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和无限大:曾浩绘画中的奇幻空间

我上一次评论曾浩的作品已经是挺久以前的事了。我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与艺术家本人相识,并且从那时起就一直在关注他的艺术创作。在仔细观察了他的作品,并将作品评论付诸笔端之后,我发现自己对这些作品的感受逐渐清晰,并发现了一些之前未能察觉的作品特质。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感到正在与艺术家本人及其作品进行直接的接触,并对他的艺术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这让我从中受益匪浅。我希望从视觉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这一转换—即把对艺术作品色彩和构图的直观感受付诸笔端之后—能够同样帮助读者从更深的层次上欣赏艺术家的作品。


标题:《2008年3月28日》
介绍:《2008年3月28日》200x240cm 布面油画 2008


作品名称:哥们怎样

  曾浩对于空间的运用

  记得早在1999年,曾浩就把对内部空间的解构和扩张手法运用到了外部空间上(街道、人行道等)。在一件早期作品中,曾浩刻意使用了带有重复数字的标题,《1999年9月9日》(9th September1999)(在汉语中,“九”往往暗示着一段持续的时间,因为“九”和“久”读音相同,而后者的意思即为“很长的时间”)。与艺术家现在的作品相比,这幅画的尺寸很小(150cm×180cm),而且背景是他很少使用的褐色。在作品不均匀的表面上,有三幢零星散落的简陋建筑,似乎漂浮在空中。它们的位置构成了一个几乎完美的棱镜形状,而且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似乎暗示了一条街道的存在,在街道的另一边有着标志牌和广告牌的轮廓,两个人形,一辆汽车和一个骑摩托车的人影,同时你还可以看到三棵十分瘦小的树。从建筑的窗户和阳台上,你可以瞥见行人、洗衣店、室内植物和无法辨认的色块。在这幅作品中,艺术家摒弃了和谐构图的规则,在整块画布上使用一种平衡,但绝不对称的方式来分解绘画元素。这种效果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画中想象的街道恰如一条直线,划分了空间,限制了绘画元素的过分扩散。在随后的一幅名为《1999年11月3日,零点》(3rd November1999, 00 hours)的作品中,艺术家运用了他常用的创作手法把元素分布在均衡的城市夜景上,有力地突出了画面的构成。和他的其他作品一样,这幅画中的视觉平面并不按照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则排列,而是以一种毫无规则、无法解释的方式交替排列。因此画面中心的巴士会比处在背景中的一个街灯和几块广告牌要小得多,而且在前景中的汽车的大小亦无法容纳处在同一平面中的人物。


画家曾浩

  对其他画家来说,想要从描绘房间这样的封闭空间转变成描绘无限的室外空间,他们就得采用不同的创作手法,包括对光线和四季变化的处理。但是曾浩从艺术生涯一开始就习惯于颠覆一切正统的绘画规则,并以完全个人的方式来处理景象、比例以及各种艺术元素之间的关系。因此,无论我们是否处在室内空间,我们的参考点都会变得不着边际,而且我们习以为常的感知方式也无法帮助我们理解画中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

  然而,经过进一步的思考之后,我们就会意识到尽管作品空间没有界限和约束,艺术家还是使用了一系列的空间处理手法。

  我认为,虽然《2002年6月3日下午1点》(3rdJune 2002, at 1:00pm)使用了与中国传统风景画不同的材料、绘画手法和题材,但是受到了传统风景画中“空”的启发。在这里我不具体阐述“空”在道家思想中所蕴含的重要价值,但我认为,在绘画作品中,“空”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能实现互动,激发观者的想象力来“填补”画中的空白。比如在山腰处画上一条白色的色带暗示着云或雾的存在,显然这并不表示底下的山消失了,山体只是被掩盖了而已。

