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宗县壮族“那”文化

“那”是壮语“稻田”的意思,她是壮民族作为稻作民族的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也是壮民族尤为突出的一个文化现象。

千百年来,作为古越人的一支重要后裔,他们一直自称“布越”(壮语“越人”意思),从来没有间断过。古越人,一支繁衍于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庞大族系,几千年来,由于战争、灾荒等诸多原因,他们不断西迁南移,在迁徙过程中,一部分融入民族融合的大海洋,一部分继续向西南迁移到粤、桂、黔、滇甚至于到达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形成了布壮、布依、布越、布傣、布岱、布泰、布侬、布佬、布掸等二十多个称谓不同的壮侗语系民族。

壮族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早在大约8000多年前,古越人发源地之一河姆渡人就已经种水稻、住杆栏(吊脚楼)。师宗壮族居住在南盘江两岸支流的低热河谷地区,谷中溪流纵横,良田万顷,鱼肥稻香,以盛产水稻、热带水果等为主,他们以“那”的形状、位置、性质、归属来命名村落、地名。师宗县境内100多个壮族村落中,以“那”命名的村落就有30多个,然而以“那”来命名地点更是多达1000余处。师宗壮族人据“那”而作、凭“那”而居、赖“那”而食、靠“那”而穿、依“那”而乐,哪里有“那”,他们哪里安家扎寨。河床低了,壮族先民们河里打桩扎坝建水车、开凿沟渠引水灌农田; 面对布满密林、芦苇的大山,先民们披霜露、斩荆棘,开垦出层层梯田。

明天启《滇志》和正德《云南志》就有载“侬人、沙人男女同事犁锄”、“沙人善治田”等一系列的记载,说明壮族自古就以稻作为主的农耕民族。

作为农耕民族,在原始自然农业条件下,壮族先民们通过观天看物来安排农作,“榕树发芽好撒秧”“青蛙叫雨水到”等此类口诀,先民们背得滚跨烂熟。改土归流后,特别到了明末清初,随着汉族的大量迁入滇东,师宗部分壮族开始接受汉文化,部分壮族人逐步改取汉姓,应用“天干地支”来观气象、识季节,来进行安排农业耕作。

如今,师宗壮族还流传着许多与稻作文化相关的风俗,正月“祭田坝”方可开田; 三月祭龙王求水,保水田灌溉;六月母亲节,包粽子先喂牛,说是牛对稻作农业贡献最大;六月“叫谷魂”就获丰收;七月“吃新米”节先喂狗,说是狗给人类带来谷种等一系列的节日活动,都与稻作息息相关,在这些活动中唯一的祈求就是保佑稻谷免遭病虫灾害、颗粒饱满、庆祝丰收。

壮族作为以稻作为主的农耕民族,从而衍生许多鲜明特色的饮食文化,尤其以糯食文化最为突出,他们将糯米做成糍粑、花饭、油炸糯米粑、粽子、竹筒饭、甜白酒、汤圆等。

作者: 田昌维

“那”(壮语:na),意为“田”和“峒”,泛指田地或土地。那文化,即土地文化,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文化。在珠江水系流域地带,都分布着冠“那”的地名,其中又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左右江、红水河、邕江流域最为密集。壮族先民适应江南主要是珠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把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所以壮族是稻作民族。壮侗语民族中称水田(稻田)为“那”。据“那”而作,依“那”而居,据此孕育的文化称之为“那文化”。

“那文化”主要是指壮侗语民族地区稻作生产引发出来的社会生活、民俗事象,包括因稻作耕种而产生的民间生活和习俗,据“那”而作,依“那”而居,以“那”为本。远在新石器时代,隆安壮族先民就遗留下了丰富多彩的“那”文化习俗和各式各样的文化遗产。

来源:曲靖文明网

版权保护声明:云之南华人频道(yznchinese.com)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请尊重原创内容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 yznchinese 电邮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