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桂黔边纵队中的一支主力“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第一团”

原文《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第一团(史称老一团)的历史简介》

老一团的前身是1944年8月9日,在遂溪〝老马村起义〞时组建的雷州人民抗日游击大队。随后,发展为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第一支队。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于1945年5月在遂溪县山家村改编为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第一团,至此起历史上便称之它为〝老一团〞 。团长黄景文,政委唐才猷,政治处主任李廉东。此时的老一团编为三个营六个连,共800余人。是当时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的第一主力团,也是南路地区最早成为团级建制序列的抗日武装团队。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当局为了抢夺抗战胜利果实;派遣了46军和64军进驻雷州半岛。为了打破敌人的围剿封锁,以及保存我军的实力。1945年10月老一团奉命西征,只留下小部分武装力量坚持原地武装斗争。老一团西征时,先后分二批突围,进行了夜袭敌人遂溪机场等军事行动,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成功到达广西博白马子嶂地区集中;老一团集结后进行改编为三个营七个连,共800余人。随后,老一团向广西十万大山地区挺进,开展艰苦卓绝的敌后游击武装斗争。

1946年2月,经党中央批准老一团进入越南休整,并收编了广西防城游击大队作为老一团的第四营,此时的老一团共有1000余人。进入越南后,老一团的团部驻扎在高平省,一营和三营驻扎在义安省,二营和四营驻扎在谅山省进行政治军事文化的整训。在越南期间,应越共的要求老一团派出干部到越军做顾问,帮助越军培训基层干部,并与越军混编一起带训越军等工作。同时派出干部做华侨工作,帮助组建越军卫国独立团等。同年6月,老一团奉上级命令,把一部分团、营、连干部调回粤桂边地区,加强此地方的工作。另外,抽调干部去左右两江开展工作。还应越方的耍求,派出16名干部去越南南方工作。


团长黄景文 政委唐才猷

1947年9月,老一团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部队第一团。团长黄景文,政委唐才猷,副团长林杰,政治处主任李廉东;编为5个直属连,共500余人。同年11月,在越休整的老一团奉命回国,进入广西靖镇地区连续取得七战七捷的胜利,很快就站稳了脚跟,创立了根据地,在国民党政权的后方钉下了一个楔子。同年12月底,老一团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滇边第一支队。支队长林杰,政委唐才猷,副支队长李鸿基,政治处主任陈熙古;编为两个营5个连,共500余人。这时的老一团抽调干部战士与靖镇独立营合编成立桂滇边第二支队。支队长廖华,政委梁家,副队长陈炳崧,政治处主任谢森;编为三个营6个连,共600余人。


1947年我边纵部分领导与越南人民军干部在越南合影。左起:周楠(政委)、黄国越(越);庄田(司令员)、 李班(越)、黄景文(参谋长)。

1948年5月,根据中共香港分局的指示,桂滇边一、二支队先后撤离靖镇地区,转入云南发展;只留下桂滇边第二支队的小量部队,后来发展成为滇桂黔边纵队左江支队75团。同年6月老一团为了做好回国后参加解放战争的准备,先后派遣了5个武工队进入滇东南地区工作,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同年8月,桂滇边部队与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会师。会师后于同年10月,桂滇边部队与云南自救军1纵队合编,组成2个支队和1个独立大队。即第一支队,代号胜利支队;第二支队,代号立功大队。在同年的11月至12月底期间,老一团黄景文率部在滇东南广南地区活动,打通弥沪区盘江两岸通道,把两岸根据地联成一片。老一团唐才猷率部,坚持滇东南(开广地区)斗争,扩大武装巩固根据地,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等。