  同样,在他的作品中,曾浩并没有直接刻画出街道的样子,而是通过两排瘦小的树暗示了街道的存在。从街上行人的大小判断,街道是十分宽阔的。与其他作品不同的是,在这里使用的透视法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经常使用的“鸟瞰式”。画面的其余部分是黑色的,上面只有几个人形,似乎被看不见的光源照亮了一样,让这幅画看起来不像是夜景,而给人以一种剧院的氛围和感受。

  两三年前,曾浩开始将两种看似互相矛盾的空间组合起来:一种是带有一条水平线并被细分为不同平面的外部空间;另一种是艺术家自己的“爆炸”的、悬浮的空间,由漂浮在单色房间中的物体组成。

  题为《2004年10月27日》(27th October, 2004)的作品带有明显的自传体的痕迹,这在曾浩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尽管作者往往会刻意地将自传的元素打乱,藏匿于各种支离破碎的片段和细节之中,看起来像是刻意打乱的拼图。该作品十分逼真地描绘了曾浩和其他从全国各地来到北京的艺术家(如张晓刚、马六明、任小林、宋永红等)住过的公寓楼。我去过那里几次,所以对那个地方十分熟悉。这是一栋简陋肮脏的平民住宅,每个楼面都有长长的走廊。开电梯的人只顾着打毛线,即使在替房客按下楼层按钮时都不愿停下自己手中的活儿。这幅画的独特之处在于,从画中描绘的情景我们就可以依稀猜到(当然作品的题目并没有给我们任何的提示)这可能是北京初冬的一个黄昏,落日的余晖把天空染成了红色,而黑夜马上就要降临。艺术家十分逼真地对整幢建筑物进行了“露天剧场”式(amphitheater,即开放式)的描绘,从而表达了他对这个地方的敬意。我想这幅作品是艺术家特别为名为《花家地》(花家地位于北京东北郊)的展览所创作的。从多用途的手纸、画报到床头灯,曾浩将日常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各种事物随意地置于画中,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2004年12月6日》(6th December, 2004)这幅作品的风格也是如此。这次艺术家聚焦于户外,描绘了北京城中那些看起来大同小异的街区。

  在《2004年7月3日》(3rd July, 2004)这幅作品中,画家描绘的树木和通常出现在他作品中的那些瘦小、稀疏的树干截然不同(这可以在艺术家的同年作品《2004年6月5日》(5th June, 2004)中看到,画中体现的氛围令人陶醉,柔和的色调充满了抒情的意味)。然而在本作品中,画面前景中的树木是以一种接近现实的手法描绘的。它们头顶蓝天,深深地根植在泥土中。要不是在黑褐色的植物背景上分散着的如玩具般的家具与其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我们一定会认为这是一幅正常取景的作品。而正是这种强烈的对比令人迷失了方向,产生了一种似是而非的效果。

  《2005年6月11日中午12点》(11th June 2005,12pm)是艺术家创作的为数不多的几幅我们可以辨认出是在描绘现实场景的作品之一。事实上,作品所描绘的是在中国十分著名并且常常被人谈及的风景:位于上海市中心黄埔江畔浦东的摩天大楼群。一幢幢整齐排列的大厦和高耸入云的东方明珠电视塔构成了逐渐模糊的背景,在前景中艺术家则添加了一系列人们所熟悉的家具:台灯、椅子、睡椅和带有镜子的橱柜,橱柜上的镜子反射出了处于其他空间的各种物体—这种互相反射的效果是无穷无尽的;另外还有一男一女两个人形。艺术家最近几年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通过使用类似摄影的手法,他把微小的物体排列在画布的边缘,有时甚至会占到画布的一半。照片捕捉的虽是真实存在的空间,但却只是摄影家希望能够聚焦的那一小部分,因此会把它和周围的一切割裂开来。所以真实空间本身反而是虚构的效果,以至于令观者感到迷惑。艺术家在一张画布上混合了内部和外部空间,现实和虚构,模糊的和超现实的细节。艺术家对一个老式衣柜的出色描绘则将这种视觉元素的互动发挥到了极致:橱柜门上的两面镜子里反射出了属于完全不同的其他空间的一系列事物。曾浩在1997年创作的一幅非同寻常的作品《7月11日,下午3:05》(11th July, 3:05pm)中已经尝试过这种手法。在画中黄色的背景上,画家用极为简洁的手法描绘了一个类似的门上装有镜子的衣柜。但是在那幅画中,各种事物只出现在镜子的反射区域中。不同寻常的是,反射区域和艺术家所描绘的“外部”现实一样,都使用了黄色调。因此画面背景的二维空间变成了包罗万象的现实空间:在那个地点和那个时刻,世界完全是黄色的。绘画由此取代了现实,而画布的表面则完全取代了空间。

