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碧往事丨你还记得巡津街上的甘美医院吗

甘美医院旧址位于昆明市巡津街35号(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系1931年法国人在昆明开办的一所设备较先进的综合医院。内设内、外、眼、耳、鼻、喉、皮肤、花柳、妇产等科。1950年8月,甘美医院由云南大学医学院接管,改名为云南大学附属医院。1958年,改办为“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金碧往事丨你还记得巡津街上的甘美医院吗

提到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昆明人几乎无人不知,但要说起“甘美医院”很多人都没有记忆。在昆明的巡津街35号,那幢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甘美医院法式建筑仍保存完整。今天当你路过它身旁时或许还能闻到挥之不去的消毒液气息。过去在这幢建筑里,有太多救死扶伤的故事发生,它不仅仅是见证“西医入滇”的历史遗迹,当年美国飞虎队、中国远征军的许多伤员曾在这里接受过治疗;它更是不少昆明人当年治愈疾病的医院,那个年代让昆明人知道生病除了用中药,还有“稀奇古怪”的仪器可以治病。

“甘美医院”的故事

食物中毒第一次踏进“洋楼医院”

讲述人:叶大爷 今年65岁 原昆明市蔬菜公司职工

我对甘美医院这个名字并不熟悉,可说到巡津街上那幢洋楼医院我有印象。我上学期间就经常路过那里,可从没有踏进过。直到1962年某一天,我因为食物中毒走进了这家建筑看起来很特别的医院,那既是我人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进去。

那天早上,我同往常一样到单位食堂与同事一起吃早餐。大伙吃得不亦乐乎,有位大师傅还把汤都喝光了。半小时后突然有人出现头晕、呕吐的现象,接着好几个人都出现同样症状,领导一开始还以为是感冒引起的身体不适,结果大师傅吐得更厉害,我也出现四肢无力、头晕眼花的症状。领导觉得不对便将出现不良反应的30多人送往最近的“甘美医院”,经过医生检查得知是食物中毒。

这个医院是当时最大的医院,但中毒的人太多了,护士临时在地板上铺了通铺,男性睡在上面,女性则住在病房里。在这之前我很少进医院,所以当时这家西医医院给我最深的印象便是消毒水的味道。在医院差不多住了一个礼拜,每天打吊针,穿着白色制服的护士带着手套,挂上吊瓶后,拿着黄色的橡胶管子接上针头,对准血管戳进去。针水的味道很难闻,而且那时的设备简陋,打针是技术活,如果没有扎进血管可能会发生意外。出院时还留意到里面有个小花园,但那次之后再也没进去过。

相伴几十载 看病打针成习惯

讲述人:刘大爷 今年89岁 居住后新街50多年

我生活在后新街已经50多年了,街对面这个颇有历史的医院陪伴我成长,以前买药、看病,就连拔牙都去这个医院。而我也见证了这座医院和周边街道的变迁。

改革开放前,医院里还有外国医生,后来他们渐渐离开了。六十年代初,马车穿行在巡津街上,车夫沿着盘龙江边拉货到云津市场里交易。相较之下,我居住的后新街显得冷清许多,这里鲜少有行人和马车经过。

每天出门上班路上都会看到医院芥末黄的石墙,进出医院的人并不多,那时医生和病人都很少了。我记得在那些年,看病都是用“记账单”,挂号费、药钱都会写在院方记账单上,院方会带着单子找到单位结清账单。

在这幢3层楼的“洋房”里,我曾经因为感冒、发烧进进出出。一楼进门有四个窗口是取药的地方,左右两边的过道里分别是各个科室的门诊,中医西医都在其中;二楼、三楼则是住院病房,经过病房时会听到木床发出咯吱声,整个医院里很少看到像如今医院里那么多的医生、护士和病人。医院后门出去的路口,以前有几幢单独的砖房,曾是牙科门诊,我还去过里面拔牙,医生拿着钳子、锤子把我吓坏了。那时没有麻醉药,看准牙齿敲一下就给拔了,疼得要命。但到了80年代后,因为道路扩建这几幢小楼都被拆了,唯独留下这幢洋气的大楼陪伴大家。


当你走进“甘美医院”,依稀能窥见旧时风貌

档案 : 昆明昔日最“洋气”医院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侧面那幢风格独特的法式建筑,没有生活在周边的人或许不知道它的来历。只有走近它,看到树立的石碑你才知道它就是建于1912年的“甘美医院”。走进“甘美医院”,略有破损的陈旧西式花纹地砖、掉漆的木质窗棂和地板、踩着会发出嘎吱声的木结构楼梯……这些老物件仿佛带你回到往昔岁月,想要探究它的过往。

1901年,法国人在昆明华山西路办起了名为“大法医院”的法国医院,该医院由法国领事馆直接管辖。当时的院长是法国人穆礼雅,越南人裴文贵为其副手,共有医护人员十余人。来求医者,收费分等级,一等收费每次5元。贫病者不收费,还施舍给低廉的退烧药或止泻药之类。从此昆明结束了只有中医的历史。

1912年,法国人在昆明开设了一家铁路医院,但由于西医极少、设备简陋,适应不了当时的需求。在法国外交部驻云南交涉员公署和滇越铁路公司的支持下,租用昆明市巡津街35号为院址。发展到1931年,“甘美医院”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贵族医院”。医院服务对象多为外国人以及云南党、政、军及资产阶级上层人物,越南河内等地的官僚、资本家到昆明避暑游历也都住在医院。这一年法国人将“大法医院”大部分人员及设备转移到“甘美医院”,负责人为法国人郎嘉纳维等。“甘美医院”对内自称“法国领事医院”,由法国外交部和殖民部共同经营管理。

1934年7月8日,39岁的白蕃特从法国来到昆明任院长,医院有16名医护人员,50张病床;一楼二楼为病房,设有头等、二等,三楼还有特殊病房,专供上层人物疗养和住宿。在它的历史进程中,医者的责任可圈可点。医院共有5任院长,均为法国籍。甘美医院也是当时云南大学医学院的实习医院。除许多通法文的毕业生留该院工作外,有些医护人员也被选送法国留学。

直至1958年,“昆明市人民医院”迁址“甘美医院”,两家医院合并,后改名为“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如今,这里已成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甘美医院旧址”。从外到内没有太大改变,昔日医院的样貌仍能从外观、内部物件中窥见。只不过面对身前矗立着的高楼新院,这幢旧楼已失去医院的功能,取而代之的功能是院方图书馆、资料档案室和实习医生宿舍。无论这里怎样变化,其流转时光背后的故事、历史将永远留存。


历史上的甘美医院

记者:杜林
《春城晚报》综合

版权保护声明:云之南华人频道(yznchinese.com)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请尊重原创内容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 yznchinese 电邮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