1949年2月,在云南麻栗坡桂滇边部队二支队主力和健康大队合编为桂滇黔边纵队第1团(老一团)。团长黄建涵,政委梁家,副团长陈炳崧,政治处主任李恒生;编为三个营6个连,共600余人。同年3月在云南西畴粤桂边新1团被编入桂滇黔边纵第1团。团长金耀烈,政委黄建涵,副团老陈炳崧,副政委李晓农,政治处主任李恒生。此时的桂滇黔边纵第1团,编为三个营9个连,共900余人。同年4月老一团和兄弟部队七团、八团一起完成了护送桂滇边工委去云南罗盘地区的任务。同年9月老一团,在云南师宗改编为滇桂黔边纵队1支队15团。团长陈炳崧,政委李恒生,副团长赵福,政治处主任王荣;同月滇桂黔边纵三支队25团一营编入15团(老一团) 。至此15团(老一团)共有1200余人。同年11月滇桂黔边纵队15团与兄弟部队16团随从边纵队领导,去广西百色迎接解放大西南的南下大军。此路上劈棘斩荆,所向披靡,扫除富宁、剥隘等地的残敌;于同年12月16日到达百色与四野的38军151师胜利会师。同年12月27日,与四野38军151师和114师一起回师云南,日以继夜地长途跋涉急行军,千里飞兵攻克文山,进入河口,堵阻金平;拦截了国民党军队企图南逃之路,胜利地完成了解放大西南的大围歼任务。新中国成立后,滇桂黔边纵队15团(老一团)完成了作战任务。

1950年6月15团(老一团) ,依照中央指示除已调出的干部留下工作外,其余的两广籍干部战士与滇桂黔边纵队其它部队的原两广籍人员,一起组成两广支队共500余人,回归粤桂剿匪和参加家乡新中国建设工作。至此,自1945年5月在遂溪山家村改编成立的南路抗日人民解放军第一团(史称老一团) 完成了它光荣的历史使命。壮哉!英雄的”老一团”。

后 记

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第一团(老一团)自成立起,它就是一支集中了当时南路抗日游击队主要精华力量,随后补充了南路抗日人民解放军第一、二支队的武装,以及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部队三支队新一团(包括吴川独立一团) 力量编入,至使老一团部队如虎添翼,兵强马壮。老一团在5年多的战争中,曾与日、法、蒋军及土匪地霸武装作战,并一直保持了所属部队整编战斗序列中作为第一主力团的荣誉;不愧是一支打不垮拖不烂的,英勇善战的,所向披靡的英雄团队。老一团成立至新中国解放的5年内,以它前仆后继和英勇献身精神;先后有200多名先烈付出了宝贵生命。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我军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老一团部队不仅是当时中共华南地区的种子部队,而且在东江纵队北撤之后,是长江以南中国大陆(琼崖纵队属海南岛) 唯一的一支中共成团级编制武装。老一团的足迹遍布两国四省(即:中国、越南、粤、桂、滇、黔) 的百余个县市,行程近万里。至解放战争结束时,从老一团走出了2名纵队(军) 级干部,10多名支队(师) 级干部,50多名(团) 级干部,近百名(营) 级干部;从老一团派出去的干部,先后组建了2个支队,9个团;从老一团走出去的干部遍及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所属部队的9个支队中20多个团以上的领导岗位上。老一团名声的响亮,是当之无愧的。壮哉!英雄的老一团部队!

附注: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简介

为了适应解放战争形势发展的要求,统一领导及指挥滇桂黔各人民武装力量。于1949年1月1日元旦,中央军委正式颁布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的命令。在同年的7月19日,把原粤、滇、桂、黔的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兵等,统一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的番号。成为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西南边垂20多个民族优秀儿女组成的人民军队。司令员庄田,政委林李明,副司令员朱家壁,参谋长黄景文,政治部主任张子斋。纵队编制序列按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兵三部分组成,下辖12个支队,2个独立团。主力部队6万余人,地方部队和民兵约10万人的集团武装。

在近3年西南滇桂黔解放斗争中,边纵队从初始的广东南路抗日人民解放军第一团(老一团) 西征到达桂滇边境,与桂西及云南游击队主力会合后。使到云南、广西和贵州境内的反蒋力量迅速发展起来,足迹遍及了滇桂黔三省147个县市,建立了12块游击根据地,钳制了国民党西南地区近20万人的兵力。边纵队在滇桂黔多民族疆域坚持浴血奋战,进行了多次的〝反围剿〞武装斗争,以及昆明保卫战和滇南战役等数十次的战斗,有力地配合了全国解放战争战场;解放县城91座,牺牲干部战士近2000人。为解放大西南滇桂黔边区全境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在我军斗争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一页,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永垂史册!

2016年12月21日 广龙, 于茂名 庞强(纂编)

版权保护声明:云之南华人频道(yznchinese.com)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请尊重原创内容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 yznchinese 电邮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单位和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