  在另一幅作品《2002年2月3日,下午1点》(3rdFebruary 2002, at 1:00pm)中,整个世界是由位于和画布同样色彩的椭圆中的物体(包括人形)组成的,这个椭圆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面镜子,而不是窗户或舷窗。显而易见的是,在镜子有限的表面上反射出了整个房间和其中的事物,因而所反射的物体都被相应的缩小了。这个逐渐消失的椭圆反射的只是具体的事物。作为图画的一部分,唯有这个银灰色的表面暗示了三维、体积、深度以及不同平面的存在。简而言之,它体现了一定的“活力”。但是,体积感并非艺术家通常使用的创作手法,他并不承认这种活力的存在:画中的物体仿佛是被剪下来贴在画布上,而并非真正存在。

  让我们回过头继续讨论从画布上不断“溢出”的细节,这是所谓的“真实和虚构”之间的无尽互动的又一重要元素,也是我认为在曾浩的作品和生活中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在《2005年5月13日,上午10点》13th May 2005, at 10:00 in the Morning)这幅作品中,通过参照我们周围的生活空间,艺术家试图表现的可能是从窗户中瞥见室外的情景。作品中的街景在构图上死气沉沉,缺乏平衡,整个画面看起来甚至近乎怪异。前景中有被切成一半的两个人形和一辆车,暗示着他们的另外一半延伸于画布的外面。在稍远处的是一辆微型车。但是最具视觉冲击力的事物(虽然这在艺术家的作品中并不少见)是布满窗户的两幢建筑,艺术家在这些窗户中细致地刻画了街景。人物和景物给这些单调的、看似方格手帕的大厦注入了生机,这和画布其余部分的让人害怕的空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一座建筑物的最高处越过了画布的界限,使观者能够想象更高处的其余房间。

  除了观者熟悉的风景和艺术家近来频繁使用的位于画布边缘的被切成一半的物体以外,《2005年8月27日》(27th August, 2005)还向我们展示了一处我从未见过的细节:一扇窗户被置于灰色的表面上,仿佛将后者变成了一堵实实在在的墙,越过这堵墙,__我们似乎可以进入另一个空间—可能是黄昏的城市郊区。在艺术家的手中,这幅画可以带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进一步发挥。

  在这段时期(2004到2006年之间),艺术家不断围绕一个基本主题进行多样化的试验与创作。如上所述,他的作品中出现了一些现实的细节元素,同时艺术家试图远离单纯的绘画创作手法,更多地使用了一些摄影的角度,比如表现天空的一角(从而保持了画面的空洞感)。我突然想起了《2006年4月17日,下午》(17th April 2006,in the Afternoon)这幅作品,这好像是一个摄影新手,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个痴迷于飞机起飞过程的孩子的作品。飞机以几乎不可能的角度向上攀升,飞越树梢、电线和红绿灯,采用了艺术家惯用的天真的笔触。在这幅画的一个放大的版本中(《2006年8月30日》,30th August, 2006),这位手法笨拙的摄影者似乎使用了相机的放大镜头来仔细欣赏他感兴趣的事物。在这幅作品中,艺术家用半现实半渲染的风格描绘了两棵树的树冠—它们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空间。画布的边缘则是一架机身笔直向上的飞机,充溢着画家惯常的天真笔触。


