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家、教育家赵雁来(曾历任云南大学理学院院长、理化系主任)

赵雁来(1900-1991),河北保定蠡县人。1919年毕业于河北省立六中,同年到保定育德中学留法高等工艺预备班学习,与刘少奇是同班同学。二级教授,云南大学化学系主要创始人之一。


这是一封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信,信的主要内容是邀请赵雁来对199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的授予提出建议。

1928年至1932年期间,相继获得法国理学硕士和法国国家理学博士学位,他的导师正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格氏试剂”的发明人格里尼雅。赵雁来提出了炔醇、溴炔及二炔的合成方法,被国外教科书引用;他的代表性论文有七篇,其中“邻炔醇和α溴代炔烃研究”于1932年发表于法国化学会会志。

1932—1933年,赵雁来攻读博士期间,还参加了里尔煤炭研究院的煤炭化学研究,1934年在《法国里尔煤炭研究院学报》上发表论文《在高度真空中热解煤研究》,受到当时化学界的关注。

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的赵雁来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国外优厚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毅然回国从事云南省的褐煤开发与利用。他乘船经上海来到昆明,被当时省立东陆大学(云南大学初始校名)校长何瑶聘为理工学院教师。在东陆大学任教初期,为解决教材短缺的问题,他编写了“法语”、“物理”、“物理化学”等课程讲义。

1935—1937年,他任个旧古山利滇采矿公司经理,期间为采矿公司解决了精选锡矿砂的难题。

1937年,受熊庆来校长聘到云南大学任教授兼理化系主任。1938年他还兼任云南省建设厅化验所所长。1940—1945年,赵雁来任云南大学理学院院长。

1940年,由于敌机轰炸学校,理化系实验室被炸毁,由于仪器设备已经转移,减少了损失。同年11月,理学院被迫疏散到会泽县,1941年1月后又迁至嵩明马坊镇,直到1944年7月才全部迁回昆明。1941—1944年,赵雁来一直兼任马坊分校主任。1944年,经教育部批准,理化系改为化学系。抗战中,在药品和仪器设备不易购置的情况下,赵雁来始终坚持教学,坚持编写教材,他编写了多种教材,并主讲“有机化学”、“有机分析”、“普通化学”、“高等有机”、“燃料化学”、“国防化学”、“酸碱工业”、“化工原理”等课程。期间理化系还有多篇论文发表,为云南大学化学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1年趙雁來(後左5)、胡家謨(後左4)、王樹勳(1右6)等教師與理化系學生在馬坊王家廟門前(該處爲理化系辦公室)合影。(段端素供)


1941年理化系教师与首届学生毕业合影。其中前排为王儒友、夏恒蝶、助教李如琚、系主任赵雁来、副教授胡家谟、张孝友、杨沛霖、段端素,中排缪熙雍、赵建中、罗霞明、张华、袁孟仁、陈天锡、范淑谨、袁绩棠,后排李中俊、周清幽、张泰阶、李殿元、陈光宗、王肇伦、高尚齐。(段端素供)

解放后,在”文革”前长达17年的时间里,他担任有机教研室主任,将精力全部放在教学和师资培养上,主编了”有机化学”、”有机合成”、”煤炭化学”等教学讲义,文化大革命期间,赵雁来受到许多不公正的待遇,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赵雁来教授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和科研事业。基于他在化学领域的重要成就,1989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才寄来了这封邀请信。同年,赵雁来教授也获得了国家教委授予的“从事高校科技工作成绩显著的教授”的光荣称号。

文章来源: 雲南大學

版权保护声明:云之南华人网(yznchinese.com)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请尊重原创内容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 yznchinese 电邮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转载,不代表云之南华人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