尧把王位让给舜,舜把王位让给禹,都是这样。
你把王位让给你兄弟,我说服他,你的生活仍如做王一样。
这样,百姓不遭殃,弟兄和好。”
(见《腾冲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
在他晓以利害得失之后,浦甘终于同意——
斋戒五日,下诏退位,将王位“禅让”给们董。
一场血雨腥风的危机终于化解。
新王即位,不杀戮前王旧臣的改朝换代,在缅甸上演了。
们董(敏东王;1853-1878 在位)即位后,依然——待尹蓉若上宾,
尹蓉依然扮演着缅王“国师”的角色。
缅甸是一个佛教国家,百姓虔诚信佛,尹蓉在各阶层之中均享盛誉,
“天上有神人,国中有此老”的说法
不胫而走,传遍缅境。
筹建皇城,弘扬佛法
即位不久,们董决定——迁都曼德勒。
【敏同鉴于旧都阿瓦和阿摩罗补罗(阿马拉布拉 ;Amarapura,缅甸古地名,地处今曼德勒附近)都与失败相联系,因此,决定迁都曼德勒】
新都曼德勒的建设,由尹蓉负责筹划。
据史料记载:
“当日,们董王亲仰我华商,又专信服吾先伯——为裳公(即尹蓉)言,为之指导。”
(见《永昌府文徵》)
曼德勒新都1857年始建,1861年建成。
其间,1858年王宫建成之际,们董举行了隆重的迁都仪式。
曼德勒都城,具有典型的中国城池特征。
呈四方形,每边长2公里,城墙以砖砌成,高7.9米。
城墙四角各有一座柚木结构的屋檐塔顶的城楼,
每隔169米,有碉堡一座。
曼德勒最富丽堂皇的建筑,非王宫莫属,有“缅甸故宫”之称。
有4个主门,8个边门,面积1400多平方米,
高高的宫墙之外,有中国式的护城河环绕,气象森严,巍然耸立。
史载:
“又有汉家威仪,盖其建设成于华人之手故也。”
(见《华侨宝鉴》)
可惜,后来在惨烈的“二战”之中,曼德勒宫殿毁于战火,
1990年缅甸政府依原样重建,
目前,仍是缅甸吸引国内外游人的一大景点。
1871年,们董决定——在曼德勒举办规模宏大的第五届佛经集结大会,
这是当时世界佛教界规格最高的大会,也是缅甸载入史册的大事。
尹蓉奉命负责筹备和组织工作,大会开得十分成功,们董获“第五届佛经集结的护法者”称号,
这其中,尹蓉功不可没。
从此,们董更加敬重尹蓉,经常挂在口头的话,就是——“多波菩萨,咩波伍洒”,意思是
“天上佛神仙,国中伍洒尹”。
1876年,缅王无偿拨出一块地皮,供尹蓉建设华侨会馆。
这就是至今仍屹立在曼德勒的云南会馆,尹蓉出任云南会馆的第一任会长。
大门之上,高悬“斯文在兹”匾额,
两侧有对联,上书:
“黑水南来,同心共济;
苍山东峙,回首多情。”
不忘乡梓,荣归故里
虽处异域,但尹蓉始终心系祖国,心怀故土。
缅王多次盛情邀请他举家迁往王宫中居住,均被其婉言谢绝。
他不想让子孙濡染王公贵族的习气,不想让奢华扭曲后代的心灵。
为了用中华文化教育子弟,他不惜重金,从国内延聘名儒到家执教,不仅让子孙学汉语、习中文,
且处处以中华礼仪熏陶他们,使其时时刻刻不忘自己的根在中国。
并且将二儿子子谦、三儿子子渊都送回国内入学,以此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缅甸贡榜王朝末代国王——锡袍王(1878-1885在位)即位后,朝政腐败,国事日非,
尹蓉洁身自好,拒入宫门,不与之同流合污。
1885年,英军占领缅甸,锡袍王及王后被流放到英属印度的拉德那其利岛,
1886年,缅甸被宣布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
缅甸的历史从此改写,进入英国殖民统治时期。
英军在缅甸的指挥官,闻听尹蓉的声誉,曾想请其出面,给自己充当顾问,遭到其断然拒绝:
“余商人耳,缅君礼聘且不就,况今老矣何能为?”
当时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曾专门颁赠他一枚金质徽章,以示敬意。
1901年,旅居缅甸60多年的尹蓉,体弱多病,产生了叶落归根的想法。
归国时,他将缅王敏东转赠的中国光绪皇帝(1875-1908在位)相赠的国宾礼物——整套皇宫銮驾,带了回来。
这套极其罕见的国宝,包括40余件宝物,像白铜制作的龙凤、佛手等,价值连城,寓意深远。
荣归故里之后,他将这套銮驾捐赠给家乡和顺的——中天寺,家乡人无不引以为荣。。每年和顺乡“打保境”的时候,都由乡人扛着出来游乡,以振声威。
只可惜,1958年,在那个荒诞不经、极为疯狂的大炼钢铁年代里,这套銮驾作为废铜烂铁,毁于一旦。
中缅友谊源远流长的一个实物见证,就此烟消云散,实在令人唏嘘和悲叹!
归国几个月之后,尹蓉因病去世,享年80岁。
一代杰出侨领尹蓉,为了中缅友好奔波操劳,为了华侨利益挺身而出,在近代中外交流史上书写了令人难以忘怀的篇章,值得后人永远铭记。
作者地址:山东省青岛市
责任编辑:王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