作品名称:气球系列

  真实的空间在曾浩的作品中的“入侵”是极为少见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艺术家更喜欢对悬浮的、人造的室内氛围加以精心刻画来传达他的艺术理念。《2006年2月28日,下午4点》(28th February 2006,4:00pm)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幅作品中,艺术家把几件物体的一部分隐藏在了画布之外,当然,这里他并不是着眼于半现实或半摄影的风格。和往常一样,艺术家完全不在乎物体应有的比例。画面中央端坐在椅子上的可能是房子男主人的侧影竟只比位于同一平面的可乐罐大一点点。《2006年5月3日,下午5点》(3rd May 2006, 5:00pm)是同年创作的一幅类似的作品,画中两个人物的大小差异也是十分显著的。画布中央偏右是一个坐在椅子上的男人,画布的左端是躺在沙发上的女人,虽然她和前者几乎处于同一平面,身形却要小得多。这种差别体现了不同的距离和深度,也可能体现了他们在画中所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整幅景象仿佛是坐在椅子上的年轻人的想象,一场梦或者一段记忆。虽然是想象,但也有真实平凡的细节,如前景中切开的西瓜和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物:纸巾(替代了以前一直出现的手纸)、鞋和报纸杂乱的堆放在一起。这些事物是了解画家的人所常常看到的,也是他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之前的作品《2003年10月30日》(30thOctober, 2003)中也有一只从中部被切开的西瓜。这幅作品是对同一主题的另一种演绎。画中的家具只有三样:一个半开半掩的衣柜,人们可以窥见里面的高档衬衫和外套,一个鲜红色的扶手椅和一把椅子。我们还能见到只有在私密的约会场合才会使用的成套餐具,令人不禁浮想联翩。桌上的食物:蟹、虾和香槟,不断唤起人的本能欲望。画中的微小人形(似乎都是同一个人)则全裸着身子。坦率地说,艺术家所画的人物有一种僵硬的感觉,因此这些裸体与其说是挑逗的,还不如说给人一种平和放松的感觉。这是因为艺术家一直抵触学院派的绘画风格,由此产生出的一种作品不成熟的假象,就像儿童的作品一样。和艺术家以前的作品一样,这幅画中体现的氛围既暗示又否认了一个明晰叙述式的结局。在其他作品中,除了人物间微妙的情感张力和存在于无限的封闭空间中的物体以外,艺术家所描绘的显然是一种“什么都没发生”的场景。然而,这幅作品似乎有着更为清晰和具体的暗示:在特定的一天和特定的时间,有一场充满烂漫情调的晚宴,或人们期望出现这样的一场晚宴。晚宴中的人物实际上是存在的,但此时却缺席了,因此整幅画仍然笼罩在谜团中。《2003年6月30日》(30th June, 2003)是一幅类似的,但表现更为直观的作品。由于其表现方式是单方向的,因此留下__了较少的想象空间。这是一块背景为黑色的大幅画布,具有更为明显的情欲暗示(我们再次看到了被切开的西瓜和几根黄瓜),画中裸体的女性模仿一本被随意丢在地上的成人杂志,摆出了淫荡的姿势。唯一一位穿着清凉的女性站得笔直,其姿态也是相当的迷人(她身着十分挑逗的内衣)。她也属于艺术家所创作的那种僵硬、笨拙、漂浮和令人疑惑的人物造型之一。《2003年8月25日》(25th August, 2003)中的那些缩小了的摆出挑逗姿势的女性同样来自这类的杂志。在这幅作品中,如果考虑到艺术家把散布在背景中的人和事物进行同等处理的话,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当今有一些男人把女人视为物体的这种观念—虽然这种观点可能是错误的。

