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昆明人叫自来水为“机器水”, “拷贝”来的昆明自来水厂?
文章原文 “拷贝”来的昆明自来水厂?
早先老昆明人主要喝井水和河水,开始还相安无事。后来人口增加,污染自然也来了。最严重的是河水,附近居民习惯在河里洗菜、洗衣甚至涮痰盂和马桶,饮水卫生成了大问题。遇到天旱,河水、井水都浅;到了汛期,河水又浑浊。昆明城就会闹水荒,靠“清泉业”也无济于事。
1910年滇越铁路通车,不少昆明人开了眼,在滇越铁路南端的越南见识了法国人修建的自来水厂,从中得到不少启示。
1912年5月,昆明石龙坝电厂建成发电,昆明人要用自来水作能源。
于是到1915年,昆明就有一批有识之士倡言,为“谋都市人民之健康及社会之消防安全”,更为“注重饮料、裨益卫生、便利人民”,有必要在昆明创办自来水厂。此事得到当时的“云南王”唐继尧赞同,决定参照当时的越南自来水厂的规模和标准在昆明“拷贝”建厂。后来以官督商办的方式运营,委托英商旗昌洋行采购安装法国抽水泵和西门子电机设备,而由法商海防机械建设公司承建。
1916年9月,昆明第一座饮用水处理厂在五华山破土动工,同时在翠湖涌泉集中处围建了面积为3776平方米的水池,作为自来水厂取水的水源。
从昆明翠湖大龙潭取水,在湖畔五华山西坡净水,再借助地势差,助力自来水输送到多建在五华山下的昆明主城区,不但便捷,还节省了投资,仅建了一座水塔,向五华山顶的省政府供水,不得不说这个选址是用了心的。
风水“反对”自来水
图 | 昆明自来水厂抽水房
自来水对于当时的昆明人来说,还是一件从来没听说过的新鲜事物。因为水从机器中来,昆明人都叫它“机器水”。当昆明人看到一台台设备和洋工程师、洋施工人员经滇越铁路昆明南站进入昆明,听说真的要请法国人用法国的电动抽水机把翠湖九龙池的水抽到五华山坡头做“机器水”,一些老昆明人开始忧虑起来。
许多人都站出来反对“机器水”。他们的理由很有意思:一是担心安装水管抽水上山破坏昆明城的风水;二是工程和设备都由法国人负责,担心洋人在水里放毒;第三条理由最有力:西郊土堆堡等三乡农民怕抽取翠湖水会影响他们的农田用水,因为他们是靠当时翠湖外泄的洗马河水灌溉的。农民代表上书请愿,唐继尧下令进行勘查,结果证实翠湖地泉出水量很大,水厂取水不致影响三乡农民灌溉,于是水厂才得以顺利施工。
昆明“水”要“自来”不容易,可谓一波三折。1917年下半年开始在城区铺设自来水管道,把街道挖得坑坑洼洼,有农民进城挑粪被绊倒,臭了一街,招来不少怨言。1918年试供水的时候,水管竟冲出一条一寸长的软虫,有人把它捞出来放在街头的水龙头上,吓得大家不敢接水、用水。
为了获得老昆明人对自来水的理解和支持,当年的自来水公司到处发放、粘贴《云南自来水公司白话宣言书》,苦口婆心地解释办自来水厂的初衷,论说“清洁水”的重要。
宣言书中写道:“人生最要注意的一件大事,就是这个日日吃的、用的、一刻不能少的水。即使是清水,拿那个百倍的显微镜来看,便见得种种可怕的微生物,都游于水中,便知道现在所谓的清水仍是不干净的,若使人人都看得见,就是清水也不放心吃了。而自来水出在那出水最好的地方——翠湖,用机器及水管把水引在极高的地方,滤过四五道,或七八道,水质是洁净的,然后放入总水管,引入分水管,流到各家买的水龙头内,或是街上的公共水龙头内。人取这个水来,或用或吃,都是极清的,一点儿渣滓都没有。所以人吃了最能滋养,用的也极便宜干净。我们云南不设自来水,这卫生是万万地难讲究。所以我们赶紧开办这个自来水厂,一是为公共卫生起见,所以不惜重金,聘请外国著名专家,考察省城各处水质,恰恰出水最好的地方就是这海心亭对面大龙潭,细致考验,水的本质是极好的。照外国办法,安设机器,吸引到五华山顶,滤过四五道才引入分水管。这水质的清洁真是独一无二,卖的价钱又不贵,虽要多出几文水钱,但可减省不少医药费用,这是很划算的。”
从越南“搬”来的法国自来水厂
图 | 昆明自来水厂的法国水泵和德国西门子电机
负责昆明自来水厂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都是法国人,包括主要机械如水泵、电动机、配电设备,所有铸铁件,甚至钢筋、水泥都是从法国和越南运来的,全部工程设计、施工都以越南自来水厂为标准“拷贝”而来。合同造价为16万龙元,最后耗资达20.34万龙元,全部由发行股票和摊派集资而来。据说按当时的物价,这些钱可购大米两千多万斤,以此巨资仅建成日供水不过2000吨的小水厂。
