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旧农村走出的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一生服务土地服务农民(附视频)
42年前,一位青年走进云南农业大学开始了学农为农之路,42年间,青年成长为院士,把心根植于土地,把理论开发成技术,应用到田间地头,使百万农民从中受益。
当年的青年,如今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建功立业新时代,他的名字叫朱有勇。
“1955年,我出生在个旧市卡房镇的一个农村家庭。”朱有勇在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朴实的笑容、熟悉的乡音,让记者感到非常亲切。
谈及人生中的几个关键节点,朱有勇向记者娓娓道来。
1974年,朱有勇高中毕业后,下乡到个旧市卡房公社苟街大队插队。“3年的知青生活,让我感受到耕作的艰辛。”朱有勇说,把自己的经历与国家的历史发展联系在一起,从中去体味人生,在国家曲折发展的历程中追寻具有积极意义的奋斗精神和人生价值,成了他一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朱有勇考上了云南农业大学。“当时我想学工,想着农业那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可学的,但那时如果不服从分配就不能再考大学。”朱有勇带着无奈,成了云南农业大学的一名学生。“进入农大读书,我的人生规划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也为我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朱有勇说,跨进农业科技的大门,他慢慢发现那是一个异常精彩、富有挑战性的世界,那时,他真正爱上了农业科学。
1982年,朱有勇留校任助教,两年后考取研究生。“记得当时考卷上有一道题为‘追溯世界农业历史,依赖化学农药控制病虫害不足百年,在几千年传统农业生产中,利用什么可以控制病虫害’这道题我完全不会,但这个难题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里,激发了我浓厚的研究兴趣。”朱有勇回忆,正是这道不会回答的考题,开启了他从事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研究事业。
1994年,朱有勇进入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学习。两年后,朱有勇完成了在悉尼大学的分子植物病理学有关项目研究,回到了母校。“回国,回到云南,是因为云南这片土地上的生物多样性等因素能够为我的事业提供更好的发展舞台,让我能够在这个舞台上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对于自己的“海归”身份,朱有勇并没有特别的情结,他的理想是实实在在地做科学研究。
“我亲眼看到水稻稻瘟病造成农民颗粒无收。我就想着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刚从海外留学归国的朱有勇怀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开始承担起攻克稻瘟病的重任。
在石屏县的一个村子里,朱有勇偶然发现栽种着不同水稻品种的田里稻瘟病很轻,而只种一个品种的田里病虫害却比较严重。“当时,我就想难道稻瘟病的发病率高低与水稻不同品种间的间作有关?”于是,朱有勇跳出品种概念,依托传统间套作技术,开始了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尝试。他在建水县、石屏县的乡镇进行了3年大面积试验。从第一年的160余公顷到第二年的800公顷,再到第三年的3330余公顷,近千次的试验研究,验证了作物多样性时空优化配置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新途径。
“我的家乡红河州,培养了我勤劳淳朴、积极进取的品质,教会了我踏踏实实做事、谦虚诚恳做人,也让我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在做科研的日子里,朱有勇和他的团队风尘仆仆,走村入户,和农民拉家常,像农民一样,脱下鞋子,卷起裤腿,下到泥田中。那时,在朱有勇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早一天出成果,农民就能早一天避免损失。
2000年8月17日,是朱有勇难忘的日子,因为就在这一天,他和同事撰写的科技论文《遗传多样性与稻瘟病的控制》发表在全球学术权威杂志《自然》上,并配发了国际著名学者对此项研究的专题评述:“这一研究成果为水稻病虫害的控制提供了一种生态学的方法,在大面积栽培中更加有效,这将为中国和世界水稻的稳定生产作出贡献。”
“只要在自己的领域里认真努力地工作,获得突破是必然的,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这没什么太多的喜悦。只有看到满山遍野的农田因我们的科研而更加丰收,才能让自己满心欢喜和激动。”2015年,中国工程院开始结对帮扶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朱有勇带着团队驻扎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带领着那里的村民走上了富农惠农之路。冬季马铃薯优质高产新技术、林下有机三七技术在那里落地,中国工程院科技扶贫技能实训班在那里开办,一颗颗脱贫致富的“种子”洒遍澜沧大地,形成脱贫攻坚的“星火燎原”之势。
“红河州拥有很好的自然资源,红河谷还是一片处女地,如果能解决好水的问题,利用好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模式,红河谷经济带将有着巨大的农业发展优势,有形成百亿元产业带的巨大潜力。”对于红河州,朱有勇有着割舍不断的浓浓家乡情,他也时刻在为家乡农业科技的发展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石屏县,冬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成效突显;在建水县,“给葡萄打伞”的科研成果使葡萄再也不用受雨季困扰;在元阳县,元阳梯田红米百年不衰的原因及特性探析,对水稻育种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红河州这片热土上,能深切感受到朱有勇院士脱胎于泥土的情感,成长于土地的智慧。
“农民需要什么,就去研究什么。”熟悉朱有勇的人都知道,他是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同时,还拥有全国农业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十佳“三农”人物等众多头衔,但朱有勇最喜欢的还是乡亲们送给他的称号——“农民教授”。
农民在前,教授在后,这也正如朱有勇在科研领域中40年如一日地坚守——先做农民,再做研究,一辈子服务于土地,服务于土地上的人,怀揣着对土地的那份挚爱,书写着潜心服务“三农”的奋斗篇章。
来源:红河日报
资料:
朱有勇,1955年11月16日出生,男,汉族,云南个旧人,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共党员。现任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曾任云南农业大学校长。
1982年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1987年,获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专业硕士学位,毕业。
1994年7月,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研修分子植物病理学。1996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留学回国,任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2000年获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获国内外科技奖12项。朱有勇于2001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2004年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稻米年科学研究一等奖,2005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得国际农业磋商组织(CGIAR)优秀成果奖、云南省自然科学研究一等奖等国际、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4项。
云之南华人网
版权保护声明:云之南华人网(yznchinese.com)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请尊重原创内容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 yznchinese 电邮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