  在2005年的几幅作品中(《1月17日》,17th January,《2月21日》,21st February和《3月29日》,29th March),艺术家将原先单色调(但是画面构成并不单一)的背景转变成朦胧而混浊的背景,感觉画中的事物和人物都漂浮在一片缥缈而莫可名状的云上,从而与周围的世界隔绝开来。这一空间被赋予了无限的深度和神秘感,从而给观者造成了一种强烈的迷惘和困惑。

  另一幅极为特殊的作品是《10月20日晚上8点》(20th October at 8:00 in the Evening)。它所描绘的是一个男子的半身像,但犹如被海绵擦拭过一般,他的特征显得模糊不清。画的背景中凸现出子瘦削的脸庞和套在白衬衫外的黑色上衣,而前景中是我们所熟悉的事物—手纸、黄瓜、西瓜和椅子—它们如同粘在玻璃上的印花一般,层叠在模糊不清的人形之上。

  渗透入观者的空间

  曾浩已经不再满足于在只有他能够掌控的空间里安排作品中的人物和事物。犹如一位思绪反复无常、充满奇思怪想的木偶师一样,曾浩希望能够渗入我们的空间,把我们转变成他作品中的人物,从而扩大作品的空间。最近一段时间,艺术家开始探索三维空间的创作,以便了解人们在观看其绘画时所感受到的迷惘是否能够在真实空间中表现得更为深刻。2006年,艺术家为在纽约的Tilton画廊举办的展览“江湖”构思了一件雕塑/装置(当时并没有制成)。艺术家先是准备将他画中的物品做成陶瓷,悬挂在一个立方空间,从而把它们“实体”化。该装置作品后来在深圳制成,但使用的是真实的物品而非陶瓷复制品。这些物品悬挂在纤细的、有些弹性的铁丝上,被置于这个空间的不同位置,使观者能够置身于作品中,成为作品的主角。我能够想象曾浩得到一间巨大的房间之后是多么高兴,因为这样他就可以把绘画中的事物按照比例用真实的物品表现出来。去年12月,艺术家在上海沪申画廊的一片巨大空间中,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了颠覆式的创作。他创作的作品名为《环顾》,我想它恰到好处地暗示了这样一种情景,即习惯于单方向、直接地注视平坦画布的观者会被这件作品所完全包围,甚至可能会怀疑他们自身的感官和这幅作品是否真实地存在。展览由两件作品组成。一个名为2006年11月22日的玻璃钢雕塑(一卷巨大的手纸)和作品《环顾》:由人造花园、录像视频装置和真实景观组成的装置。细节纤毫毕现,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这种感觉深深地根植于艺术家的性格中,他以半醉半醒的态度面对着日常生活,通常选择“随遇而安”,而不是积极争取的处世方式。由于艺术家笃信宿命论,对他来说,世界尽头,结果都是一样的。曾浩似乎一直在思考,到底自己是作品的主人,抑或是有了他的作品,他才得以存在。

  在《环顾》展览中,艺术家彻底地对沪申画廊中的一大片空间进行了颠覆式创作。画廊坐落在黄浦江边的外滩,风景十分优美。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心思慎密,他先将每扇窗外的景物拍摄了下来,然后把所有窗户关闭,仅留不同形状的细缝。艺术家把拍摄的影像投影到关闭的窗户上,在没有窗户的墙面上,__也投射出窗户的形状和对应的室外的景象。每处视频都带有各自拍摄的日期(这些日期的作用就像他的绘画作品标题一样)。在有窗户的地方,观者可以同时看到拍摄到的影像和外部的真实景象(在细缝区域)。这两种景象有时是相同的,但考虑到天气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这两者有时也会有差别。过去某一天的景象在这里与现实的体验叠加在一起,一时间,历史和现在不再确定,成为相对的存在,构成了现实和想象,真实和虚构之间的无限过渡。

  通过投影在原本没有窗户的地方制作出窗户的样子,这引发了又一种迷惘的感觉。对画廊的常客来说,他们开始怀疑记忆的准确性;对展览的观者来说,他们开始怀疑所有的窗户的真实性。