不仅如此,水厂建成后,法国承包商戴阿尔还带走了所有图纸、资料和主要维修工具,以后水厂维修和安装用户水管,排除机器故障,都得打电报请他们来解决。加上戴阿尔在施工中偷工减料,导致水压不足。据老人回忆,当时在南城外水站取水时,竟要人用嘴对着水管吸才能吸出一点水来,水站前取水的人往往要排长队。
1918年5月2日,昆明的第一个自来水厂总算在五华山的金蝉寺完工并开机售水。昆明抢在成都和重庆之前,成为国内较早创办自来水公司的城市之一,昆明人从此喝上了“机器水”。
这是一个官商合办的企业,叫云南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老昆明人称之为“水龙公司”。供水初期,仅有翠湖九龙池1个水源,设置机房3间,装有两台电动取水机,每台40匹马力,轮流开机取水,每小时吸水150立方米,从九龙池水送到五华山西侧升平坡上的水厂滤水池进行处理,高差为40米。
水厂完全仿照当时的越南自来水厂修建,设木制曝气槽1个,粗砂滤池8个,慢滤池4个,清水池1个,最大日供水量2000吨,实际供水量仅1000吨左右,有时还更少。从配水间分出东、南、西、北四条铁制干管,最大口径220毫米,最小口径75毫米,支管均为铅管,管道全长9.5公里,将自来水送到各主要街巷,在末端安装水表和龙头,供应全市取水之需。
“金贵”自来水
图 | 老昆明的水盘铜雕
水厂落成后,因为装水龙头的花费很大,要有钱有势者才装得起,普通市民就只有到街上的水站去取水。由于用户少,供水成本高,水价也很高,所以多数市民对“机器水”敬而远之,仍然饮用井水。
1918年春夏之交,昆明天旱,水井无水,无奈之余,有报纸呼吁自来水厂“趁此时机,早日开幕”。于是从7月开始,自来水厂免费送水“试用”,才初步打开了局面。可以说,当年昆明自来水厂的开张和发展,都得力于天旱。但就是这样,早先昆明自来水用户多半还是机关、学校、公共场所和大户人家,水管可以直接铺设到这些用户的院子里,更多的只能铺设到街头巷尾。
当时安装的公用水龙头装有一个铸铁水盘,高两尺左右,外面铸有鱼狮浮像,上为半拱圆形,像台旧式座钟,水表和龙头就锁在里面。只要按住水盘上的圆形枢纽,水就从柜子前的龙头口流出来。在老昆明人的眼里,这水盘就是一架机器,因此把自来水叫作“机器水”。这些水盘承包给原来从事“清泉业”的挑水人管理,由他们负责送水收费,按挑算钱,也可以一个月趸算一次。用水的人家可以自己挑水,省下一些费用。有的水盘一直使用到20世纪60年代才退出昆明街巷,可谓历史久远。
到1924年,昆明自来水厂才装出水表39户、龙头106户、水盘44具,而年收入不过万元,公司亏损,难以维持。1927年,市政公所接管了水厂,注入资金3万元,又多方吸引商股,改为官商合办,才得以维持,后来改名为昆明市自来水厂。
改制之后,昆明自来水行情似有改变,旱季自来水就更加金贵。1931年5月17日,当时的昆明通讯社报道:“本市自来水向来即有供不应求之感,近日遇天旱,水源涸绝。用自来水尤为恐慌,每日自来水汲水之人拥挤情形,诚非言语所能形容,而售卖自来水之人,复利用机会任意加价。前之铜元一枚一挑者,今则一桶且有不能到手之势,不啻玉液金波,市民之感受痛苦为何如,愿当局一取缔之。”
后来当局明文规定:“自来水只供饮用,其他一切用水均取河水、井水,违者惩处。”直到20世纪50年代,昆明市民仍保持着用“机器水”淘米做饭,而用井水、河水洗衣的习惯,虽然那时的“机器水”费仅为一分钱一桶、两分钱一挑。
(参见《老昆明旧话旧照·那些行当》)
Image
END
文章来源:昆明规划建设 作者:朱净宇
版权保护声明:云之南华人网(yznchinese.com)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请尊重原创内容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 yznchinese 电邮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