  展览的其他空间中布置了室外的景物,如花园中的草地、鲜花和树木(真的和假的并存)。人造的光源把影子投在墙壁上,造成强烈的视觉效果。不仅此整个花园和景物都是人工的,是一种自然的假象,因此真实和虚构之间的矛盾得到了更为强烈的体现。

  单间的手纸雕塑作品的细节充满了诡秘(高2米、长4米)。曾浩颇具讽刺意味地在雕塑光洁的表面上手绘了世界各地的2006年11月22日的报纸上的新闻和图片。艺术家并不承认这是在暗示我们所看到的新闻是转瞬即逝的和肤浅的,他似乎看到了手纸和我们的大脑有同样的吸收特性。此外,我认为这卷巨大的手纸也提醒了我们,许多人在进行如厕这一最为私密的日常行为的时候都有着阅读报纸的习惯。

  这种情形虽然无处不在,但对一个现代家庭而言,这无疑是最令人害羞和尴尬的场景,其现实意义远远超出了其审美价值。在展览中,这一场景被艺术家制作成了一件巨大的雕塑,从而进一步加深了作品的模糊性和多维度。

  曾浩就好像是一位奇幻的魔术师,他用平凡的细节创造抒情的氛围,令真与假、缩与放、过去和现在、维度和平面、光与影、内与外互相融合。曾浩把我们带入了他创作的梦幻世界,在那里一切皆有可能。对世俗观念的颠覆迫使我们以一种全新的感知方式,甚至完全抛弃自我来欣赏他的作品。

  2007年4月20日写于意大利Vigolo Vattaro

来源:《今日中国艺术家·曾浩》

作者:莫妮卡•德玛黛 Monica Dematte

  翻译:黄一

曾 浩个人简历
1963 生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
1989 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1998-至今 工作生活于北京
个展 (部分)
2010 盛夏:曾浩新作展,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2008 曾浩个展,玛蕊乐画廊,米兰,意大利
2006 环顾-曾浩个展,外滩三号沪申画廊,上海
某日、某点、某分—曾浩作品展,季丰轩画廊,香港
曾浩和他的新画,Fredericks&Freiser画廊,纽约,美国
2005 2005年11月19日下午5点01分—曾浩作品展,深圳何香凝美术馆
关系—曾浩个展,第雅画廊,台南,台湾
2004 曾浩作品展,Meymac 艺术中心, 法国
2003 曾浩作品展,loft画廊,巴黎
1997 曾浩个展,中央美术学院画廊,中国北京
群展 (部分)
2012 开放的肖像 ,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中国
2011 第五届成都双年展,东区音乐公园,成都,中国
2010 Made in Popland,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京畿道果川,韩国
溪山清远——中国新绘画,路易斯•布鲁恩基金会美术馆,伦敦,英国
改造历史2000-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国家会议中心,北京,中国
出云南记,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09 中国,当代复兴,皇宫,米兰,意大利
制造世界—53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 “见微知著”,威尼斯,意大利
艺术长沙2009,湖南省博物馆,长沙,中国
回溯与探索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收藏展,湖北省艺术馆,武汉,中国
“走过”当代艺术家联展,圣之空间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08 艺术史中的艺术家,圣之空间,北京
我们在哪儿?,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都市镜像—当代艺术邀请展,深圳美术馆,深圳
2007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东方歌华艺术馆,墙美术馆,北京
面对现实—中国当代艺术展,中国美术馆
中国雅典—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希腊TECHNOPOLIS国家当代艺术中心
第7届上海双年展,上海美术馆
中国当代艺术展,新加坡美术馆,新加坡
2007 从西南出发—西南当代艺术展”(1985-2007),广东美术馆, 广州
2007年度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上海美术馆, 上海/广东美术馆, 广州
从新具像到新绘画,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
2007年首届今日文献展—能量:精神 · 身体 · 物质,北京今日美术馆,北京
现在·上海,北京现在画廊(上海站),上海
意料之外的独到视野,连卡佛,北京
十年一觉— 1997-2007,和静园艺术馆,北京
中国—面对现实,当代美术馆,奥地利
超越图像—迈阿密中国当代艺术展,迈阿密,美国
中国视像,Arndt&Partner画廊,苏黎世,瑞士
2006 绝对图象—中国当代艺术展,阿拉里奥天安,韩国
柏拉图和他的七种精灵,何香凝美术馆,深圳
江湖,Tilton 画廊, 美国纽约
当代艺术七人展,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泰国曼谷
2005 第三届世界陶瓷双年展,仁川, 韩国
明日不回眸—中国当代艺术,开渡美术馆,台北
第二届布拉格双年展—第二视角,国家美术馆,布拉格 ,捷克
美丽的讽喻—阿拉里奥北京开幕展,阿拉里奥,北京 缘分的天空—2005中国当代架上艺术(油画)邀请展,深圳美术馆,深圳
2004 超越界限,沪申画廊,上海
身体中国,马赛当代艺术博物馆,法国
花家地,季节画廊,北京
有氧群—中国当代艺术,唐人画廊,曼谷,泰国
板起面孔—中国现在艺术版画联展,现在画廊,北京
无错误过程,唐昕策划,北京 顶层空间
世界三:王广义,曾浩,张晓刚联展,沪申画廊,上海
2003 新绘画,艺博画廊,上海
再造798,生态时空,798时代空间,北京
来自中国的艺术,印尼国家美术馆,雅加达,印尼
新生代后革命,炎黄艺术馆,北京
2002-2003 ChinArt–中国当代艺术巡展,Museum Küppersmühle Sammlung Grothe博物馆,杜依斯堡,德国 / 罗马当代艺术博物馆,罗马,意大利 / 路得维希博 物馆,布达佩斯,匈牙利
2002 中国制造,巴黎Enrico Navarra 画廊
第25届圣保罗双年展,巴西 圣保罗
首届中国艺术三年展,广州艺术博物院
二零零二当代油画邀请展<观念的图像>,深圳美术馆
中国当代艺术,巴西 圣保罗MAB美术馆
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重新解读,广东美术馆,广州
2001 尘世与天堂之间,PMMK,现代艺术博物馆,比利时
火锅,Inghild Karlsen Per Gunnar Tverbakk策划,奥斯陆现代艺术中心,挪威
新形象—中国当代美术20年,中国美术馆,北京 / 上海美术馆,上海 / 四川省美术展览馆,成都 / 广东省美术馆,广州
男孩女孩,蔡斯民,叶永青策划上河车间,昆明
下一代—亚洲当代艺术,德雷斯美术馆,帕萨热,法国
五位前卫艺术家,ARTSIDE画廊,汉城,韩国
第一届成都双年展,成都现代艺术馆,成都
2000 社会—上河美术馆第二届学术邀请展,上河美术馆,成都
皮肤与空间,当代艺术中心,米兰,意大利
中国当代绘画展,帕多瓦,意大利
1999 瞬间—二十世纪末中国实验艺术展,The David and Alfred Smart 美术馆,芝加哥大学 / 俄勒冈大学 艺术博物馆,美国
中国 1999,Lmin 画廊,旧金山,美国
现代中国艺术基金会展,比利时
打开四面八方,昆明上河会馆
1998 迷惑—当代中国绘国和摄影,Canvas World Art & Gallerie Serieuze, 阿姆斯特丹
三张年轻的脸,汉雅轩,香港-台北
上河美术馆首届收藏展,上河美术馆,成都
两性平台,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天津
1996-1997 来自15个中国艺术家工作室的作品,汉斯策划,巴塞尔,东京,慕尼黑
1996 中国现在!,巴塞尔,东京,慕尼黑
1994 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作品双年展,广州美术学院,广州
1992 第二届中国当代艺术文献资料展,广州
90年代中国艺术油画双年展,中央大酒店展览中心,广州
最新资讯 更多